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口水雜談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踐,又名鳩淺、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即位。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進攻越國,圍困越王勾踐於會稽(今浙江紹興),迫使越國屈服。接著又打敗齊軍。公元前482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附近)與諸侯會盟,爭得了霸權。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越王勾踐自被吳國打敗後,時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踐在自己的屋裡掛了一隻苦膽,每頓飯都要嚐嚐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吳國的苦難和恥辱經歷!他身著粗布,頓頓糲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種。勾踐夫人帶領婦女養蠶織布,發展生產。勾踐夫妻與百姓同甘共苦,激勵了全國上下齊心努力,奮發圖強,早日滅吳雪恥。勾踐又採用大臣建議,賄賂吳王,麻痺對方;收購吳國糧食,使之糧庫空虛;贈送木料,耗費吳國人力物力興建宮殿;散佈謠言,離間吳國君臣,施用美人計,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問政事,殺害伍子胥。

    越王勾踐還出臺了促進越國人口增加的法令。透過一系列發展生產與提升軍隊戰鬥力的措施來使越國富國強兵。

    為了實現“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復國大略,越王勾踐下令鼓勵越國人民生育,並用酒作為生育的獎品——“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後越王勾踐率兵伐吳,出師前, 越中父老獻上美酒給勾踐。因為獻上的酒數量太少,而士兵人數太多。於是,勾踐將酒倒在河的上流,與將士一起迎流共飲,士卒士氣大振,一舉取得勝利,成為春秋時期霸主之一。

  • 2 # AlmostW

    下面講述一下我個人的理解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越王勾踐在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被吳王夫差擊敗之後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最終在勾踐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出兵伐吳,最終在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消滅吳國。

    勾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為伯。

    即越王勾踐滅吳之後又北上與齊國、晉國等中原強國會盟,最終周元王承認了勾踐的霸主地位——越王勾踐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越國成為最後一個稱霸的諸侯國。那麼在越王勾踐去世之後,越國的狀況是怎麼樣的呢?越國為何沒有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越國的滅亡又是在什麼時候

    但是越王勾踐去世之後越國的統治者們卻一代不如一代,越王翳三十三年(前378年)越國在齊國、楚國的壓力下被迫遷都,放棄了爭衡中原的目標。越王翳三十六年越國在王位繼承人問題上爆發了政變,在之後的十幾年內越國始終處於嚴重的動盪之中。

    越王無彊三十七年(前306年),越王無彊決定再次北伐中原,其最重要的目標就是齊國,但是此時在位的齊王乃是齊威王,齊國並沒有直接與越國對戰,而是對越王無彊說:“楚國離你們這麼近而且國內空虛,應該打楚國才對啊”。越王無彊覺得齊威王說得有道理,於是率兵伐楚,結果被楚威王大敗而回,越王無彊被殺(於是越遂釋齊而伐楚。楚威王興兵而伐之,大敗越,殺王無彊,盡取故吳地至浙江)。

    越王無彊臨終並沒有指定越國的繼承人,於是越國再次陷入內亂之中。《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記載:“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

    經過楚國的打擊之後,越國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越王無彊的子嗣中有兩人建立了另外的政權,他們分別是閩越王無諸同越東海王搖。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他們二人的王號均被取消,成為秦國的郡長。秦末起義爆發之時,他們又率兵歸附了鄱陽縣令吳芮(即後來的長沙王)。

    漢五年(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重新立無諸為閩越王,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3年)閩君搖重新被冊立為東海王,由於其都城在東甌,所以他也被成為東甌王。後來的故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漢武帝時期東甌和閩越徹底歸順漢朝,成為漢朝領土的一部分,其民眾也大部分都遷徙到了江淮一帶。至此,曾經稱霸天下的越國才算是絕嗣了。

