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慧眼觀世事
-
2 # 亦新湖
這些都是英國人當年在印度殖民的時候作的孽,留下的禍根。英國人佔領印度後,再把觸角伸向緬甸。把印度的羅興亞人遷移的緬甸,用羅興亞人來摻沙子,牽制殖民緬甸當地人。
多少年過去了,英國人走了。當年的印度殖民地變成了,獨立的印度和孟加拉國。英印殖民當局在,羅興亞人有靠山。緬甸獨立了,緬甸不要羅興亞人,羅興亞人也無家可歸了。羅興亞人與緬甸人,是二個種族,二種宗教文化。在緬甸一直無法和當地人融合,時有武裝衝突悲劇發生。
緬甸視羅興亞人為外來者,羅興亞人要求在若開邦有平等權力,居住合法自治。雙方立場距離相差甚遠談不攏,自緬甸獨立以來,這個民族問題歷屆政府一直解決不了,小衝突不斷。
-
3 # 金崑崙
緬甸這個南亞國家,說大也不大,5600萬人口,相當於中國的一箇中等省份,民族有135個,相當於中國的兩倍多。掌握國家軍(政)權的是緬族,佔全國三分之二人口,實行大緬族主義的政策,對國內的少數民族採取歧視、打擊政策,國內民族矛盾、種族矛盾、宗教矛盾異常尖銳,自從1947年獨立建國以來,國內戰爭不斷,矛盾叢叢。中國人都知道,緬甸軍政府對於緬北各少數民族(果敢、撣邦、瓦邦……)的政策是以打為主,打打停停,每次開戰,就有大量難民逃到我方境內避難。這一次與羅興亞人的鬥爭,其實跟緬族一貫的民族政策有密切關係。把全國各民族劃分為三六九等,少數民族居住了幾百年,仍然得不到公民身份證,得不到國籍,得不到承認,所以……
-
4 # 幸福地帶2
羅興亞人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而緬甸的國教是佛教,所以兩都不相觸。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徒國家,而佔少數的羅興亞人卻信仰伊斯蘭教,這樣的兩大教在相遇時,引發衝突是很正常的!
談世仇是不對的,談教會衝突可能要合理些!
-
5 # 白雲藍天150221414
緬甸有7個邦7個省外加兩個直轄市。緬甸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比我國更復雜,7個邦都是山地高原,居民絕大部分都是少數民族,平原都是占人口三分二的緬族人的地盤。要是有我們的少數民族優先估計就不會有這些矛盾了!
-
6 # 無所謂213478592
羅興亞人本來就不屬於緬甸人,他們是孟加拉國人。孟加拉國原屬巴基斯坦的東巴地區,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發生了東巴獨立戰爭和印巴戰爭,巴基斯坦戰敗,孟加拉國獨立。羅興亞人為了逃避國內戰爭大批進入緬甸,經過四十多年滯留人口不斷的增加,與當地緬甸人經常發生衝突,緬甸政府至今都沒有給予羅興亞公民身份。為什麼會在現階段發生如此大的衝突?那就問一問西方人權組織們,在背後乾的什麼下三爛的事吧!
