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鹿先森0705
-
2 # 不懂山
同是畫家,所用材質不同,表現方法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也就造成不同的繪畫特點與興趣取向。中國畫注重筆墨情趣,意象勝於形象……,西畫勝於質感與形象……,。畫者的主觀感受及審美取向價值訣定他未來的繪畫歷程。
(個人感受),中國畫如跳水,西畫如跳崖,中西結合彷彿揹著降落傘跳的。同樣的高度,感受的過程也不同。中國畫不但感受到跳的一刻,還且感受到水中情趣,並有一定的緩衝,中國畫水分重。西畫的一跳,弄不好摔死,摔傷,掉胳膊掉腿。中西結合,既中又西,或偏中或偏西,揹著降落傘,會隨風飄,要麼飄到天外,要麼落到水裡,或地上,也許會掛在樹杈上,不上不下,自己都不知畫的啥。
登峰造極的畫家,縱是高峰頂上,也敢跳,他會落到他想去的地方,他是一步一步走上去的,回的來。而另一群,高山頂上,回不來,他都不知到自己怎麼登上去的。
一個畫家初始腳步,往哪裡邁,走向哪裡?是一路結的緣,而慢慢改變了他的興趣。
-
3 # 詩夜城主
國畫家和西畫家各自的興趣點
籠統的講,國畫家的興趣點就是畫國畫,西畫家的興趣點就是畫油畫,不過,偶爾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國畫家也畫起油畫,西畫家也畫起國畫,畢竟對於現在的人而言,藝術是相通的,更何況國畫和油畫都涉及到“透視法”,前者是“散點透視”,後者是“焦點透視”,
若具體的說,國畫家和西畫家的興趣點是怎樣慢慢區分開來,根據藝術的文化特性,來區分興趣點,國畫注重“寫意”,(“寫意”是國畫藝術的文化)以大自然為師,那麼,國畫家的興趣在於“寫生”,觀賞感受大自然的原生態面貌,領會人文情懷,我們常說的敬畏自然,心懷憐憫之心,
然而,西方油畫注重“寫實”(“寫實”是油畫藝術的文化)對現實世界的高度還原,那麼,西畫家的興趣在於深入體會現實世界的真實生活,這從中包括了臨摹模仿,才可達到真實還原的效果,所以說,西畫家的興趣還在於想象,把虛幻的事物描繪的真實,就需要想象,
西畫家在創作時,追求物象的真實逼真,所以色彩可以重複多次的修飾;國畫家在創作時,追求物象的“靈性”(靈魂及性情)不在乎表象是否真實,所以說,西畫家的興趣在於“畫皮”,國畫家的興趣在於“畫骨”,皮是表象,骨是靈魂性情;但是,現在的國畫家和西畫家推崇的是“中西結合”的藝術理念,以至於兩者的興趣點逐漸相同,難以區分。
-
4 # 黃智637
國畫家和西畫家有各自而不同的興趣點,國畫家的興趣感是以山水風景為題材而創作國畫作品,西畫家的興趣感是以人物形象為題材而創作油畫作品。作為畫家來說,無論是國畫家還是西畫家,他們之間的興趣點本身就是區分開來的。
一、國畫作品以“寫意”為主,以線條、墨色為造型手段進行創作。國畫家就是創作國畫作品,表現出國畫作品的意境美。至於國畫家興趣點,也就是對西洋畫有興趣,畢竟國畫和油畫是兩種不同的繪畫種類,國畫家有興趣學習或者創作油畫作品,只要創作的國畫作品能達到較好的藝術造詣,適當地學習和創作油畫作品,充實的繪畫創作的綜合能力,來滿足自己的興趣感,使自己的繪畫水平進一步的提高。
二、油畫藝術是畫家運用構圖、線條、色彩來塑造藝術形象,表現出油畫作品美感的藝術效果。如西畫家對國畫有興趣感,就要學習和掌握國畫藝術。國畫藝術講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外師造化”,要求畫家學習自然景觀的美,掌握自然界其內在的規律,從中吸取創作素材,而真實地描繪它原貌,就能學好國畫藝術。
