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虞小青

    棍棒底下打出的不是孝子,更有可能是無情的,不懂得去愛的,自卑的,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的,一個個表面上正常,實際上內心非常彷徨迷茫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時間流走,長輩早已忘了他打過你多少次,也從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任何的不妥,然而這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一生都無法抹去的陰影和記憶。一輩子都銘記在心。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就會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就學會了耐心,生活在批評之中就學會了譴責,如果生活在恐懼之中,就學會了憂慮。如果長期對孩子使用暴力,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所以說要用正能量的方式教育孩子,讓孩子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 2 # 滿慢兒

    棍棒底下出孝子,那是以前的時代。

    現在,這個方法不可行。

    現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來硬的,只會增加他的逆反心理。

    應該用心去溝通,去理解孩子。

    每個人,年少時都會有迷茫。

    身為家長,要做的是把孩子當成朋友。

  • 3 # 一知小雨

    我不認同這一方式。“棍棒之下出孝子”這句話由來已久,是典型的中式教育方法。可以說是深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家庭,甚至至今還荼毒著一些偏遠地區的家庭。

    隨著中西方文教育理念的融會貫通,社會逐漸認識到,棍棒教育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批評指正作用,反而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換言之,棍棒之下不僅不易出孝子,反而更易出逆子。

    1.家庭氛圍影響很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在家庭裡待的時間很長,你是怎樣的父母,你有怎樣的言行舉止,都會耳濡目染傳遞給孩子。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品行的塑造影響很大。試想一個家庭如果父慈母和,謙恭禮讓,孝敬家裡老人,孩子在這樣的氛圍薰陶下自然會發自內心的繼承父母的優良品格,主動孝順父母。

    2.父母受教育程度

    一般來說,家庭裡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的頻次則越低。

    因為這樣的父母,他們更明白自身在孩子面前的榜樣形象。採用棍棒教育對付孩子,換個層面看,更是對自身管教孩子的缺失。教孩子懂道理,比用棍棒呵斥孩子認錯有用得多。

    3.孩子是受害者

    不管從哪種角度,孩子作為未成年人,都是屬於受害者。適當的懲罰教育可以理解,但長期的棍棒教育,只會讓孩子喪失自信心,對自我開始否定,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會受到打罵。恩威並施,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選擇。

  • 4 # 讀懂已是過來人

    恕我直言,那是封建社會的愚昧教育思想,除了禁錮孩子的思想,達到父母易於管控的目的外,並不能給孩子的身心帶來益處

    我身邊就有真實事例:一男子經常因為兒子犯錯就打罵不休,周圍的鄰居曾試圖勸阻,該男子卻以“棍棒底下出孝子”

    為由趕走鄰居,然後用木棍更加激烈毆打兒子,直至兒子頭破血流才停止

    也許有人會說,父母這樣也是因為太氣憤,希望孩子學好,我認為這是為自己的不懂教育找臺階下,即便孩子有錯,你可以批評或者體罰,但是一定要掌握分寸,而且自己身為父母,就能保證不犯錯嗎?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的一舉一動都能折射出父母平時的樣子,與其打罵孩子,不如反省自己

    最後,勸那些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母,是時候改變自己的陳舊思想了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而且你永遠想象不到他有多麼愛自己的父母

  • 5 # 小關雜記

    古人說的話肯定有一定道理。我認為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種不是發自內心的孝,是一種帶有暗示性的孝。真正的孝是出於本能的,是潛意識的。

  • 6 # 叫我孫小猴

    先一起來解題,題目問:如何看待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

    其實提問者內心想問的是:長期受傳統中式教育模式影響,做個“虎爸”、“狼媽”能培養出自己期望中的好孩子嗎?

    當然,答案是肯定的,虎爸、狼媽、事件是真實的案例,他們培養出來的孩子品學兼優,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我希望在父母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如今我們對問題中“孝子”的定義是什麼?

    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大多數父母對孝子的定義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孝順“二字可以涵蓋的了。潛移默化之下,對其的理解已經成為。

    考得上名牌大學;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以及早日成婚讓自己抱上孫子。

    第二、我的孩子他想過上怎樣的的生活?