-
7 # 藍穹3
怎麼說呢?一個國家內部有武裝割據政權,每個領導人心裡都是很擔憂,就拿中國來說吧,如果臺灣獨立,恐怕內戰不可避免,就算這是一場民族悲劇的戰爭,我們還是會流著淚把這場戰爭進行到底的。
-
8 # 西門十所
緬甸做過頭了,如同在緬北一樣,缺乏包容和認同,亦失公平與公正,所以引發包括聯合國在內的世界範圍的譴責。維護安定沒錯,但不能乘機抹殺其生存權和歷史事實。歷史上,遷徙客方而後定的民族被國家認同的例子有很多,包括中國的俄羅斯族。羅興亞人的動亂與緬甸政策有因果關係,這是無法否定的。
-
9 # 唯美伊顏
中國人都知道,緬甸軍政府對於緬北各少數民族(果敢、撣邦、瓦邦……)的政策是以打為主,打打停停,每次開戰,就有大量難民逃到我方境內避難。這一次與羅興亞人的鬥爭,其實跟緬族一貫的民族政策有密切關係。把全國各民族劃分為三六九等,少數民族居住了幾百年,仍然得不到公民身份證,得不到國籍,得不到承認,所以……
-
10 # 我要解除鍵盤鎖
不得不說英國人的攪屎棍能力一流,即使緬甸脫離了英國70年,卻仍然無法徹底清除英國埋下的雷。
羅興亞人的由來緬甸西部的若開邦靠近孟加拉國,若開邦的前身叫阿拉幹王國,由於距離印度很近,所以阿拉幹人一直信奉佛教。大概在8世紀,一些阿拉伯商人來到了阿拉幹,後來陸陸續續有阿拉伯商人來阿拉幹定居,但是人數很少,這些人是阿拉幹最早的穆斯林。直到1430年,當時已經伊斯蘭化的孟加拉,開始出兵攻打阿拉幹。
此時孟加拉實力強勁,派出的5萬大軍很快征服了阿拉幹王國,並大規模移民孟加拉人到阿拉幹。大量信奉伊斯蘭教的孟加拉男子和信奉佛教的阿拉乾女子結合,他們的後代成了阿拉幹早期的穆斯林群體,當地的阿拉幹佛教徒則是被壓制。
從宗教上看,阿拉幹人與緬甸人更接近,在1784年,此時的緬甸王國快速崛起,都能夠跟大清掰手腕,於是緬甸人趕走了孟加拉人,阿拉幹自此被緬甸管轄。只是好景不長,英國人很快從印度方向殺來,並一步步的蠶食緬甸的領土。1824年,英國發動了第一次英緬戰爭,戰敗後的緬甸再次失去了阿拉乾地區,在隨後的幾十年裡,緬甸全部淪陷。
一方面孟加拉人在阿拉乾地區有經營的基礎,可以幫助英國人在阿拉乾地區種地,緩解當地勞動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孟加拉人到阿拉幹,可以稀釋阿拉幹人的比例,有助於英國人的統治。於是英國鼓勵孟加拉人移民阿拉幹,並租給他們土地,從1826年到1925年的99年時間裡,阿拉乾地區的孟加拉人由3萬猛增到了22萬,之前被緬甸驅逐的孟加拉人也逐漸迴流。
當時英國為了壓制阿拉幹人,故意給孟加拉人很多特權,新移民的孟加拉人經常把土著的阿拉幹人趕走,然後霸佔他們的土地。阿拉幹人失去土地後,只能向東遷移,到1925年的時候,阿拉乾地區的孟加拉人已經跟若開人數量相近了。
二戰結束後,緬甸在1948年也獨立,原來的阿拉乾地區建立了若開邦,並加入了緬甸,之前的孟加拉移民也留在了若開地區,並自稱羅興亞人。由於若開地區靠近孟加拉,在隨後的幾十年,不斷有新的孟加拉移民來到若開,尤其是1971年的印巴戰爭中,大量的孟加拉難民來若開地區躲避戰亂,並與早前的羅興亞人合流了。
目前若開邦有320萬人,其中若開人大約有200萬左右,羅興亞人大約100萬。由於地處偏遠,遠離緬甸中心地區,若開地區經濟比較落後,70%的若開人生活貧困,是緬甸最窮的地區之一。
目前羅興亞人認為自己是8世紀定居在阿拉乾的阿拉伯人後裔,而不是從孟加拉國移民來的,這樣就可以擺脫非法移民的說法。但是緬甸政府並不認同,因為當初的阿拉伯人非常少,羅興亞人只是想借這個身份,在若開賴著不走,緬甸方面肯定是不認同的。
