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顏顏125666691
-
2 # 思雨yp
1、
首先要樣大寶接受二寶,在孕期時就要開始著手做大寶的思想工作,提前告知他即將有自己的弟弟、妹妹,作為哥哥、姐姐要喜歡、接納並且熱切希望寶寶的到來;
2、二胎出生後,不要冷落大寶,畢竟原來家中他是焦點,如今卻”風光不再“,孩子一時也接受不了,照顧二寶的同時,要多關心大寶;3、如果大寶經常會欺負二寶,不要認為是大寶太壞,不要急於斥責、打罵大寶,要多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想法,要引導孩子去愛護自己的弟弟妹妹;若教育不當可能讓大寶仇恨二寶;4、兩個寶貝如果吵架鬧矛盾,家長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偏袒一方,這樣只會讓受偏袒的膨脹、讓被冷落的傷心。家長要詳細問清楚事情原委做出公正的判斷;如果其中一個寶寶做錯事情,不要守著另一個寶寶去呵責、責罵犯錯誤的寶寶,給孩子間留情面;5、父母不要總是拿著兩個孩子進行比較,比如說大寶吃飯好,二寶就不行等等。這種比較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長要特別注意了。6、對孩子們的愛要平等,不能偏袒、溺愛其中一個孩子。 -
3 # 蟬小小
1⃣️家裡已經有大寶,生兩胎就不單單是父母倆人的事了。準備懷孕開始就要做好大寶的思想工作,家中將要多一位成員,弟弟或妹妹,讓大寶真心實意地接納二寶。 2⃣️在忙著照顧二寶,分身乏術時,要及時和大寶交流:他小時候,父母也是這樣子照顧他的。簡單的事情也讓大寶參與,讓他有身為大哥哥或大姐姐的自豪感。 3⃣️在大寶和二寶發生矛盾時,不能簡單的一句,你是老大要讓著弟弟妹妹,父母要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在大寶有反常行為時,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最近對他忽視太多,別忘了,大寶他也只是個孩子。
-
4 # 家有小檸萌
二胎政策放開後,很多家庭很快有了二胎。那處理大寶和小寶的關係成了二胎家庭需要面對的問題。
因為很多大寶在之前的幾年也是獨生,他們還那麼小,要接受這個事實。我覺得這個過程重點還是在父母身上。
首先,再有了老二後,不要把老大晾在一邊,而是要他參與照顧小寶的活動中。比如幫忙看一眼,拿個東西等。如果兩個孩子玩的時候發生了爭執,很重要一點是不要護著小寶。
比如兩個孩子因為搶同一個玩具發生爭執時,你可以把玩具拿過來交給大寶,讓大寶決定該怎麼辦。
大寶如果拿走自己玩,你看在眼裡,他可能會不好意思。這時候你要給他講,你是當哥哥姐姐的,弟弟妹妹比你小。在你小的時候哥哥姐姐怎麼對你的,你也要怎麼對弟弟妹妹好不好?
這時候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大寶身上,而不是放在袒護小寶的身上。
再比如吃東西,你把東西給大寶,告訴他,這個東西是你倆的,你來決定怎麼分。如果大寶都吃掉,你就看著他,第二次還交給他。在這個過程中他會知道,爸爸媽媽挺在乎自己的感受的。他能夠覺得,既然讓我決定,我肯定不能虧著弟弟妹妹,這樣他也更容易成長。
所以在處理二胎的時候要更多地關注大寶的情緒。
-
5 # 媽咪蘇菲
首先父母要知道,即便有了二寶,大寶還是個孩子。在二胎家庭養育過程中,最重要的並不是去爭奪父母的愛。而是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親相愛。
在日常生活中,具體做好這5點:
一、父母一定要給老大單獨的陪伴時間,哪怕每天只有10分鐘
這一點很重要,但是卻往往被很多二胎家庭忽略了。
二、不要因為有了老二,就讓老大獨睡
不要讓老大覺得,老二的到來,會搶走了爸爸媽媽的所有愛。
三、不要拿二個孩子作比較
一對比,就無形中會給二個孩子自身之間製造更多的矛盾。
四、不要對老大說,凡事都讓著弟弟或妹妹
不要一味要求老大,要懂事,讓著弟弟妹妹,父母更需要的是聽一聽老大內心的需求。
五、二個孩子吵架的時候,父母不要插手
如果沒有危及人身安全,父母可以不用管,讓他們自己去解決。
總而言之,我們要做的是要愛好老大,讓老大把愛傳遞給弟弟妹妹們。
-
6 # 時尚育兒圈子
關於二胎相關問題,我們請到了新早教專家馮國強為我們解答
二胎政策的放開,無疑是個利好訊息,但對於大寶和二寶的養育卻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養一個孩子已經不容易,要兼顧兩個孩子更是難上加難如何在尊重兩個孩子個性發展的同時,又能達到整個家庭的和諧統一呢?
