-
1 # 新凍網
-
2 # 豬農巴巴
冬季來臨,氣溫降低,寒氣侵入豬舍,易引起豬群感冒和肺炎等疾病的發生,尤其容易引起仔豬腹瀉,增加死亡率,因此,冬季豬舍應該做好防風保溫措施。對於規模豬場,大都在設計建設時均有冬季保溫措施的考慮,這裡僅針對一些中小型養豬場提出一些冬季保溫措施的建議,並且大都易用可行,而成本低廉。1.豬舍門窗應該全部遮蓋,可用麻布袋拼接做成門簾,或者使用塑膠布覆蓋,但應該注意使用塑膠布時要在底部做壓條,防止被風吹開。窗戶若有破損,應全部封住,注意不要遺漏通風口或者夏天使用的排風扇。 2.部分豬舍有室外部分,應搭塑膠棚,封閉起來,僅留出糞口即可。搭塑膠棚節省成本、效果顯著、製作方便等優點。大部分散養戶一般可按圈舍模式,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塑膠棚透光聚溫,放風放雨,一般可提高舍溫5℃左右,有利於豬的生長和增重。但下雪天應該注意及時除去積雪,以免壓塌塑膠棚。另外,加轉捲簾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不用每年進行搭塑膠棚。 3.南方大部分豬舍為瓦房,舍頂空間較大,空間大不利於保溫,可在舍頂加頂棚,減少空間。天棚高度距離地面 2米左右,棚上鋪鋸末或者稻殼,亦可有效提高舍溫。
溫馨提示:對於產房,可採用以下措施: 1.在中午氣溫較高的時候,可開啟前後窗戶,使空氣對流;
2.保溫箱除了點保溫燈外還應該墊上麻袋,爛布條,並將保溫箱上方遮蓋;
3.麻袋或爛布條若潮溼,應該及時更換,不能讓仔豬睡在潮溼的麻袋上;
4.調整飲水器出水口方向和水流大小,避免豬在飲水時,讓水流濺向欄舍裡面。
-
3 # 魯西林二
每到冬天,對於養殖戶來說都是要打起精神,認真管理豬場的時候,因為冬天有一個不好處理的事情就是豬圈的保溫問題。而母豬又是豬場裡最重要的,再加上今年豬價好,平時想買母豬都不好買,所以對於豬場裡的母豬更是要細心照顧了,冬天對母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豬舍保暖,讓母豬有一個溫暖的環境可以安心待產。
在農村養母豬,雖然不如規模豬場裡的設施好,但是也可以有很多方法讓豬舍變得暖和,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幾種方法:
豬圈外覆蓋厚厚一層塑膠薄膜:
魯西農村的豬場,在立冬之前就已經在豬圈外面覆蓋上一層厚厚的塑膠薄膜了。有的養殖戶比較細心,每年都買一塊新的完整的,能夠覆蓋整排豬圈的大的塑膠薄膜。然後把去年使用的塑膠薄膜經過徹底消毒之後,再覆蓋到新的薄膜上面,這樣就成了兩層塑膠薄膜,整體保溫性比較好。
新豬舍做地暖,舊豬舍用通電的水泥板:
如果豬圈是新建的,那麼在建設的時候就不如多花點費用直接做上地暖。如果是老豬圈的話,我這邊養殖戶經常用一種自制的通電水泥板來當做保溫板。其實可以用給小豬用的保溫板,但是這個保溫板是整個冬天都給母豬用的。小豬體重小,用保溫板無所謂,母豬這麼重的身軀整天躺在保溫板上,估計一個冬季要用壞好幾塊。其實這種通電水泥板自己做也很簡單,就是做水泥板的時候在裡面加上幾圈電線,使用的時候在外面接上電線就行,秋冬季節用的多,保溫效果不如電熱板,但是花費小,使用時間長。
在母豬舍使用碳爐,每天燒炭取暖:
冬天到了三九四九最冷的時候,或者說母豬快要下小豬的時候,在母豬圈多加幾個碳爐燒炭取暖,不過這個爐子需要養殖戶經常守護看著點,再就是把煙道做好,不要漏煙。
-
4 # 突破烏江
要養好豬,自不必說保暖工作至關重要。如果溫度太高,到達40度豬會受不了,它們會在稀泥地上打滾、散熱,或喜歡用鼻孔拱地,躺在較涼的地下土層睡覺,同時表現喘氣,周身不舒服。
如果溫度太低,小豬仔容易擠堆造成相互傷害,豬很容易感冒,特別是發生內科病最常見,例如說咽喉炎等等疾病。
