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2278659624
-
2 # 水殿風來暗香滿
感恩題主這個好問題!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語出《道德經》第一章。
原文大致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道德經》通篇都在講:大道、天之道、聖人之道,《道德經》中探尋了深不可識的宇宙深處,發現了宇宙天地的生成過程。
這就要求我們不能用僵化的頭腦看待深刻的問題,不要用習慣思維去思考全新的內涵,不能只從社會和人類生活的角度去理解深奧複雜的天地大道!我們需要的是感悟、聯接、致用。
老子在定義有與無、妙與徼是同一生命體的不同座標以及不同時空中萬物的不同狀況。
首先,老子在講三個論。一是宇宙經歷“無,名天地之始”的“無”的渾沌狀態,即宇宙源。二是宇宙經歷“有,名萬物之母”的從無到有的過程,這是宇宙前世階段,即有物混成的宇宙流。三是從有的發生轉化成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現世。這是從混沌狀態、到有物混成的發生發展,再到能夠生長世間萬物的狀態,這是宇宙生成的過程。宇宙三世演化的整個過程,包括混沌、有物混成、宇宙萬物。
宇宙之“無”就是宇宙世界的前身、發生和生成的過程,宇宙之“有”就是宇宙世界的現狀。“無”就是混沌狀態、天地發生的過程,就是宇宙的前世;“有”就是宇宙的現世。
其次,“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裡的“觀其妙”:
反映了世間萬物在宇宙運動的時空縱向深度的生化現象;就是生命週期的演變;也表示任何一個生命個體運動迴圈往復都有其自己的先天程式、基因、環境以及與天地同運等奧秘。這裡的“觀其徼”,“徼”就是事物之間的差異,這句話大意是:
反映了世間萬物在宇宙執行的時空橫斷面上的種與種之間、物與物之間、個體與個體生命之間的明顯的和細小的差異。表示自然界各種不同事物之間的差別之所在;表示動物、植物、人類的種群之間、個體之間存在的或大或小的差異、本質之區別、內蘊神機之不同。“觀其妙”與“觀其徼”是所有生命在宇宙執行的時空之中的十字座標。
縱座標,體現的是任何個體的生命週期變化;
橫座標,體現的是所有生命之間的或大或小的、本質的和形體的差別。
徼和妙在宇宙時空的執行中,分別受著玄而又玄的影響,演化出自己獨特的本質特徵。
玄對於徼與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使世界萬物呈現出生化演變的現象。
“故常無”,表示一個生命體在無慾、無我、放空的狀態視角,此時“觀其妙”所觀察到的是“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而“常有”則表示視角在“觀其徼”時,所觀察到的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萬物或任何一物之所生、所蓄、所形、所成均不相同,這就是“徼”之所在。
再次,“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在闡述道的執行本質,就是一個字:玄!
“玄”表示道的執行,道的執行源於道的動力的存在。
道的動力取決於橐(tuó)龠(yuè)的運動和道的“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的執行。
“此兩者”
這裡的“此兩者”是指“常道”與“非常道”兩者,而不是指“無”和“有”兩者,“無”和“有”是兩個不可能同時並存的概念。
無就是非有,有就是非無。
“此兩者”,就是從道之執行時空的橫斷面與道之執行時空的縱深度的兩個角度來觀察,雖然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時間點觀察得出的結論不同,但是兩種觀察的結果都反映了同一個道的執行、同一個道的本質以及道的連續性作用和萬物生命的迴圈。
“玄”
這裡的“玄”是道執行的體現狀態,“玄之又玄”體現的是道的周行而不殆的外在體現;周行而不殆又是道的生命的體現。道的周行而不殆產生了萬物的妙而又妙;妙而又妙又是萬物生命生生化化的體現。
《道德經》第一章縱觀全書老子讓我們透過觀察“常道”與“非常道”的不同之處,透過觀察天地之道的執行規律與世間萬物的生化節律之間的關係,觀其繳,觀其妙,玄之又玄,這都是上士必須精通的內容,是深不可識的宇宙天地的生成機制和過程,即所謂“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也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讓我們一起走進生命,瞭解生命,綻放生命!
