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傳承書道袁建華
-
2 # 海南博總
1.首先要更正一下,隸書講究的是“蠶頭”“雁尾”,是大雁的“雁”,而不是“燕”,因為這兩種鳥的尾巴是完全不同的造型。燕子的尾巴是分叉的,不符合隸書的書寫規範,所以必須要分清楚是哪種鳥、用哪個字;
2.隸書講究“蠶不二設,雁不雙飛”。也就是,一個字裡,“蠶頭”和“雁尾”的筆畫只能出現一次,如果重複出現,則會影響整體美感,對於隸書的造字規範也就不成立了,說得直白些,不按照規則寫出來的字,就不是隸書,屬於亂造字;
3.由於隸書的運筆比較簡單,筆畫的筆法也比較單一,所以寫起來相對楷書而言,要簡單很多。但是,很多人並沒有深刻認識到隸書的造字結體規則,憑著主觀臆斷或自以為是的態度,隨意隨性的進行書寫創作,實際上就是亂寫。因此,寫出來的字型,嚴格來說不是隸書,只是書寫者自創的或者經不起推敲的文字,也就嚴重的破壞的隸書的規矩,導致超出常理,不按照常規“出牌”;
4.為了規範隸書書寫規範,可以參照古法的隸書字決進行研究造字:
蠶頭雁尾,如龜如鱉;蠶不二設,雁不雙飛;折筆藏鋒,重濁輕清;一波三折,斬釘截鐵。
-
3 # 學書號
隸書是銜接我國古文字時期與今文字時期兩大階段的重要書體型別,在兩漢時期的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中曾發揮著巨大作用。雖然伴隨書體的演變,隸書已經不為我們當今社會所流行,但是作為一種重要的書法字型,它同真、行、草、篆等一起,並稱為我國書法史和字型發展史上的五大書體。其中,隸書字型特徵之一,是其橫劃的書寫有“蠶頭燕尾”的特點。比如漢代時期典型的隸書《曹全碑》《禮器碑》《乙瑛碑》等作品,其中的橫劃多有被寫成“蠶頭燕尾”的形式。可是儘管如此,也並不是所有的隸書都被寫成“蠶頭燕尾”。為什麼呢?其一,在整個隸書體系中,“蠶頭燕尾”雖然是隸書的基本特徵,但卻並非所有的隸書作品都會凸現這一特徵,比如《石門頌》等作品的橫劃因山石走勢而刻,很多橫劃的“蠶頭燕尾”便不突出,也就是說,在兩漢時期“蠶頭燕尾”就不是古人必須遵守的“死法”。其二,就每個字而言,隸書的“蠶頭燕尾”,在每個字中又有“燕不雙飛”的慣例,也就是“蠶頭燕尾”的橫劃在一個字中只能出現一次。其三,從藝術流派上說,由於“蠶頭燕尾”作為隸書成法,已經為人們所廣泛運用和遵守,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隸書在外形上漸趨一律,而藝術的本質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打破常規給人陌生感,從而引發人們對美和真理的追尋。正是基於以上等原因,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藝術流派的隸書創作,都會不按常理出牌,不寫“蠶頭燕尾”的隸書。
-
4 # 杏園人2
隸出於篆,它對於篆既有繼承性又有創造性。在秦時已在民間普遍永用,在東漢已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直之到了清代由於金石學的興起,同時繼起了篆隸書法的興起。因它較之漢隸少束縛而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在法度中求諮肆汪洋,妙趣橫生。 現代隸書創作要於以古意,容入現代之美,加以章法上的錯落而獨成一體。但是千變萬化不離其宗,不失傳統,方能意生法中,趣生法外,意法相生,心手相合才是真善美。才由豪端的小技巧轉換為字裡行間的大氣象正能量。
-
5 # 自遊自在626
因為有很多人為了標新立異,不光蠶頭雁尾的筆畫上不講究,間架結構上也任意誇張組合,這樣才有鮮明個性與辨識度,才有突出風格。漢簡的大量出土讓他們的隸書創作更加自由,連楊州八怪中最有個性的金冬心漆書都顯保守。
-
6 # 東海八仙
漢代隸書也是好多種字帖。蠶頭燕尾主要是曹全碑帖。張遷帖、禮器帖、好大王帖都不是曹全寫法。所以也是百花齊放吧。
-
7 # 竇國書法
隸書也沒有嚴格的定式,就像楷書也有四大家一樣。如果說宗誰,一定要有精良的臨寫作品,如果沒說宗誰,那麼大概像隸書就行了。
-
8 # 古月遺風
世上總有不守規矩之人,不能強人所求。藝術是講究先傳承後創新,這個創新不是無邊無際的妄為。走了一段再回來,也許達不到勝景的那一刻了。
書法是一種行筆技巧的優美展示,是一個文字間架最美的構搭,是一個讓人由衷覺得美感的興奮。幾千年的遺韻不會隨意改變的!
