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在歷代皇帝中可謂是無人可與比肩。他雖然沒有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那樣的佳話,但其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和招攬人才的博大胸襟,乃至駕馭人才的手段,都比劉備要高出好幾個檔次。他的用人標準,幾乎到了無下限的程度。他手下將帥們的出身就可鮮明地體現出這一點。
7
回覆列表
  • 1 # 白雲雁水

    毛澤東最欣賞兩個封建帝王,他在讀馮夢龍的《智囊》捲上寫下批語:“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唐太宗是在唐朝建國後第九個年頭即位稱帝的。長期的戰爭與動亂,使民不聊生,社會經濟千瘡百孔。因此,結束戰亂,醫治戰爭創傷,恢復與發展生產,便成為廣大民眾的迫切要求。因而,當他即位之後,即在朝臣中開展治國方略的大討論,把求賢致治作為基本方針。貞觀二年(628年),唐太宗對右僕射封德彝說:“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貞觀十三年(639年)他又對身邊侍臣講:“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賢才。”在唐太宗看來,人作為社會的主體,其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國力的強弱——特別是國家官員的素質。他認為,官不在多而在精,在賢,在有才能,在有幹勁。他在貞觀元年(627年)即指出:

    致治之本,惟在於審。量才授職,務省官員。故《書》稱:“任官惟賢才。”又云:“官不必備,惟其人。”若得其善者,雖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縱多亦奚為?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比於畫地作餅,不可食也。

    為了讓群臣懂得人才的重要性,唐太宗以歷代王朝的興亡治亂的歷史經驗來為他的人才觀作證。他說劉邦“田舍翁耳”,其所以能取天下、定天下,“蓋任得賢臣所致”。他認為,“隋氏傾覆者,豈惟其君無道,亦由股肱無良。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蘊之徒,居高官,食厚祿,受人委任,惟行諂佞,蔽塞聰明,欲令其國無危,不可得也”。他由此總結道:“得士則昌,失人則亡。”“正主御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唯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也。”

    唐太宗復原圖片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十分講究原則和策略,體現出了封建君主的博大胸襟和超前眼光。可以說,在這一點上,歷代君王中無出其右者。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有幾個突出的特點:

    一是選賢任能德才兼備、不拘一格

    貞觀二年(628年),唐太宗對身邊侍臣講:“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又說:“朕之授官,必擇才行,若才行不至,縱朕至親,亦不虛授。”他明確提出要把“才行兼備”作為國家各級官員的必備條件,並且按照這個標準來任用官員。 在他看來,有德乏才、有才乏德,均為弊端,不宜重用。但若德才兼備,則難能可貴,當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

    魏徵早年參加過瓦崗寨農民起義軍,後歸唐做太子李建成的洗馬,是李建成的主要謀士,曾勸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追查李建成的親信,抓住了魏徵。唐太宗問:“你為什麼要為李建成出謀劃策,與我作對?”魏徵正言道:“人各為其主,可惜李建成不聽我的勸 告,否則今日勝負成敗也尚未可知呢!”太宗見魏徵機警剛直,便不計前嫌,任命魏徵為諫議大夫。魏徵盡職盡責,向唐太宗提出許多建議和尖銳批評,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名臣。

    長孫無忌是太宗長孫皇后的哥哥,也是唐太宗早年的朋友,在建立唐朝的鬥爭中立功不小。貞觀七年(633年),唐太宗任命長孫無忌為司空兼掌門下省、尚書省。高士廉勸阻說:“以外戚立三公,嫌議者謂天子以私治家。”太宗不以為然,說:“朕任官必以才。不者,雖親若襄邑王神符,不妄授;若才雖仇如魏徵,不棄也。”唐太宗所說的襄邑王李神符,是太宗的叔父,雖有過功勞,但缺乏管理才能,而且腿腳有毛病,行動不便,所以太宗沒有重用他。太宗接著又說,如果因為長孫無忌是皇后的哥哥而照顧他,多給他一些金銀玉帛就行了。現在之所以託與大任,是因為他文武兼備。長孫無忌知道此事後,也害怕別人說皇帝有私心,推辭不就。太宗則是堅決地說:“吾為官擇人,惟才是與,苟或不才,雖親不用……如其有才,雖仇不棄……今日之舉,非私親也。”長孫無忌只好接受了任命,後來果然在“貞觀之治”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是偏重從庶族地主知識分子中提拔人才