豬不耐熱,也非常怕冷,豬生活適宜溫度為18~23度最佳。所以,豬場保暖直接關係到以後的成敗與經濟效率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首先做好豬場定位選擇,豬場最好選擇地勢高燥和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地方,考慮居民環境衛生,建位於住宅區下方是最好位置,一般距交通稍遠些比較合適。
豬大部分喜歡白天活動。在溫暖季節或夏天,夜間也活動採食。假如遇到陰冷天氣,豬很少活動,也就是說在暖和的地方吃了睡,睡了又吃。
豬特別喜歡清潔,從來不在吃睡地方拉屎拉尿,喜歡排在屋角,牆角陰暗潮溼的地方。當然,如豬群過於擁擠,它們也就無法講究這麼多了。
必須要做好豬場保暖工作,圈舍保持乾燥,經常清掃。圈舍要保留窗戶,最低不小於24X24釐米視窗,保證通風換氣。如溫度過低,用廢棉布將視窗封住,中午溫度升高取開,也可以在圈裡安裝電燈取保暖效果。總之,要靈活運用。
如果溫度過高,經常用水沖洗圈舍,保持圈舍清潔乾淨,又降低溫度,減少疾病發生。條件許可的時候,在豬身上噴霧注水降低體溫。噴霧千萬不要噴頭部,防止豬因受刺激肌肉血管破損猝死。
養殖管理最關鍵,合理養殖,合理保持密度飼養,才是養好豬的前提。
-
5 # 遇見洛邑
1、豬群對溫度和通風的要求
(1)、對溫度要求
豬是恆溫動物,在正常情況下體溫保持在,38.5℃-39.7℃範圍內.豬對溫度變化比較敏感,尤其初生仔豬因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及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需3O℃-34℃的較高溫度。10-45千克肉豬適宜溫度在21℃以上,35℃為臨界高溫;45-100千克肉豬需l8℃以上,27℃為臨界高溫;135-160千克豬需l6℃以上,27℃為臨界高溫;母豬(27℃為臨界高溫)與公豬(25℃為臨界高溫)的最適溫度基本在13℃-l6℃之間,故有“小豬怕冷,大豬怕熱”的說法。
(2)、對通風要求
豬在採食、呼吸、排洩等生理活動中,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和塵埃,有害氣體包括氨氣、硫化氫和二氧化碳。塵埃包括飼料粉沫、豬呼吸分泌物、灰塵、及病原微生物等。保育豬舍合格的空氣衛生指標是:氨氣<2O.0mg/m3,硫化氫<8.0 mg/m3,二氧化碳<1.3g/m3,細菌總數<4萬個/m3,粉塵<1.2mg/m3,空氣相對溼度60-70% 、最高不超過8O%。冬季保育豬舍要求的通風量為0.3m3/(h·kg),超出該標準範圍,人走進豬舍時可明顯感覺到刺鼻的氨氣,則屬於通風不良。
2、溫度與通風對豬群的影響
當舍內溫度高於豬的最適溫度時。豬呼吸頻率升高,採食量減少,生長速度減慢:當舍內溫度低於豬的最適溫度時,採食量增加,用於維持體溫的代謝能增加,飼料轉化率降低。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豬隻健康。
舍內通風不良情況下,豬舍內過多的有害氣體及塵埃,首先刺激呼吸道和眼結膜,使其充血受損;舍內氧氣相對供給不足,豬隻精神沉鬱,採食下降;大量的病原體隨塵埃在空中懸浮.增加了與豬體接觸的機會,往往被吸入呼吸道而感染。
豬舍適當通風,能夠排除舍內有害氣體,為豬隻提供新鮮空氣;排除多餘的水氣,降低舍內溼度,減少高溫高溼或低溫高溼的惡劣環境;減少舍內病原微生物的數量,類似於“機械消毒”作用。
3、豬場冬季保溫措施
減少熱量損失方面,在北方,冬季到來之前豬場為了達到保溫的目的會給開放或者半開放的豬舍搭建保溫棚,封堵窗戶以及多餘的通風口。並在門口掛棉布簾,防止冷風(尤其是賊風)進入豬舍。有的豬場還用吊頂的方式進行隔熱,減少熱量擴散面積。
提高豬舍溫度方面,豬場通常採用火牆、煤爐、地炕和電熱地暖等方式提供熱量。大部分的豬場比較關注冬季分娩舍和保育舍的小環境保溫。通常會使用保溫箱、紅外線保溫燈、電熱板以及地暖等方式進行區域性的保溫,使仔豬有保暖的區域。
4、豬場的通風措施