馮國強:大寶和二寶他們會有不同的個性和風格,分別能夠尊重和照顧到孩子的個性這是一個基礎,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平衡。所謂平衡是一個取捨的智慧選擇,哪一個孩子現在的需求更為關鍵,就更多的關注哪一個孩子。比如,小寶剛幾個月,在他餓極的時候,他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營養的需求,可能還有心理上的需要,此時如果得不到媽媽的餵養和安撫,小寶可能就會缺乏安全感。相反,如果小寶相對平靜的時候,媽媽可以反過來關注大寶了。根據不同的情況,來保持動態的調整,調整的原則就是哪一邊的需求更重要,就傾向於哪一邊。
另外一種方式是,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兩個孩子,當然這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說一個孩子很敏感,但另一個孩子卻很皮實,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敏感的孩子可能會覺得媽媽關注的不夠,而皮實的孩子可能會覺得媽媽關注過多。所以這就需要進行動態的調整,最後達成大寶、二寶和父母之間達到積極主動的互動。
-
7 # 大道至簡151172803
現代越來越多的孩童、青少年,甚至年輕人開始抱怨自己的生活愈來愈失控,焦慮、抑鬱的情緒暴漲。其實這與很多人從小缺乏人生自主性有關,那麼如何從當前的困境中走出來,並能夠積極地主導人生呢?
美國暢銷教育書籍《自主性兒童》(Self-DrivenChild)中提到:為了孩子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性。許多家長從家庭作業到結交朋友,堅持對孩子大事小事嚴格控制的教育方式效果並不好。該書作者威廉-斯蒂克斯魯德博士建議家長:停止充當孩子老闆或經理的角色,嘗試“顧問”一角。
通常,孩子只有感到能夠主導自己生活並獲得他們想要的人生方向行走動力時,才可真正實現“自主性”。
神經心理學專家斯蒂克斯魯德在過去三十年中,一直向不同的父母和孩子給予生活心理諮詢。很多家庭向他抱怨:“我憎恨家裡晚餐後的時間,因為那簡直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戰爭的導火線往往是因為孩子學校的作業,毫無意義的爭吵將孩子與家長對立起來。他經常建議家長更換用詞:“我能否幫上你的忙?”把自己當成孩子的顧問,尊重孩子,讓孩子認識到這是自己的作業,自己完成,父母只會在旁協助。
父母可以設立協助的時間如下午6:30到7:30,然後對孩子說:“我不會與你爭吵,我很愛你,我不想爭吵。這是你的活兒,我相信你可以自己完成,然而我會協助你。”這時,許多家庭表示,家庭氣氛瞬間降溫。
“放開手”對許多焦慮的家長來說非常困難,他們焦慮孩子的成績、能否上精英大學、找到好工作等等。他們誤解獲得成功的途徑太狹窄,好像孩子稍有偏離就全軍覆沒了,其實非然。
斯蒂克斯魯德說,多種研究顯示,孩子上大學和今後在經濟上或專業領域的成功與否並不“掛鉤”,甚至與孩子今後人生是否獲得滿足與快樂也毫無關聯。他認為家長不惜任何代價讓孩子上最精英的大學才有前途的理念是錯誤的。現實是,我們不能“逼子成龍”,只能逐漸培養孩子的主動性,根據其興趣選擇努力學習的方向。
斯蒂克斯魯德在自己的孩子讀小學時,就做過很多研究:學校成績與日後成功幾乎沒有關聯。他對孩子說:“我樂意看你的成績單,但我不看重,我更看重你努力發展自己——努力成為一名學生,更重要的是努力地成長,拓展人生,如果你想成為運動員或者音樂家,或其它你認為重要的,那麼我會更重視你的這些理想,因為這是你自發努力的動力,它將使你獲得成功,而僅靠學校成績並不能。”
斯蒂克斯魯德的女兒上高中時,他曾對女兒說,如果你的學校成績拿了C,我將給你一百元的獎勵。斯蒂克斯魯德說,這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人們可以透過多種途徑獲得成功,一時的挫折並沒什麼。後來,斯蒂克斯魯德的女兒獲得名牌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
