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方冰馨書寫神話
-
2 # 理得心安
網際網路企業屬於典型的朝陽行業——所謂朝陽行業,就包含了待遇高、工作強度大、工作技能要求新、企業經營狀態不穩定等特點。
問網際網路企業的老員工都去哪了,最恰當的比喻就是軍隊里老兵都去哪了一樣。
網際網路企業裡,極少數老員工跟隨成功的老闆創業成功後,在獲得創業成功的利益之後,或者走上投資人的模式、或者走上自己創業的模式、或者乾脆退休,總之都離開了網際網路一線崗位——這種就類似軍隊裡的將軍。
一部分老員工,或者因為鑽研特定技能成為高階技師級別的人才,或者因為忠誠,而留在成熟企業裡比較關鍵的少數崗位上——這種類似軍隊裡的專業軍士、軍士長。
而大部分員工,或者隨著不穩定的企業的倒閉而轉換工作、或者自身在獲取網際網路相關能力後,主動分流到傳統行業網際網路化的部門和崗位上——這些類似轉業軍人。
當然,也有真正的網際網路下崗老員工,有些能坦然接受各種其他能找的社會工作,有些則恐懼下崗後無法重新應對生活而選擇極端模式(如中興裁員後跳樓的“高齡”程式設計師)——這些就類似自謀生路的退伍兵。
總之,朝陽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淘汰也很殘酷。
你看不到的那些老員工,都是類似情況下被邊緣化到其他行業和企業裡去的。
只有當一個行業能合理的適用不同年齡段的員工、發揮各自的特長,這個行業才擺脫朝陽階段的不成熟和不穩定。
而在我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原先那些只招45歲以下的傳統行業、只招30歲以下的網際網路行業,也會飛快的“成熟”起來的,那時我們的各行各業對待勞動者的態度才會成熟,我們的經濟發展速度、模式才會成熟。
-
3 # 職場進階論
網際網路企業35歲以上的員工的去處有以下幾個:
1.自立門戶
網際網路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創新和激情是它的標籤。很多人在原來的公司學到東西、能力獲得增長之後,會選擇離開,自己去闖蕩出一番事業。正因為如此,很多公司的創始人或者高管都是阿里或者騰訊出來的。
2.還呆在原來公司
這部分員工主要分兩類:
一是很多處在公司中上層的員工。這部分員工薪資待遇不錯,有的手裡甚至握著不小的期權,要是再重新選擇的話不一定能獲得現在的待遇,所以依舊待在原來的崗位上。
二是能力不那麼優秀的底層員工,對於他們來說當下這份工作還不錯,而且35歲正是老一輩需要贍養,小一輩還沒有獨立的年紀,經濟壓力大,連帶著也就沒有勇氣重新選擇。
3.被淘汰掉
網際網路行業作為朝陽行業,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對能力要求高。很多受不了加班或者本身能力不夠的員工就離開了原來的行業,成為了大浪過後留在原地的砂礫。
35歲,正值而立之年,也是上下一肩挑的時期,這個年齡段壓力大,做出選擇更要小心翼翼,慎之又慎。不管如何選擇,都要提前做好準備
-
4 # DataTalking
自從有訊息爆料說華為開始清理35歲以上某些老員工開始,這個問題就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雖然華為官方說這是謠言。大家確實可以想一想如果自己到了35歲的時候,你會是什麼階段,這時候你上有老,下有小,加上這時候你可能身體又會因為壓力的原因出現某些問題。所以這個問題我覺得是值得我們每一個職場人去思考去規劃自己的未來,而不要讓自己成為辭退的那個人。
接下來我將從這幾個角度來分析他們的幾種出路。第一、待在公司裡成為中高層管理者。這也是大部分人的選擇,經過了多年的打磨,成為了公司裡不可替換的角色,繼續為公司創造價值。如果你將來的的選擇是這樣的,就要在某家公司待上幾年的時間,腳踏實地學習,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同事相處融洽,讓別人記住你,辦事離不開你,這樣到了關鍵時刻才是體會你真正價值的地方。
第二、創業。這也會是一部分人的選擇,觀察現在的創業成功者,大部分都是在27歲--35歲這個階段創下自己的事業。這部分人一般都是積累了自己的原始創業資金和社會資源,同時在某一個領域堅持了數年,已經對市場具有很強的敏感性。當然35歲創業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魄力,我覺得我以後有機會一定要抓住時機,順勢而為。
當然還有很多情況,我在這裡就分享這幾點,拋磚引玉。
-
5 # 管理的智慧
網際網路行業是一個快速發展迭代的行業,也是一個朝陽行業,短短几年時間,移動網際網路迅速崛起,那麼對於一個35歲以上的網際網路從業者,基本上職業規劃或者有三種情況:
