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魔獨孤求踹

    “山無稜,天地合,冬雷震震夏雨雪”

    “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這裡的雨做動詞,以為下雨、落下的意思。

    在古文中如果兩個名詞連用,既不是非並列關係,也不是修飾關係,其中必有一個名詞變成了動詞。

    為了區別,做動詞的這一個名詞會改變讀音。比如雨[yù]雪霏霏、王王[wàng]天下……

    所以我想《還珠格格》裡紫薇她媽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極有可能叫夏雨[yù]荷~你懂的~

  • 2 # 南一郎

    “雨”字,在古文中,可作名詞也可作動詞,其本意是動詞。

    作名詞的時候,就是普遍的第三聲。作動詞時,就發第四聲(yù)。當此字發第四聲時,就是“下”的意思,下雨或下雪等。

    01 作動詞理解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此詩句中,“雨”是動詞,所以要發第四聲, 雨雪,就是下雪的意思,菲菲就是大雪紛飛的樣子。又比如“天雨牆壞”,這裡的“雨”也是下雨的意思。

    有人說,這裡的雨字為什麼不能念第三聲,即作名詞,同時下雨和雪(即雨夾雪)。這樣理解的話其實就脫離了全文情境。首先,全文的感情基調是非常哀傷的,以雪襯托更為貼切。其次,霏霏兩字形容大雪紛飛的樣子。此情此景,更能烘托全詩表達的無比哀傷之情。可以想象一下,大雪紛紛揚揚的畫面及雨夾雪的畫面,其意境上的差別。有朋友說霏霏也可形容雨的紛飛,沒錯,但主要適用綿綿細雨,細雨和大雪同時紛飛的場景較少見,因此時細雨一般都化成雪了。

    結合寫作時代的語言環境作些探究。甲骨文中,雨字形狀表明其原意就是動詞,在古文中,類似“天雨雪”這樣的用法是比比皆是的。如:

    《詩經·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漢樂府·上邪》:“山無陵,江水為竭,夏雷震震,冬雨雪,天地分,乃敢與君絕!”;……02 作名詞理解

    如果這裡的“雨”字念第三聲,作名詞,感覺另一種大膽猜測或更合適。即古文經常出現的同義複詞。楊、柳其實均特指柳(“依依”其實就是形容柳樹,而非楊樹);雨、雪其實均特指雪。因句子結構及音節的需要,使用同義複詞,以二字代替一字,古文中也不鮮見。下面舉幾例:

    田獵: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室屋:盡殺崔杼之妻子及支屬,燒其室屋。脂膏: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徒益辛苦耳。斧斤:斧斤以時入山林…………

    這樣理解,無論結構和意境都相對妥帖些,至少比雨和雪同時紛飛的解釋合理些。在寫完上述文字之後,我又想,上述的“同義複詞”似乎應該是“偏義複詞”更為準確些:兩個字不完全同義,實際是偏向後一個字的意思。不過,之後又查了若干資料,古詩文中的楊與柳還真是同科異屬之木,二者常常通用,和今天我們理解的楊樹和柳樹是完全不一樣的。參見下面文字:

    《爾雅·釋木》:“楊,蒲柳也。旄,澤柳也。檉,河柳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柳》:“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蓋一類二種也。”看來是越辨越清晰,越辨越有意思了,同義複詞無疑了!

    不過就先秦語言環境看,雨字還是用其本意多一些。大家覺得呢?歡迎以發散的思維來討論,大家的意見也使我受益非淺。

  • 3 # 文史漫遊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兩句出自《詩經·小雅·采薇》,算得上是《詩經》最為著名的詩句之一。

    從《采薇》的整體的內容上看,應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所作。詩中表現出了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其中,雨(yù),音同玉,為 “下” 的意思,這裡作動詞用,“雨雪”即為下雪的意思。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遇到大雪天。雨(yù)和“遇”也同音,理解為遇到,遭遇之意。

    這兩句詩是可謂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前句以依依的楊柳來象徵離別的不捨,後句用大雪紛飛來形容歸來的淒涼。詩句在歸鄉的有限畫面中,以時空的變換及強烈對比表現出難以言喻的人生遭際及感慨。

    同一個“我”,有“昔往”“今來”之分;同一條路,有“楊柳依依”的離情別緒與“雨雪霏霏”的冷寂淒涼之別。在這一“往”一“來”之中,有回憶,有嚮往;有邊關,有故鄉;有苦難,有希望;有信念,亦有情長。在有限的景色中卻能飽含無限的情思,情景交織,給人以心靈的觸動。

    我想,這也就是這短短兩句詩行歷來為人所稱道所喜愛的原因吧。

  • 4 # 文螢之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出自《詩經·小雅·采薇》,該句與其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是《采薇》中的千古名句。