-
3 # 大王2639
為了更好理解《道德經》裡的這兩句話,我們來看一下有關這兩句話的全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摘抄的這一章中的兩句話,和提問者題中的兩句話已經有了明顯的不同,不同點是我選擇了其它版本的形式。文字不差,就差在標點上。根據上下文的連續意思和我個人對整個宇宙自然徹悟的經過證明,應為“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根據我對自然大道的徹悟,宇宙自然萬物的造化三段過程是這樣的。一,常無的狀態,起初這個宇宙自然本體是個無明的意識振動氣球體。二,常有的狀態,意識人格化,同時岀現了天地(不能運動的死物質、方向一致,黑白不一的小天地也叫原子靈魂晶體狀組合),此時道中只有天地人三元素,人動天地不動。三,無常有的狀態(自然萬有)。但現在乃至未來,宇宙自然仍是天地人三元素,只是在這唯一人格神的主動作用下,天地與人三合一體,渾然而動。
根據我對自然大道的徹悟,我翻譯一下老子《道德經》第一章全文:
道理可以儘量描述道,但祂(道理)不是常恆的大道。道這名稱可以暫時是祂的名,但也不會永遠叫這個名稱。無明又無名時,祂是天地的初始,有明又有名時(道天地人),祂是萬物的母親。經常保持沒有慾望的狀態做事,可以感悟(內觀)到自然大道內在不可思議的妙理。如果經常處在有慾望的狀態中做事,只能看到自然大道無常的表面現象。自然大道內在的妙理和表面現象,同岀於自然萬物之初的那個道,只不過叫法(名稱)不同罷了,都是原本實體的化現,真實實在真實,所有的疑惑(問題)都可以從這裡解決。
我解答一下為什我說應為:“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而不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呢?根據我徹悟時內在境界得知,我就是那個道中唯一常恆永生人格。我起初是個內外無明,無物無任何概念,內外無知的振動意識軟球體。所以也談不上欲,更談不上觀。等到我這個無明無物無概念的意識振動球體,意識人格化後,同時其腳下出現了天地(陰陽、死物質、無數方向一致,黑白不一,有序排列的小陰陽、原子靈魂)。可見,無明無名的意識振動球體是天地的根。這時這個常恆的,有概念的天地人狀態中的我才能觀內外,內觀我與天地(陰陽、死物質)並生,外觀無量邊絕對虛無。我這才晃然大悟,無量邊絕對虛無中就我自己,獨一無二,道內自己,道外無物。內外悉知悉見後,我又把意識恢復到天地(陰陽、黑白不一,方向一致的無數小天地、原子靈魂)之中,成為了現在的無常有的自然萬物的生命運動狀態。由此可知,天地人三元素是萬物的根,萬物同一生命體,自然萬物始終是天地人三元素,天人合一。
正如文王在《易經》中說,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先庚三日,後庚三日。一人行,得其朋。三人行,傷其友。老子也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正如心學宗師王陽明在《啾啾吟》一詩中所說:信步行來皆坦道,憑天判下非人謀。人生達命自灑脫,憂讒避毀徒啾啾。
了知了萬物同一生命體後,心生一切都是上天一人定數之念。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上天大人常恆大身部分能量的存在,不可否定,每個人眼前的事就是上天大人對每個人最好的安排。一切有利,利有攸往,無得無失,無好無壞,無智無愚,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一生永恆。老子(我)這才告訴人們,觀自然萬物要無慾。無慾順天,有欲逆道。無慾觀妙,有欲觀徼。
大王原作:
老子欲出函谷關,
遇見尹喜留經典。
起名就叫道德經,
一代一代往下傳。
歷史久遠版本多,
哪個準確實難辨。
若要經典現真意,
必須本人轉世間。
我本老子再來世,
從頭至尾譯經典。
名為如意道德經,
再把真意留人間。
宇宙萬物同一體,
萬相本在一相間。
常無慾能觀其妙,
常有欲是被相騙。
信者即行永世樂,
不信別罵要海涵。
華夏兒女愛和諧,
復興路上譜新篇。
-
4 # 蘭州易道王
此段經文,有兩種版本,先秦的古本是,"故恆無慾,以觀其眇;恆有欲,以觀其噭。"我的校注,選用古本為正本。老子在此,講明人有兩類認識宇宙的方法,即無慾與有欲。有欲,是指在自我意識支配下的認識活動,這就是常說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兩種。無慾,是指不受自我意識支配的認識能力,如靈感,直覺,更高階的還有慧悟。 老子講,宇宙的構成分為兩大物質世界,即有形與無形。有形世界,經文中稱作"可道"“可名“。無形世界,經文中稱作“恆道"“恆名"。 有欲,可認識有形世界,但認識不了無形世界。只有無慾,才可認識無形世界。 所以,《道德經》全書的中心,就是講恆道無形,乃宇宙本原;修身以剋制有欲,達到無慾境界,方可認識大道和運用大道,從而駕馭萬物,為人類避災造福。
