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瞻能遠矚
-
2 # 的哥5435
這就是蘋果高明做法,降價後普通消費者購買認同,就象買股票一樣,等普通消費者有機會用蘋果軟體同安卓軟體作對比,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相對蘋果手機系統比安卓流暢一點點,後臺沒有那麼推送垃圾,息屏後臺不執行費電,也是蘋果手機做輕薄的原因,這是我個觀點,如果華為手機旗艦版手機相對便宜點,消費者容易接受,同等價格蘋果手機系統相對安卓手機耐用一點,每出新機都頂級cup,。
-
3 # 小楊分享身邊事
以京東app為例,現在Apple iPhone 11銷量佔據榜二,更有優惠券,可以滿5000減900,。優惠超前,這也促成了5小時賣出5億的驚天記錄。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在我看來原因有以下幾點:
之前蘋果手機價格高。蘋果進入中國市場多年,一直深受中國消費者青睞,之前網上有很多抨擊蘋果的,為何在蘋果降價後接著會買蘋果呢,近幾年蘋果手機價格水漲船高,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消費不起,有些人是發自內心的抨擊,有些人只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蘋果一降價,立刻就暴露出來了。蘋果手機執行流暢,反應速度快。不得不說硬體水平上,中國產手機與蘋果手機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用的時間久了之後,差距越發的明顯。炫耀。前幾年,蘋果作為手機的奢侈品,很多人以有一部蘋果手機為榮,近幾年,隨著華為,小米等眾多中國產手機的不斷崛起,這一現象已經好了許多,可是仍有一部人虛榮心作祟。不過,有對比才有前進的動力,未來的某些年,華為等中國產手機必將打敗蘋果手機,到那時,我們會以用中國產機為榮。
-
4 # 塗濤濤
這說明,老百姓對蘋果的價格比較敏感,降價有助於提高蘋果銷售額。這個問題涉及經濟學中比較經典的定價策略問題。
-
5 # 小倫說事兒
疫情導致蘋果其他地區的銷量直線下降,而國內成為了蘋果碩果僅存的地方。剛好蘋果的降價戳中了圖便宜的心態,畢竟以往蘋果手機高高在上不講價死貴。如今降價讓其進入真香區間。雖然最近米國限制華為讓民眾的情緒高漲,反對蘋果的呼聲很高,但是終究還是實實在在的降價更具有誘惑。
所以降價刺激了人們的購買慾望。所以單日暴增。主要是華為降幅不太明顯。所以間接的導致蘋果就值得購買了。
但是當此米國限制華為之時,雖然買華為不買蘋果有點政治綁架,但是能夠在自己接受範圍內支援一下中國產機還是比較好的。那些買蘋果的也不是不愛國,只是剛好到了他們的購買價格區間了。所以也沒必要噴他們。
總銷售額=售價✘銷量。當售價降低的時候自然就容易刺激銷量增長。雖然總銷售額不一定增多,但是銷量增多,市場份額會增多,這也就是各個手機廠家的必爭之地。得份額者得天下。畢竟手機只是一種盈利點兒,而市場份額高了,就可以靠生態掙錢。
-
6 # 景龍觀市
現在蘋果公司的產品線已經豐富到各個價格段,3000-10000元,我們可選的範圍也越來越多,蘋果在中國市場也越來越聰明,之前是不屑用價格作戰,請參考一下之前iPhone 5c和iPhone XR的定價策略,結果XR一降價大家都說是真香,去年的11更是直接降維-500元打擊!放下了高冷的姿態!
而中國產手機這幾年一直想著把旗艦手機的價格提上去,但各型別號配置使人眼花繚亂,引數各種縮水,價格反而越來越高!
同時安卓與iOS生態系統的先天差距也是我們選擇手機的重要考量因素!
一入iOS深似海,全家桶互動太強!
以前沒錢買華為,現在沒錢買華為!
