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辛老師來了
-
2 # 晨曦暮鼓晨鐘
如何培養小朋友自律,我個人認為現階段低年級的小朋友,自律的養成離不開家長高質量的陪伴和家長榜樣的作用。
高質量的陪伴什麼是高質量的陪伴?所謂的陪伴,不是要我們在小朋友的學習或者遊戲中成為一個冷眼旁觀者,而是需要我們積極參與到他們的學習或者遊戲當中,去引導他在學習的時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透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小朋友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在學習陪伴過程中,請作為家長的我們做好兩件事情,一是明確學習或者答題時間,讓小朋友有時間的約束,在規定的時間內,功課無論完成與否,都請他放下手中的筆,如果沒有完成,也不要超時讓他完成,請他將沒有完成的功課帶去學校,接受老師的教育,這裡補充一句,請你將這個情況提前與老師溝通,請老師加強對小朋友的教育。如此這樣,小朋友必然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
在遊戲中陪伴,要指引小朋友怎麼玩?如何玩得好?為什麼這樣玩?還可以怎麼玩這個遊戲?在遊戲中學到了什麼?請記住遊戲內容的選擇權該牢牢的由你掌控。在小朋友遊戲的時候,請各位家長們積極參與其中,在遊戲裡要明確名次和規範時間。
無論是學習中的陪伴,還是遊戲中的陪伴,都請放下你手中的電子產品或者手邊其他的事情,積極參與進去。在學習陪伴的時候,最好可以用讀書的方式來陪伴他,而不是用手機寶Bora陪伴,請不要低估手機等電子產品對小朋友的吸引力。
榜樣的作業低齡階段的小朋友,沒有過強辨別好壞的能力,他們的是非觀和對好壞的辨別能力,都源於家長的言傳身教,你的怎麼樣,他都會去盡力模仿和學習。因此要想小朋友自律,請家長的我們先自律起來,無論是時間上的合理規劃和規範,還是身體上的力行,都要從我做起。
最後,請管理好你的脾氣,無論小朋友做的怎麼樣,都是源於我們自己的言傳身教,請記住,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做不好的家長。
共勉之。祝好!
望與家長們共同探討,共同成長,作為家長的我,也是個小學生。
-
3 # 悠悠媽的快樂生活
這個時候的孩子自律與否其實都是正常的,因為這個培養自我管理習慣的時候。一個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在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遵循這樣的一個原則,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計劃當孩子在中間能夠完成的時候,我們其實可以獎勵。當發現這個計劃執行不成功的時候那麼和孩子一起尋找問題。二年級的孩子還是比較作出面子的,他自己希望自己能夠說到做到,有些時候可能他自己對預估不夠,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給予孩子包容支援。當孩子發現自己主動的完成這件事情能夠產生愉快的體驗,並且能夠得到家人的鼓勵和支援的時候,他更願意去重複完成這樣的事。對於孩子在建立習慣過程中,我們要給予他良好的體驗,不要讓他覺得我做了就是不好的,結果總捱到批評,那麼他更不願意去做了,做了可以做不好,但是首先要做這個就是一個積極的訊號。先從能夠完成再到能夠完成,好逐漸的去完善目標。而不要從一開始就一定要做完,還要做好這麼複雜的目標,其實對於孩子來講是有難度的。
-
4 # 李三妹看劇
二年級的小學生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想讓孩子自律的學習真的很難。且不說孩子,就算成年人又有多少人能自律的生活工作學習呢?
我覺得如果想讓孩子乖乖的學習,最主要的還是要有一個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在孩子學習的周圍不要擺放太多讓孩子分心的東西,就簡單的放一些學習文具就可以了。大人如果真的想讓孩子好好學習,那就陪著孩子坐下來一起學習。在陪同孩子的同時也是給自己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教育孩子就是言傳身教,不要罵完孩子不認真學習以後,自己就拿起手機看影片去了。這樣孩子嘴上不說,心裡怎麼會服氣。
-
5 # 愛小豬的媽媽
二年級的孩子,七歲左右,正是活潑好動的年齡。他們經過兩三年幼兒園學習和一年正規學校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時間觀念,他們能按時上下學,按時完成作業,遵守課堂紀律,能與同學和睦相處等,這些都可以體現他們基本的自律能力。
而題主所說的:二年級孩子缺乏自律,估計是針對疫情這段時間,孩子在家的表現吧?確實,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們不能像往常那樣到學校上課,而必須要呆在家裡上網課。這樣,把孩子剛剛建立起來的學習規律打亂了,在家裡學習,使他們又好像回到了以前無憂無慮的日子,他們從心裡改變了上課這一觀念:不再睡眼迷糊地被叫醒,不再有安靜的教室,不再有溫和而又嚴厲的老師,不再隨時要思考難以回答的問題……這裡是溫暖的家,親愛的爸媽,隨時保護的爺爺奶奶,還有可愛的抱抱熊,多麼舒服的環境啊!起來遲點,沒關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沒人批評;作業的字寫差的,下次注意就行了。慢慢地,他剛建立的規律就淡化了,形成了現在的新的學習規律,這時,家長才猛的發現了孩子的不自律,著急,焦慮,設法改變。俗話說得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養成的習慣,一時半會又怎能改掉?
