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圓的金窩
-
2 # JCX13_咱也侃球
甲是防護,但是鐵甲太重了,士兵行動不方便就失去的意義。清朝使用臺灣產的藤甲,在攻克俄羅斯佔據的雅克薩戰役中起到關鍵作用。藤甲能擋住子彈,又輕便,在攻城面對敵人火槍射擊上十分好用。
-
3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先得搞清楚“鐵甲”的作用是什麼?鐵甲的作用是:防刀劍、避箭矢,防護戰士的要害部位,以求最大限度減少有生力量的傷亡。
在秦至宋時,由於各支軍隊主要還是使用冷兵器作戰:近戰用刀槍,稍遠用弓弩。所以鐵甲尚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而到了明、清時,火器的使用開始變得尋常了。儘管那時候使用的火器多是一些精度很差的前裝滑膛火繩槍或火門槍,以及威力不太大的前裝滑膛炮。但是這類火槍卻仍然比冷兵器以及箭矢的殺傷力大的多,它可以輕易貫穿鐵甲!因此明、清兩朝才會對既笨重又低效的鐵甲逐漸不再感興趣了。轉而開始釆用棉甲!
棉甲既輕便又有一定的防彈能力,就是在面對著火器的射擊時,也可以為戰士提供一些保護。在那個火器技朮尚不成熟的年代,棉甲幾乎可以等同於防彈衣。明、清兩代舍鐵甲而用棉甲,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
4 # 方城闕
秦漢至唐宋時期的鐵甲主要以札甲為主,隨著古代冶煉技術的提高,到了唐宋時期鐵甲多以鋼片穿制而成,並且在唐宋軍隊中大量使用。鐵甲在冷兵器時代,對敵方刀槍箭戟、斧鉞鉤叉的砍殺有著一定的防保作用。
而到了明清時代,隨著火器時代的到來,槍和炮這類熱兵器的普遍使用,鐵甲防禦槍彈的能力大為減弱,更別提威力更大的炮彈了。
針對鐵甲的缺點,經過不斷的摸索,軍中裝備人員發現,用棉布裡外縫製,中間襯以多層壓制的棉花,外面在用鉚釘排列鉚住製成棉甲。它在抵擋一定距離子彈和炮彈的瞬間穿透力時有著很好的效果,而且棉甲相對鐵甲來說負重更輕,還能保暖,成本更低,於是棉甲在明清時期軍隊中開始普及使用。
而到了晚清時期,槍炮軍械技術更是突飛猛進,以往那種前裝式滑鏜槍,被後裝式轉鏜槍所取代。且子彈射速更快,彈頭也有普通彈丸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子彈。而炮彈就更不用說了,任何鎧甲在威力無比的大炮面前瞬間就是灰飛煙滅。
於是軍人脫去了鎧甲穿上了軍服,以此來彰顯他們的軍人身份,手中的槍和炮成了他們比試武力的資本。
由此開始,鎧甲無論是鐵甲,還是棉甲,只是後人憑弔先人的道具罷了。
-
5 # 明離子
棉甲,應該說是防彈衣的雛形了,它的出現是中國兵器由“冷”變“熱”的一個標誌。
自先秦到宋元,中國軍隊以冷兵器為主,近戰使用刀、長矛等,遠端則使用弓弩,而防禦這些兵器自然是需要一種剛性強的材料做盔甲。
大家可能對中國古代鋼盔鐵甲有所誤會,實際上,這些鐵甲的製造成本非常昂貴,因此中下級軍官和士兵基本上是與鐵甲無緣的,所以在冷兵器戰爭中,武將以一當百除了武藝高強,更多的是因為防護措施不對等。
其實就算是高階將軍,也並不是像中世紀歐洲那種連關節都是有鐵甲製成的盔甲,中國的盔甲大部分都是以護住要害部位為主,其他部位還是以皮革為材質。