    我們總是一個勁的提醒和鞭策孩子們應該過上怎樣的生活。卻很少父母問過自己的孩子想要過上怎樣的生活。也許他只是想透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一個自己心儀已久的大學,去學自己喜歡的專業。希望生活裡有自己喜歡的人,喜歡做的事,健康開心就足夠了。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換位思考,理解我們的難處。但我們為什麼不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替他們想想呢?

    第三、我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合格的好孩子,那我們是否是合格的父母呢?

    其實大多數時候,為人父母總是把自己沒有完成的願望和夢想強加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我們過的不太幸福就想讓孩子們過的比我們幸福。從情感角度出發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我們又沒有想過在我們眼裡並不優秀的孩子們,在他們眼裡我們自是否是優秀的的爸媽呢?

    所以啊,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我們要明白適當嚴厲的教育的確可以督促孩子認真成長,努力學習。但過於嚴厲的教育可能會適得其反,害了自己的孩子,虎爸狼媽的成功案例只是,也只能是個例。

    我想所有的孩子們也希望母愛如水,父愛如山,而不希望母愛如洪水,父愛似山崩。

    以上。

  • 7 # 老K生活雜談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源於以前的教育方式,父母對於孩子嚴厲些會積極孩子,但前提是所處的時代背景,那個時代是百善孝為先,認為父母的說的話都是對的不能忤逆;但隨著時代發展,科技發達,思想進步,過於嚴格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促進孩子教育的提高,反而會造成孩子更加叛逆,反而會頂撞父母。所以要採用符合適合孩子性格特點的教育方式,當然有時還是需要嚴厲一些,但絕對不父母的話太過於嚴厲,還是要有的放矢,張弛有度。

  • 8 # 76年的無洺哥愛唱歌

    我不認同這樣的行為,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大人,家長做好表率,傳統文化,孝道傳承需要我們家長以身作則,家長有了孝道!孩子也逐漸學習,加上孝道的疏導!

  • 9 # 3元2

    我不認為這個傳統的教育方法是好方法。這種方法只能對性格柔弱,智商一般的人管用,而對性格倔強,智商較高的人適得其反。

  • 10 # 鐘聲洪本來就是同一人

    意思是,年輕無知,要經常受到鞭策,迫使他要向好的學習。

    不過,過去的打只是用小竹子。因為只是小教訓,不能打傷人。

  • 11 # 沙沙小觀園

    道理可有幾百種,只想說幾個真實的例子。郎朗的父親那叫一個嚴厲,小時練鋼琴,不認真偷懶,那是大皮帶的伺候的。而李雲迪那可是耐心又耐心的父母陪教出來的。

    張一山可是小時因太皮,媽媽的大巴掌那是經常來到他的臉上的,而楊紫那可是父親寵出溫心成長的。

  • 12 # X射線60945207

    客觀上講這句話有積極的一面,但是要理解它的精準要義,不能斷章取義而走入誤去。

    事物都有兩個方面,“棍棒出孝子”這句話也不例外。積極的一個方面是說教育孩子不能太溺愛,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孩子犯了錯誤就要批評,使他從小就學會為自己錯誤的行為買單,如果孩子犯了嚴重錯誤,在必要時也要進行適當的懲戒,古代私塾裡的戒尺由此而來,直到現在仍然有一些國家允許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懲戒,例如在美國又不少的州法律規定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懲戒,並且有的州還明確了懲戒的具體方式,比如密西西比州、佐治亞州、德克薩斯州等幾個州規定“體罰是指用木板擊打學生臀部的方式懲罰或糾正學生。”

    但是,這並不等於說可以隨便打罵孩子。擺事實講道理仍然是教育孩子的主要方法。如果隨意對孩子不問青紅皂白的進行打罵,會嚴重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甚至會扭曲孩子的性格,有證據表明,在非打既罵的惡劣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暴戾、暴力傾向、自閉憂鬱的比率較大。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門,需要家長認真學習,“棍棒出孝子”這句話也不能斷章取義機械運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18有沒有準備給寶寶買涼蓆的,哪個牌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