  • 3 # 小鼠報道

    勾踐依靠知榮辱,內外齊,滅一國,壯威勢成為公認霸主。

    越王勾踐作為春秋最後一位霸主,是依靠自身發展才能獲得霸主地位。

    知榮辱

    臥薪嚐膽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

    吳越兩國因為毗鄰,所以為了擴大自己國家的實力,難免要有戰爭。

    而吳國早年獲得孫子和伍子胥等賢才的加盟,實力暴增,已經有了壓倒式的優勢,所以對越國的威脅很大。

    等吳王夫差即位,曾經和勾踐決戰,憑藉優勢國力碾壓越國,越國存亡幾乎只在一念之間。

    勾踐實時認慫,以金銀財寶賄賂夫差近臣,獲得了苟安的機會,還以戰俘奴僕的身份侍奉夫差。

    這讓夫差放鬆了對他警惕,讓他可以有機會活下來,之後勾踐又以西施等美女軟化夫差之心,消磨其志,得以回返故土。

    內外齊

    受到如此屈辱,勾踐怎能罷休,只是他是個很能隱忍的人,知道實力還不足,所以臥薪嚐膽,先積蓄國力,再徐徐圖之。

    對內,在手下的范蠡等能臣輔佐下,他和妻子與百姓同甘苦,他與男子下地同耕同食,妻子與女子養蠶織布,慢慢積蓄財力。

    鼓勵生育,並以法律約束,增加國家人口。

    尋找良工巧匠,鑄兵器,練精兵,提升士兵作戰能力。

    對外,主要對吳國,送金銀以消其疑,購糧食,以耗其糧儲,贈木料,廢其民力,散謠言,離間君臣,美人計,消其志。

    最後實力開始趕上了吳國。

    滅一國

    等到時機成熟,國力強盛起來,勾踐就找機會準備找回場子。

    而夫差給了他這個機會,夫差驕傲自大的想要爭取霸主地位,也因為對越國的鬆懈,所以盡起其兵,入中原爭霸去了。

    勾踐把握住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傾精兵而動,一舉消滅吳國留存力量,斬殺吳國太子,打擊吳國信心。

    夫差倉皇回軍,勾踐擊敗他後,並未繼續決戰,因考慮不能一戰而勝,所以只是迫其求和,賺取利益,就回兵繼續養國力。

    等到勾踐覺得時機成熟,這才盡起其兵攻伐吳國,耗三年之功,終於打敗吳軍,逼殺夫差,滅掉吳國。

    壯威勢

    攜滅掉吳國的威勢,勾踐趁機渡河入中原。

    因為這一戰績的影響,諸侯與勾踐會盟,受此震懾都不願與越軍交戰,所以都認可勾踐霸主地位。

    自此勾踐成為春秋末期最後一任霸主。

    勾踐行事有著明確的目標,他不計較一時的得失,而是總領全域性,一步步謀劃,制定方略,這才踏上霸主地位。

  • 4 # 風正輕搖雨自飄

    第一個轉折點,就是勾踐即位三年,被吳國軍隊大敗,勾踐也在吳國做了三年的俘虜。這期間的屈辱,痛苦,忍耐,無助,擔憂,恐懼,為他埋下復仇的種子。只有經歷過失敗的人才能痛定思痛,反省過失,懂得隱忍。

    第二個轉折點,回國後,重用賢能之士,范蠡、文種被啟用。聽從這些人的建議,對內用律法的方式增加和鼓勵多生人口,儲備和訓練兵士,並親自與夫人一起,耕田紡織,起到鼓勵農桑的作用。對外則向吳國示弱,進貢各種禮品與美女給吳王並賄賂吳王身邊的重臣,使得吳王放下戒備之心。購買吳國大批糧食,使得吳國糧庫空虛。贈送吳王大量優質木料,使得吳國大興土木,耗費人力物力。離間吳王與大將伍子胥的關係。

    第三個轉折點,懂得隱忍,等待時機。當吳王率領精兵北上黃池會盟時,勾踐抓住這次有利的時機,及時出手,大敗吳國,後直接滅掉吳國,乘兵勝之威,遷都琅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 5 # 山海明

    越王勾踐取得春秋霸主的地位,還要從臥薪嚐膽開始說起。

    自從勾踐被吳國打敗之後,時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踐在自己的屋裡掛了一隻苦膽,每頓飯都要嚐嚐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記在吳國所受的屈辱。

    勾踐夫妻自此之後,與百姓同甘共苦,激勵了全國上下齊心努力,奮發圖強,早日滅吳。勾踐又採用大臣建議,賄賂吳王,麻痺對方;收購吳國糧食,使吳國糧食空虛。最重要的是勾踐離間吳國君臣,施用美人計,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問政事,殺害伍子胥。

    勾踐還出臺促進人口增加的法令,透過一系列發展生產提升軍隊戰鬥力的措施來使越國富國強兵。

    後來勾踐發兵攻打吳國,與將士一起同苦,士卒士氣大振,一舉取得勝利,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

  • 6 # 漁經獵史小仙女

    兵敗以後,為了復仇,他從一國之君淪為奴僕,替人養馬拉馬車。但他時刻都沒有忘記復國,為了提醒自己,每一天都要嘗一遍苦膽。因為他相信,總有一天能夠重臨天下,世人一定會記得他的名字,勾踐。

    常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勾踐可以說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一敗塗地的他又是如何登上春秋霸主之位的呢?主要的因素可以歸類為以下幾個:

    異於常人的信念

    吃了吳國的敗仗以後,勾踐把自己偽裝得很好,儼然就是一個對於復國沒有任何想法的人。不管是什麼差事,勾踐都願意去做。為了獲得夫差的絕對信任,勾踐甚至願意親嘗夫差的糞便。你沒看錯,是糞便!(|||゚д゚)

    按《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第七》所記:

    寡人有疾,親嘗寡人之溲,是其慈也

    當時,夫差病了幾個月,勾踐假意前去探望,在夫差面前親嚐了他的糞便,說夫差的病不久就會痊癒。(這裡面其實靠的是范蠡算卦。)

    後來,夫差真的痊癒了,就非常相信勾踐,覺得他實在是一個好人。甚至在伍子胥向他說勾踐不是的時候,反而維護了勾踐,並說了上述這段引言。

    於是,憑著這異於常人的忍耐力,勾踐成功被釋放回國。

    回國以後,勾踐再次展現了過人的信念,他決定用苦膽來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復國!