羅興亞人與緬甸人的百年冤仇1886年,緬甸被英國殖民後,大量的孟加拉移民遷入緬甸,英國特意把移民和當地人分開治理,導致兩方人隔閡很深。到了二戰期間,日本人也開始侵入緬甸,並試圖透過阿拉乾地區攻打英屬印度。眼看著日本人就要打進來,英國做了一個騷操作,那就是武裝了阿拉乾地區的孟加拉人,以便讓孟加拉人抵抗日軍,從而阻止日軍的步伐。
英國人組建的孟加拉V支隊有1000多人,這些人在英國撤離以後,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反而藉機屠殺當地的佛教徒若開人。1944年,日軍從緬甸敗退,沒有了英國和日軍的約束後,孟加拉移民開始種族清洗若開人,十幾萬手無寸鐵的若開佛教徒被殺害,其中死在V支隊手下的就有3萬多平民。
二戰結束後,英國為了維持緬甸的穩定,於是催促孟加拉移民放棄在二戰期間搶佔的阿拉幹人土地,但是被孟加拉移民拒絕。不僅如此,孟加拉移民還試圖將阿拉幹從緬甸獨立出去,甚至是加入剛成立的東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拒絕這一要求後,由於英國人和緬甸政府的壓力,孟加拉移民代表同意加入緬甸。
1948到1962年,緬甸是文官政府,當時緬甸的領導人決定給予這些移民緬甸國籍,但是因為行政落後,很多移民沒有入籍成功。這導致很多羅興亞人起來叛亂,並組成了聖戰者組織,跟緬甸的政府軍進行了長期的對抗。經常是聖戰者發現政府軍逼近,就會選擇投降,然後再找機會繼續反叛,這種長期的拉鋸戰,讓緬甸軍方非常不滿。
1962年以後,新上臺的緬甸軍政府,開始逐步取消羅興亞人的自治地位,並拒絕承認這些人的公民權,而羅興亞人的零星叛亂也一直沒有停止。1978年2月,緬甸強人奈溫出動大軍,在6個月的時間裡,驅逐了25萬羅興亞人到孟加拉國,並聲稱這些人都是非法移民。經過多年的戰爭,到1991年,若開邦的羅興亞武裝幾乎都被剿滅,很多羅興亞人也失去土地,成為流民。
雖然肅清的羅興亞人的武裝,但是緬甸境內仍然有大量無法得到緬甸國籍羅興亞人,他們與若開人的關係很緊張。在2012年,3個羅興亞人性侵殺害女若開人佛教徒,導致羅興亞人與若開人的大規模衝突。一些羅興亞人藉機組成反叛武裝,他們也會找機會襲擊緬甸駐軍和若開地區的警察,這些人已經成為緬甸軍方的眼中釘、肉中刺。
在緬甸人看來,羅興亞人作為外來戶,不僅沒有好好融入緬甸社會,反而總是想著分裂緬甸的國土,甚至還對緬甸的佛教徒搞種族清洗,這自然是無法容忍的。緬甸境內還有其他種族的穆斯林,但是那些人比較溫和,早已經融入了緬甸社會,唯有羅興亞人一直圖謀分裂,被信仰佛教的緬甸主流社會排斥。
根據1982年公佈的 《緬甸公民法》,新入籍者的血緣要追溯到1823年以前,這就堵死了絕大多數羅興亞人的入籍之路。雖然緬甸的文官政府對羅興亞人會相對溫和一些,但是緬甸整體的氣氛是排除羅興亞人的,一旦文官政府在這個問題有退讓,緬甸的軍方就有可能出手,就像1962年的軍人政變一樣,所以緬甸政府目前只會對羅興亞人強硬。
世界各國對羅興亞人的態度緬甸政府自然不必說了,肯定是想把羅興亞人都趕走,因為這些人的生育率很高,一旦合法留在若開邦,後面當地的人口比例將會發生重大變化,可能會造成若開邦的分裂。現在緬甸正在逐步採取措施,包括不給羅興亞人國籍,甚至是武力驅逐等方式,試圖趕走羅興亞人。
而作為羅興亞人的母國,孟加拉國也不想接受這些人,因為在緬甸多次的驅逐行動中,孟加拉已經接受了130萬的羅興亞難民。孟加拉自身就是窮國,人口已經爆炸,自然不想再接受這些窮親戚。目前孟加拉一方面譴責緬甸的行動,並驅趕越境的羅興亞人;另一方面加強邊境和海上的檢查,不準羅興亞人難民上岸。