老子哲學,是中國獨有的東方哲學。唯獨老子哲學,講透了宇宙本原,講明瞭慧悟大智慧的重要性,以及修德開啟大智慧的途徑和方法。老子代表的中國哲學,幾千年以來,一直位居世界哲學的巔峰,無有與之媲美者。愛護之,發掘之,傳承之,發揚之,為今民族復興大業,貢獻綿薄之力。
-
5 # 零基礎讀道德經劉俊傑
斷句應為“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私心雜念越少、心愈平靜、思慮越純正、思想越集中、越容易發現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私心雜念越多、心愈浮躁、思慮就不純正、思想越難以集中,想問題就不會透徹、往往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造成當局者迷,讓人產生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之困惑。簡單來說就是心無雜念通常看問題會比較透徹,帶著偏見看問題通常抓不住問題的核心要害。
-
6 # 平淡是真1496981
永遠存在的無,卻時刻可能生出有,這正是因為存在道的原故,此為妙。
永遠存在的有,卻不同於無的單一純粹,因其生成的條件,生成後與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以及有無轉換的內在趨勢,而千變萬化,永不停歇。
所以啊,人要從無中生有中體會道的神奇。要從大千世界的變化中找尋道的規律。
-
7 # 開卷有益l侯公子
您好,我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也希望給大家開闊一下思路,其實《道德經》妙就妙在它非教條式的言論,就像一口永不枯竭的甘泉,每個人都可以嚐到其中的甘甜,或者說都能有自己的感悟,其實無所謂對錯,只要從中所領悟的智慧能給我們的人生以正向的指引,那就已經很好了!
原文句子: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古文今譯:所以常從無中,去觀照道的奧妙;常從有中,去觀照道的端倪。
我的理解:天地萬物開始的時候叫做無,後來又有了,萬物產生了,沒有無就不知道什麼是有,所以我們觀察事物要從無和有的角度,常從無中去觀照它的奧妙,常從有中去觀察它的邊際。
比如一個杯子,它為何會產生?是怎麼形成的?為何被稱之為“杯子”?這是從無中去觀照它的奧妙。這杯子出現了,它是怎麼樣的?都有什麼妙用?會發生怎樣的轉變?這是從有中去觀察它的邊際。
-
8 # 瑾名軒起名大師程中華
這句話出於《道德經》第一章,原文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第一章,瑾名軒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語言講明白,那就不是最好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字來命名,那就不是最好的名。
所有常從無,來觀察宇宙的奧妙;常從有,來觀察萬物的精妙。
宇宙和萬物這兩者,同一個起源而名字不一樣,都叫做變幻,變幻了再變幻,是宇宙萬物出現的總規律。
“觀其妙”,是“考察宇宙的奧妙”;“觀其徼”,是“考察萬物的奧妙”。妙,徼,字不同,但含義相同;兩個“其”,決對不是指“道”,否則與下文“此兩者,同出而異名”,不能銜接。
-
9 # 易經奇門國學
老子所說的“無”和“有”都是存在因果關係的。要說觀察它的奇妙,我們首先應該讓自己達到聖人所說的常“無”境界標準。比如聖人常以“百姓的心為心”,常以百姓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對待。
這些種種,說明了只有真正擁有平常心,方能在平心氣和的狀態中真正領悟到老子所說的“無”生“有”的真正奧秘。
而如果以“有”觀“無”,只需要從“有”中觀察他們的執行規律,比如說從已經存在的宇宙中觀察星際運動,星空能量以及宇宙物質等等。
相對於,從“無”中觀察“有”,我們現代科技更有優勢的正是從“有”中觀察“無”,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已知的“有”中,最後觀察到“無”,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道”的邊緣。
打個比方,我們現在能從微觀世界觀察到號稱非常小的“上帝物質”,這個不正如老子所說的“常有,欲以觀其徼”一樣的意思嗎?