-
9 # 李永傑2879
各位書家爭相創新,但很難不過是要有這種精神,不創新書法則停滯,學的再像也沒原書家好,總有不同之同之處。在古人基礎上讓現代書家認同的東西,獨樹一幟才好。本人愚拙說的不一定對見笑。[害羞]
-
10 # 石匠秦人
隸書是篆改圓為方折過度到楷隸之中間的產物。有人稱其為秦漢隸,當時只為公文書寫較篆書快捷方便!
今人習之作為書法藝朮,雖同一源,然流派諸多!有人取掉蠶頭燕尾,對稱,等隸書特點!也很自然,書隨時變,與時俱進!相信各有優劣!自由發展,後人一定會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除惡揚善!物竟天擇!不斷進步!得以發展!
-
11 # 立體書法
書法寫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和對書法認識理解,除了強制規定不能犯之外,模寧兩可很多人則按照自己的習慣去書寫,隸書寫得好,要比正楷字美觀,我很欣賞,但要練習隸書,楷體的書寫習慣就要改掉,而楷行草三體書寫習慣可連貫通用,只要把揩體基礎打牢了,行草可以接力學習,無需從頭開始,為一種書體放棄三種,有點不划算。
-
12 # 農民槍劉偉
種類不同淵源在哪 看你學的是張騫 乙瑛 史晨 石門而已古隸 篆隸 秦隸 漢隸及所成還是結合當今美學為之江湖之法 當今半解一知無二吃瓜群眾書協醜書之高法乃解也
-
13 # 弄墨堂書法
隸書筆法的基本特徵是蠶頭燕尾,試看歷代書家書寫的隸書,無不具備此特徵,而每位書家在表現手法和風格上大有不同,都是以依託漢隸為基礎而表現的,只有以漢隸的基本筆法及特徵為基礎而書寫的漢字,稱之為隸書。現代書法中所謂的隸書,有的已經基本看不出有隸書的味道了,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反正放楷書展裡展出,他是楷書,放隸書展裡,他是隸書,說不定哪天他又出現在行書或者是草書展裡也不是沒有可能,同樣也可能被界定為行書或者是草書也不是沒有可能,總之這個是現代書法的新風格,也是展現自我的好時代,有好之者不防盡情發揮,也不是一件痛快之事了[捂臉][捂臉][捂臉]
-
14 # 龍井茶葉虎跑水
好像臨過《郙閣頌》,稚拙可愛。或《好大王碑》,橫畫也是平的,沒有蠶頭燕尾。東漢《開通褒斜道石刻》也是橫畫較平,無蠶頭燕尾,僅"平"字第二橫出現了波挑。
-
15 # 張勁逸
隸書講究"蠶頭燕尾",為什麼有些流派不按規矩寫?