同樣地,斯蒂克斯魯德的兒子小學成績並不理想,甚至難以畢業。斯蒂克斯魯德採用相同的辦法鼓勵他。他從不監管他的學校作業,當兒子沒做好時,只是給予一些建議和幫助,通常孩子都會接受。他認為應啟發孩子如何學習,杜絕社交媒體和電腦遊戲,充分利用在家的時間,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後來兒子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成為成功人士。
斯蒂克斯魯德還提到,一位專門研究青少年學習專注動力的科學家瑞德.萊森的研究結論是:如果孩子能把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愛的事物中去,就會很容易開發他們的腦力,提升專注力、活力、動力而且沒有壓力。
所以,精英特教育建議廣大家長朋友,若要孩子從小養成自主性,必然先讓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和努力學習的方向,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便能教養出一個快樂的孩子了。
-
8 # 開心_73258937
謝謝!家有兩寶的爸媽是怎樣教育和培養兩個娃的!這個問題是根據家庭環境而如何選擇的。…一般的家庭是因爺爺、奶奶來照顧,爸媽只能上班來維護家庭的經濟來源,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來教育培養兩個寶寶。…爸媽只能在心中默默對兩個寶寶講,為了家庭對不起寶寶,不上班,沒經濟來源更對不起寶寶。這與前二、三十年的計劃生育有著極大的聯絡。…爸媽只能抽出不多的時間來培伴兩個寶寶,首先教育大寶,多多關心小寶,也可以讓小寶學/會尊敬大寶,多買些拼圖等,讓寶寶尋在樂趣,也能提高兩個寶寶的智慧,有時間教寶寶一些古詩,增強兩個寶寶的品德,讓倆個寶寶相互尊讓,。…當然了家庭好的,爸媽會有更多時間培伴寶寶,從小就教育寶寶的素質,為寶寶打下良好的素質教育。…
-
9 # 雨一直在下滴滴答答
一個娃也好,兩個寶也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原則是一樣的。
第一原則,愛孩子但是不能溺愛孩子。愛和溺愛,是有界線的。愛哄著我,是孩子的福,溺愛孩子,應該是埋藏在孩子深處的不幸,只是不知道何時降臨。
第二原則,大膽放手而不能處處包辦代替。孩子再小,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放手就是家長都孩子能做的事不要干涉,只需注意監控,必要時在背後給予暗中的保護和支援,這樣,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
第三原則,密切監控而不能放任自流。孩子的成長之路,崎嶇曲折而且充滿兇險,孩子需要父母的支援幫助引領示範,父母也需要在必要的時候能給孩子暗中排雷,暢通孩子前進的路。
第四原則,提高自身的素養,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示範的作用是巨大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要始終注意自己的言行,千萬不可毀壞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教育孩子,具體方法非常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堅持原則,就會有好的收穫。
-
10 # 種金易
有孩子的家庭,家教家風必須要好,整個家庭要時時處處洋溢著一股“健康、向上、溫馨”的氛圍——其身正,不令而行!積極健康的良好氛圍,其實就是最好的家風家教,其潛移默化作用相當巨大。而且孩子七歲前的教育最重要:孩子七歲前不教育好,父母往後就等著吃苦受累了,壞習性一旦養成要改就難了!