印度與緬甸接壤的東北部地區,也是分離主義橫行,急需緬甸的支援,所以印度對緬甸的政策幾乎是全盤支援。而且羅興亞人經常發動恐怖襲擊,還跟印度教徒不對付,所以印度人不會給予羅興亞人任何援助,反而積極支援緬甸驅逐羅興亞人。
俄羅斯、泰國、菲律賓和越南這些國家,由於都不是伊斯蘭教佔多數,自然是置身事外,他們比較支援緬甸政府的立場。認為羅興亞人是非法移民,還支援恐怖主義,就應該被趕走。
西方國家中,美國和歐盟經常藉機攻擊緬甸的政策,他們一貫認為羅興亞人是緬甸的少數民族,應該得到承認,甚至一直制裁緬甸政府。但是涉及到具體的難民接收問題,目前沒有西方國家同意接收,所以這些人只是在慷他人之慨。
鑑於羅興亞人在緬甸的劣跡,很多周邊國家都是支援緬甸的,即使同為穆斯林國家,印尼、孟加拉國和馬來都不願意接受這個包袱。而泰國和菲律賓等國,更是嚴防死守,堅決不允許引入非法移民。反倒是距離遙遠的歐美國家喜歡站在道義上,對緬甸進行譴責和制裁,但是卻也不願意接受任何難民。
總結羅興亞人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英國給緬甸埋下的定時炸彈,這顆炸彈讓緬甸西部地區一直處在動盪中。作為後來者,羅興亞人不僅沒有融入當地社會,還多次屠殺緬甸的佛教徒,結果跟若開人成為世仇。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如果移民能夠積極跟當地人和平相處,而不是處處搞分裂,也許就不會到今天沒人要的境地。
-
11 # 情感營養線上
這事還得怪當時的英國殖民者,充分發揮了“以夷制夷”的兵法,利用移居到緬甸的南亞人,再和當地人結合後的混血民族,給緬甸埋了好大的一個雷。
所謂羅興人,信奉的是伊斯蘭教,原本是在孟加灣經商的阿拉伯人後代,後來被英國殖民者移入緬甸融入當地土著形成混血民族,再加上逃入緬甸的孟加拉國的難民,就混成了一鍋亂燉。
對於英國殖民者來說他們要的目的無非就是,讓你們群眾鬥群眾,我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相反,如果緬甸內部太過團結,反而不利於他的治理。
而羅興人和緬甸當地人一個信伊斯蘭教一個信佛教,這種文化差異註定很難融合,再遇到羅興人中的激進派,便會經常爆發衝突。
更有趣的是,因為羅興人的激程序度太過強烈,連同樣信奉伊斯蘭教的鄰國也不願意收留他們。
羅興人既沒有人收留,在這裡又不肯安心呆下去,還時不時激進一下,能不和當地政府軍起衝突麼?可憐的,還是那些小老百姓啊。
-
12 # 平安快樂106
我為緬甸出個建議。
緬甸應該在與孟加拉國的邊境上劃一小塊地方給羅興亞人獨立建國,這塊地方是內陸,沒有領海。
這樣的好處是解決了緬甸的一個頭疼的問題,因為羅興亞人沒有領海,羅興亞人出海不是經過緬甸就是孟加拉國,相當於是給這兩國做貢獻。
因為羅興亞人已經在緬甸生活了幾百年,緬甸既不能把他們趕入大海,也不能把她們都殺了,而且也沒有國家願意全部接收他們。緬甸這樣做既給羅興亞人生路,也是給自己生路。
同樣的道理,緬甸也給鬧心的果敢等地方獨立建國,緬甸建立一個純緬族人的國家多麼美好啊!
-
13 # 遠山的記憶鍾
外來民族賴在居住國長期留置,發展到後世必然出現民族矛盾。這樣的衝突例子中外皆有,因此必須嚴控外來人種,保持民族的純潔性,同時也給後世留一個和諧的生存空間。
-
14 # fghjj21961
只能說越落後越殘酷吧;其次,羅興亞人是外來民族,在英屬緬甸時期作為英國走狗對緬甸人造成極大傷害(如日本對中國)……其實不如柔對之,改信佛教的,可留國,一二代後成正式國民……
-
15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這個仇怨是英國搞出來的!