通風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自然通風要求有左右牆壁對窗或排氣管道,能使風按一定方向流動。機械通風要求通風口較低,一般不高於地面O.3米。但是不能直對著豬群通風,避免帶走豬群體表溫度。排氣孔應設在高處或房頂,有利於有害氣體的排出。每天的通風量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下列情況下可酌情加大通風量:①飼養密度較大;②圈舍封閉較嚴;③在風和日麗的晴天;④在一天當中溫度較高的中午;⑤水泡糞系統糞便垃圾無法及時清理。一般可根據豬舍內氣體刺鼻刺眼程度決定通風次數和通風時間,風速控制在每秒3米以下。
5、正確處理保溫和通風的關係
冬季豬舍保溫和通風同樣重要,但是豬舍保溫是通風的前提,只有豬舍保溫做好了,豬舍才能放心的進行通風。不能為了保溫而忽視通風,也不能為了保持空氣質量而忽略了豬隻對溫度的要求。
(1)、保溫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通風則不需要太長時間,選擇室外溫度比較高的時間段,如晴朗的午後,或者溫度較高的日子進行通風。儘可能的減少通風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2)、通風過程一定要在工作時間進行,員工要常進入豬舍中檢查,當發現豬舍內的空氣質量比較差,氧含量比較低,灰塵等比較多的時候要及時通風。當發現豬舍內的氣溫明顯降低時要停止通風,並儘快恢復豬舍到合理的溫度。
(3)、注意根據豬場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保溫設施和保溫方法。比如在產房由於母豬跟仔豬所要求的溫度不同,儘量選擇電熱板或者保溫燈給仔豬進行區域性保溫。而需要經常通風的水泡糞系統分娩舍,則適宜使用保溫箱進行保溫,當通風時將仔豬儘量趕到保溫箱裡。
-
6 # 鄉村小峽
豬場保溫:這裡有這麼多豬場保溫的方法,總有一款適合您!
各階段豬的正常體溫: 新生仔豬:39℃; 出生後1小時36.8℃, 12小時後38℃; 24小時後38.6℃; 9—18公斤39.5℃; 20—45公斤39℃; 45—90公斤38.8℃; 懷孕母豬38.7℃; 產前24小時38.7℃; 產前6小時39℃; 產下第一隻仔豬39.4℃; 產後一週至斷奶39.3℃; 母豬斷奶後1天38.6℃; 公豬38.4℃。
不管是處在哪個階段的豬,都怕寒冷,怕晝夜溫差過大,尤其是幼仔豬階段更加明顯。保溫措施不當,晝夜溫差過大,豬群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冷應激以後,輕則影響生長,降低飼料報酬,重則抗病力下降,引發感冒、拉稀,甚至誘發多種疾病,直接影響經濟效益。因此,搞好保溫工作是每一個豬場冬季管理的中心任務!
懸掛擋風簾
冬季到來之前,豬舍門窗可用草簾子遮蓋,或整個門窗都用塑膠薄膜覆蓋。在豬舍迎風方向設定擋風障,可用稻草苫子或玉米秸稈扎制。準備好塑膠薄膜,等大風降溫時,把整個豬舍覆蓋起來,以利保暖禦寒。也可以懸掛擋風簾。
母豬舍中搭建簡易的“屋中屋”
在母豬舍靠牆的一角,用塑膠薄膜或塑膠泡沫板,也可用單層磚,搭建一個長80cm、寬50cm、高1m的“小屋”。塑膠薄膜能透光保暖,塑膠泡沫板透氣保溫,磚砌的“小屋”還可在上邊懸掛保溫燈。設計搭建時,要在“小屋”頂端留通風窗,靠外的一側留一個15cm2的進出小門口,方便仔豬進出。這種“屋中屋”投資少、操作簡單、效果好。
加鋪厚墊料
冬季來臨前,曬制好稻殼、鋸末,或把柔軟的乾草鍘短、壓扁、壓柔軟,在豬舍內豬常趴窩的地方,加厚墊料,保持豬舍乾燥溫暖。
製作水泥保溫床
水泥保溫床由發熱絲、溫控開關、PVC穿線管和水泥砂漿組合而成,能自動控制和調節溫度,所以也叫“電熱毯”,主要用於育肥欄舍的保溫。稻草容易吸潮,使墊料變得潮溼,增加細菌;保溫燈易被弄壞,火爐取暖不安全,而水泥保溫床製作簡單,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經久耐用。
懸掛紅外線保溫燈