    隋文帝時雖然明令廢除了九品中正制,但唐初士族(即氏族或世族)仍有不小的勢力。唐太宗也清醒地認識到,士族勢力可能在 一定條件下膨脹發展。貞觀十二年(638年),唐太宗下令修改《氏族志》,吏部尚書高士廉等人竟不顧當時已是李氏王朝的天下,而把崔姓列為第一等。唐太宗對此大為不滿,遂提出“尚官”原則,即不論各家族歷史上如何,要憑現在的功勞和官爵重新評定,“於是以皇族為首,外戚次之,降崔民幹為第三”。這樣,李姓便被排於 《氏族志》第一,從而極大地壓抑了魏晉以來山東、江南等大族世家。原來出身於中小地主階級但對唐王朝有功的人也被提升到顯赫地位。

    唐太宗雖然把皇族李姓列為第一,但他從一開始就注意限制皇族勢力,不許他們有過多的特權。唐高祖李淵曾沿襲舊制,將皇族子孫乃至童孺都封為王。唐太宗則不然,他在貞觀元年(627年)即對群臣講:“自兩漢已降,惟封子及兄弟,其疏遠者,非有大功,如漢之賈、澤,並不得受封。若一切封王,多給力役,乃至勞苦萬姓,以養己之親屬。”於是,他下令降宗室郡王皆為縣公,只留幾個確有功勞的不降,他對皇室成員同樣實行論功封賞的政策。

    唐太宗壓制士族的目的是廣開才路,讓中小地主以及庶民中的優秀分子有升遷和從事政務的機會。據統計,太宗當朝23年,共用相28人,其中魏徵、馬周、戴胄出身寒微,張亮的出身則是普通農夫。唐太宗還指令國學中四門學所招1300人中,必須有800人是“庶人之俊異者”,即招收無官無祿的百姓子弟。加之國學所招官員子弟中有大批人不是士族,這樣,普通地主和普通官吏的子弟進身的機會就大大增加了。

    唐太宗壓抑士族的舉措,表現出他不拘等級、門第、資歷而廣選人才的氣魄。他認為,國家是大有人才的,關鍵是眼界要開闊,要善於發現並及時給以恰當的任用。貞觀二年(628年),唐太宗命令右僕射封德彝推薦人才,但封德彝好長時間也未能推薦一人,他對唐太宗說:“不是我不盡心,只是至今沒有發現有傑出才能的人。”唐太宗批評他說:“以前的聖明君主,他們用人好比使用器物,都是取用當時的人才,不可能去向別的朝代借取的。因此,你只能說自己無知人之明,不會發現人才罷!怎能誣衊這一代沒有人才呢?”

    唐太宗一改魏晉南北朝以來以門閥士族地主為政權支柱、實行少數人參政的人才政策。他將政權建築在包括廣大中小地主階級的整個地主階級的基礎上,並偏重於依靠中小地主和一般知識分子中的傑出人才,不僅擴大了李唐王朝的統治基礎,而且還使李唐王朝建立伊始,便呈現出勃勃生機的景象。李唐王朝的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形成的。

    三是知人善任、人盡其才

    唐太宗認為,人才有長短,不必兼通。“人君選賢才以為股肱心膂,當推誠任之。人不可以求備,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長。”他在《帝範·審官》中說,作為明君,其用人,猶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為轅,曲者以為輪,長者以為棟樑,短者以為拱角,無曲直長短,各有所施”; 並具體地分析說,“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怯者取其慎,無愚智勇怯,兼而用之”

    在實踐中,唐太宗也正是這樣針對其人所長而用其才的。如房玄齡善於運籌謀略,杜如晦長於決斷。唐太宗每與房玄齡謀事時,總是說“非如晦不能決”;待到杜如晦表態首肯後,再用玄齡之策……在“玄武門之變”前夕,太宗就曾急召房玄齡、杜如晦入秦王府密謀,聽取他倆的意見。貞觀三年(629年),太宗任房玄齡、杜如晦為尚書左右僕射。二人共同輔佐太宗,猶如太宗的左右二膀,時人將他倆並稱為“房杜”,這還為後世衍生出“房謀杜斷”的成語。他們在貞觀時期以賢相著稱,固然是因於他們的德行、才能所致,也與唐太宗知人善任、取長舍短是分不開的。