35歲以上基本混到高經或者總監(m管理序列)、或者走專業道路混到技術專家,帶專案(t序列),對於p甚至u序列我們就不再說。還在底層摸爬滾打,為生活所累,基本上把公司當成養老混日子。其實,這些人在在網際網路公司不在少數。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還有一些就是出去創業,有的嗅到網際網路或者其他的一些商機開始自主創業的。
當然還有在崗位的一些底層的有對公司的認同感以及在本職崗位確實貢獻了很多自己的青春年華以及能力。不過,網際網路公司本身屬於快速適應變化的公司,如果太留情可能對公司整體發展造成很大影響。
首先,老員工太對,容易造成拉幫結派,利益化,影響整體利益,在跨部門溝通以及新員工晉升上限制重重,就比如劉強東在和手下吃飯的時候,一個副總裁說自己懷孕了不能喝酒,劉總說了一些關懷的話後轉而說:該請的假要請,有些人已經休息二年了,你請了也是給手下人一個機會。這就充分說明了老員工太多,重要崗位被絕大多數老員工把持,新人如果沒有遇到好的上級就容易被排擠甚至對於晉升失去動力。
其次,對於一個35歲以上的網際網路從業者,在沒有資本和敏銳的嗅覺的條件下,安安心心的工作不斷的鑽研打磨,在小小的崗位也可以再次發光發熱。但是至於在人員最佳化上我覺得順其自然吧,畢竟公司是整體,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顧到每個人。
最後,35歲之後體現著你的成熟,穩健以及對於環境的變化不會在拼體力來維繫自己,所以,即便是失敗,自主創業,小成本創業都可以,因為沒有預知的未來是給你完完整整去不努力的。
希望大家一起加油,生活是什麼,生活就是生下來好好活著!
-
6 # 競價海閣
35歲以上的網際網路從業者都去哪兒了35歲是個分水嶺
在國內文化的影響下,人到35歲後就必然要開始一段新的發展才行,才能被更多身邊的認同,要麼你在公司裡已經升任不可替代的職位,要麼你已經開始創業,有了基本創業的目標,但如果這時沒目標了,或被裁員了,不知道未來何去何從了,這樣就開始進入沒落時期了或者叫做低谷期了,就讓很多人對你失去信任了。
讓我看35歲卻是個分水嶺,尤其在網際網路領域,這個年齡在網際網路這種科技型企業中沒有坐到核心高管層或者不可替代的崗位時,這個年齡真的就危險了,因為網際網路中多數這個年齡的人是程式設計師,一般做運營的,產品的多少在這個年齡開始創業了因為他們接觸到網際網路的使用者需求相對程式設計師最多也最豐富,他們選擇透過使用者需求研發一款網際網路產品相對容易,這樣就開始了他們的創業歷程。
35的程式設計師去哪裡了?這些人有的還是在求職,找一些創業型公司進去可以做一些技術管理崗位,還有一些開始轉行結束北上廣的漂泊生涯回去,做些技術兼職,甚至開始做自媒體的VLOG,還有一些會做技術培訓教育,去教授更多新的未來程式設計師,當然也有一部分選擇了創業。
國外35在幹嘛?國外的網際網路企業中35歲真的是剛剛開始網際網路職業生涯,因為國外大牛級網際網路技術以及產品大拿歲數都在50歲以上,很多網際網路技術都在精益求精,35歲對於國外來說,網際網路也就是個小學水平,他們每天都在網際網路上研究的各種使用者需求,和技術方法。
那些成功的網際網路大佬基本都是在35歲開始有起色馬雲35歲剛開始做網際網路創業,馬化騰也是在30多歲開始創業的,百度也是30多少確立的以搜尋為核心業務的,還有很多,所以35是人生真正的開始。
-
7 # IT人劉俊明
作為一名IT行業的從業者,同時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實際上很多人在選擇進入網際網路行業之前,都會重點考慮網際網路行業職業生命週期偏短的問題,尤其是從事技術研發崗位的從業者,通常需要提前做出一個較為長期的職場發展規劃。
導致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職業生命週期偏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總的來說,可以用壓力過大來總結,具體體現在工作任務量大、學習任務重、競爭激烈等等,所以很多從業者在年齡大了以後會選擇逐漸退出網際網路行業,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目前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團隊中,80後的技術人員已經比較少了,很多團隊更是清一色地90後,這就讓很多非網際網路行業的人產生了一些困惑,會比較關心80後,甚至是70後的技術人員目前都在做什麼事情。實際上,雖然很多70後和80後的技術人員已經不處在技術研發團隊中了,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依然活躍在網際網路行業,只不過崗位任務出現了調整而已。