元朝中後期到明朝,兵器出現了一次重大變革,火繩槍、滑膛炮,甚至還出現了部分後膛槍,火炮也出現了開花彈等殺傷力強大的熱兵器。
所以,武器的發展讓防禦裝備也出現了重大改革,棉甲,還有紙甲走上了歷史舞臺。
大家可能知道為何在各國軍隊中曾風靡一時的鋼盔會被如今複合型材料的頭盔取代的原因,說白了,就是鋼盔很難抵擋子彈、彈片的衝擊,即使擋住了子彈彈片,人極可能被頭盔本身彈出的鐵屑擊傷,甚至致命。
所以棉甲取代鐵甲的原理也類似,棉甲的材質雖然在短兵相接時起的作用不如鐵甲,但其材料的緩衝能力卻能有效防禦火器噴射出的子彈,而子彈可以非常輕易的穿透、或是震擊到身著鐵甲的部隊。
但遺憾的是,明末以後,滿清王朝的建立,中國的熱兵器的發展便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回冷兵器時代,直到迎來鴉片戰爭的英國炮火聲,中華民族才驚醒。
-
6 # 使用者67724358697
確切說,鐵甲遭到普遍淘汰並不是明清時期,而是元朝。
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是馬場,馬一天能跑多遠,就能打多遠。 蒙古人能打到歐洲,靠的正是騎兵,從不修長城這種東西。
就是因為漢人中有某些就知道個種地,丟漢人臉的存在,所以漢人在秦以後三千年歷史中,始終沒有提前佔領蒙古大片的馬場。 否則打到歐洲,佔領莫斯科的,早就是漢人,而不是蒙古人成吉思汗了。
無數的實踐證明,蒙古人的騎兵,配合投石機(火炮,回回炮),戰鬥力已經是碾壓的狀態。
在具有高機動性部隊以後,鐵甲的防禦性能在蒙古人身上顯得毫無用處。
相反,蒙古人的敵人,包括宋朝、歐洲,鐵甲面對投石機(火炮、回回炮)毫無抵抗力,相反,鐵甲的重量使得人更加笨拙,在投石機(火炮、回回炮)面前簡直就是活靶子。
-
7 # 北洋海軍炮手
其實提問者想多了,在冷兵器時代,只要不是土匪草寇,各個政權都會給自己的精銳部隊裝備重甲,也就是鐵甲。這其中有重步兵,也有人馬具甲的重騎兵。因為在冷兵器時代,精銳部隊都是戰鬥力強悍的肉搏武士,所以必然要以重甲保護。以清初的八旗為例,根據熊廷弼的記載,八旗精銳部隊都身披重甲重步兵和重騎兵,戰馬也有鐵甲防護,他們憑藉堅固的防護,可以免疫明軍弓箭和火門槍的射擊,甚至能防禦明軍和北韓軍裝備的輕型火繩槍射擊。至於明軍,僅僅有重甲,而且都是爛透了的廢鐵,根本起不到防護的作用。
臣又見在遼回還人等,言賊兵所帶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鐵,馬亦如之。故鮮營對壘,被奴步兵驟進,將拒馬木登時撤去。鮮兵非無銃箭,而無可奈何者,甲堅故也。我兵盔甲,無如略彷赫連氏之制而即于軍中製造,既皆荒鐵。胸背之外,有同徒袒,賊於五步之內,專射面脅,每發必斃,誰能抵敵。而且,八旗在嚮明軍衝鋒的時候,有時候可能有幾個倒黴蛋的頭盔、面甲被射穿,但是也是僅傷皮肉,頂多臉上破相留個疤。但是對於尚武的滿洲人來說,臉上有道疤反而是勇武的象徵。另外,滿洲早期以重步兵起家,重騎兵的比例並不高,只有少數精銳重騎兵,部隊主要以下馬步兵為主力。在滿洲吞併葉赫並大量收編蒙古騎兵之後,重騎兵的比例才開始增長。
同時,八旗輕步兵、輕騎兵以及漢軍火炮部隊裝備的都是布面甲這種輕甲,因為屬於輔助部隊的性質,不直接參與肉搏,因此布面甲對於輕步騎兵和炮兵來說,已經夠用。八旗重騎兵和輕騎兵炮兵大多裝備布面甲