    劇照:唐太宗與房玄齡、杜如晦研究朝政

    又如戴胄居官“忠清公直”,唐太宗據此將戴由兵部郎中擢為大理少卿,使其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史載戴胄任大理少卿之後,“前後犯顏執法,言如湧泉,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蕭瑀“忠直居多”,人品亦好,但是性情猖介,與同僚多不合,往往發表錯誤意見。唐太宗瞭解這一點,不以“讒人罪之”,一直重用。馬周出身貧賤,從小失去父母,卻生性曠達不羈,鄉人看不起他。後來他幾經曲折到了長安,在中郎將常何家當門客。貞觀五年 (631年),唐太宗要文武百官都上書言皇帝得失,提批評建議。常何是個武將,沒有文才就讓馬周代寫,當常何把馬周寫的20餘條意見呈給太宗時,太宗拍手叫好。他知道常何寫不出來,就追問是誰的手筆。常何承認說:“這不是臣的主意,是臣家中的客人馬周寫的。”太宗馬上召馬週上殿,竟接連派了四批使者去催。馬周來後,太宗與他大談國家大事,馬周講了自己的見解,馬周的上疏,與唐太宗平日所思所想一拍即合,唐太宗認為馬周識察事物的能力極強,處理事情敏捷果斷,機智善辯,善於疏奏,就讓他在門下省值班,授監察御史的職務。貞觀十八年(644年),馬周又升遷為中書令。

    在中國古代史上,像唐太宗這樣將“知人善任”的用人藝術運用得如此嫻熟圓潤、如此爐火純青的帝王並不多見,而唐太宗之所以善任群賢,使他們能夠心情舒暢地各盡其才,乃得力於他的知人,得力於他對群賢優缺點、長短處的細緻、全面、正確的瞭解。 這樣,他便能夠在任使上揚長避短,讓大家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四是尊重人才,關心人才,保護人才

    唐太宗認為,人才是國家的棟樑,因此不僅要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予以隨才任使,充分尊重、充分信任,而且在平時日常生活中也要給以充分關懷和照顧。

    貞觀三年(629年),太子的老師李綱患有腳疾,不能穿鞋走路,太宗就送給他一乘轎子,令東宮侍衛抬他進東宮,並要求太子親自引導李綱上殿,太宗親自迎接見他。唐太宗聽說開國大將、兵部尚書兼知政事李勣得了急病,藥方上講把鬍鬚燒成灰做“藥引子”可治此疾,於是便剪去自己的鬍鬚給李勣配藥。李勣感動得叩頭至流血,泣不成聲。太宗卻說:“吾為社稷計耳,不煩深謝。”

    唐太宗還注意對正直剛烈的賢士們的政治保護。這些賢士因正直剛烈的特點,所以最容易受到傷害,特別是小人的讒害。魏徵剛諫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而唐太宗容忍魏徵、保護魏徵也是中國歷史上頗為著名的納諫例子。各種唐史資料都記載說,魏徵作為諫議大夫而堅守職責,剛直不阿,往往用最尖銳的批評弄得唐太宗面紅耳赤,下不了臺。貞觀二年(628年),唐太宗讓長孫皇后將鄭(仁基)家年方二八的女兒招來為妃。魏徵知道後,就氣沖沖地對他說:你住在宮殿樓臺,應該想到百姓有沒有茅草房安身;你身穿錦繡,應該想到百姓有沒有麻布蔽體;你妻妾成群,應該想到天下男子是不是都有了妻室。你要娶的姑娘早已許有婆家;你奪人之妻,難道是國君為民父母的行為嗎?太宗聽了大吃一驚,聽從了魏徵的勸諫。魏徵的敢於直言以諫,使唐太宗對他也有些害怕。唐太宗喜歡鷂子,一次,他正在後花園裡玩鷂子,聽見魏徵的說話聲,趕忙把鷂子藏在衣袖裡。魏徵裝著沒看見,同他議論國家大事,大談皇帝玩物喪志的歷史教訓。太宗心裡發急,但魏徵則滔滔不絕。等到魏徵離開時,鷂子已經悶死。太宗常常表揚魏徵直諫,他把自己比作礦石中的金,把魏徵比作將金從礦石中提煉出來並鍛造成器的能工巧匠,他說:“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