從目前網際網路行業的崗位劃分情況來看,很多70後和80後的職場人,目前主要會從事三大方面的崗位,其一是管理類崗位;其二是設計類崗位;其三是策劃類崗位。相對於普通的技術開發崗位來說,管理類、設計類和策劃類崗位對於工作經驗的要求會更高一些,而且對於行業的認知能力也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這些崗位往往需要年齡更大一些的從業者來從事。
管理類崗位的涵蓋面比較廣泛,比如很多技術人員都會選擇從事專案經理崗位,專案經理崗位是很多技術人員走向管理崗位的第一步,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專案經理既需要了解管理,同時還需要有技術基礎,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完成溝通,以及把控專案的開發週期。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快速發展,實際上很多技術人員是被硬推到管理崗位上的,以便於發揮更大的作用。
設計類崗位對於從業經驗的要求也相對比較高,比如對於技術理解能力比較強的技術人員會走技術專家路線,從事產品的技術選型、架構設計等崗位,而對於行業理解能力比較強的技術人員會選擇從事產品經理崗位,或者是需求經理崗位,這些崗位往往都需要從業者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
策劃類崗位也是很多技術人員比較願意從事的崗位之一,策劃類崗位目前重點的內容之一就是為客戶提供各種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目前網際網路行業對於策劃專家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策劃崗位的需求量會進一步擴大,相應的薪資待遇也比較高。
-
8 # 雲和資料
行情變得不一樣了。
年過35歲、具有多年網際網路經驗的中年人,成為了HR們不願意接納的物件。
35歲的人,大部分上有老下有小,還會有房貸和車貸壓力,如果職場生涯不順利壓力會非常大;同齡人發展好的都是總監級或以上級別,職位對比上會有很大心理落差;一家公司高層的機會只有哪麼幾個,如果自己在管理、人際交往,協調能力上面不強,晉升的壓力也很大。
年齡對於網際網路人是比較敏感的。尤其是女性,35歲是個吃力的界限。網際網路的工作壓力非常大,需要經常加班加點。學習能力要非常強,要經常調整自己的能力結構。經常對自己過去的經驗和資源進行梳理,遷移到新產品中,才能勉強跟上飛速發展的網際網路行業。
有很多人都在積攢好了技術,人脈,資源後,選擇利用這些,去實現一下自己的夢想,或完成一些自己想完成的事。
當然很多人在後期也會持續性進行技術提升,做物聯網,不一定在公司,在企業,在家裡完全可以從事物聯網工作。
-
9 # 一枚俗咖
35歲,按2020年算,1985年出生,一個好尷尬的年齡。
工作上,35歲的人多是單位裡基層領導或業務骨幹,當之無愧的中堅力量。加班加點,已是日常工作的常態,對上,面對老闆的期望和要求,對下,日漸感受到新生力量的追趕與壓力。40歲往往是工作上的分水嶺,期待著職業生涯上的發展,錯過這個階段機會稍縱即逝。
生活上,35歲更是家裡的頂樑柱。這批人大多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尷尬境地。家中的父母日漸老去,需要你的陪伴和照料。而正在上學的孩子更是讓人分身乏術,照顧他的一日三餐,接送孩子上下學。輔導功課,更是讓一個35歲的壯年分分鐘崩潰。二胎奶爸,寶媽壓力雙倍增加。
用一地雞毛來形容35歲的人一點不為過。
這批人在經歷了人生的閱歷後,往往會變得沉默,工作與生活磨去了他們的稜角。看待身邊和網路上的新鮮人,新鮮事他們看得多了,顧不上了,會更加的淡然。
祝同樣35歲的你身心愉快,工作順利!
-
10 # 弓弜先生
說實話,還在繼續工作,不要覺得35歲就怎麼樣了
35歲,太陽照常升起,地球照樣轉動
有人覺得35歲,這個年紀很尷尬,上有老,下有小~
其實呢,有的人混的好,混的差罷了
大部分的35歲網際網路人還在繼續奮鬥
我們公司的兩個程式設計師都已經40歲了,不照樣還是為了生活繼續工作嗎~
回覆列表
35歲,對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員工來說,處境是一道一腳門裡一腳門外過客,一些人由於安於現狀,技能不深又沒有開拓創新,難免會被所在企業拋棄,完全成為兩腳都在門外的過客;而那些與時俱進,精力旺盛,身體力行的35歲以上的員工,有的成為部門領導,有的成為某領域霸主,對於這部分大齡員工來說,是網際網路企業的精英,儘管這兩年網際網路企業進入低利潤時代,他們也是五星級大佬,是標準的門裡客。而那些被裁的老員工,也只能克服懶惰精神,集思廣益發展自己的第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