每一件事的第一次相當重要:至今仍清楚地記得,我小孩第一次專心致志盯著電視看動畫片時,我上前果斷關掉電視。雖然他眼淚汪汪,但我答應帶著他去圖書室,順便講了保護眼睛、迷電視會耽誤學習……陪他渡過了一個不平常的上午。以後圖書室成了他的新樂園——然後直到大一時,還問我圖書室有沒有什麼新書、並要我網上幫他購書;大學幾年一直是“圖書館協會主席——讀者之家”。
當然也陪他打球、下圍棋、遊山玩水、電腦玩遊戲有時間控制(只週末,一般40分鐘左右)……好家長勝過無數個好老師——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範本”,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說到底其實就是家長的問題,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或幾個“有問題”的家長……
汪某機場殺母、小孩早上長期敲鄰居家門被砍20多刀、23歲小夥餓死家中……可惜,如今不少家庭教育出現了大問題,培養出來的都是“超級嬰兒”。可憐有的父母,愛得糊塗、愛得錯位、有時還愛得過分。
當家庭的愛變異為一種安樂的饋贈、一種包辦一切的呵護、放養式教育時,它就不再是愛,而悄然已變換成了一把能置人於死地的“溫柔刀”。久而久之,受害的一定是孩子,吃虧的絕對是家長。
在學校,有老師會對你孩子嚴格,這是你及你孩子的福氣。如果和你無冤無仇,哪個老師不希望你孩子能成龍成鳳?!如孩子是在校學生,應常和其老師聯絡,努力站在老師這邊並分分鐘結成“盟友”,一起教育你的孩子——不求個個能成才,但須人人能成人!
作為父母,還要經常引導孩子多看書、看好書,愛憎分明,善交同齡好朋友,多與優秀的人為伍,不斷吸收正能量,並在日常學習、活動中互幫互學,共同進步!
父愛:方向性引領和理性作為。偉大的父親,一定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母愛:德行禮儀、品格氣質。母親在孩子的嬰幼、少兒階段影響巨大。有一則小故事,一直記憶猶新:某天我獨自帶孩子坐飛機回老家,旁邊落座的男子一看我帶個一兩歲的孩子,當即立刻面色一緊,以為旅程又要被熊孩子虐慘了。行程過半,看到我準備充分,孩子舉止有規矩,並沒影響別人,他才釋然下來。
比起那各式各樣的熊孩子來,或許大家也像我一樣,看到這樣的小故事,心裡很舒服!!只圖孩子釋放天性,那叫任性,不給周圍的社會人添麻煩,才叫為人父母的責任。
像題主您家有兩寶,大寶如果教育好了,可以起帶頭作用,否則就要注意隔離大寶的不良習慣,以免小寶受感染。
-
11 # 鄉戀WJP
家有"兩寶",怎樣教育和培養?客觀地說,現在而今眼目下,自從國家放寬計劃生育政策後,兩娃或兩娃以上的家庭越來越多。一些富裕戶生多、生好成了首選。他們不怕違規罰款,早晚生到滿意為止。而家庭貧困戶,也不怕多生、超生,罰款對他們來說,只是多了幾個數字,"要錢沒有,要命你不敢"。而剛解決溫飽的絕大多數人群,則因撫養成本過高,不敢生或不想生。一孩就挺好。兩寶怎麼教育?這是個老問題,又是個新情況。上世紀七、八、九十年代推行過,叫"一對夫婦一個孩,最少相差四五年"。隨後不久,又推行一孩化了。近兩年,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改變,兩孩的,開始多了。怎樣教育?我想不外乎以下幾點:第一、公平對待兩個孩子,不偏袒,不重男輕女;第二、男女都有受平等教育的權利。不要壓一個捧一個。第三、教育孩子團結友愛、互相關心幫助體貼;第四、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子女都有繼承父母財產的權利。第總之,倆孩要比一個孩好多了,希望大家優生、生好,撫養好,教育好。
-
12 # 33教育
謝謝邀請。父母有兩個孩子我覺得和一個孩子 在教育和培養的過程中沒什麼兩樣,更重要的是兩個孩子更注重孩子之間的互相愛護、互相關心,也就是做到《弟子規》中的”悌“,至於其他方面和教育一個孩子基本一樣,就是注重孩子在7歲以前各種習慣的培養,孩子可塑性非常強,他就像一塊膠泥,父母把它捏成什麼形狀,它就是什麼形狀,另外兩個孩子還可以利用孩子的爭強好勝心理,讓他們進行互比,比如,比誰在這件事情上的表現好,比誰的作業寫的乾淨公正,比誰做得家務活做的有好又多,要注意對取勝的孩子給以鼓勵,對不能取勝的孩子也要鼓勵,利用孩子的這種好勝心理,可以讓父母省許多事。
-
13 # 領心HeartSpace
Q1:父母可以偏心到什麼程度,心理傷害多大?