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或及時改變這種不良的習慣,家長該怎麼做呢?提以下幾條建議,供家長參考:
一、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從一開始就認真對待,制訂好一個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明確: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讀書,什麼時候寫字,什麼時候休息,步驟清晰,章節合理,孩子心中有目的,才能做到行事不慌張。該起的時候,自然會起來,該寫字時,自然就寫字,有條有理,因為這本來就是他的學習規律。
二、嚴格按計劃做事。
人都是有惰性的,一天偷個懶,第二天,就覺得不想早起了。何況才六、七歲的孩子呢?誰不想玩呀?關鍵是玩一次事小,亂了章法事大。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那些把孫子、孫女捧在手上的爺爺奶奶了。古人云:一個打,一個護,一輩子不上路。老人千萬不要在管教孩子的事上過多插話,你今天的溺愛,就是對他明天的傷害。既然制訂了計劃,執行就要不打折扣。
三、榜樣的重要性。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這裡的榜樣有兩方面:一是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千萬不能孩子在寫字做作業時,你弄得驚天動地的。要知道,二年級的孩子自制力不強,有一點點動靜都會造成他們分心。所以,家長一定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又利於學習的環境,保讓孩子能正常學習。另一個榜樣就是孩子的同學,雖然大家見不著面,但能透過班級群,看到作業。你沒寫齊,你寫得不工整,那你看看別人怎麼寫的?怎麼做的?孩子都是有爭強好勝心的,只要他想寫好,那就一定可以寫得比以前好,再加上家長的督促和鼓勵,孩子自然也就跟上去了。
總之,二年級的孩子年齡小,自律稍差是正常的,只要家長多指導,多鼓勵,少批評,不拔高。我相信,孩子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的。
-
6 # 自律的顏姐
身先足以率人,律己足以服人。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孩子們從來不愛聽大人說的話,但是大人做什麼他們就學什麼。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孩子是透過模仿來學習的,而孩子模仿的對方就是和他關係好的人。一個不自律的家長,怎麼能培養出自律的孩子呢?要想孩子自律,家長做給他看,就是最好的示範。可以送以下幾個層面去改變:
第一:讓孩子有很強的時間觀念
自律性強的人,時間觀念都很強。可以用沙漏、計時器來輔助。剛開始可以從親子閱讀10分鐘,逐漸養成習慣。然後從吃飯、睡覺這些小事開始。引導孩子學會安排自己的日常,長久的堅持下去,直到成為習慣,這就是培養自律的起點。
第二:鼓勵孩子,不要有否定性的評價
第三:家長展現榜樣的力量
作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莫過於榜樣的力量。當孩子看到我們積極奮鬥、積極生活、積極學習的模樣時,他會養成很多好習慣。而這些就是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影響。會讓他收益一生。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他需要的是更溫柔的媽媽看到他,更平靜的媽媽接納他,更積極的媽媽帶領他。
回覆列表
我其實想說不管是幾年級孩子,自律都是家長和寶貝一起努力養成的,那麼家長這一塊的努力特別重要,家長作為寶貝的第一任老師,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則,比如現在基本每個地區都開始了網課,網課開始之前就要跟孩子一起制定好計劃表,並“嚴格”要求寶貝必須做到,那如果寶貝起來上課,你還未起床,那孩子肯定不服氣,我看到很多家長就是這樣。玩電子產品也是一樣的道理。榜樣一定要做好!
其次是給寶貝灌輸這種自律學習的思想,只有自律才能把學習這個任務完成的漂亮,讓寶貝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任務,是自己應該完成的分內之事,學會學習,熱愛學習,這也是長期自律後,習慣慢慢變好後,自然而然就養成的,剛開始可能比較困難,沒關係,也可以有緩和期,加油,寶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