反觀明軍,披甲率一直不高,而且以劣質盔甲居多。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明朝的戶籍制度導致工匠失去人身自由,成為國家奴工,只能按照朝廷的訂單去生產,而且幹活乾的再多隻能得到微薄的工資,養家餬口都變得困難,而且後代子孫也無法脫籍,使得工匠喪失了勞動積極性,只要應付差事就可以,盔甲的質量很難有保障。所以,雖然明軍的武庫當中儲存了大量的盔甲,但都是質量堪憂的劣質品。二是明軍在滿洲人崛起之前,基本上沒有像樣的對手,比如蒙古騎兵只有少量精銳部隊依然是人馬具甲的重騎兵,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無甲的輕騎兵,而肆虐明朝沿海的倭寇也不過是小股海盜,缺乏甲冑。所以,敵人的劣等使得明軍沒必要大量披甲,只要有胸甲就可以。雖然網傳明軍披甲率多少的,但是實際上明軍有甲也和裸奔一樣。但是滿洲人則不一樣,一來滿洲大汗不會像明朝那樣歧視工匠,只要幹得好就會獲得相應的回報。比如說滿洲大汗手下一個製作銅器的工匠都能仿製紅衣大炮,而且仿製成功之後還獲得了重商,所以工匠給滿洲大汗幹活往往更有動力,甚至大量的明朝工匠反水投奔了滿洲。二來滿洲人口實在太少,壯丁更少,早期甚至不足四萬壯丁,所以為了減少部隊傷亡,滿洲披甲率遠高於明軍。
所以,清軍的鐵甲部隊席捲長城內外,統一區夏。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清軍大量裝備火器,甚至達到了全火器的程度。清軍騎兵雖然裝備傳統的馬刀、長矛以及弓箭,但是依然會揹著火槍出征。而且,清軍不管八旗綠營都大量換裝土耳其重型火繩槍,其射程、殺傷力遠強於打不穿盔甲的輕型火繩槍。同時,清軍的對手也大量裝備可以射穿盔甲的重型火繩槍,所以重甲就逐漸被淘汰。既然如此那就沒必要在維持重甲部隊,省下的資金可以為部隊換裝更多的火槍和火炮。而且清朝對於火力強大的火槍火炮從來都是來者不拒,清朝入關前火炮部隊就大顯神威,在入關後更是憑藉兇猛的火力消滅了各路抵抗軍,並開拓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疆域。所以,清軍的鎧甲就成了儀仗隊以及閱兵時候穿的禮服。
全文完
-
8 # 金風C玉露一相逢
誠邀!秦漢至唐宋,部隊使用鐵甲,看到題目,我想說,用什麼,是要看當時是防什麼,秦漢至唐宋時期,是冷兵器作戰時期,鐵甲防的是刀槍箭弩帶來的傷害,鐵甲雖不能完全防禦,但是可以減少對於穿戴者的傷害,問題是當時受限於科技實力和鐵礦石的生產力的高低,製作一副鐵甲的成本你可以參照現代士兵穿戴的凱夫拉防彈頭盔和防彈衣,問題是能夠每個士兵都能穿戴的國家也沒有幾個。
當時的鐵甲製作工藝相當繁瑣,秦代冶鐵技術還不成熟,金屬製甲主要是青銅甲,到了漢代,鐵甲才開始普及,一副鐵甲分為甲身,甲裙和甲袖組成,甲身由胸背肩肋四部分,甲袖左右對稱十三列,甲裙上下四列,總共甲片大大小小加起來上百片鐵片組成,重達二十多公斤,長時間穿戴累都累死,還不要說古代長途行軍,但是沒辦法,就是這種鐵甲也不是人人都能穿,貴啊,說通俗點,只有當官的配發,精銳部隊配發,其它的想都別想,穿皮甲布衣。