這條提問在知乎上被瀏覽了2800多萬次,有接近6000個回覆。儘管分享自己故事的人們大多都已經成年,但父母的偏心對他們造成的心理傷害,並不會隨時間淡忘。
二胎開放後,許多80,90後父母都摩拳擦掌,甚至70後父母也都躍躍欲試。如果問他們生二胎有什麼優點,除了“兒女雙全”,“開枝散葉”的傳統思想,還有以下種種好處:
1. 兩個孩子能一起玩,帶起來更省力
只有一個孩子時他會覺得孤單,兩個孩子時他們能一起玩,父母就有更多時間幹些自己的事了。
2. 能培養老大的領導力
教育老大要照顧弟弟/妹妹,長大後老大往往更有擔當,在學校,或是其他社交場合總能體現出更為突出的領導力,迅速成為“孩子頭”。
3. 老二能比同齡孩子更聰明
老大看的書,玩的玩具,用的早教用品老二總能湊上去玩兩下、看兩眼,所以老二能更早接觸大孩子的讀物和玩具。
……
類似的好處還能列舉出很多。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許多二胎家庭中,孩子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不公平”。比如在分配食物時,媽媽給兄弟倆一人倒了一杯果汁,弟弟就嚷嚷起來“媽媽給哥哥的多!”媽媽就趕緊給弟弟加,這時輪到哥哥嚷了“我的又少了!”以至於每次分個果汁恨不得用上量杯做精準刻度測量後再分給他們。
然而果汁畢竟是有限的,直到最後媽媽給每個孩子都倒了滿滿一大杯果汁,才發現他們根本無法一次喝完這麼多的果汁。“分果汁問題”還會延續到其他生活細節中去:分玩具,分麵包,分父母的時間……最後搞得父母筋疲力竭,草木皆兵。
孩子永遠都不會滿足,而父母也不可能永遠滿足他們。
Q2:父母為什麼會偏心?1
重男輕女
就如《歡樂頌》中樊勝美的父母,想方設法榨乾女兒去補貼不爭氣的兒子。雖說影視作品有藝術誇張的成分在,但還是讓我這個從小希望有個哥哥罩著的獨生女覺得不寒而慄。偏心的事情做多了傷了孩子的心,使得本是該互相扶持,相親相愛的兄妹倆反目,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知乎》大部分網友控訴的還是父母偏心弟弟,讓姐姐無條件的讓著弟弟。
“
今天,弟弟偷了我800塊,我媽說他小,怎麼會拿錢,肯定是我用了。
然後一頓暴罵暴打,後來發現弟弟買了好多玩具,剩下的錢也被我從他書包找了出來。
然後我媽就對我說,你的錢不給你弟弟用難道你自己用?
”
——《知乎》:“父母可以偏心到什麼程度,心理傷害多大?”