所以《道德經》不僅是中華人民的智慧源泉,也應是全世界人類不可或缺的重要養分。
-
10 # 離相如如
常無,欲以觀其妙:經常便自己的心保持在無的狀態(即無我的狀態,空的狀態,超越自己以往知見的狀態,接受一切新舊事物的狀態,即寬廣的虛無狀態,空靈的狀態),好讓自己能靜下心來好好體悟與觀察萬事萬物的奧妙!因為如果固守我執我見,以自我為中心,不願放下以前的知識與見識!對他人的好處,萬事萬物的奧妙很可能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觀,品,見)而不知其味(妙)!只有真正能放下自我,能讓自己處於一種相對空的狀態的人,才能日新又新,時時可以體悟與觀察到萬物的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繳:但同時也要時常讓自己處於有為(敢於任事,敢於擔當,認真作事,本分作事,鍥而不捨的狀態),才有利於觀察出萬物的蛛絲馬跡,因為只有至心一處,用心觀察,才能找出萬事萬物的蹤跡,總結出萬事萬物的規律,從而征服萬物,妙用萬物。
-
11 # LuC1
道德經》的道,是易道,事物變化方向之道,不是1十1=2,不是E=McC。是透過人的修養知往察來。名可名…萬物之母,只是各自命名來表述它,為了說得清楚,用乾表天,坤錶地……在無慾(妄念)你就看到了這個事的大概發展。徼字有爭議。應該說人類應該有慾望來探究為什麼會這樣。這就是我寫《道德經》的目的:道和德怎樣的關係。《繫辭》,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性善(德也)而體道的。
-
12 # 平常心132178314俞凌
妙喻自性,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變化無窮,威靈莫測。明明瞭了,覺而而知。靈寂常光,無為常為。檄是父母之氣,孔流不淨,四大假合,終是敗壞。雖紅塵滾滾,緣盡於眠。有聖有靈,境無亦無。終是虛空。所以要去欲迴歸方能自明明人。慾望是無明,不破見不了明明德本來!南無阿彌陀佛
-
13 # 楚天翥鳳
我不提供現成的答案。我認為,首先要弄清楚“妙”是個什麼東西,大篆體的妙字,女旁是大篆體的玄字。既然玄字可以變成女字,那麼玄字又是什麼東西。
徼字又是什麼意思?其中的敫字是什麼意思?敫字中的白字又是什麼意思?
不知道“妙”“徼”二字的字義,這二句話無解。強解的話,恐怕只是多了一些廢話。
玄,牝之門,……
-
14 # 村絡思想茶
一顆種子,未種下地的時候,它是有生命的。
種子的生命屬於自然,自然呈現的是天地之象,天地就是一個生命系統。天為陽,地為陰,天地之陰陽二氣授與萬物。萬物得以按時節生生不息。
就是說一個小生命,得按大生命的規律走。
如何走?