    美術作品:唐太宗與魏徵

    當然,唐太宗也是一個有性子的人,他對魏徵的批評也有忍無可忍的時候。一次魏徵在朝廷當眾頂撞了太宗,太宗回宮後怒氣未消,對長孫皇后說:“恨不得殺了那個鄉巴佬,使我下不了臺!”長孫皇后聽罷,馬上穿上朝服,向太宗稱賀。她說:“我和陛下是夫妻,講話都還要看你顏色,謹慎行事。而大臣都可以當面批評你,頂撞你,說明這些人都是公而無私的忠臣。像魏徵這樣的人批評你,你沒有處罰他,說明你有開明納諫的胸懷。有你這樣的明君和魏徵那樣的良臣,天下還有什麼不安定的呢?”聽了皇后的勸解,唐太宗又轉怒為喜。魏徵也曾說過:“是陛下引導我們批評建議,我們臣下才敢言的。否則我們哪敢批評?”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因病不治而逝,唐太宗親往魏徵府上吊唁,放聲大哭,還為這位忠臣諍友親書碑文。過後,他懷念魏徵的好處,對侍臣說: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已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唐太宗虛心納諫的胸懷,吸引了不少有遠見卓識的人為他陳述利弊得失,形成了一個以魏徵、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為首的智囊團,使他在制訂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政策時,能儘量注意切合實際,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而其虛心納諫的本身,除了表明他對人才的保護之外,也是對人才和知識的尊重。

    “貞觀之治”,正是在這種君臣上下、社會上下比較一致的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人本主義的和諧氣氛中發生與發展起來的,唐太宗李世民,不愧為中國古代封建帝王中,最偉大的君主。

  • 2 # 正在南書房行走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賢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國之道久為後世所推崇,即便放在今天仍值得我們認真借鑑學習。而在他的所有治國方略中,用人之道又更為重要,那麼他有哪些用人之道?

    一、惟才是舉,不拘一格;

    二、知人善任,洞人不疑;

    三、科舉取士,廣納人才;

    四、嚴於律己,虛心納諫;

    李世民能做到一代明君,與他的用人之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古來治天下,良臣比忠臣要重要。

    李世民能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不像現在的一些領導幹部,只用近的,不用對的。

  • 3 # 文清文清小故事

    我認為這與李世民的家族和經歷有關,

    首先,太宗本人出身於關隴集團這個逆天的政治群體。有多逆天呢?裡面的八柱國、十二將軍個個都是入則為相、出則為將的人物,不僅能治國,還特麼特能打!這其中包括了隋朝楊氏一系以及唐朝李氏一系。所以太宗可以說一出生身邊就圍繞著當時全天下最精英的一群人,更要命的,是他本身也是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毛澤東評為“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

    論家世,先祖曾位列關隴集團十二將軍(李虎)到了李淵一代已成一方諸侯;

    論能力,李世民十五歲隨我爹去爭雄天下,二十出頭便一戰成名消滅西秦霸王薛氏,接著僅憑手中幾千玄甲精騎便一次性消滅了中原兩大勢力(竇建德、王世充),替李世民的父親掃蕩天下之餘還獲得了“天策上將”的名稱,就這份經歷有幾個人能比!!

    所以這樣的背景+這樣的才幹,形成了他識人用人的風格 — 只要是聰明人你就來,憑李世民的手腕,也不會怕鎮不住的!而僅憑上述兩點,有才華的人誰不願意去跟隨他呢?

    當仍是秦王的李世民手下早已聚集了一堆能力超群的文人武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大多出自於他此時的班底),可以說他根本不用像平常的領導一樣,去擔心底下的聰明人會反他,而相反,當聰明人遇見這樣的天之驕子時,那是比他還要害怕啊!!

    因為無論憑功業還是能力,太宗都是第一流的人才和第一流的領導,聰明人喜歡和聰明人呆一塊的這個道理古今皆通,只要你是個有才華的人,就要千方百計把你弄到手下,如果你不願意,要麼便用才華和魅力去征服你!要麼,就殺!就問你服不服,服不服!!!(魏徵、李靖、秦叔寶等這些厲害角色就是在其征戰、稱帝過程中逐漸收服的)

  • 4 # 藍鳥1683

    這個觀點不敢苟同,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在歷代皇帝中無人比肩?怎麼可能。如果說重用太子的謀臣魏徵的話,那他不如齊桓公,姜小白不記殺身之仇重用管仲成就霸業。別的用人方式也不見得比秦穆公用百里奚,秦孝公用商鞅,也不一定會比的上劉邦用蕭何、張良、韓信。。。