2
培養老大的責任感
《爸爸去哪》第三季中的混血萌娃劉諾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時大大咧咧,對人熱情似火,但被“村長”問到“你覺得爸爸喜歡妹妹多還是喜歡你多”時,諾一露出惆悵的表情答道“喜歡妹妹多”。就連劉燁都為兒子的表現震驚,“我原來就以為他是個傻孩子,沒想到他這麼懂事”。
父親的意外源自於他以為兒子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妹妹偏愛,或者這種偏愛在兒子心中並沒有起什麼漣漪,因為他覺得兒子“傻”,但令他意外的是諾一居然洞察到了,並造成了一些心理影響。
孩子其實是敏感的,對父母行為的洞察力也是很強的。懂事的孩子們也許已經在日常生活中意識到了父母的偏心,但他們選擇了接受。
然而這樣的“懂事”讓我們心疼,也讓劉燁有很深的觸動,開始思考自己平時對待兩個孩子的態度是否真的傷害了諾一。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並不避諱展示自己的偏愛,例如對小一點的孩子就是要各種疼,對老大就是要各種嚴苛,要讓他早早感受和理解未來社會中的不公,也讓他懂得保護弟弟妹妹。
但是這種從小就不公的待遇真的必然能練就孩子堅強的內心嗎?手足之情應當是發自內心的,而非透過父母的“偏心教育”強加於孩子身上的負擔。
Q3:不同 = 偏心 ?
手足是孩子在世上的第一個玩伴,自然也可能是最先結怨的“死對頭”。
最能引發手足鬥爭的事情就是“被迫分享自己的東西”。
《經濟與社會發展》雜誌曾發表過一項關於手足吵架原因的調查研究,發現幼兒真正最在乎的是自己有沒有被平等對待,而他們對比的物件就是手足。因此有沒有拿到一樣大小的蛋糕,一樣多的玩具,一樣的遊戲時間……在孩子心裡絕不是芝麻綠豆小事而已。
美國時代雜誌曾揭露,在不同的家庭中,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偏愛的的孩子,雖然他們都不願意承認。這源自於已預設好的生物自戀行為,為的是將屬於自己的特質繁衍下去。
然而很多時候父母的“偏心”並不是因為他們對兩個孩子的感情不同而刻意為之,對待兩個孩子行為上的不一致源自於許多客觀條件的制約。
知乎上的一位年輕孕媽分享道:
“
老二的小床啊衣服啊,都是老大的。為了公平,我該買新的嗎?老大的推車送人了,要買新的,比老大當年的要好,因為我們的經濟條件更好了,難道我要用以前的嗎?
最最根本的是,生老二的我已經不再是生老大時候的我,相同的事情我怎麼才能做的跟過去一樣?
最最直接的,我給老大存了教育基金,要給老二存相同的嗎?還是得考慮通貨膨脹和我們的經濟實力,給老二存多那麼一點兒
”
——《知乎》“子女多的家庭,父母為什麼會偏心”,匿名使用者
同樣的,回到最開始分果汁的問題,媽媽為了儘量滿足每個孩子的要求,不停的給每個孩子加果汁,結果反而造成了浪費,孩子的要求也沒有真正得到滿足。
事實證明,所謂的“一碗水端平”實際上則是難如登天,過分的追求絕對公平,一方面也很難讓孩子真正滿足,另一方面也讓父母心力交瘁。
Q4:孩子到底要什麼?偏心不對,絕對公平也不對,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讓我們再次以分果汁的事情為例,當弟弟嚷嚷著“哥哥的果汁為什麼比我多”的時候,媽媽可以試著反問弟弟, “你真的喝的完這一大杯果汁嗎?喝太多果汁晚上會不停起來上廁所哦”。
儘量跟孩子解釋父母這麼做的原因當然是首選的上策,但當孩子失望的時候他們是不講究邏輯的,相反他們需要有人關注他們的感受。
“ 媽媽知道你希望得到和哥哥一樣多的果汁,但是哥哥今天參加了學校的足球比賽,他更需要補充水分。雖然你明白這其中的原因,但媽媽知道你還是覺得很難過。”
孩子對沒有得到的東西會感到失望,但如果父母對他們的失望感到不理解,甚至拒絕溝通時,長此以往這種“不公平”帶來的怨恨感會成為手足之情的毒藥,也傷害了親子之間的關係。
愛是唯一,不是公平講到“公平的愛”讓我想起了一道“世界性難題”,就是男士經常會被自己的伴侶逼問
“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只能救一個人,你救誰?”
救媽媽?
你不愛我!
救你?
不孝順
那我兩個都不救好了……
你腦子是不是瓦特了?!