使用紅外線保溫燈對仔豬進行保溫已經在各地普遍採用。但要注意,可以透過調節保溫燈的懸掛高度來改善保溫效果。對初生仔豬來講,箱內的保溫燈高度一般在30cm比較合適,保持箱內溫度每週降2℃,直至26℃,這時保溫燈離地面高度要逐漸上移,每次10~15cm。要勤觀察仔豬在保溫箱內的臥姿,及時調整保溫燈的懸掛高度。如,仔豬扎堆時,表明保溫效果不夠,可適當調低保溫燈懸掛高度。
使用仔豬保溫板
多用玻璃鋼或聚酯材料做成。仔豬出生到滿月出欄,都可起到保溫作用。是紅外線保溫燈的替代產品,與紅外線保溫燈相比,保溫效能更加穩定,板面溫度可維持在26~32℃。對大型豬場尤為適用。使用中,要及時清理保溫板上的墊料,避免仔豬長期待在潮溼墊料上。
-
7 # FoKo
育肥豬生長的最適溫度是: 體重60千克以前16~22℃;60~90千克14~20℃;90千克以上12~16℃,一般舍內相對溼度以50%~75%為宜。 冬季天氣寒冷,豬為了抵抗嚴寒被迫動用體內的脂肪,因此豬體增重減緩,降低飼料利用率,更有甚者由於管理不到位,造成仔豬、弱豬、病豬被凍死,嚴重影響養殖效益。為此,冬季要做好保溫工作,建議選擇以下10種方法: 一、防風 冬季寒風侵入豬舍,襲擊豬體會引起豬感冒和肺炎等疾病的發生,因此,豬舍應建在地勢高燥、坐北朝南、向陽之處;為保持舍溫相對穩定,豬舍的窗戶和通風孔距離地面應1米以上;入冬前用木板、草簾或塑膠薄膜等把豬舍漏風的地方遮擋堵嚴,防止冷風侵入;夜間在豬舍前吊上簾子,以保暖禦寒;在豬舍北牆外西北方向堆積玉米秸稈或設定防風牆,以防止西北風侵襲豬舍。 二、墊草 冬季應在豬床上加鋪厚度為20釐米左右厚的軟乾草、軟秸稈等,可以起到吸溼、除潮、吸收有害氣體、提高豬床溫度等作用。墊草注意勤換,避免潮溼、黴爛產生氨氣,危害豬的健康。 三、墊木屑 在豬圈內鋪上厚度為10釐米左右的鋸木屑,可明顯提高豬舍溫度,同時墊入的木屑過一段時間就會發酵,是優質的農作物肥料。 四、增加飼養密度 將分散飼養的豬合群飼養,增加飼養密度,冬季一般要比夏季飼養密度增加40%左右,豬多散發的熱量增加,自然可以提高舍溫,同時豬緊挨著睡,既可互相取暖,也可提高整個豬舍溫度。 五、新增能量飼料 在配製豬的日糧時,應適當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飼料的比例或者選用正規廠家的優質全價飼料,飲用溫水。飼料供給充足,白天增加餵食次數,夜間零點左右堅持喂一頓食,豬食要幹一些,以增強抗寒和抗病能力,促進體重快速增長。 六、飼料中新增祛風散寒中藥 飼料中新增祛風散寒、活血祛瘀、健脾燥溼的中藥,既能促進豬的快速育肥,又能抗寒防病。處方如下:山楂、神曲、川芎、茯苓、荊芥、防風、枳實、羌活、柴胡、蒼朮、檳榔、甘草各20克,炒麥芽30克,研末以0.2-0.5%的比例拌於飼料中,每週喂兩次。 七、豬舍內設定熱源 用人工方法,在豬舍內設定熱源,提高豬舍內溫度,可採用熱風爐、暖風機、煤爐等裝置提供熱源,對仔豬用仔豬電熱板、紅外線燈泡等加熱裝置為仔豬保育箱提供額外熱源。在使用以煤炭作燃料的供暖裝置時,應注意煙道通暢,避免因排煙不暢,一氧化碳滯留舍內而導致豬一氧化碳中毒,同時還要有防火災措施。 八、排除有害氣體 豬舍內有害氣體濃度過高,豬體抗病和禦寒能力會明顯降低,因此,每天利用中午高溫時段,開啟門窗通風,排除有害氣體,換入新鮮空氣,以利於豬的生長髮育。因為冬季氣溫低,豬舍通風換氣必須控制通風量,要求豬舍內風速不超過0.2米/秒,通風前要提高舍溫。 九、多曬太陽 選擇晴暖天氣的下午1-3點鐘,把豬趕到外面曬曬太陽,適當加強戶外運動,提高豬對寒冷天氣的抵抗力。 十、保持豬舍乾燥 豬舍潮溼的危害:一是豬舍溼度越大豬就越感覺寒冷,豬體發冷,豬會扎堆,導致擠傷、壓傷甚至出現死亡;二是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極易引發疫病, 常見的有面板病、呼吸道疾病、傳染病及寄生蟲病等。 因此,豬舍乾燥是保證豬健康的主要措施之一。為防豬舍潮溼,應做到“六要”:一要防漏雨、漏雪;二要勤 墊勤換乾草和鬆土;三要訓練豬定點排糞排尿;四要使豬舍地面高出舍外地表,最好用三合土,以防返潮;五要定時清除豬糞、豬尿,消除豬舍潮溼根源;六要用吸附劑吸潮,當豬舍溼度大時,可用草木灰、煤灰渣、生石灰、木炭等吸附劑吸附水分。