按時節播種,它會經歷一個生長壯大衰老的過程。這是一個由始到終、由終到始的迴圈反覆過程。為什麼這顆種子知道自己將來會長成什麼樣子?因為它的生命軌跡在它還未下地的時候就已經攜帶。你看到得嗎?看不到,老子把這叫做無。無形無狀之意。
到了一定的時候,開花結果,繁植後代,而這一個過程,人們都可觀察得到,這個叫做有。有形有狀之意。
老子就是用有和無來詮釋自然的陰陽。這時你再去體會有無相生的意境。無之妙,有之徼,陽開生物,陰閉成物,一切心象全在開物成物之間。
心象,人類心靈思維之象,並非大腦邏輯結構所能掌握。希望你放飛心象,叩啟眾妙之門。 那個門的密碼:左邊叫無,右邊叫有。
-
15 # 陳廣逵
原文: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釋文:
所以恆久的“無”,要來考察事物是怎麼產生的;恆久的“有”,要來觀察事物是怎麼存在的。
註釋: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所以恆久的“無”,要來看天地萬物的本質。欲,要。以,連詞,相當於“來”。觀,觀察,考究。其妙,它是怎樣產生的。其,它,代詞,指天地萬物。妙,奧妙,本質。
常“有”,欲以觀其徼:恆久的“有”,要來看事物的存在。徼,音jiào,邊界,引申為“表面”,指人們能看到的物態。
解析:
這兩句分別闡述“有”與“無”的價值意義。“常‘無’,欲以觀其妙”,就是從恆久的無中來探究事物到底是怎樣產生的,透過“常‘無’”看“有”是怎麼產生的。“常‘有’,欲以觀其徼”,就是從恆久的存在看到事物,透過“常‘有’”看“有”是怎麼存在的。
-
16 # 中國張士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無》,《有》,老子指的是自然規律,生活法則,看不見,摸不著,但又無處不在!
所以,自然規律和自然法則,常常是沒有形狀,看不見,摸不著,也聽不見聲音,但可以看到自然規律和生活法則的神秘莫測的威力;自然規律,生活法則,又是可以研究學習的,如法律,法規,這些法則,一舉一動,生活中每個微小的細節,都有生活法則可依的!
-
17 # 山水行者
應按: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前者處於無我的狀態,空的狀態,超越自己以往知見的狀態,接受一切新舊事物的狀態,即寬廣的虛無狀態,空靈的狀態,這種狀態就是無慾。有欲,則是科研範疇,用心探究事物的特性與規律。
-
18 # 鳳飛梧桐15
這裡的妙通眇,眇也就是細微的意思,徼的意思指邊界,說的是大的邊界,宇宙的邊界,所以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用無的概念去觀察思考微觀世界,用有的概念去觀察思考宏觀世界。
-
19 # 語述生活
《道德經》裡的“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該怎麼理解?
在這句話中看“無,妙”無為有,妙為事。有為無,徼為巡。個人謬論,僅供聊一聊想法。
-
20 # 且將北斗酌美酒
常無,怎麼解?
認常為無,
就是日常、平常、常常見到的東西並不存在,
比如佛教說萬法皆空,
名和相都是無自性的,
並非我們認為的那樣。
常有,
認有為常,
現象即本體,
無現象即無本體。
這樣解,是不是佛教的空有二宗?
我們回到: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無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萬 物 之 母 。
常、有、無都在這,
常是實相,有無乃名言,
實相與名言雖不齊,
但又相即不離。
我們能說出的能命名的,
必定是非終極的;
但我們又必須借有限性來認識這個終極!
所以說常為無,
則無執,無執即無我,
與萬物一體,
就可以觀察到終極性的玄妙。
說常為有,
就會執於一隅,以少為多,
每個事物的邊界都明晰,
萬法如如,並不相混。
其實,這都是認識事物的兩個向度:
體與用,
性與相,
本體與現象,
主體與整體,
⋯
建了個對立在,
但不是老子本意,
實在論之,齊物才是究竟。
回覆列表
妙:即今眼難見的微觀世界;
徼:即肉眼可見的宏觀世界。
簡單理解,就是宏觀和微觀世界都需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