到了明代,棉花從海上貿易和絲綢之路傳入中國開始大面積種植,中國也有了棉衣製造的能力,在之前鐵甲,皮甲,藤甲的基礎上,明清時期就出現了棉甲,棉甲的出現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戰爭手段多樣化的出現,明清時期,由於火器的出現,原來傳統的鐵甲在火器面前不堪一擊,穿著簡直成了活靶子,於是出現了棉甲,棉甲不是我們想象中的穿著棉衣就行,而是用一定的棉花,縫在夾襖之內,用水浸透,鋪地踩實,在浸透,在踩實,反覆幾次,曬乾,不胖脹,然後在兩層棉布之間放入鐵片,用銅釘卯實固定,就成了棉甲。
棉甲的特點在當時來說,製作工藝不復雜,成本較低(比鐵甲),而且防護能力對於當時的火器有很好的效果,對於傳統的弩箭也有一定的防禦效果,關鍵是不像鐵甲,除了貴,在北方地區一到冬季,就像穿在冰窟窿裡一樣,在南方,碰到雨季還會生鏽,不易保養,棉甲在冬季還可以取到保暖防寒作用,雨季沾了水,除了重量重了點,防禦效果還增加了一些。
所以說,棉甲取代鐵甲是時代科技的發展,戰爭形式轉變出現的必然結果,就像在現代,防彈衣也就類似於古代棉甲的作用,只是科技材料更先進而已,如果現代打戰還還穿著鐵甲去,那不成了怪物了。
-
9 # 冷兵器研究所
不請自來的回答下這個問題: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明清時期被棉甲取代的不是鐵甲,而是秦漢至唐宋的鐵札甲。
鐵甲並沒有被取代,因為相當多的實戰棉甲裡面也是有鐵甲片的,只不過鐵甲片在裡面,大家看不到而已。
簡單說,棉甲是透過甲釘將鐵甲片釘在棉衣上,正確說法應該是布面鐵甲。當然也有沒有鐵甲片的純棉甲,但那個是沒啥防禦力的。
布面鐵甲還分暗甲和明甲:暗甲是甲片在裡面,人看不到;明甲是甲片在外面,人能看到。比如努爾哈赤留下的那套甲就是典型的明式布面鐵甲。
而布面鐵甲能取代札甲,主要是結構導致的重量和成本優勢。
如前所說,布面鐵甲是靠一到三個泡釘,把鐵甲片釘在棉衣上,而札甲則是在鐵甲片上打好幾個孔(最起碼四個,七八個是常態,更多的也有),然後透過皮繩編織在一起。札甲這個名稱就是源自書札這種編織方式。
顯而易見,明顯是布面鐵甲更好生產。
結構也使得同樣防禦效能下,布面鐵甲的甲片要比鐵札甲的小,重量也要輕得多。
比如1968年,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了筒袖鐵甲一領,重約16.85公斤,甲片共計2895塊。而宋代著名的步人甲,“甲葉千八百二十五,全裝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
相比之下,故宮收藏的皇太極盔甲,其中面積最大的上下身甲,也不過是內敷鐵葉186片(上身)和380片(下身)。而錦州市博物館收藏的一套清代盔甲,頭盔加身甲總重量為14.9千克,也就三十斤上下。
相比之下,明顯布面鐵甲更有經濟性。淘汰之前的鐵札甲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無獨有偶,同時期以及更早,歐洲人也用結構類似布面鐵甲的鐵甲衣(COAT OF PLATE)取代了他們裝備了1000多年的鎖子甲。
其實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往往不需要在效能上領先多少,只需要在經濟性上領先一點點就可以了。
-
10 # 經典守望者