-
8 # 網際網路這點事兒
育肥豬生長的最適溫度是:
體重60千克以前16~22℃;60~90千克14~20℃;90千克以上12~16℃,一般舍內相對溼度以50%~75%為宜。
冬季天氣寒冷,豬為了抵抗嚴寒被迫動用體內的脂肪,因此豬體增重減緩,降低飼料利用率,更有甚者由於管理不到位,造成仔豬、弱豬、病豬被凍死,嚴重影響養殖效益。
為此,冬季要做好保溫工作,建議選擇以下10種方法:
1、防風
冬季寒風侵入豬舍,襲擊豬體會引起豬感冒和肺炎等疾病的發生,因此,豬舍應建在地勢高燥、坐北朝南、向陽之處;
為保持舍溫相對穩定,豬舍的窗戶和通風孔距離地面應1米以上;入冬前用木板、草簾或塑膠薄膜等把豬舍漏風的地方遮擋堵嚴,防止冷風侵入;夜間在豬舍前吊上簾子,以保暖禦寒;在豬舍北牆外西北方向堆積玉米秸稈或設定防風牆,以防止西北風侵襲豬舍。
2、墊草
冬季應在豬床上加鋪厚度為20釐米左右厚的軟乾草、軟秸稈等,可以起到吸溼、除潮、吸收有害氣體、提高豬床溫度等作用。墊草注意勤換,避免潮溼、黴爛產生氨氣,危害豬的健康。
3、墊木屑
在豬圈內鋪上厚度為10釐米左右的鋸木屑,可明顯提高豬舍溫度,同時墊入的木屑過一段時間就會發酵,是優質的農作物肥料。
4、增加飼養密度
將分散飼養的豬合群飼養,增加飼養密度,冬季一般要比夏季飼養密度增加20%左右,豬多散發的熱量增加,自然可以提高舍溫,同時豬緊挨著睡,既可互相取暖,也可提高整個豬舍溫度。
5、新增能量飼料
在配製豬的日糧時,應適當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飼料的比例或者選用正規廠家的優質全價飼料,飲用溫水。飼料供給充足,白天增加餵食次數,夜間零點左右堅持喂一頓食,豬食要幹一些,以增強抗寒和抗病能力,促進體重快速增長。
6、飼料中新增祛風散寒中藥
飼料中新增祛風散寒、活血祛瘀、健脾燥溼的中藥,既能促進豬的快速育肥,又能抗寒防病。處方如下:山楂、神曲、川芎、茯苓、荊芥、防風、枳實、羌活、柴胡、蒼朮、檳榔、甘草各20克,炒麥芽30克,研末以0.2-0.5%的比例拌於飼料中,每週喂兩次。
7、豬舍內設定熱源
用人工方法,在豬舍內設定熱源,提高豬舍內溫度,可採用熱風爐、暖風機、煤爐等裝置提供熱源,對仔豬用仔豬電熱板、紅外線燈泡等加熱裝置為仔豬保育箱提供額外熱源。在使用以煤炭作燃料的供暖裝置時,應注意煙道通暢,避免因排煙不暢,一氧化碳滯留舍內而導致豬一氧化碳中毒,同時還要有防火災措施。
8、排除有害氣體
豬舍內有害氣體濃度過高,豬體抗病和禦寒能力會明顯降低,因此,每天利用中午高溫時段,開啟門窗通風,排除有害氣體,換入新鮮空氣,以利於豬的生長髮育。因為冬季氣溫低,豬舍通風換氣必須控制通風量,要求豬舍內風速不超過0.2米/秒,通風前要提高舍溫。
9、多曬太陽
選擇晴暖天氣的下午1-3點鐘,把豬趕到外面曬曬太陽,適當加強戶外運動,提高豬對寒冷天氣的抵抗力。
10、保持豬舍乾燥
豬舍潮溼的危害:一是豬舍溼度越大豬就越感覺寒冷,豬體發冷,豬會扎堆,導致擠傷、壓傷甚至出現死亡;二是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極易引發疫病, 常見的有面板病、呼吸道疾病、傳染病及寄生蟲病等。
因此,豬舍乾燥是保證豬健康的主要措施之一。為防豬舍潮溼,應做到“六要”:
一要防漏雨、漏雪;
二要勤換乾草和鬆土;
三要訓練豬定點排糞排尿;
四要使豬舍地面高出舍外地表,最好用三合土,以防返潮;
五要定時清除豬糞、豬尿,消除豬舍潮溼根源;
六要用吸附劑吸潮,當豬舍溼度大時,可用草木灰、煤灰渣、生石灰、木炭等吸附劑吸附水分。
-
9 # 夏黃桃
隨著冬天的慢慢到來,在農村比較傳統的保暖方法就是在豬圈裡面增加墊料,適合做墊料的東西有很多,比如干草,木屑,幹稻草…這樣就可以避免豬直接和地面接觸,並且墊料還能吸收水份,使豬圈保持一個比較好乾燥的環境,這樣豬場的溫度就有所保障了,另外窗戶也要蓋上塑膠薄膜,避免風吹進來。
-
10 # 豬易知
豬場保暖是關鍵,如何做好豬場保暖?