    但總的來說,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視人才,“為政之要,惟在得人。”“雖照車十二,黃金累千,豈如多士之隆、一賢之重,此求人之貴也。”這都是他重視人才思想的體現。

    李世民對人才的策略值得學習。他的用人之道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

    1)天下訪賢。唐太宗即位後,多次公開頒佈求賢的詔書,在全國範圍內求賢。要求身居要職的宰相也把主要精力用於選拔人才。

    2)唯才是舉。李世民對他們不講門戶,不分親疏,不避仇嫌,不論前後,甚至昔日仇敵也是量能授官,任人唯賢。

    3)知人善用。深入瞭解每個人的特點,充分發揮各人所長。他說:“明君無棄士。不以一惡忘其善,勿以小暇掩其功,割政分機,盡其所有。”太宗還把多謀但不善斷的房玄齡和少謀但善斷的杜如晦搭配起來,成為“房謀杜斷”的佳話。

    4)尊敬人才。重視人才價值感的體現。貞觀十二年,他頒發田令,命將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24位開國功臣畫像於凌煙閣,以表彰他們的勳德,使之“永貽於後昆”,以為人臣榮耀之最。此後,凌煙閣成為唐代豪傑功成名就的標誌。

    5)完善科舉。將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度發揚光大,給庶人晉升通道,徹底結束了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士族地主壟斷官場的局面。由於實施科舉考試,大批英才湧現出來,太宗對此欣喜不已,曾自豪說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確實值得後人學習,由於他的格局宏大,開創了唐帝國的盛世局面。

  • 5 # Mr馮二

    無人比肩這樣的說法有點誇張,歷代英明的帝王都在伯仲之間。劉邦、朱元璋這些開國君王自不會差過唐太宗,就是嘉靖帝都不比太宗差。

    太宗用人有兩點。

    第一、英雄不問出處。

    自魏晉南北朝至隋,官員絕大部分是從士族中選拔的,所謂“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雖然講究出身和門第是選拔人才過程中的嚴重弊端,但是士族門閥控制的社會是沒人願意去改變的!

    唐太宗採取士庶並舉的方針,不但用士族中的長孫無忌、高士廉等人,也重用馬周等貧民出身的人。這很不容易,你想想你自己願不願意和低你幾個身份等級的人一起共事。

    第二、人盡其才。

    用現代話說,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房謀杜斷不是說房玄齡不能做判斷,杜如晦不能出點子,而是房玄齡的點子比杜如晦出彩,杜如晦的分析判斷力比房玄齡強。

    唐太宗知人善用,房玄齡中書令、長孫無忌吏部、劉政會戶部、李道宗禮部、杜如晦兵部、張亮刑部,你如果瞭解這些人的故事,你會品味出太宗用人用專長的韻味,以及那種微妙的平衡和恰到好處。

  • 6 # 靈石蘊

    李世民出身的李家,祖上從北魏到隋朝,都是高官顯貴,為歷世豪族,標準門閥家庭。這些家庭出生的子女,雖說衣食無憂,但是家族資源更多的是偏向於嫡長子,外部的邦交士族也更願意結交支援對方家族中的嫡系子孫

    作為回報,自己的嫡長子也會把關注點聚焦在對方長子頭上,假如聚焦旁子,可能就會失去長子支援,從而事倍功半。可能旁子更優秀,但出生已決定立場,都不傻

    資源偏向於嫡長子,所以門中其餘子女,想成就一番事業,較之嫡長,要做的更多

    李世民正是這種情況

    大家都知道,他是李老二,上面還有大哥李建成。李建成的老婆鄭觀音,出身滎陽鄭氏,父親鄭繼伯襲爵吳山郡公;李世民呢,老婆觀音婢,雖也是大族出身,但連同哥哥母親打小就被長兄趕出家門……觀音婢要是嫁給李建成,只能做妾

    李世民想成就一番基業,就別想和大哥爭奪大戶嫡系資源,他只有另闢蹊徑。事實也是如此,早期部下房玄齡、杜如晦等,都是地方小官,程咬金、秦瓊、徐世績等,都為瓦崗降將……