1、戰場環境發生了改變。戰術運用和兵種結構都發生了顛覆性演化。元代以前,步兵所組成的方陣是戰場上最多的部分。比如唐代,自李淵太原起兵開始,騎兵便作為殺手鐧存在,輕易不能觸動,因為騎兵的耗損要比步兵更難以恢復。而元代以後,騎兵成為了戰場的主要力量,無論是蒙元還是滿清都是以騎兵為主,橫掃中原。原本的快速機動部隊成為了戰場的主力,那麼一些配置上的東西也要做出一定的調整。所以,就採用了棉甲來取代鐵甲,一方面是因為輕便,兼顧馬匹的衝刺能力和人員的保障程度。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抵禦火器的影響。
第二,士兵規模數量開始激增。南北朝時期,南北方常備兵大約都只是十萬左右,到了唐代就發展到了五六十萬,宋代開始就達到了“治平之兵一百十六萬二千,而禁軍馬步六十六萬三千雲”。明朝永樂時期可以說是達到了最高峰,號稱有二百餘萬兵馬。士兵的數量開始大幅度提升,那麼後勤補給,兵馬輜重的需求量也就大了。昂貴繁雜的鐵甲便被漸漸替換為了便宜的棉甲。
第三,經濟發展的產物。棉花其實是個舶來品,最晚應該是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技術的成熟,才漸漸在社會當中流行。到了宋代,紡織技術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可以實現棉甲的生產,這就為棉甲取代鐵甲提供了技術支援。也使得棉甲最終取代鐵甲,成為中國軍隊的制式裝備。
-
11 # 趙永志67
在冷兵器時代,鐵甲(鐵札甲)在戰爭中,能抵禦刀劍等兵器的攻擊,具有保護丶防禦的功能,秦朝時是青銅甲居多。漢朝時期的鐵甲,繼承了秦朝鐵甲的特點,西漢鐵札甲,樣式為前開對襟式丶龜甲吊帶式丶側開繫帶式三種,衣領為方形,無防護措施。鐵甲由鐵片細綴而成,但腿部防禦較薄弱。東漢時加以改進,肩部為筒形設計,加強了對腿部的保護作用。南北朝時,中亞鎧甲傳入中國,皮鐵裲襠丶明光甲的設計對後世甲冑的發展影響深遠。唐時甲冑有十三種之多,鐵甲明光甲丶光要甲丶山文甲丶烏縋甲丶鎖子甲等鐵甲,其中紙甲是一種用硬布裱骨,紙筋充塞其中的輕質甲,唐時的鐵甲做工更加精細,防護功能更強。宋時一副鐵甲重達四十斤,有一千多片鐵片做成。紙甲丶皮甲丶藤甲也很盛行。隨著棉花在中國的廣泛種植,輕盈保暖能有效防禦敵人進攻的棉甲,逐漸取代了沉重且不禦寒的鐵甲。棉甲由七斤棉花反覆打壓丶軋實縫入夾襖,敷以鐵片,外面用鉚釘打製而成。從元代起即有棉甲,到明丶清兩朝棉甲被廣泛使用。八旗孑弟的鐵騎縱橫馳騁,即能抵禦早期火藥的攻擊,又保暖丶輕便、價格低廉的棉甲開始大量裝備部隊,以後逐步取代了沉重且不禦寒的鐵甲,成為戰場上甲冑的主角,鐵甲逐步淡出了歷史的舞臺。
-
12 # 康源
主要是到了明清時期火器的大規模使用
棉甲與布面甲有何區別? 說到棉甲,許多人會將它與布面甲混淆,因為兩者外觀確實是比較接近,不熟悉的人難以分辨。事實上,棉甲和布面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甲冑,布面甲甲片內建,而棉甲不同於布面甲,其內部沒有甲片,是用棉花壓制,內部混合其他材料製成。 兩者的防禦物件也不同,布面甲側重對傳統刀槍箭支的防護,棉甲則偏重對火器的防護。
回覆列表
在古代冷兵器戰爭當中,盔甲可能是士兵最為倚仗的防身利器。經過上千年的發展,早期的盔甲從皮甲發展到了後期的鐵甲,功能也從簡單的防禦劈砍穿刺到追求美觀。尤其是到了唐代,中國盔甲的發展呈現了一種井噴式的大爆發。