在秋冬季節氣溫較較低、氣溫寒冷,尤其是北方地區豬場更應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要為豬群提供溫暖的環生活境。
豬是恆溫的動物,豬隨著時間和體重增加,對溫度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大豬體通常對溫度需求的比小豬要低。尤其是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的體表脂肪比較薄,很容易受到低溫的刺激,所以保證哺乳仔豬和斷奶後舍內溫度控制在30℃左右。如果外界的氣候驟變引發舍內溫度降低,豬群出現冷應激會影響生長髮育、降低飼料報酬,嚴重的會降低免疫力,容易誘發感冒、拉稀等多種疾病,直接影響養豬的經濟效益。
那麼,如何做好豬場保暖?豬場有哪保暖供暖措施呢?第一:集中供暖
豬場可以採用集中供熱的方式,如豬舍內新增鍋爐、電暖氣器等裝置,用於加熱升溫豬舍溫度。另外,豬場可以根據當地氣候特點、豬場飼養模式、養殖規模大小、飼養管理水平、資金執行情況等選用合理科學的保暖措施。此外,豬場還可以選用地暖、水暖、熱風機等保暖裝置。
第二:區域性供暖
豬場在一般分娩捨得產床和保育床上新增遠紅外加熱仔豬保溫箱、電熱保溫板、紅外線保溫燈等提高區域性環境溫度進行區域性供暖。具體選用哪種保溫裝置要結合豬場自身特點和情況而定。
此外,還有注意舍內溫度和通風的的關係。舍內溫度和空氣質量存在一定矛盾,協調好二者之間的關係。飼養人員要人細緻認真觀察溫度豬舍的舍內溫度變化、空氣質量,並根據室內具體溫度控制通風時間。同時,還要檢查保溫、通風裝置是否正常運轉。
-
11 # 灑脫農人
豬場保暖是關鍵,如何做好豬場保暖?
做好豬場冬季的保暖工作,的確是冬季養豬的關鍵。因為豬是一種恆溫動物,不同階段的生豬對於溫度和需求是不一樣的,只有按照生豬的需要去做好保暖工作,才能有效防止豬病的發生,確保生豬健康順利的成長!
一、不同的生豬對於環境溫度有不同的需求要想做好豬場的保暖工作,首先就應該對生豬在不同階段對溫度的需求有一個詳盡的瞭解,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下面我就詳細列出生豬與溫度之間的對應關係,請你收藏以備不時之需!
新生仔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9℃左右;
出生後1小時的仔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6.8℃;
出生12小時後的仔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8℃;
出生24小時的仔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8.6℃;
9~18公斤的仔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9.5℃;
20~45公斤的生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9℃;
45~90公斤的生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8.8℃;
懷孕母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8.7℃;
產前24小時的母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8.7℃;
產前6小時的母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9℃;
產下第一隻仔豬的母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9.4℃;
產後一週至斷奶的母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9.3℃;
斷奶1天后的母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8.6℃;
育肥成年豬:所需環境溫度是38.4℃。
生豬抗寒能力較弱,容易受涼生病,我們應該根據生豬在不同時期對於溫度的需求,按照上述的列表,認真做好豬場的保暖工作,否則,豬群染病,受傷的還是豬農自己。
二、中小型零散養豬場保暖的具體措施豬場保暖工作是養豬的關鍵,這是不容置疑的觀念,作為養豬農戶,一定不能掉以輕心,那麼中小型養豬場怎樣才能做好保暖工作呢?主要的辦法有以下這些:
1、門窗懸掛草簾或薄膜:主要是用稻草或秸稈編制而成的草簾,或者是用塑膠薄膜提前懸掛在當風的門窗上。當冬季氣溫下降或有穿堂風的時候,就可把草簾或薄膜放下來遮擋門窗,可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2、在母豬圈舍裡搭建“圈中圈” :這主要是母豬產仔後,為仔豬保暖之用。可在母豬圈舍靠牆的一角,搭建一個長80cm、寬50cm、高1m的簡易“圈中圈”,注意搭建的小屋要透光、通風,小屋頂上懸掛保溫燈,要有供仔豬進出的小門。
3、圈舍地板上鋪柔軟的稻草:不要滿圈鋪設,注意觀察生豬常趴窩的地方鋪上稍厚的一層就可以了。注意要保持圈舍的乾燥,勤換稻草,否則稻草也會促使細菌的繁殖,對豬不利。