    苦膽究竟有多苦?估計勾踐是最有資格分享心得的,很可惜他並沒有留下任何相關的文字。但是,早前有人嘗試舔了海螺的苦膽,結果一下就受不了了。而勾踐卻是每天都要嘗一遍,可見他復國的決心有多麼強烈呀!

    按《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記載:

    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就好像上班打卡一樣,勾踐每嘗一遍苦膽,就越接近自己的願望。

    夫差的“配合”

    我知道說這句話可能有的人會不愛聽,但是勾踐之所以能夠成功滅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吳王夫差太作了。而勾踐就是抓到機會,奮力一搏,取得了成功。

    在齊景公死去以後,夫差就開始進攻齊國。當時的齊國被認為是強國之一,夫差居然能打敗齊軍,這讓他雀躍萬分,頓時覺得自己擁有了全世界!(✪ω✪)

    按《吳越春秋·夫差內傳》:

    王遂伐齊,齊與吳戰於艾陵之上,齊師敗績。

    而實際情況是,齊國當時遭逢內亂,無瑕接應。

    這次勝仗以後,夫差就開始不斷出征,除了魯國,最常捱打的就是齊國。好吧,既然你那麼想贏,那我齊國就服你了。於是,夫差滿意了。

    接下來,繼續收服了衛國和魯國。就好像收集郵票一樣,夫差開始上癮了。

    之後,夫差想要做天下的盟主,而決定在黃池會盟。而趁著夫差忙著集郵,不對,忙著和諸侯會盟,勾踐發現夫差如此“配合”,便抓住機會,開始自己的復仇大計。

    鍥而不捨地作戰

    我們一般對勾踐的認識幾乎都是一致的,順利回國,每天嘗膽,努力經營,終於勝利。千萬不要以為敢嘗膽,就能成功啊~因為勾踐並不是一舉就擊敗了吳國而成為贏家的。

    實際上勾踐是經過幾次作戰,前前後後大約經歷了好幾年的時間。

    第一次作戰就是趁著夫差在外會盟,勾踐帶著為數不多的人馬發動突襲,成功虜獲吳太子友。而夫差雖然接到情報,卻不願馬上回城。因為他一定要成為天下盟主啊,沒空呀!你看,是不是作??

    後來,殺了七個前來報信的信使,夫差算是鬧夠了,又成功當上盟主,終於肯帶著軍隊回家迎敵了。(如何當上盟主的詳情大家可以參考《吳越春秋‧夫差內傳十四年》)

    按《春秋左傳·哀公十三年》:

    吳人告敗於王,王惡其聞也,自剄七人於幕下。

    我本來不想多言的,但是夫差真的有點逗...在趕回吳國的路上,情況明明危急,他還想著順便打一打宋國。你說說,這是什麼人,都不緊張兒子的??(ꐦ°᷄д°᷅)所幸最後被臣子制止了。

    而勾踐看見吳軍歸來,似乎還沒有十足的把握打贏,便選擇撤退。

    等待了四年以後,勾踐再次發兵和吳軍在笠澤作戰。這一次,勾踐可以說大獲全勝,但是還沒有完全消滅吳國。

    過了一段時間,又再伐吳,一樣沒能擊垮吳國。

    到了夫差二十一年,這次稍微有了點進展,已經圍攻吳國了。

    又過了大約兩年,終於徹底滅了吳國。

    按《史記·吳太伯世家》所記:

    十四年春,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欲霸中國以全周室。六月(戊)[丙]子,越王勾踐伐吳。十八年,越益強。越王勾踐率兵(使)[復]伐敗吳師於笠澤。二十年,越王勾踐復伐吳。二十一年,遂圍吳。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敗吳。

    到了這裡,勾踐算是完成了自己常年來的願望。不僅如此,他還成為了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有如此毅力?又是什麼樣的心志,才能扛過那麼多年的忍辱偷生。

    單從文字來看,這個過程似乎不長,但是從忍辱到復國,乃至站到最高位,中間的苦辣心酸,內心的波瀾翻騰,也只有勾踐自己才知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放學路上經常被小混混騷擾,作為家長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