唐朝在隋朝統一南北的基礎之上,透過戰爭手段消彌了北方遊牧民族對於中原的威脅,國家經濟在貞觀一朝進入了發展的高速時期。唐朝在雄厚的綜合國力推動之下,以原有的13種鎧甲形制基礎上,不斷進行改進發展,為後來的宋朝鎧甲的發展和定型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而宋朝由於缺乏戰馬的原因,只能發展更為科學,以剋制騎兵衝擊的步兵方陣。所以鎧甲的發展就被提上了較優先的級別,由此發展的宋朝步人甲,成為了宋朝步兵對抗騎兵的有力軍事裝備。由此宋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發展鐵甲最為完善的朝代。
但是到了明朝建立以後,在中國歷史上大行其道的鐵甲,卻突然漸漸的被棉甲所取代。在眾多外貌協會會員的想法當中,軟不拉嘰的棉甲當然不如鐵甲好看。僅從外觀來看,棉甲顯得鬆鬆垮垮,而且看起來防禦力也很差。如果在南方地區作戰,炎熱和溼悶可能會讓穿著棉甲計程車兵痛不欲生。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明清時期,鐵甲最終被棉甲取代呢?
棉甲的防禦力並不一定比鐵甲要差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棉甲看起來就像一件寬鬆的大袍子,表面留有一些鉚釘,提供非常有限的防禦。但真實的棉甲並沒有我們所看到的那麼簡單,棉甲的外面是一層厚厚的紡織衣物,但衣服的底層襯有一層鐵片,由外面的鉚釘提供固定的作用,這保證了棉甲在面對劈砍的時候有一定的防禦能力。
火槍的崛起,讓鐵甲的防禦力直線下降在明朝初年,火器就已經得到了大範圍的應用。在明成祖朱棣,進攻元朝殘餘勢力的時候,以火槍火炮為主要武器的神機營,就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明朝中期以後,因為和倭寇作戰,明軍大量使用火器,在合理的戰術下,較為輕易的就取得了勝利。
而明軍的敵人也相繼獲得了火槍這一犀利的武器,而鐵甲在面對火槍的時候防禦性非常差。而免甲卻對胡遷的傷害防禦性相對較好,這直接導致了在火槍越來越多的戰場之上,明軍開始淘汰鐵甲,穿上了棉甲。而明朝滅亡以後,繼承了中原統治權的清朝,也繼承了明軍在盔甲裝備上的傳統,軍隊裝備棉甲或者只穿號衣。
棉甲的重量比鐵甲要輕,保暖性更好傳統的全套鐵甲重量相當驚人,以防護最為全面的宋代步人甲為例,這類鎧甲的重量重達40斤以上。如果穿著盔甲之人,身體不夠強健,可能穿上盔甲後,都邁不開步子。棉甲的重量要比鐵甲輕的多,這種盔甲除了內部一層鐵片,外面的甲衣有7斤棉花擠壓而成,所以其實際重量可能還不到全套鐵甲的一半。
加上清軍早期作戰區域都集中在北方,那裡氣候寒冷,棉甲比鐵甲防寒性更好,也更容易保護士兵不遭受凍傷。加上棉甲製作容易,可以使用大量的均碼盔甲來實現全軍裝備,不需要像鐵甲那樣量身定製。節約了大量的工時和材料,很容易實現全民裝備。
結語:曾經華美而威武的鐵甲被棉甲所取代,是因為當時戰爭環境變化所造成的選擇。而且棉甲更適合大量生產和裝備,節約成本和材料。棉甲的防寒性更好,重量也更輕,而且面對火繩槍和火炮的大範圍使用,連假對於這些武器的防禦能力要比鐵甲好得多。而這些因素,最終導致鐵甲被棉甲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