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宋國笑
-
2 # Stager
首先,應該明確一個事實 ,模仿跟讀只是形式上練習嘴巴和口腔肌肉,我們不要忘了讀的本質。讀的本質是英語句子的聲音和聲音對應的腦海中的思維。聲音對應思維,思維驅動發音。至於最終說出來的正確英語,只是正確思維驅動下的英語句子在嘴巴肌肉上的動作而已。
其次,在時間和精力分配上,應該花七到八成的時間來精跟精讀。自己精心選擇材料,把句子和單詞含義都理解清楚,發音也完全掌握後,播放英美人士的標準語音,在聽聲音能完全浮現對應描述的情景的時候,可以試著跟著標準音發出自己的聲音。發聲專注於含義和腦海中的情景,不要被具體的單詞和句法關係所羈絆。自己的聲音緊跟標準音後半秒鐘以內。跟讀的過程中,標準原聲的聲音對應自己腦海中的情景,情景浮現的瞬間(大約延遲0.3秒內)自己調動口腔肌肉發出聲音,發出的聲音會同剛剛結束的標準音自動對照,對照後下一個聲音繼續,發音繼續,以此反覆。
再次,在英語高階水平前,我建議儘量不要泛讀,除非泛讀的材料能理解七八成的含義。在不理解含義,聽或者讀時腦海中無法浮現情景的時候,跟著讀只是鸚鵡學舌,除了鍛鍊了口腔肌肉,對英語學習本身沒有任何幫助。
-
3 # 霹靂嬌娃861
模仿跟讀,是糾音的終極武器。每天堅持在於精讀,長期堅持積累量。
首先是模仿,模仿native speaker的發音,以及相同句子不同情景的語調不同。很多人覺得自己英語口音重,因此對自己產生懷疑,我是不是沒有學習外語的天賦?其次,都說看電影聽音樂學英語,我怎麼一點起色都沒有?其三,都說要跟讀和模仿來練習口語,打磨語音語調,為什麼我跟讀了那麼多遍仍然沒有變化?
分析一下幾點原因: 第一,詞彙量不足,所學習單詞太少,如同漢語,如果你不知道一些詞彙表達,那麼對你來說語句的意思就很難理解,第二,語法結構混亂,雖然跟讀選擇的是情景對話,同時還有一些名人演講,涉及到長難句,就很難把控節奏和語感,第三,跟讀只是注重跟,沒有做到像也沒有理解語義,沒有形成英語思維,聽起來還是像Chinglish。
那麼精讀要注意一下幾點:
①咬字方法咬字和發音位置是關鍵。
漢語的咬字和發聲方法猶如通俗歌曲,而英語就像美聲,感覺漢語多用胸腔,而英語需要小腹發力,尤其是爆破音如t, p和短母音如put。試試用漢語的方式發“普特”和短促有力的put是不是很不一樣?所以他們的發音位置其實是不同的。此外,漢語咬字很扁,送氣少,舌頭也不需要做很大的動作,而英語或者我在學的德語就不是了,感覺舌頭的戲碼很多……那麼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要用誇張的口型大聲來讀,旨在練習我們不常用的面部肌肉。如果做不到誇張口型的,可以去了解一下瘋狂英語。等到肌肉熟悉了,就會發現不用特別大的口型也能發對。
②連音、重讀、弱讀、失去爆破等語音學規則
口語講究發音pronunciation和語調intonation。很多情況下人們把二者混為一談。大多數人在學習母音子音,乃至單音節詞的時候,除了個別由於方言造成的障礙,如l,r,n等,發音其實都比較準確。但是遇到多音節詞、片語到整個句子的時候就會跑調,重音沒找對,而且沒有遵循句子中吞音、連音、失去爆破、濁化等規則!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規律就好像烹飪中的五味決定了你的外語的味道!還有就是很多人會覺得外華人怎麼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詞,每次讀同樣的句子都感覺喘不上氣要中間斷一下。其實這是因為我們在讀的過程中沒有預測後面的內容,氣息沒有分配均勻,把氣息都用在了前面。同時也是因為沒有正確掌握像是be動詞,介詞等虛詞的弱讀,詞與詞之間的連讀,導致句子不連貫。詞尾子音和詞首的母音連讀就像詞語之間的粘合劑,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時候人們會說“啊?他說的原來是那幾個詞啊,完全沒聽出來!”
語言和音樂之間的過渡就好像rap說唱,說唱者必須有很強的節奏感。其實語言也是有節奏的。先拿個簡單的例子:Not at all! 應連音讀為 no-ta-tall。1語境不只是起到逼迫你用外語的效果,如果你不留心觀察母語者說話所用的片語、句式、語音語調、語氣、甚至肢體動作,那麼其實無異於在國內。詞彙、語法都線上,加之精心打磨的語音地道口語才能產生!
④重複跟讀
對於初學者來說,很難做到讀一遍就完全掌握語音語調語義,所以一分鐘短對話可能重複3-5遍,你才感覺有點進步,稍長的對話,可能持續練習一個小時。如果你英語水平不錯,在選擇對話的時候,儘量選擇稍難一點的,比如涉及到名著、經典電影等等。
⑤聽說讀寫譯
聽和說都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發音準確你就能聽懂,能說準確你也能聽的明白,所以英語學習是需要齊頭並進,全方位練習更有助於你提供綜合英語技能。重要的一點還是你學習口語是為了什麼,比如你為了在商務談判中贏得優勢,你著重加強商務英語詞彙積累和發音練習,如果你為了出國留學或者其他,專業詞彙積累,語法積累就很重要了。
做到精度,學習英語就是持之以恆的事情啦,可以練習口語的英語軟體,詞彙軟體就有很多啦,堅持每天打卡,量變到質變,是精度到持之以恆的長度。
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幫助到你,更好的練習口語,掌握英語技能。
-
4 # 生活奇怪我要可愛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先想想,模仿跟讀想要達到的結果是什麼,和你想在怎樣的一個時間段達到一個你想要的水平。難道關於精和量,自然就有自己的考量和決定。精和量的結合,應該是可以讓水平提升的更快
一直想練習英語發音,有一定的發音基礎,但跟英國人美國人說的還是有區別,想嘗試模仿跟讀訓練,不知道是傾向於一次著重模仿跟讀一篇文章效果好還是一次模仿跟讀多篇文章效果好,謝謝解答
回覆列表
我傾向於數量!
一篇跟讀多遍,跟讀,TED講座,電影,英文綜藝。創造英語環境實踐自己
我也在努力,我沒基礎,沒字幕電影還看不了,但是聽英文會感覺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