其實,可以這樣說,"蠶頭燕尾"只是普遍規律,而不按常規寫是特殊規律。儘管是個案,但它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並非如"醜書"般異想天開的隨意書寫。
可以從其發展的時間縱觀來舉例,
隸書的形成時期在秦漢,它是由古文字轉變為今文字的重要時期,現在統稱為"隸變"。它的演變就像當時的戰國七雄一樣,可謂百花齊放。
各種書體並存 比如大篆變為小篆。我們說的隸書,又同時由小篆演變而來,比如《馬王堆老子》,就是代表了篆書變隸書字型風格,這個隸書本身就是沒有"蠶頭燕尾"。它具有外形扁平,筆畫左右結構對稱,和些許的蠶頭燕尾的筆意,但並沒有刻意追求這種筆法。
含有居延漢簡,敦煌漢簡如下圖也是這樣的
它們筆畫舒展,有嚴謹的,有飄逸的 風格差異性很大,構成了漢隸出步形成時期,五彩繽紛的筆法特徵,因此說,隸書並非都是"蠶頭燕尾。"這也為我們學習古代書法提供了一個開闊思路的路子,啟示我們在有一定基礎規範的訓練功底後,可以多借鑑補充古代各種書體,比如漢簡,甲骨文,金文篆書等來豐富筆法結構的內涵。
-
16 # 小林探花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隸書的發展歷史.按照普遍認同的看法,隸書發展到現在一直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秦末
隸書大體出現在秦末,證據就是近年從古楚故地出土的大量楚簡,如郭店楚簡,包山楚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清華簡等;還有少量的秦簡,如睡虎地秦簡,青川木牘等。這些簡牘上的文字顯然和甲文金文不同,開創了用毛筆書寫文字的歷史,書寫上有如下特點,用筆:運用弧線與露鋒,出現波挑筆法;結字:複雜多變的輪廓造型,封閉內包的圓形結構;章法:疏朗有致,靈活多變,一氣呵成。因而,楚簡才是真正的“初有隸書”,是隸書的起始源頭。請注意,弧線和波挑筆法的運用基本確定了隸書書寫的特點;
二、東漢末年
這個時期的隸書統稱漢隸,就書法史而言,漢隸可謂登峰造極。其代表作光耀千古:《張遷碑》、《曹全碑》、《乙瑛碑》、《禮器碑》、《石門頌》、《華山廟碑》、《孔宙碑》、二爨等等,這個時期的隸書已經發展完善,並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書寫機構和審美意趣,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從根本上改變了篆書的結構,強調橫平豎直、間架緊密。這種書寫方法及書寫技巧一直是後來者學習隸書的不二法門;
三、明末至清朝
自漢到明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內,隸書的發展幾乎是停滯不前的,當中以隸書名世的書法家很少,遠不如楷書、行書和草書方面的名家輩出,出現了影響深遠的二王、顏柳、宋四家等等大宗師。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清朝才開始改觀,可以說隸書在清人手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揚,形成了中國書法隸書發展史的第二座藝術豐碑。
這個階段,群雄輩出,伊秉綬,陳曼生,金農,趙之謙,何紹基等等,他們在技巧上、筆法章法上推陳出新,對傳統隸書進行符合漢字構架的區域性改良,寫法上不再一味追求“蠶頭尾”、“一波三折”,從而大大提高了清隸的藝術表現力。比如清初隸書大師鄭谷口,以草法入隸,其隸書被包慎伯列為“逸品上”;大詞人朱彝尊以歐法入隸,“筆意秀勁,韻致逸”(《桐蔭論畫》句);金吉金以吳碑入隸,伊墨卿以魯公楷法人隸……都使隸書呈現出各自的審美取向。