緬甸羅興亞人人數大約為40萬,所佔比例不算最大。雖然羅興亞人來源的說法有很多種,但比較普遍的觀點是:羅興亞人是阿拉伯穆斯林、阿富汗人、摩爾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孟加拉人等的直接後裔,他們大多在英國殖民東南亞時從海上來到緬甸若開地區,尤其是從當時的東印度被殖民者徵用到緬甸做勞工。無論緬甸政府或者緬甸民眾一直不願意承認和接受羅興亞人,認為他們是基本是英國殖民緬甸期間移民到緬甸的,甚至是英華人的幫兇。歷史上,羅興亞人還多次發動武裝暴動,企圖分裂緬甸領土獨立建國,因此一直遭到緬甸政府的打壓;同時由於羅興亞人的犯罪率極高,這個群體與緬甸佛教徒關係始終非常緊張。1982年,吳奈溫政府頒佈了新的《緬甸公民法》,更是千方百計從法理上排斥了羅興亞人,同時採取軍事手段清剿若開地區的反政府武裝,這些政策一直延續至今。在緬甸若開邦,當地若開族與羅興亞人的矛盾也一直尖銳存在,並且隨時發生暴力衝突,其中既有經濟的原因,也有種族與宗教的因素。
這就是個鳩佔鵲巢的故事,外來的羅興亞人想趕走土族的若開人,但若開人和緬人同信佛教,戰鬥力也不俗加上政府的幫助,羅興亞人就成現在這樣了。
這是民族與宗教加上爭奪生存空間的鬥爭,我們這些外國吃瓜群
眾不好評價,但個人是支援土族若開人的。。
-
16 # 太興真人
外來移民往往是動亂的禍根,中國在三國以後因為大量的遊牧民族進入長城以南,導致五胡亂華,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移民災難,第二次是元朝時期的中亞胡人大量湧入中原。
-
17 # 花落成蝕
我去過若開,這個問題我想說兩句。
羅興亞人在若開的問題,其實不是羅興亞人和緬甸政府的雙方矛盾,實際上是羅興亞人和若開人、緬甸政府的三方矛盾。
緬甸的若開邦在緬甸的西邊,邊界的西邊就是印度和孟加拉國。本土居民是若開人,或者叫阿拉幹人,這個種族和緬甸的緬族不一樣。有人認為,他們是緬族和印度族裔在較早時期混血出來的種族;有人認為,他們是獨立在若開出現的一個民族;也有人認為他們是印度遷移過來的。以我在若開的觀察來看,緬族人看起來和華人很像,若開人有點介於我們和印度人之間,臉型比較東方,但一些五官的細節很像作為高加索人種的印度人。而且他們和尼泊爾的卡斯人很類似,群體內有些人更像東方人,有些人更像印度人。
若開人自古以來就是佛教徒,他們在若開建立過好幾個古國。我認識的若開導遊跟我講,他們認為緬甸古時是三足鼎立的,一為緬族,一為孟族,一為若開族。若開的幾個古國都相當厲害,因為夾在印度和東南亞的正中間,又在海邊,因此商業特別發達。尤其是大航海時代之後興起的妙烏王朝,更是借東西方的貿易興盛一時,甚至能吸引日本的武士過去給他們當僱傭軍。提到這一段歷史,若開人會特驕傲的說,那時的妙烏是亞洲中心(當然我們華人不會同意)。
巧的是,若開幾個國家的衰落,幾乎都是遭到了緬族古國的打擊,無論是前期的蒲甘,還是後期的貢榜王朝,都打敗甚至征服過若開。妙烏王朝就是滅於貢榜。歷史上的血海深仇,加上現在緬族的大緬主義,若開人和緬甸軍政府的關係並不太好。
尤其是近幾年,緬北局勢一直不穩。相當多的若開人跑到其他邦參軍。結果克欽獨立軍給若開訓練出了一支若開軍來。這支部隊曾經在緬北打過仗,現在回到了若開,和政府軍對抗。
羅興亞人的難題,其他幾位說了,但其實這個難題會更復雜。緬甸政府軍和若開軍,大概互相都覺得對方不是好人,但他們大概都不會把羅興亞人當人看。面對羅興亞人,同樣信佛教的若開軍和政府軍有時是有默契的。但羅興亞人不鬧的時候,他們就互相鬧了起來。2012年的羅興亞人事件後(具體哪一年記得不是很清楚大概就是這一年),政府軍進駐了若開首府實兌城,把穆斯林都趕了出去,但同時在那裡開始了基於緬族的極權統治,同樣在壓制若開人。這樣就麻煩了。
如此三邊關係,目前來看搞不好會愈演愈烈,真要搞得更厲害,必然是個死局。
相對於政府軍的高壓,昂山素季女士提出了另一套民族和解的方案。這套方案如果實施,或許能解開現在的局面。但誰知道它能不能實施呢?
緬甸發生大規模衝突,27萬羅興亞人逃到孟加拉國。8月25日,“反叛者”襲擊了一個警察哨所、並認領該項襲擊,隨後,政府軍對反叛軍展開了大規模的行動。有媒體稱,10幾天以來,那裡是火與血的世界。雙方的歷史對抗由來已久,但具體來講是何種仇怨?歷史起因是什麼?
回覆列表
緬甸政府都是一幫傻B,怎麼能稱羅興亞人為反叛者?所謂反叛者,就承認這些人是緬甸人,一是應該稱他們為難民,不服政府管理的難民,二是稱他們為非法偷渡者及非法勞工,這樣處理,驅逐他們才師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