    全句用現代漢語翻譯過來後的意思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歸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其中“雨雪霏霏”的“雨”讀作“yù”,結合全句看,“雨”作為動詞,“雨雪”是指下雪大得像下雨一般,旨在形容雪特別大。

    從全句來看,“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構造了一幅雪中歸路人的悽美畫境,與前句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構造的一幅初春出征的輕柔歡快的美景形成鮮明對比。回想當初出門遠征時還是春天,楊樹柳樹隨著春風依依飄揚,可是如今歸來時,已經是大雪紛紛的冬天。透過這種對比,把背井離鄉在外征戰的歸人,他們的經歷和歸思書於不言之意境中。

  • 5 # 漸悟0565

    這首詩出自《詩經》中的《采薇》,分為六章,描寫的是卸甲退役的一個戍卒在返家途中的心路歷程,道路泥濘,崎嶇坎坷,邊關漸遠,鄉關漸近,他踽踽獨行遙望家鄉,撫今憶昔,思緒紛繁,百感交集。此詩就是三千多年前一個久戎之卒的追憶唱嘆之作。其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意思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曼舞;如今退役歸鄉來,大雪飄飄冷風襲人。抒發的是他內心的傷感和悲情。其中的“雨”,讀yu,音四聲,作動詞用形容下雪。

  • 6 # 小遠2020

    雨,現代文一般情況下是名詞,雨水,讀第三聲。

    此處的“雨”,是名詞作動詞,在古文中“雨”常常名詞作動詞用,作動詞用的時候讀作第四聲,“雨雪”就是下雪的意思。漢代樂府名歌《上邪》中有一句“冬雷陣陣,夏雨雪”,其中的“雨”也是一樣的意思,同樣作動詞用,讀第四聲。

    此句出自詩經中的《采薇》,全句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意思是:當初我離開時,是楊柳依依春光正茂;如今回來卻是大雪紛紛寒冬凜然。

  • 7 # 不愛玉米麵

    雨,這個字有兩個讀音。讀三聲時,是名詞,就是從天而降的那個雨水。第二個讀音是四聲,是動詞,表示雨雪下來的意思。

  • 8 # 阿眉的隨筆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選自《詩經 采薇 小雅》,這是《詩經》三百篇裡最好句子。“雨”讀yu,第四聲,動詞“下”的意思。要弄懂“雨”的讀音和詞性,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弄懂“雨”的讀音,做名詞還是動詞,得看後面“霏霏”的意思。從詞的本義出發,此處“霏霏”的意思是雪花紛落的樣子。當然也有形容“雨雪”煙雲盛密貌,因此“霏霏”也可以形容“雨”,比如范仲淹《岳陽樓記》裡有“若夫淫雨霏霏”,但這個“雨”必須是連綿不斷的下個不停,有煙霧狀;或者像江南春天的梅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全籠著一層薄煙”,朱自清筆下這樣的“雨”可以是“霏霏”。但《采薇》是一首北部的軍旅民歌,薇菜從發芽到長成青苗到根都老去,戰士還沒有回到家鄉,反映的是周朝一個普通計程車卒在北方戍邊思念家鄉,青春在沙場上蹉跎,晚年才回到家鄉的哀嘆。北地苦寒,朔風泠冽,而非江南煙雨,用“下雪”,用紛紛揚揚的大雪,而非“雨加雪”,更能描述和體現北部地域的特徵!

    二、要從主人公的情感出發,理解這個“雨”的讀音和詞性。這幾句詩的後面是:“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主人公為什麼傷悲?因為離家時還是像楊柳那樣的青蔥少年,如今回來,已是“鄉音無改鬢毛衰”,落在頭上的是雪花還是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滄桑鉅變,不是“雨”能表達了的。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以哀景渲哀也是“雪上加霜”啊!

    三、要從季節的變換,光陰的流轉賦予的象徵意義出發,理解“雨”的讀音和詞性。年輕的時候被徵入伍,告別家鄉,是楊柳依依的春天,送行的隊伍裡也許還有自己心愛的姑娘,雖有萬般的不捨,但心裡還是溫暖的;如今歸家,卻是大雪飄飄的寒冷冬季,爹孃是否還在,伊人是否安好,“行道遲遲”,為什麼腳步如此緩慢,“近鄉情更怯”啊!所以“雨雪”隱去了“雨”,突出了“雪”,用“雪”代表冬季,用“雪”來象徵一個人生命的冬季!