4、採用紅外線保溫燈保暖: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只是會增加用電成本,圈內溫度的高低可透過調整保溫燈的高度來實現,隨時觀察仔豬的情況做好溫度和調控。
三、在做好保溫的同時,也要注意圈舍溼度的適宜溫度和溼度是圈舍環境的兩大指標,保暖措施不僅要讓溫度適宜,同時也要讓溼度恰當。溼度恰當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做好合理的通風。
通風有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一般在零散養豬裡,更多的是要注意自然通風的情況。自然通風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注意圈舍的左右牆壁要對窗,能夠使自然風按一定的方向流動。
每天的通風量要根據圈舍的實際情況而作相應的調節,一般在飼養密度大、圈舍封閉嚴、晴天和溫度較高的時段等情況下應加大通風量。
綜上所述,冬季養豬,圈舍的保暖工作很關鍵,做好了溫度的合理控制,就能減少豬病發生的機會,有利於生豬的健康成長;反之就會豬病頻發、麻煩不斷,影響養豬的效益。
-
12 # 靈龍老貓
如果豬舍保暖做做得不到位。豬會動用體內脂肪為代價被動抵抗寒冷,這樣的話會導致豬的體重減輕,相對來說飼料吃得就更多,嚴重的會造成抵抗力下降,生病,有可能還會凍死!因此,冬天做好保暖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保暖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做好防風
用布料帆布草簾什麼的把所有漏風的視窗地方都遮擋起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午高溫的時候記得開啟通風
2:加厚豬睡覺的地方
用一些乾草和桔稈給豬睡覺的地方加厚,這樣豬睡起來也比較暖和。但是要注意墊草要時常更換。因為過於潮溼和腐爛會影響豬的健康
3:把豬的密度加大
儘量把同樣大的豬合在一起,這樣豬挨著豬睡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注意豬不能太過於密集
4:增加電子保暖裝置
以現在的科技條件,在豬圈裡面用暖風機暖風爐紅外線燈泡等電子家暖裝置進行防寒。但是有一點注意防火措施,如果有可能,在飼料中新增一些中藥成分以便增強抗寒防病作用,保持豬舍乾爽。如果溼度太大。會對豬造成多種疾病的衍生
-
13 # 鄉民鋒哥
對於廣大養豬戶朋友來說,冬天確實是讓人不討喜並煩惱不斷的季節,因為冬日裡的養殖管理並不能讓豬友們偷懶,而且還應比平日付出更多的操心與勞累,只因冬天是各種動物疾病的高發季節,所以只能靠養豬戶朋友們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才能把豬群管理好。
大家都知道母豬在整個豬場中佔據著核心位置,特別是現階段被非洲豬瘟疫橫掃過的豬價“直往上竄”的國內養豬業,擁有著大量能繁母豬的豬場,可以說就是擁有了行業中的話事權。
增加豬圈內的飼養密度在豬圈環境合理的情況下增加圈內的豬隻數量,因為多數農養戶採用的母豬飼養都是一欄一豬的的模式,不但圈舍大而且養殖的數量也少,這無疑中就造成了豬舍環境內的低溫的重要原因。而此時就應考慮增加單欄豬群的密度,而圈內密度越大溫度也會隨之增高。但值得注意的事是在增加豬舍飼養密度的同時,應絕對地保證舍內的乾燥整潔及衛生環境。
圈內地板鋪設鋸末及墊草在清洗乾淨並進行消毒後的欄舍地板上首先輔上一層鋸末後,再墊上墊草,比如稻草、麥杆等,既能防湖,又能起到理想的保暖作用,既經濟又衛生。而用完的墊草物與豬糞一起發酵後作為有機肥料,種養一舉兩得。
設定豬舍天棚,以此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母豬舍的天面必須附加設定天棚,而搭建天棚的材料可以用木板、蘆葦等植物材料,以此來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防直曬降溫的作用。
添置仔豬保溫裝置初生仔豬皮薄內嫩毛稀,難於適應母體外的寒冷環境,而此時專為仔豬準備的保溫裝置派上用場,正常的初生仔豬適應的環境要求在30℃以上,而保溫裝置內的溫度可供自由調節。
-
14 # 亮點藥業張偉光
農村冬季養豬保溫工作是重中之重,隨著科技和時代的進步,市面上目前出現了很多的保溫措施,比如保溫燈,地暖,還有煤風爐,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最重要的一定是門和窗,做好保密措施!在天氣溫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通風,防止豬舍氨氣味過大,養豬最重要的目的是把豬養健康,而不是單一的封閉式管理。
冬季保暖措施用一些外在條件可調口控,但是咱們養豬人一定要記得母豬怕熱,小豬怕冷,雖說每個豬的溫度掌控是不一樣的,對於保溫措施,咱們由外在條件,內在條件一定是有營養保健和疾病保健雙重調節作用!這樣才能保證咱們豬場更安全地過好這個冬天!如果以上的分享對你有用,希望大家點點關注!