網上某位高情商男士回答“我會救我媽媽,然後跳下水和愛人一起死”我忍不住在內心為他鼓掌一分鐘。
不說他是否真的能做到為愛人而死,他準確捕捉到了兩個女人不同的內心需求:
媽媽需要我孝順,所以我要救媽媽;
愛人需要我忠誠,需要我至死不渝,選擇和愛人一起赴死浪漫度簡直100分。
在面對世界上最親愛的人時,每一個人都希望被重視,被在乎。當一個可能會帶來競爭威脅的人出現時,無論Ta是手足、是婆婆、是媳婦,我們依舊渴望:那個自己深深愛著的人,能夠看得見自己。
獨一無二的愛才是每個人都需要的。
所以,當孩子再次提出“為什麼給我們的不一樣”時,父母不妨嘗試描述一下他的獨特性,讓他/她知道自己在父母心裡是獨一無二的。
媽媽為什麼給我們的不一樣?
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啊,你想想看,媽媽給妹妹買花裙子,你是男孩子,媽媽可能也給你買一樣的東西嗎?
才不要,男生穿裙子也太奇怪了吧!
愛的重點是質量,不是複製出來的“一模一樣”。
如何公平都無法抑制孩子想要得到父母唯一的愛的慾望。
不要說“我對你和弟弟的愛是一樣的”,
嘗試告訴他:
“你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
獲取更多育兒資訊。
-
14 # 無殤遇上太陽花
我覺得但凡是要二胎得家庭,一定要及時調整好心態,把原本全心全意對待大寶得心一分為二,對待兩位寶寶一碗水端平,切不可顧此失彼,讓二寶心生怨懟,討厭對方及父母。決定要二胎就得及時對大寶心態進行一個疏導,身心力行得讓大寶感受到多一位弟弟妹妹多一份愛,無論喜憂都有人分享,生活是更美好得,生命中多了一位至親陪伴自己,從此不孤單。而不是又多了一個人來分父母得愛,家庭地位直線下降。父母起到一個調和平衡得作用,這樣家庭才會更和睦,大寶幫著父母照顧老二,老二體貼愛護老大,兩個寶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好東西一起分享著吃,有好玩得東西老大教老二一起玩。父母公平公正,一視同仁,不要有了老二,就讓老大獨睡,不要拿兩個孩子來對比,接納孩子得與眾不同,因材施教,發生矛盾應注意和解,讓2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得空間,用心陪伴兩個孩子得成長,時刻關注下兩寶心態得變化,及時調整他們得心態,不要因為忙碌就疏忽了各個時段相同得不同得教育。
-
15 # 有滋有味媽媽
二胎家庭如何教育好兩個孩子?
我家正好有兩個孩子,關於如何二胎家庭如何教育好兩個孩子,我們家是這樣做的:
1.讓大寶參與是否要二寶的決定中來:
2016年1月1日,國家開始執行二胎政策。這讓我和先生都異常開心,因為我和先生都不是獨生子女,我有姐姐,他也有姐姐。從小我們都感受到來自姐姐的關懷,深深體會到手足情深這種獨特並且可貴的情感。我們也想讓我們的大寶能擁有這份珍貴的的情感。當時大寶已經7歲,習慣了家裡所有的人圍著她轉的小公主生活,曾經我們開玩笑說給她生個小妹妹或是小弟弟,她很氣憤地說:你們生下來,我就把他(她)扔到垃圾桶。
我和先生認為,如果我們準備要二寶的話,首先一定要和大寶先溝通好,讓她知道並開心地接受這個決定。我們先以各自小時候的經歷來做鋪墊,告訴大寶我們小時候姐姐是如何照顧我們,我們又是如何喜歡姐姐的一些往事;讓她覺得有個手足至親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平時也讓她和一些同齡的有兄弟姐妹的同學一起玩,有很多小夥伴們就會說起家裡的兄弟姐妹的一些趣事,這些都讓她羨慕不已。
當我們問她是否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想要有個伴在家裡陪?她欣喜萬分,“想,我當然想啦。媽媽,你給我生個弟弟吧,這樣我不出門也可以有小夥伴玩了!”我當時告知她,這個就不一定了,也許是弟弟,也許是妹妹,因為這個我們也不知道的。她後來考慮了一下說:“是媽媽生的就可以。”就這樣我們愉快地達成了要二寶的共識。