三、國畫和油畫都是繪畫藝術,它們之間是相互區別和聯絡的統一。國畫和油畫兩種不同的繪畫種類,都是很難學的繪畫藝術。無論是國畫家還是西畫家,學好本專業的畫就是最好的選擇,一名畫家一生的精力是有限,不可能把國畫和油畫都學好,創作出具有藝術價值的繪畫作品。國畫家和西畫家若要對本專業以外的畫種有興趣點,只有在休閒之餘,練習和創作自己感興趣而創作繪畫作品,就能豐富自己繪畫藝術的審美情趣。
-
5 # 藝往情生
國畫與西畫,本來就是兩個不同文化背景的繪畫藝術體系,具體從所用的畫材到繪畫技法和所繪畫的物件(題材),都有很大區別。中國畫注重筆墨、情趣、意象勝於形象,而西畫注重透視、光、色彩、質感與形象。所以,畫者的主觀感受及審美取向在這兩大類不同文化、創作背景體系中很自然的在隨著逐步深入的過程而區分開來。
-
6 # 逸墨軒特色工筆畫
畫家是一個神聖的稱呼,能夠稱得上畫家的人,他的作品和藝術修養也己超過了一般的藝術愛好者了。所以國畫家和西畫家所選擇的追求也不一樣,這條路在成為畫家之前早己規劃好了。他們的興趣點,早己在學習階段就己經慢慢形成,國畫和西畫只是他們努力追求成為國畫家或西畫家的目標。
西洋畫(一般稱西畫)具有寫實的,講究光影透視,比較講究科學。西方繪畫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就是人體藝術(模特寫生包括素描)是西方繪畫的造型基礎訓練,非常注重人物(模特)的透視、人體解剖學以及光線與色彩的調和。將人體模特寫生入畫大多是西畫為主,多以西畫為表現形式。研究人體解剖學的基礎的上,真實的描繪人物真實的具體形象。當然也有印象派、野獸派等比較自我,只注重色彩和情緒的表達,構圖和光影效果,不再講究科學的真實再現自然景色,完全抽象,無實物。
國畫是指以毛筆和宣紙為特色,以特有的中國畫顏料為媒介的藝術作品。他是中國特有的繪畫畫種,與西方繪畫完全不同。講究筆墨功夫和意境的處理,好的國畫作品除構圖色彩等,還要有書法功底,講究書法用筆。中國畫還受到宗教影響,也受到儒教文人的影響,特別是人文畫,透視是散點透視,不講究科學,講究畫的韻味,在似與不似之間,具有寫意性,追求中國畫的藝術性和靈魂。
中國畫和西畫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系,從而也產生了風格不同的畫家。
回覆列表
(個人見解)
國畫家是意境+寫實,西畫家是寫實+意境
側重點不一樣!
原因分析:文化層面:在中國儒學貴為尊,但老子的道家無為思想依然貫穿整個封建社會始末,這也為傳統文人墨客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想意識形態,國畫有嚴謹的一面也有突出意向的一面,兩者相互結合,相輔相成是國畫的一個重要特點,欣賞國畫,我覺得先品其意,後品其畫,畫的本身與其延伸的意境往往是異曲同工的。這也是國畫的最大特點。
西方畫家流派眾多,但大多都以寫實為主(後印象派和現代主義是中世紀資本主義初期思想解放後產物)透過文化層面分析,這與西方國家的宗教思想有關,宗教思想影響下,人們對於理想人,理想國的描繪更加突出,他們會在神學影響的框架下,對事物進行描繪,而這都逃不開人的框架和想象中神的勾勒,所以我們看油畫作品,往往是寫實大於意境。
國畫和西畫都是不同文明衍生出來的對於現實與想象的思考的呈現,他們所呈現的特點也是不同文明程序下社會的整體特點。
圖一:徐悲鴻國畫經典――《奔馬》
圖二:范寬――《溪山行旅圖》
圖三:梵高――《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