回覆列表
天氣漸漸變冷,秋天到了,冬天已經不遠了,為此,養豬場冬季要做好保溫禦寒工作,肉豬生長的最適溫度是體重60千克以前16℃~22℃;60千克~90千克14℃~20℃;90千克以上12℃~16℃,一般舍內相對溼度以50%~75%為宜。冬季天氣寒冷,豬為了抵抗嚴寒被迫動用體內的脂肪,因此豬體增重減緩,降低飼料利用率,更有甚者,由於管理不到位,造成子豬、弱豬、病豬被凍死,嚴重影響養殖效益。
防風冬季寒風侵入豬舍,襲擊豬體會引起豬隻感冒和肺炎等疾病的發生,因此,豬舍應建在地勢高燥、坐北朝南、向陽之處;為保持舍溫相對穩定,豬舍的窗戶和通風孔距離地面應1米以上;入冬前用木板、草簾或塑膠薄膜等把豬舍漏風的地方遮擋堵嚴,防止冷風侵入;夜間在豬舍門窗上掛上簾子,以保暖禦寒;在豬舍北牆外西北方向堆積玉米秸稈或設定防風牆,以防止西北風侵襲豬舍。
墊草、木屑冬季應在豬床上加鋪厚度為20釐米左右的乾草和秸稈等,可以起到吸溼、除潮、吸收有害氣體、提高豬床溫度等作用。墊草注意勤換,避免潮溼、黴爛產生氨氣,危害豬隻健康。在豬圈內鋪上厚度為10釐米左右的鋸木屑,可明顯提高豬舍溫度,同時墊入的木屑過一段時間就會發酵,是優質的農作物肥料。
增加飼養密度將分散飼養的豬合群飼養,增加飼養密度,冬季一般要比夏季飼養密度增加40%左右,豬多了散發的熱量增加,自然可以提高舍溫,同時豬緊挨著睡,既可互相取暖,也可提高整個豬舍溫度。
新增能量飼料,精心餵養在配製豬的日糧時,應適當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飼料的比例或者選用正規廠家的優質全價飼料,飲用溫水。飼料供給充足,白天增加餵食次數,夜間零點左右堅持喂一頓食,豬食要幹一些,以增強抗寒和抗病能力,促進快速增長。
飼料中新增祛風散寒中藥飼料中新增祛風散寒、活血祛淤、健脾燥溼的中藥,既能促進豬的快速育肥,又能抗寒防病。處方如下:山楂、神曲、川芎、茯苓、荊芥、防風、枳實、羌活、柴胡、蒼朮、檳榔、甘草各20克。炒麥芽30克,研末以0.2%~0.5%的比例拌於飼料中,每週喂兩次。
豬舍內設定熱源用人工方法,在豬舍內設定熱源,提高豬舍內溫度,可採用熱風爐、暖風機、煤爐等裝置提供熱源,對用電熱板、紅外線燈泡等加熱裝置為子豬保育箱提供額外熱源。在使用以煤炭做燃料的供暖裝置時,應注意煙道通暢,避免因排煙不暢、一氧化碳滯留舍內而導致豬一氧化碳中毒,同時還要有防火災措施。
排除有害氣體豬舍內有害氣體濃度過高,豬體抗病和禦寒能力會明顯降低,因此,每天利用中午高溫時段,開啟門窗通風,排除有害氣體,換入新鮮空氣,有利於豬隻的生長髮育。因為冬季氣溫低,豬舍通風換氣必須控制通風量,要求豬舍內風速不超過每秒0.2米,通風前要提高舍溫。
保持豬舍乾燥豬舍潮溼的危害:一是豬舍溼度越大,豬就越感覺寒冷,豬就會扎堆,導致擠傷、壓傷甚至出現死亡。二是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極易引發疫病,常見的有面板病、呼吸道疾病、傳染病及寄生蟲病等。因此,豬舍乾燥是保證豬隻健康的主要措施之一。為防止豬舍潮溼,應做到“六要”:一要防漏雨、漏雪。二要勤墊勤換乾草和鬆土。三要訓練豬隻定點排糞排尿。四要使豬舍地面高出舍外地表,最好用三合土,以防返潮。五要定時清除豬糞、豬尿,消除豬舍潮溼根源。六要用吸附劑吸潮,當豬舍溼度大時,可用草木灰、煤灰渣、生石灰、木炭等吸附劑吸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