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胡麻枯萎病引致的。胡麻枯萎病是一種由半知菌亞門鐮胞菌屬真菌引致的病害,在胡麻苗期到成株期都可以發病。苗期染病,幼莖萎蔫,葉片黃枯,根部變為灰褐色;成株期發病,病株矮小黃化,頂梢垂萎。剖開病莖,可見維管束變褐,嚴重的全株萎蔫枯死。溼度大時,在病部可見粉紅色黴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該病主要是透過病殘體在土內越冬,種子也可帶菌。田間溼度低有利於病害發展。連作田往往發病重。
本病為土傳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5-7年,一旦發生,比較難於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業防治為基礎。
防治辦法:
1、選用抗病品種
如隴亞7號、隴亞8號、天亞5號、定亞17號等目前都是較抗病的品種。
2、實行輪作
有病的田塊,必須和非油料作物實行3-5年的輪作。
3、深翻曬垡,胡麻收穫後,要徹底清理病殘體,並深翻曬垡,促進病殘體儘早分解,減少越冬病原。
4、種子消毒
播種前,可選用種子重量0.2%的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4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拌種。
5、增施農家肥
農家肥必須充分腐熟,追肥特別是要重視磷肥的施用,以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抗病性。
6、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即噴藥防治,可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500倍,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400倍或者是40%的多·硫懸浮劑600-700倍進行噴霧。注意:噴藥應在晴天傍晚進行,不要在中午高溫下噴藥,而且應該是連噴帶灌,儘量讓藥液隨根莖滲入土內,以防止根系傳染。每7-10天一次,視病情連用2-3次。
分析死苗的原因,時間來的急的話從新補種,如果時間來不及的話,就想辦法看能種點什麼補救措施,讓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
這是胡麻枯萎病引致的。胡麻枯萎病是一種由半知菌亞門鐮胞菌屬真菌引致的病害,在胡麻苗期到成株期都可以發病。苗期染病,幼莖萎蔫,葉片黃枯,根部變為灰褐色;成株期發病,病株矮小黃化,頂梢垂萎。剖開病莖,可見維管束變褐,嚴重的全株萎蔫枯死。溼度大時,在病部可見粉紅色黴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該病主要是透過病殘體在土內越冬,種子也可帶菌。田間溼度低有利於病害發展。連作田往往發病重。
本病為土傳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5-7年,一旦發生,比較難於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業防治為基礎。
防治辦法:
1、選用抗病品種
如隴亞7號、隴亞8號、天亞5號、定亞17號等目前都是較抗病的品種。
2、實行輪作
有病的田塊,必須和非油料作物實行3-5年的輪作。
3、深翻曬垡,胡麻收穫後,要徹底清理病殘體,並深翻曬垡,促進病殘體儘早分解,減少越冬病原。
4、種子消毒
播種前,可選用種子重量0.2%的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4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拌種。
5、增施農家肥
農家肥必須充分腐熟,追肥特別是要重視磷肥的施用,以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抗病性。
6、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即噴藥防治,可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500倍,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400倍或者是40%的多·硫懸浮劑600-700倍進行噴霧。注意:噴藥應在晴天傍晚進行,不要在中午高溫下噴藥,而且應該是連噴帶灌,儘量讓藥液隨根莖滲入土內,以防止根系傳染。每7-10天一次,視病情連用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