-
7 # 科技一格
口裡喊著支援中國產,身體還是很誠實的嘛。
蘋果這波降價銷售,屬於正常操作這幾年,蘋果手機在國內的銷量一般,而且受這次疫情影響,其銷量也下降不少。蘋果這次想著在這個購物節來銷售一波,來減少全球疫情的下銷量下降的影響。
當然一方面蘋果也在清理4G手機庫存,今年下半年就要帶來iPhone12 5G手機。另一方面,以華為為代表的國內手機品牌崛起,加上華人的理性消費和愛國傾向,讓蘋果感受到威脅,擔心會有更大的利益損失。降價對對蘋果來說不算什麼好事,但是對消費者和國內蘋果產業鏈企業來說是好事蘋果如果是靠618購物節促銷活動提高目前的銷量可以理解,但如果把降價常態化這不符合蘋果公司一直以來的作風。高階、科技和時尚是的蘋果的代名詞。而降價要麼是成本壓縮,要麼是質量壓縮,有損蘋果形象。
蘋果手機的降價在短期內可能對國內手機市場有衝擊。但是對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到蘋果手機,體驗到iOS系統。而蘋果手機在國內的產業鏈企業可以獲得大量的訂單,減少疫情的影響。
當然也不要買了國外的產品就等同於不愛國,這是一個有正常理智,正常教育的人格所不應該出現的偏激觀點。而且不能將“愛國”標籤跟中國產手機繫結。最後,我們來看現在買蘋果手機劃不划算?未來3-5年內,5G會逐步在國內普及,覆蓋程度有限,並且大部分戶外使用環境下都極少需要極高速的行動網路環境,大部分人在現有的4G網路完善提速基本可以滿足。目前4G手機,到2022年都完全不會過時,低價買到折扣蘋果手機實際挺划算。
當然購買5G手機是更好的選擇,目前釋出的中國產手機基本都是5G手機,涵蓋了高階到中低端的領域,給消費者提供了很多的選擇。
-
8 # Underclound
純實用角度:買個蘋果正常用4-5年沒問題,買個安卓手機你用4-5年試試,之前礙於價格選擇安卓的,現在咬咬牙就能買到蘋果,還是品牌,價效比超高,你會選擇哪個?
-
9 # 林碧玉
根據京東報告資料,6月1日蘋果的銷量:5分鐘破3萬臺,當天成交額破15億。如果加上天貓、拼多多等平臺,可以說蘋果打了一場很漂亮的仗
先不著急發出恨鐵不成鋼的感慨,看看京東平臺截至目前,手機銷量排名
前四分別是小米10、華為P40 Pro、iPhone 11,華為P40,初始價格都在3999起,折後優惠價3000-5000,可以說是當前中高階手機的價格。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我們的消費能力在回升,同時在高階手機市場,中國產品牌衝擊蘋果,越來越成功
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財經,對政治認識不夠深刻。但我個人覺得國家沒有提倡禁止蘋果,一是國內有太多的相關產業鏈,要對蘋果動手,必須等國內廠商有能力填補市場
二是單獨一個蘋果還不夠國家看,而且下手要穩,上來就掀桌不是大棋手的風範
十年前推出的蘋果4,以5000左右的價格成為一代街機,可見蘋果的恐怖。那時候華為還在搞合約機,小米剛成立
2016年蘋果在國內的市場份額跌至9.6%,OPPO有R9,華為釋出Mate 9,P9,榮耀8,榮耀V8,VIVO有X9,這三家把蘋果擠到了第四名
但是市場份額是一回事,利潤是另一回事,蘋果穩佔高階機市場,利潤也是遙遙領先。各大廠商都擠在中低端,太擠了。華為憑藉Mate 20率先衝了上去,其它廠商也不相讓,趁著5G的勢頭,各各發布高階旗艦機
蘋果以前太過高高在上,近兩年被迫用了些從來看不上的手段,比如在釋出會上第一次對比友商,突出自己的A系列處理器,第一次大幅度降價促銷,第一次在618上搞活動,第一次出了個3000的中端機(雖然這款SE我感覺是垃圾,禁不住有人喜歡,銷量也是不錯)
總之,對於國內廠商來說,蘋果不是被打敗的對手,而是從來就壓在頭頂上,只是以前還不夠道行,不值得蘋果出手。所以,6.18這個結果,有什麼奇怪的,把蘋果拉下神壇,貼身打才是出路
回覆列表
蘋果手機5還有?乖乖,你這是捧蘋果呢,還是損蘋果呢?!10年前的貨還屯著,說明蘋果以前宣傳的銷量存在嚴重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