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恩怨情仇的樹洞

    三觀一致當然可以一起過日子,理解和共鳴是一種很愉悅的體驗。

    找伴侶,一定要三觀一致,這是極大多數人擇偶的先決條件。只是對此還有一些別樣的看法,與你分享。

    曾經三觀一致也是我交朋友找伴侶雷都打不動的標準,可後來我允許朋友或伴侶,與我的三觀不一致。

    我們為什麼需要對方與自己三觀一致呢?尋求理解與共鳴,避免分歧與矛盾。

    理解和共鳴是一種很愉悅的體驗,但你有試過被打破現有認知,見識截然不同的三觀後的煥然一新嗎?那種感覺也很愉悅。

    若大家的想法看法做法都差不多,不會有多少驚喜等著你,現在我反而更喜歡跟三觀不一致的朋友聊天。

    經常看到這樣的話:我不認同你的看法。

    坦白說,這樣的措辭是非常暴露認知的。你誰啊,人家說人家的,輪得到你認同?

    有時候根本不是認不認同的問題,而是每個人的立場不同,在對方的立場上他就是這樣的看法。前提,只要觀點不存在智商與品性上的缺陷。(劃重點)

    我欣賞與自己截然不同但非常精彩的視覺與格局,既不否定對方,也不否定自己,在保持風度與尊重的同時,還能相互欽佩。

    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三觀不一致,又能有什麼矛盾?

    沒有一成不變的三觀,你只用三觀一致來交友擇偶,當你的三觀改變時,選的朋友與伴侶已經不同頻,那是否又要放棄?

    人終其一生都在影響以及被影響,這年頭的三觀比五官變化還快。平心而論,我不太敢將“選擇”這種事壓在三觀之上。

    很多人說的三觀不合,壓根扯不到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大定位上,無外乎就是一些現目前的看法不太一致罷了。

    說個趣事,我一對情侶朋友,才認識時兩人的各種看法都不一樣,全靠彼此的顏值激發的荷爾蒙才支撐起兩人戀愛一年多。

    兩個人在一起只要不固步自封,時間一長,他們的三觀居然統一了。你說逗不逗?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不能百分百對號入座。

    我只是想提醒一下,人是活性生物,不要用死性理論來框架自己。

  • 2 # 好廚老錢

    都說得像找到三觀一致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似的,三觀一致的異性就更難覓了。我只相信,文化越低且經歷類似的人,三觀越容易一致,書讀得越多,三觀越孤單。

  • 3 # 過盡千帆浮沉無我

    三觀一致的人結婚至少避免了很多無謂的爭執

    婚姻生活中雞零狗碎的事情太多了,小到牙膏從哪裡開始擠,晚上睡覺空調開多少度,大到升職加薪買房買車,婚姻生活就是由無數個碎片組成的。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另一方跟你三觀吻合,雙方在大部分問題上能基本達成一致,不用費力去為了一件事情去說服對方,彼此都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你們也有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和個人提升中,那相對應你們的經濟狀況也更上一個臺階,沒有了經濟壓力,婚姻生活會不會更幸福?

    如果雙方三觀不合,每天為了一條魚是清蒸還是紅燒都可以吵起來,女人新買了一條裙子,滿心歡喜的期待你的誇獎,你不過是瞟了一眼扔下一句:多大年紀了裝什麼嫩,你用獎金買了心儀已久的電子產品,她卻嘮叨了三天你亂花錢,甚至在以後的日子裡隔三差五的數落你一遍,你們總是想改變對方的看法,一直到最後你們覺得對方有沒有看法已經不重要,家變成了雙方都想逃離的地方。

    三觀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哪怕你們剛開始並沒有那麼愛對方,結婚後,隨著彼此之間更深一步的瞭解,你們的感情也會與日俱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真的如傳說中那麼醜嗎?真實的她又是什麼樣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