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姬良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溫和的通貨膨脹可以刺激經濟的增長。因為提高物價可以使廠商多得一點利潤,以刺激廠商投資的積極性。同時,溫和的通貨膨脹不會引起社會太大的動亂。相反,通貨緊縮,企業利潤減少甚至虧損,這將嚴重打擊生產者的積極性,使生產者減少生產甚至停產,結果社會的經濟增長受到抑制。

    舉個例子:例如,5%通貨膨脹率下的3%的加薪與2%的降薪,實際上在數值是相等的,但是工人並不總是那麼看。2%的降薪或許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傷害,而3%的加薪畢竟是加薪。因此,在這種思想下,5%通貨膨脹率,不僅加快的貨幣的流通次數,而且在社會中也會體現一種較好氛圍。而通縮會引起物價下跌,導致企業利潤減少和生產積極性降低,實際就業率低於充分就業率,實際經濟增長低於自然增長,不僅會導致降薪,甚至會使失業率上升。因此通縮的社會危害比通脹要強得多。

  • 2 # 炒股的邏輯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下面就用我淺薄的知識來回答一下。

    首先,我們要了解通脹跟通縮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通脹,就是東西越來越貴,例如今天的菜是1元,到了下個月就變成了了1.1;通縮,就是東西越來越便宜,例如今天的菜是1元,到了下個月就變成了0.9元。而溫和通脹,就是東西雖然漲價,但漲價的幅度是合理的。現在是沒有溫和通縮的說法。

    其次,我們來說說,為什麼會沒有溫和通縮這種說法。

    因為,通縮本來在經濟裡面就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所以再溫和的通縮都是不被待見的!

    為什麼通縮不好?我們知道,如果經濟不斷髮展,那物價必然會上漲,這就形成了通脹;而通縮,則意味著經濟的倒退。

    不僅如此,通縮將會導致貿易無法進展。我在上面是用菜價來做比喻,因為菜的價格低,而且是必須品,所以你感覺影響不大。那對於貿易方面,今天進價100,明天進價99,後天進價98,在通縮的影響下,物價一天比一天低,你早一天買就早一天虧錢,那你覺得貿易還可以發展嗎?而前面油價暴跌也是這個道理,為什麼會負油價?就是通縮的極致表現:每天都比前一天價格低,最終導致負價格出現。

  • 3 # 方新俠V

    現代經濟實際上是不存在通縮的,因為掌權者有濫發貨幣的天然屬性,所以貨幣只會越發越多,通脹都壓不住還哪來的通縮!

  • 4 # 一心學好經濟的股民

    其實歷史上發生過,我學經濟學的時候學習到過,通貨緊縮會增加失業,gdp下降,所以自從西方經濟學體系成型後,就不會再有緊縮這回事了,

  • 5 # 小紀小白

    中國長期的通脹讓大家對通脹很熟悉,而對通縮很陌生,從而覺得經濟上不存在通縮這個東西,我們的錢只會越來越毛。

    其實不是的。

    當前的中國經濟已有通縮的預期。從今年以來全球各類資產價格的表現來看,隱含的是通縮的預期。

    所以相比溫和通脹,溫和通縮也是存在的。

    疫情衝擊經濟

    為何會出現通縮預期?原因在於新冠肺炎在全球急劇擴散,所有國家幾乎無一倖免。而為了控制疫情,大家普遍採取了交通管制或者社交隔離等措施,這必然會對經濟形成較大的傷害。

    新冠病毒的基本傳染數高達3左右,而要想控制住疫情,必須將其傳染數降至1以下。而在缺乏有效疫苗的情況下,必須把公共交通和社交接觸降低2/3以上,這意味著在採取管制措施的期間,經濟就可能會出現類似程度的降幅。

    今年前兩個月,疫情最先衝擊的是中國。而中國為了抗擊疫情,在1月底啟動了武漢封城和全國各省的公共衛生一級響應機制,其效果就是2月份的全華人口遷徙規模減少了70%,迅速將新冠病毒的傳染數降至1以下,很快控制住了疫情。

    但為此我們付出的代價,則是前兩個月消費和投資增速降幅超過20%,而且考慮到1月份經濟受疫情影響不大,2月份的單月降幅或接近50%。我們估算1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降幅或接近10%,創下40年以來的最大單季降幅。

    隨後到3月初,疫情的震中轉移到歐洲和美國。而歐美各國在3月中下旬紛紛採取了交通管制和隔離措施,例如義大利和西班牙分別在3月10日和14日啟動了全國封城,法國則是在3月16日進入“戰爭狀態”,美國最嚴重的紐約州在3月22日啟動了居家令。這意味著這些歐美國家從3月中旬開始,其經濟也會出現類似中國2月份的大幅下滑。

    而到了3月下旬,新興市場國家的疫情急劇升溫,3月25日和26日印度和南非分別進入為期21天的全國封城狀態,印尼則是在3月31日宣佈進行大規模社群隔離。這意味著這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也從3月下旬開始相繼大面積的冰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Quattroporte近期表示,2020年全球或出現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預計在該組織的180個成員國中,170個的人均收入將下降。

    收入下降影響消費

    由於經濟衰退帶來失業激增、居民收入大幅下滑,必然導致居民消費能力下降。

    在疫情最嚴重的美國,其每週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已經從3月初的20萬左右飆升至660萬,過去3周累計的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近1700萬,這意味著美國4月份失業率或迅速飆升至10%以上。

    受失業飆升的影響,美國4月份的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驟降至71,創下2012年以來的新低。在德國,4月份的GFK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2.7;在日本3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31.1;在南韓,3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78.4,這三者均為09年下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因此,疫情導致全球居民的購買力受損,使得大家節衣縮食,這就會產生通縮的壓力。

  • 6 # 諮詢師天生

    很多人都是通脹為洪水猛獸,但實際上一般比較合適的通貨膨脹速度不但是經濟表現良好的指標,而且也是經濟不斷增長的催化劑。只有通貨膨脹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讓生產方有動力去投資,從而僱傭更多的工人,讓收入繼續增加,並且達到經濟全面增長的情況。

    不過通貨膨脹如果並不溼度就會引發其他的問題,比如說如果通貨膨脹出現過快的情況就會對消費市場形成衝擊,這有可能是因為貨幣供給量太大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於貨幣流通速度太快引起的。而當通貨膨脹速度比較慢的時候,就會對生產方的投資意願產生影響,讓這些工廠開始縮減生產,並且解僱一些工人,釋放一些產能,這樣就造成經濟的倒退。

    所以我們知道通脹如果在維持,在適度的情況下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溫和通脹,在制定貨幣政策的時候,一般是將通貨膨脹確定在一個目標值以內,如果通貨膨脹保持溫和,那麼就意味著貨幣政策沒有必要進行調整,否則過大的通貨膨脹時就需要縮緊貨幣政策,而過低的通貨膨脹值就應該擴大貨幣寬鬆的程度。

    但是通縮並沒有一個適度的含義在裡面,因為通縮本身就意味著通脹已經低到了非常嚴重的情況,這使得物價開始下跌,工廠方和投資方會加速的縮減自己的生產,因此經濟開始萎縮,個人的收入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傳導到消費市場,引發經濟的衰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十年前考上中師的學生的學習水平相當於現在哪個層次的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