    靠著小人物幹掉大哥取得天下,李世民當家做主之後,開科取士乾的風生水起。當然,李世民畢竟大戶出身,對於大戶子弟,也沒有虧待

  • 7 # 盧克文工作室

    唐太宗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 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訓,認識到皇帝要勤於政事,大臣要廉潔奉公,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統治才能鞏固。 ②他善於用人和重視納諫,貞觀時期,名相名將輩出,如“房謀杜斷”的房玄齡和杜如晦,敢於直言的魏徵等。 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數,避免宰相專權。 ④合併州縣,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減輕人民負擔。 ⑤重視文化教育,完善科舉制,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科最為重要;中央設國子學、太學等,學校還有了專業分科,如醫學、算學、天文學等。 ⑥唐太宗以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贏得各民族的擁戴,北方各族尊稱他為“天可汗”。唐太宗還設立安西都護符作為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加強了唐蕃友好關係,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發展 ⑧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學習熬製砂糖的技術。 唐太宗實行一些比較開明的政策,既維護了統治,又使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發展,國力強盛,為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奠定了基礎,不愧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

  • 8 # 老衲侃春秋

    皇帝作為中國古代的最高統治者,各有自己的管理手段。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權、術、法。

    一、確立並維護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

    二、廣泛召集天下人才,為己所用;

    三、治理國家,確保江山社稷之穩固。

    歷史上有作為的帝王,除了文治武功卓然超群以外,御人術也都運用的爐火純青,否則怎麼能有效調動手下更好的為我所用呢?所謂的用人之道,說白了就是皇帝的御臣之術。

    具體做法可以概括為陽儒陰法,或者說外儒內法。也就是說,中國帝王表面上遵從儒術,內在的實質卻在使用法家之術。

    所謂的法,乃是韓非子的法。為什麼韓非子這麼受到推崇,因為韓非子的法術,撓到了皇帝的最癢處。術是什麼?韓非子有兩個層次的答案:

    “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生殺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韓非子·定法》

    “術者,藏之於胸中,以偶眾端而潛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顯,而術不欲見。”《韓非子·難三》

    這裡明確說了,兩層意思合二為一,術就是指帝王駕御群臣的秘密之術!這個術的本質,就是要讓大臣們感到天威難測,才能發揮其巨大的威懾力。

    但在顯示出Regal的同時,還要不時地給予必要的恩典,做到“剛柔相濟”,才能夠使整個團隊發揮出最大效能。

    唐朝的明君李世民,之所以能帶領他的團隊,取得貞觀之治的巨大成就,其中一條就是爐火純青的運用了這種御人術。

    第一部分:駕馭武將的所用的招數

    (一)李靖的冰火兩重天

    公元630年春天,李靖帶隊一鼓作氣平滅了東突厥部落,為大唐的開疆拓土立下了不世之功。打了勝仗,大軍班師回朝。

    李靖悻悻的回府後才知道,他被御史大夫溫彥博狠狠的參了一本。彈劾的理由是說,李靖管理部隊不力,軍紀鬆弛,致使胡虜宮中的珍奇異寶,讓士兵貪為己有。 主帥縱容部屬趁機擄掠、中飽私囊,這個罪名可就大了,不但勞而無功,弄不好還可能為此鋃鐺入獄。

    次日在朝堂覲見皇上,只見一頓訓斥像狂風暴雨一樣傾瀉而來,李靖頓時就暈頭轉向了。不敢辯解、不敢邀功,所能做的只能是頻頻叩首謝罪。等退出朝堂以後,李靖還沒有尋思過味來。

    被勒令回家反省的李靖,真有些寢食難安,食不知味。時刻擔心會被皇帝找個理由滅了。忽然有一天,太宗忽然又傳召他進宮。李靖此刻很是惶恐,這次進宮是禍呢還是福呢?心裡一點都不託底。

    這次的君臣對話,出乎李靖的意料,皇上的語氣和上次截然相反:“從前隋朝的將領史萬歲擊敗西突厥的達頭可汗,回朝後卻有功不賞,被隨便安了一個罪名就殺了。這些事情相信你也很清楚,不過你放心,朕是不會幹這種殺戮功臣的事情的。朕想好了,決定赦免你的罪行,獎勵你的功勳!”

    聽完這一席話,李靖頓時覺得撥雲見日,連日來憂愁和恐懼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喜獲重生的慶幸和感恩。

    李世民接著說道:“前些日子有人進讒言,說了一些對你不利的話。朕現在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你可千萬不要為此介懷啊!”