2. 讓大寶參與到孕期來,培養大寶對二寶的感情,(如同小王子對那朵玫瑰花一樣,因為小王子對花傾入了感情,所以他覺得這朵花是獨一無二的,牽動他的心腸的。)同時感知一個生命的孕育是如此的神奇與偉大。
當驗孕棒上的兩條紅槓顯示的時候,第一時間告知了大寶,大寶激動萬分:我真的要做姐姐了!到醫院確認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從那以後,她看到我走路走快一點,就會說:媽媽你走得慢一點,當心一點,千萬別game over了。當我孕早期反應嚴重,孕吐的時候,她就會來體貼地拍拍我的後背,“媽媽,你舒服一點嗎?”到了後期有胎動的時候,她經常會對著肚子說:小寶寶你要乖哦,不要踢媽媽哦,以後你生出來了,姐姐會帶你玩耍的哦。到最後我的孕期照片也是由大Bora拍攝完成。我們也經常會當著大寶的面,和肚皮裡的二寶說:姐姐正在為你做什麼什麼事情,你以後要謝謝姐姐哦。讓大寶充分地感受到生命的神奇。
3. 二寶出生後,一定不能冷落大寶,不能讓她覺得有了二寶,爸爸媽媽就不喜歡她了。
二寶出生了,當大寶在醫院看到妹妹時,激動得眼淚都出來了,“媽媽,這是我的妹妹,我的妹妹!”她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捏捏妹妹的小手,摸摸妹妹的臉蛋。每天放學都讓爸爸把她領來醫院,看媽媽和妹妹。出院到家後,她看到妹妹吃奶,感覺非常好奇。她問:媽媽,我能不能吃一口?其實她已經8歲了,早就過了吃奶的年齡了,為了不讓她有被冷落的心理,我很熱情地用妹妹的口吻邀請她:姐姐,很好吃的哦,你也一起來吃吧。事實上,她吃了兩次之後,就覺得味道太腥,不想吃了。之前大寶已經和我們分床睡了,但是有了妹妹之後,她也提出想和我們一起睡覺,並且偶爾也會要求要媽媽抱著睡。我都一一滿足她,當她睡了幾天之後,她覺得我們總是要起來給妹妹換尿不溼,總是要餵奶,沒多久又把她吵醒了,她也就覺得沒意思,主動提出不和我們一起睡了。
4. 大寶和二寶發生衝突時,一定要就是論事,公平公正,不能因為二寶小就強制姐姐照顧她。
大寶和二寶發生矛盾時,就事論事,不能因為她是姐姐,就被要求玩具給妹妹玩,好吃的給妹妹吃。妹妹的你的時候,你要讓著妹妹......面對孩子的爭吵,家長應先了解事情的原由和經過,再來判斷誰對誰錯,最後來做出的公平公正的解決方案。
5. 不能拿兩個孩子來做對比。
所謂沒有對比,沒有傷害。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二寶和大寶在生長髮育的過程當中肯定也存在著差異。“你看看,姐姐吃飯多乖啊!”“你看看妹妹刷牙多好啊!”“你看姐姐跑得多快啊!”......這種話一說就讓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對方“敵對化”了。
......
路漫漫其修遠兮,育兒路上充滿了荊棘也充滿了歡樂,我們對兩個寶寶傾注了同樣的,全部的,平等的愛希望她們在以後的道路上和平相處,互相包容,相親相愛的成長。各位家裡有二寶,或是準備要二寶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是怎樣教育兩個孩子的呢?歡迎大家透過評論,轉發的方式一起來討論哦。
回覆列表
二胎是我不敢想象的,因為頭胎生了兒子,很怕第二胎又生了個兒子,現在國家號召生二胎,而我身邊真正生了二胎的姐妹每一個是不後悔的!當然,如果家庭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別說二胎,三胎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