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熊紅霞

    這讓我想起了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畫面——兩個小孩為了搶玩具,由於對方不給,這邊小孩又想玩,就拼命的想奪走,結果兩個小孩都委屈的哭了……再後來,你又會發現他們兩個又非常和睦、開心的玩到了一起,所以事實證明,孩子搶玩具未必是件壞事, 只要在家長正確的引導下,反而還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孩子搶玩具,說明他對此玩具很感興趣,覺得很好奇,或者自家剛好沒有這種玩具,所以才會有這種表現,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真的想玩,家長不應該狠狠的拒絕,也不應該說回家買一款一模一樣的玩具給他,因為哪怕你過後再買,他不一定還會喜歡。

    最好的辦法就是,可以告訴孩子把各自的玩具進行交換著玩,如果一方沒帶玩具,或者是經對方同意借過來玩也是可取的,這樣才能達到孩子的目的,如果借到還要及時鼓勵和表揚孩子哦,這樣以後孩子遇到類似的情況後,還能以非常禮貌的方式來解決,同樣還可以給孩子們樹立自信心的表現哦!

    二、 可能有些初為人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這種表現,還是有些擔心怕他長大以後會變成一個非常自私自利的人……其實完全不用擔心,畢竟孩子還小,他和成年人的自私自利是不一樣的,這種表現與道德上是沒有關係的,它是由孩子在每一個階段成長的心理發展特點所決定的。

    你想想,孩子剛出生,是不是完全沒有自我意識?一般到兩三歲之後,孩子這種自我意識心理就才開始慢慢加強,凡是看到外面感興趣的東西,都想要,有些你不買,反而還不會走,非讓你買下不可,所以這階段的孩子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他完全不能領會別人的觀點,只考慮到自己,一心想要的東西就一定想得到, 所以孩子從小有這種表現也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可以理解,慢慢長大了就好了……

    三、建議家長要想讓自己的孩子不斷的成長、進步的話,可以透過平時的親子閱讀來教會孩子如何懂禮貌待人,遇到問題如何解決等等。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家長都十分以身作則,平時再忙也會放下手中的工作,非常有耐心,有愛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學懂禮貌做人……利用親子閱讀的機會告訴孩子這些待人接物的道理,讓孩子們學會如何與別的小朋友做好相處等等。

  • 2 # 豆小米媽媽說

    你好,孩子們搶奪玩具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這個看孩子年齡段來決定怎麼做。

    如果孩子還比較小,剛有了物權意識,不想別人玩自己的玩具。孩子爭搶東西時候,家長應該站在孩子這邊,告訴對方孩子,這個玩具是誰的,其他人想玩,要問玩具的主人是否願意讓大家玩,如果孩子願意和大家一起玩就好。但是孩子不願意分享,不想給其他人玩,家長也要尊重孩子這段時間的心理需求,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信,獨立,等孩子再成長後會懂得分享的人。承認孩子的物品所屬權,家長明確的支援孩子,尊重孩子的意願。

    如果孩子已經大了點,互相之間只是嬉鬧而已,家長不用擔心。孩子之間爭搶玩具也是玩啊,家長不用插手,孩子之間自己的事情已經會解決的,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問題。家長總不能一直陪伴孩子,很多事情還是需要孩子之間自己處理。

  • 3 # 積木寶貝早教廈門中心

    這個問題,我不以積木寶貝的身份來回答,我只以我個人名字來答

    如果是搶別人玩具,就告訴他,如果想玩要友好的跟其他小朋友借,如果自己孩子還是不願意,找其他可以吸引他的東西轉移注意力,如果發脾氣,一定不要慣著,這是原則的問題!

    如果是被搶玩具,可以教導他學會分享,看孩子的意願,如果孩子不想分享,一定不要強迫他交出玩具,尊重孩子是首位!

    我的看法可能有點極端,但是我覺得讓小朋友在最純真的年紀,更自由自在,更受到尊重

  • 4 # 使用者6001355458

    這個問題也是我經常和我的學生家長交流的,我來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首先,孩子們搶玩具,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通常都是發生在2歲以上的孩子當中,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

    每個孩子都會保護自己的玩具,但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爸爸媽媽這麼說“你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小,你讓著他(她)”。我覺得這句話大家不陌生吧?甚至現在在讀我的回答的你,也說過這句話吧?

    我聽到這句話,我就想問:憑什麼?

    或許我們可以透過很多事情來試探性的看看這句話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在我們這裡曾經有一家自媒體做過一個實驗,在我們市實驗小學門口,開著一輛麵包車,一位主持人,一臺隱藏攝像機,在學生放學的時候,跟那些爸爸媽媽還沒來接的孩子說:你爸爸今天有事,讓我來接你,你跟我走。

    這個場景是不是像極了人販子拐賣兒童?你能看出來,上小學的孩子就一定看不出來?他們的爸爸媽媽一定教過,陌生人替家人來接他們,一定不準跟他們走,這個話,你肯定教過你孩子。可是實驗結果你一定想不到。

    實驗的20個孩子當中,有7位小朋友成功被帶上面包車。

    這是多大的機率?帶上車後問這些孩子的時候,他們都知道不能跟陌生人上車,問及原因,孩子們基本上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怎麼辦。

    那這個實驗跟孩子搶玩具有什麼關係?有關係,有大關係!

    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辦,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自我支配能力,遇到危險後,思想和身體根本不受自己支配,也根本不知道怎麼去支配。

    在他們的腦海裡,你的那句“你是哥哥,你該讓著弟弟”,在我們大人看來,要想好,大讓小,這沒問題啊,可是在孩子的邏輯當中,你的這句話給他帶來的邏輯後果就是:玩具,是我的,但是,是我玩還是給別人玩,這個我說了不算,因為爸爸媽媽用一句我聽不懂的“你是哥哥,你該讓著弟弟”,就拿走了我的支配權。

    這樣的邏輯如果經常出現在孩子的世界中,那也就意味著他不會支配自己的所有,他會更加逆來順受,他會認為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而且越是聽話的孩子,最後越不會支配自己,因為父母用大量的混蛋邏輯把他洗腦了。所以,你聽那些炫耀自己孩子說:我們家孩子就特懂事,玩具只要我說,他就給弟弟妹妹玩。恭喜你,你成功把你們家孩子的正常人的思維給抹去了,他是一個不正常的人了。

    所以我給我的孩子說,

    如果玩具是你的,那麼無論誰家的孩子想玩你的玩具,你自己做主,是給,還是不給,你說了算;

    如果其他的孩子搶走了你的玩具,你可以用你想到的任何方式去拿回來,商量?交換?甚至包括動手打,因為你必須學會保護自己以及自己的東西,打不打得過你自己衡量。我可以幫助你想辦法,但是我不會幫你去執行。

    如果是公用的玩具,那誰先來就是誰先玩,如果別的孩子先玩了,你後到,那你就等著,或者商量,或者交換,都可以,但是你不能搶,因為那不是你的玩具。相反,如果你先玩了,那後面的人等著,你同意讓給他才行,如果他搶,你可以動手打,而且我會站在你身後幫助你,雖然不動手,但是我絕對是你的後盾,即便是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了,我都會保護你。

    讓孩子養成獨立的,正常的人格,這才是在搶玩具這件事情背後,更重要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回老家為什麼自己總想讓另一半穿的好看些,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