    四、“雨雪”的“雨”做動詞,在以後的文章時有所見。比如《蘇武傳》裡:“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就是天“下雪”,結合下句的“齧雪”,所以不是既下雨又下雪的意思。

    因此對古典詩文的讀音和詞義的理解,我們務必要聯絡上下文和整個文章的內容來理解,不可斷章取義。還要從詞的本義出發,準確地把握古人遣詞造句的良苦用心,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許多象徵意義都是約定俗成而一脈相承,這些約定俗成的意象,可以幫助我們揣摩文字背後蘊藏著的豐富內涵。(本人原創作品,歡迎大家斧正!)

  • 9 # 東南飛語

    “雨雪霏霏”的“雨”在這裡作動詞講,我們把它讀成yù(去聲,也就是第四聲)。在古代漢語裡這叫“破讀”(古代漢語中用同一個字表示的詞,有時由於意義和詞性的變化而使讀音有所不同,是兩個不同的詞,所謂破讀,就是用本字來改讀古書中的假借字)。破讀“雨”本是名詞,讀成去聲,“雨”就是動詞,“雨雪”就是下雪。

    這句詩源自《詩經》之《小雅》中的《采薇》,是一首描寫戰爭的詩,是一位戍邊兵士在服役歸來途中寫下的,它的前一句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短短兩句,從楊柳依依到雨雪霏霏,歲月無痕逝者如斯,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戰爭的無情,也感受到了士兵對家鄉的無限思念,彷彿楊柳和大雪都已經懂得了他的心情。

    在《小雅》另一篇描寫農事的《信南山》中,也有類似的用法,“上天同雲,雨雪雰雰”,“雨雪雰雰”與“雨雪霏霏”一樣都是大雪紛紛滿天揚的冬季雪景。

    《詩經》堪稱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瑰寶,品讀其中的每一首詩,都讓我受益匪淺,大家有空讀一讀詩經吧。

  • 10 # 聿遠

    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有不同看法。我認為這個雨字結合采薇原詩上下文的關聯意思,再結合其他因素來看應該念做第三聲。也就是說平常下雨的雨。

    采薇的最後一段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在這篇曠世名作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作為全詩最為觸動人們心絃的名句,更是為歷代詩人稱頌而成為《詩》三百中最為著名的佳句之一。

    但也正是在這句詩中,出現了一個很長時間來爭論不休的問題,“雨雪霏霏”中的“雨”究竟應該讀什麼音?

    現在的主流觀點認為,“雨”在這裡應該讀作四聲“yù”是將“雨”作動詞用。是下雪的意思。全句描寫了戍卒在歸來時正下著紛紛大雪,烘托並表達了戍卒走在大雪中思念家鄉的悲傷情感。

    但是我認為這是一種斷章取義的理解。這裡的雨應該讀作yǔ。就是指自然現象的雨。

    從采薇的最後一段前四句來看,“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是嚴格的對偶句。《詩經》中對於形式美的追求可謂是極致的。在《關雎》、《蒹葭》、《碩鼠》----等多篇世人耳熟能詳的作品中都有,而在《采薇》中也不會例外。

    對偶句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上下對偶的詞性必須是相同的。把這兩句排列起來看就應該更清楚了。

    楊柳依依。

    雨雪霏霏

    在句中楊柳是對應雨雪的。依依對應霏霏。楊柳指的是楊樹和柳樹,是兩個名詞進行組合而形成的並列結構,而根據對偶的原則,雨雪也應該是兩個名片語成的並列結構。不然用下雪去對應楊柳是否彆扭啊。

    古詩是用來吟唱的,《詩經》作為古典詩集,由於其吟唱的功能,一般不會採用突兀與尖銳的音調,《采薇》全詩的音調也非常的平潤與柔滑。大家可試著讀一下,感受一下讀第三聲與讀第四聲的感覺。

    如果在平滑的吟誦中突然出現突兀去聲,會非常影響詩歌中音韻的美感,而讀作yǔ的聲就柔順與平滑。能夠更好的表達悲傷情感。

    理解一個字的意思,不能單從字面理解。要結合上下文的意思。詩中的行道遲遲說明行程艱難,路不好走。如果單是大雪霏霏路還是應該說好走的。但是如果是雨夾雪造成道路泥濘溼滑難行,恐怕就是行道遲遲了。

    另外如果是大雪紛飛,銀裝素裹,山舞銀蛇,原駛蠟像,惟餘莽莽的話,也就沒有了《采薇》描寫的,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基調。

    只有斜雨夾大雪,泥濘一片,潮溼加寒冷再加上疲憊才是,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還有一種說法是霏霏是形容大雪紛飛的樣子的。那麼就舉個栗子吧。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岳陽樓記》選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0cc以下排量大踏板如何選擇?配置高,有ABS,質量過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