    這種關心,這種信任!任誰聽了不覺得心裡頭暖呼呼的。“皇上萬歲。”聽到這話,李靖頓時老淚縱橫,差一點就喊出這句口號來。

    論功行賞,李靖被拜為尚書右僕射,賜絹2000匹。那一刻,李靖真的有一種冰火兩重天之感。

    公元635年李靖再度帶兵大破吐谷渾,這次班師回朝,他低調多了。後來又遭人誣告謀反,他就汲取了上次的教訓,趕緊閉門謝客、低調做人。從此“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

    (《舊唐書·李靖傳》後晉·劉昫等)

    (二)李勣受到的龍恩

    凌煙閣另一個功臣李勣曾患上急病,李世民前去探望,聽說大夫開的藥方中要用鬍鬚燒的灰做藥引子,太宗毫不猶豫的剪下自己鬍鬚,讓他熬藥,把李勣感動的是“頓首見血,泣以懇謝”。

    李世民並不承情,話頭一轉寬慰他道:“這是為了社稷江山考慮,並非為你個人,有什麼可謝的?”

    《孝經·開宗明義章》裡說得很明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古人把頭髮、鬍鬚看得比命還重。

    皇上能拋卻了自己的形象和身份,剪鬍鬚為愛將治病,這可不是一般的舉動。要知道,那可不是普通人的鬍鬚,那可是“龍鬚”,這一大碗“龍鬚湯”,充分體現出了皇帝的皇恩浩蕩來。難怪李勣叩頭哭謝,把頭都磕出了血來。試想,有了這樣關心體恤下屬的皇帝,為臣子的還能不死心塌地,死而後已為其效命嗎?

    還有一次,是李世民設宴,席間對李勣說:“朕準備把年幼的太子託付給大臣,想來想去沒有比卿更適合的人。你過去不負於李密,現在難道會有負於朕嗎?”看到皇上這麼看重自己,李勣拭淚辭謝,咬破指頭,沾血為誓。

    李勣這一激動可毀了,一會兒便喝得酩酊大醉。面對李勣這種失態狀態,李世民沒有說話,只是解下自己衣服親自給他披上。

    第二部分:控制文臣使用的辦法

    (一)對於位高權重的文臣大員

    在李世民的團隊中,房玄齡是一位兢兢業業、一心為公的宰輔重臣,他應該是最能領會聖意的心腹大臣之一。但依然會時刻感受到李世民的天威難測。

    史載房玄齡在貞觀年間至少曾經被停職過三次。

    第一次是發生在公元636年,被勒令回家停職反省。長孫皇后特意為此事勸諫。最後皇上有了臺階,同時也給了皇后一個面子,於是君臣在握手言和,一切都歸於自然。

    房玄齡二次觸犯龍顏,黃門侍郎禇遂良連忙上疏求情,房玄齡又被召回了朝廷。

    但最後一次停職,更體現了一種君臣之間的默契。這一次把房玄齡“譴歸”後,一連過了好幾天,始終沒人來勸諫。

    朝中政務繁冗,絕不允許他把房玄齡晾太久。但沒有人求情,皇上沒有臺階可下,這回可真有點坐蠟了。

    李世民思謀半天,腦子突然靈光一閃,很快就有了辦法。

    於是他告訴侍臣,說明天要去芙蓉園遊玩。芙蓉園位於長安城的東南角,要去那裡必然要經過房玄齡的宅邸。

    房玄齡得知訊息後,立刻命子弟灑掃門庭。子弟問其故,房玄齡笑著說:“皇上隨時會駕到!”

    房玄齡猜測的果然不錯,皇上剛遊玩了一會,就吩咐起駕回宮。在回宮的路上,“順道”到丞相府坐坐,最後又“順便”把房玄齡接回了皇宮。對深解聖意的睿智大臣,不用多說,一切盡在不言中就可以了。說破了聖上難堪,大臣尷尬。

    李世民作為皇上,時不時給房玄齡上上“緊箍咒”,這麼做的目的有三:

    一、檢驗自己對權力的掌控程度,以防被暗中坐大的“權臣”架空;

    二、藉此顯示皇權的威嚴,讓房玄齡知道,君與臣之間有一道永遠不能跨越的界限,所以,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對雙方都有好處;