四、現代隸書
新中國成立後,書法界百合齊放,學習各種書體者眾,尤其是行書更是一支獨大,相比較而言,隸書的學習者就顯得較為冷清。在隸書的傳承上依然延續清朝的做派,少有推陳出新的大師。
瞭解了以上隸書的發展歷史,我們也就可以回答為什麼“有些流派書寫(隸書)不按常規(蠶頭燕尾)出牌”的原因了。
-
17 # 長容書法教育
.首先要更正一下,隸書講究的是“蠶頭”“雁尾”,是大雁的“雁”,而不是“燕”,因為這兩種鳥的尾巴是完全不同的造型。燕子的尾巴是分叉的,不符合隸書的書寫規範,所以必須要分清楚是哪種鳥、用哪個字;
2.隸書講究“蠶不二設,雁不雙飛”。也就是,一個字裡,“蠶頭”和“雁尾”的筆畫只能出現一次,如果重複出現,則會影響整體美感,對於隸書的造字規範也就不成立了,說得直白些,不按照規則寫出來的字,就不是隸書,屬於亂造字;
3.由於隸書的運筆比較簡單,筆畫的筆法也比較單一,所以寫起來相對楷書而言,要簡單很多。但是,很多人並沒有深刻認識到隸書的造字結體規則,憑著主觀臆斷或自以為是的態度,隨意隨性的進行書寫創作,實際上就是亂寫。因此,寫出來的字型,嚴格來說不是隸書,只是書寫者自創的或者經不起推敲的文字,也就嚴重的破壞的隸書的規矩,導致超出常理,不按照常規“出牌”;
4.為了規範隸書書寫規範,可以參照古法的隸書字決進行研究造字:
蠶頭雁尾,如龜如鱉;蠶不二設,雁不雙飛;折筆藏鋒,重濁輕清;一波三折,斬釘截鐵。
-
18 # 記憶的夢是人生
隸書,最經典最推崇和最美的就是漢隸,隸書最經典的筆畫就是蠶頭雁尾,但是有些大家在書寫過程中,有些個性的或者是隨性的東西就發揮了作用,有時自己認為是很美的,同時也希望得到同仁的肯定,我認為,這些是可以肯定的,萬事有創新才能久遠,如劉炳森的隸書,但剛開始書寫時還是要從漢隸入手,才能一點點進步和成功,個人一點體會而已
-
19 # 智多星84183183
寫到一定程度,可以捨棄所謂的蠶頭燕尾!由篆到隸,中間還有古隸,其蠶頭燕尾就不明顯,反而顯的很高古!藝術在似與不似之間!大家之所以不用蠶頭雁尾,怕是容易流於俗!
-
20 # 長作閒人
如果僅僅認為隸書就是講究“蠶頭燕尾”,只能說你讀的碑帖太少了。建議買一本《張遷碑》回來看看,看看它是不是蠶頭燕尾?
蠶頭燕尾只不過是隸書中的一種表現手法和形式,根本無法代表全部隸書的特點。
讀書越多,就會發現自己越淺薄,所以,不知道不要緊,多學習,多提問,還是不錯的。只不過不要用片面武斷的表達方式。
回覆列表
除當代外,往前追欮,在隸書的技法上都講究蠶頭燕尾,無論怎樣變化都是以此為主。我們可以看到歷代名碑如《曹全碑》、《張遷碑》、《石門頌》等為代表的隸書都是如此。
《曹全碑》
而讓大家費解的是,某些現代人在隸書創作中,從根本上徹頭徹尾的變化。就如上面的作品,這分明是為展覽服務的。作者明知違背隸書的基本創作要素,寫出來是逃不過大眾的眼晴的。但是你想多了,就這樣的作品會讓“專家們”感興趣,能參展、能獲獎。包括其它書體都是如此,被稱為“現代派”書法。大刀闊斧改變漢字結構,我稱他們為“蟹爬體”。沒有任何規律,讓你“捉摸不透”,每一個筆畫都想方設法的寫出區別。單字、章法的空間、兼讓、互補、留白、墨色等等要做足了文章。說白了這樣的作品脫離書法本質,沒一點書法功底,就是個幽默的黑色笑話,小學生寫的比他好八百倍。
《張遷碑》
我真的希望無論哪種書體,少故弄玄虛、少裝模作樣,別老是揣摩出這些黑蛋蛋、煤渣渣。現在每次展覽的作品,我都懶的瞟上一眼,除了臨帖大賽的作品,會讓我眼前一亮。下圖兩幅字是不是很讓你倒胃口?
其實這兩幅為國展獲獎作品,可以代表為“最高水平”?大家可以看一下是不是如我所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