    三、提醒房玄齡:雖然你很重要,但是你千萬不要以為朝廷離了你就不轉了,你應該始終保持戒驕戒躁、謙虛謹慎的態度,永遠不能驕傲自大、忘乎所以。

    作為房玄齡而言,或許一開始一被批評就嚇得惶惶不可終日,可他後來就逐漸明白了——皇帝手中的那把“鍾馗利劍”儘管看上去有些可怕,可它通常只是起一種威嚇作用的;只要你忠心不改、恪盡職守,那把劍就不會真的往你身上招呼。

    所以他自此後就有了應對措施。

    一方面,他雖然仍舊對他的本職工作兢兢業業,但卻時刻有著被皇帝“譴歸私第”的心理準備。他不但再也不會被皇帝的批評嚇得寢食難安,而且就算被停職,也權當是度假。因為他知道皇帝離不開他、朝廷離不開他,所以不管怎麼“譴歸”他都能很快官復原職,一點也不用擔心。

    可另一方面,他也深深懂得,自己所享有的一切榮寵和恩澤都是皇上的賜予,假如稍有不慎,隨時有可能被天子全盤收回。所以,必須時刻保持臨深履薄、戒慎恐懼之心,越是皇恩浩蕩,越要謙遜辭讓。總而言之一句話:為官要盡職,做人要低調。

    當房玄齡晚年病重時,唐太宗為了探視方便,竟命令將皇宮圍牆鑿開,以便直達房玄齡家。他每天派遣使臣前去問候,並派名醫去治療;聽到病情有所減輕,便喜形於色,一聽說加重,便滿面愁雲。房玄齡彌留之際,又親自來到病榻前與之握手訣別。

    (二)對於耿介的諍臣

    遇到耿直的諍臣,李世民知道,他們都是直線思維型的,不和你繞彎子。所以,什麼手腕都不用使了。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但有時在諍臣那裡還倒吃些小虧,比如在魏徵那裡。

    有臣下給李世民送來一隻形態俊異、毛色漂亮的鷂鳥,李世民看了,非常喜歡,便放在手掌中賞玩不已。這時魏徵從遠處走來,李世民已無處躲避——哪有君躲臣的道理?傳出去也不好聽呀。只好急忙把鷂藏在了懷裡。

    魏徵早在就發覺了,佯作不知。上前來向他稟告事情,稟告完並不走,還給皇上上起課來,雲山霧海的講述古代帝王由於貪圖安逸享樂、沉醉聲色犬馬而最終喪國滅身的事,勸諫“明君”當以此為戒。

    他那裡沒完沒了、滔滔不絕的地講,李世民卻是有一搭無一搭的聽著。他心裡卻很著急,盼著魏徵快走。可是魏徵就是不走,愣是磨嘰了半天才告辭而去。“終於走了。”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伸手向懷裡掏去。“壞事了!”他一摸就感覺不對勁,趕緊掏出來一看,這個可愛的小鳥已經被生生的捂死在他的的懷裡!當時惋惜不已。

    過了好半天才尋思過來味,原來讓魏徵給涮了,他其實早就知道自己把鳥藏懷裡了,所以一直賴著不走,東拉西扯的嘮叨了半天,直到小鳥被捂死!

    想到這裡,氣得他跺腳大罵:“好你個鄉巴佬,你等著。你今天弄死了我的小鳥,看我哪天不騸掉你的老鳥,讓你變成個太監!”

    在此事情上,表面看起來李世民吃點小虧,但正因為他有納諫之心,有容人之量,所以,在諍臣的監督下,避免犯不必要的各類錯誤。

    結語:總之,君臣之間,如果光是皇帝高高在上統御群臣,那君臣之間的信任度就會降低。只有建立了互信,這個團隊才能凝聚成緊密的一團,這個團隊才能披荊斬棘,無往而不勝。

    要對李世民的用人手段進行評價,還是下面這個評語比較全面而且中肯:

    “對後世的中國文人來說,太宗代表了一個文治武功理想地結合起來的盛世:國家由一個精力充沛但聰明而謹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著他的帝國,同時又一貫謙虛耐心地聽取群臣,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見。太宗的施政作風之所以被人推崇,不僅由於它的成就,而且由於它接近儒家的納諫愛民為治國之本這一理想,另外還由於它表現了君臣之間水乳交融的關係。”(《劍橋中國隋唐史》英·崔瑞德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2)

    參考資料:《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劍橋中國隋唐史》英·崔瑞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人的陪葬品種哪些珠寶文玩不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