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果小王子666

    母羊懷孕150天左右就要生產了,在臨產前,要做好準備,產房地面一定要乾燥、清潔、消毒、鋪墊短、軟、清淨的褥草,室內溫度在10℃以上,準備好接生用的碘酒、藥棉等消毒藥品,並準備好強心劑、鎮靜劑、催產劑等。產羔時的環境要安靜,不能驚動母羊,要偷看而不能圍觀。

    母羊臨產前一週時間,奶頭腫大,直立並能擠出奶汁,陰門腫脹並流出濃粘液,臨產前排尿次數增加、煩燥、起臥不安,不斷回頭看腹部,且用前肢刨地,不時咩叫,食慾減退,停止倒磨。有上述反應時,表明母羊該生產了。

    在正常情況下,羊膜破後不久,羔羊雙前蹄及頭部先露出,胎兒隨即落地,產雙羔或多羔時,母羊常常疲倦,要準備人工助產。此時可用手在母羊腹部下推舉,幫助母羊排出胎兒。羔羊脫離母體後,要及時先把羔羊嘴、鼻、耳中粘粹掏乾淨。羔羊身上的粘液要讓母羊舐幹或者用火烤乾。羔羊的臍帶可剪斷,斷口處要塗上碘酒,防止發炎。

    母羊產後口喝、疲倦,要飲溫糖水或稀小米湯。防止母羊因口喝而吃咬羔羊。

  • 2 # 悠悠大農

    羊正常體溫38℃一39.5℃產前溫度也在這個範圍。進入圍產期注意飲食規律,增加鈣的補充可吸收利用量不低於15克。適當運動有助於生產。增加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補充可降低胎衣不下發生率。母羊膘肥的做好引產剖腹產準備,可能因為產道窄胎大不能順產。產後灌服益母散或肌注產後康促進陰道恢復,利於發情配種。

  • 3 # i金屬風暴的

    羊正常體溫38℃一39.5℃產前溫度也在這個範圍。進入圍產期注意飲食規律,增加鈣的補充可吸收利用量不低於15克。適當運動有助於生產。增加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補充可降低胎衣不下發生率。母羊膘肥的做好引產剖腹產準備,可能因為產道窄胎大不能順產。產後灌服益母散或肌注產後康促進陰道恢復,利於發情配種。

  • 4 # 草原牧人阿杰

    一、母羊難產

    母羊骨盆狹窄、產道過窄、胎兒過大或母羊身體虛弱,子宮收縮無力或胎位不正等均會造成難產。

    處置:羊膜破水30分鐘,如母羊努責無力,羔羊仍未產出,應立即助產。助產人員應將手指甲剪短、磨光,消毒手臂,塗上潤滑油,根據難產情況採取相應的處理方法。如胎位不正,先將胎兒露出部分送回產道,將母羊後軀抬高,手入產道校正胎位,然後才能隨母羊有節奏的努責將胎兒拉出;如胎兒過大,可將羔羊兩前肢反覆數次拉出和送入,然後一手拉前肢,一手扶頭,隨母羊努責緩慢向下方拉出;產道乾燥時,應在產道內塗灌油類。助產切忌用力過猛,或不根據努責節奏硬拉,以免拉傷產道。

    二、母羊子宮脫出

    母羊孕期營養不足,膘情較差,尤以老齡且懷羔較多的母羊更為突出,分娩時常會出現子宮脫出。子宮完全脫出的病羊,由於頻頻努責,疼痛不安且有出血現象,若不及時採取措施,常會發生出血性或疼痛性休克;子宮脫出較久、精神沉鬱的病羊,也常因全身衰竭而死亡。

    處置:實施手術,早期整復可以使子宮復原。首先剝離胎衣,用3%的冷明礬水清洗子宮,然後將羊後肢提起,將子宮逐漸推入骨盆腔,並使用脫宮帶防止子宮再次脫出。在無法整復或發現子宮壁上有大裂口、大的創傷或壞死時,應實行子宮摘除術。

    平時加強飼養管理,保證飼料質量,使羊身體處於良好的狀態;保證懷孕母羊有足夠的運動,以增強子宮肌肉的張力;對多胎母羊,在產後14小時內須精心護理,以便及時發現病羊,儘快進行治療;當胎衣不下時,絕不要強行拉出;產道乾燥時,在拉出胎兒之前,應給產道內塗灌大量油類。

    三、母羊缺奶

    優良高產母羊,有時會遇到一胎產羔數超過母羊奶頭數的情況。若飼養不當,管理不善,就會造成缺奶,弱小羔羊因吃不到奶而餓死、凍死,嚴重時甚至造成整窩羔羊死亡。

    處置:

    一、羔羊寄養。母羊一胎產多羔或母羊產後意外死亡時,可將羔羊分給產羔數少的母羊代養。

    二、分批哺乳。哺乳羔羊超過母羊奶頭數的,可將羔羊按大小、強弱分成兩組,輪流哺乳。分批哺乳時,必須加強哺乳母羊的飼養管理,保證母羊中等偏上的營養水平,使母羊有充足的奶水。同時要做好哺乳羔羊的早期補草引料工作,儘可能減輕母羊的哺乳負擔,保證全窩羔羊均衡生長。

    三、喂人工奶。在保證羔羊吃到初乳的前提下可進行短期補喂。通常可用兩成牛奶,一成白糖,加七成水,煮沸後冷卻到37℃代替羊奶給羔羊補飼。也可用米東加白糖或豆漿加白糖代替羊奶飼餵羔羊。這兩種方法配製的人工奶營養不全面,僅適用於少數羔羊或母羊奶水不足的情況下短期採用。如羔羊數量多,且補喂時間長、應採用科學的人工奶配方。羔羊20日齡前可用小麥粉50%,炒黃豆粉17%,玉米粉12%,脫脂奶粉10%,酵母4%,白糖4.5%,鈣粉1.5%,食鹽0.5%,微量元素新增劑0.5%,魚肝油1-2滴,加清水5-8倍攪勻,煮沸後冷卻至37℃代替羊奶飼餵羔羊。羔羊20日齡後可用玉米粉35%,小麥粉25%,豆餅粉15%,魚粉12%,麩皮7%,生命源3%,鈣粉2%,食鹽0.5%,微量元素新增劑0.5%,混合後加水攪拌飼餵羔羊,加水量逐漸由多到少,慢慢過渡到用乾料飼餵羔羊。

  • 5 # 農村達人224

    母羊產前溫度體溫應該正常,38至39左右。因為生產是物理變化,沒有特殊情況不會有什麼應激反應,不會有什麼體溫波動。

    母羊產前應提前準備好接羔室,打掃乾淨消毒升溫。接羔室溫度十四五度左右,準備好消毒液、乾淨的擦布、柔軟的墊草、大紙殼箱並墊上軟草接羔用。消毒過的剪刀,剪臍帶用。橡膠手套、大吹風機,羔羊吹乾用。

    一般母羊平均妊娠150天注意觀察,母羊身體上變化。臨產前母羊會漲奶、肚子胎位下移出現犬窩、水門顏色變化非常明顯,由紅色變為深暗紅色並由於胎位不斷移動向下出現凹坑。這時一般12小時之內就能生產。

    臨產前母羊會起臥不安,向尾後看前蹄扒地叫向後努嘖、水門有透明液體流出。一般正常生產會先出兩個小前蹄、然後是小羔頭、正常情況下母羊自己就能生產下小羊羔,我們只需要幫助剪斷臍帶,擠一下臍帶血再用消毒液蘸一下消毒,把小羊嘴鼻羊水扣一下擦乾淨。產室溫度高就把小羊放在乾淨柔軟的褥草上讓大羊添幹。如果產室溫度低就用吹風機的熱風迅速將小羊羔毛吹乾,避免小羊著涼感冒。然後讓小羊迅速吃到母親的初乳,從而間接獲取母親免疫抗體也補充小羊羔體力促進胎糞排出。羔羊及時吃到初乳有助於羔羊體質健壯提高成活率。

    母羊產完羔體能消耗大,休息一下飲點溫豆餅水,然後喂一些易消化優質柔軟青乾草或者豆皮就可以。我們在母產生完羔之後防止胎衣回縮會在胎衣上拴一物體讓胎衣↗慢慢脫落。如果時間太長胎衣依然不下會找獸醫打一點催產素,一會胎衣就脫落了。必須看護好胎衣脫落及時處理否則一旦被大羊吃了,會出現腹瀉拉稀甚至反芻停止很麻煩。

    母羊產後必須打消炎針,避免產後感染。也是對母羊繁殖能力的保護。延長母羊繁殖能力的保障。我們內蒙屬於缺硒地區,在小羊生下來硬實了會注射亞硒酸鈉維生素E、提高羔羊抵抗力,減少羔羊白肌病等及應激反應。

    總之母羊的產前飼養和產後護理全面結合管理到位,才能保障母肥子壯提高羔羊成活率提高產值效益。

  • 6 # 周向賢

    農村人養殖,說來是農民施展勞動力的苦力活,看事簡單,實際牧民的實踐經驗就是知識,比如,農家人養羊,大多養殖戶都是靠自然資源牧草地和天然溝澗源泉,河灘寸草…等等,他們都是靠散養,漢子放羊,老婆在家專管接羔,保羔,補乳,補飼等各項雜務營生,裡裡外外沒一個人是苦輕活。

    家裡修備的產房棚圈,尤其是在冬季寒冷牧區,有專門產房,有時候也可用人的住宿,人在炕上睡,大母羊和羔羊地上臥,為了產房溫度不低於15℃,有時家裡還生爐火,這樣通風良好,也避免室外賊風。

    農民養羊如養人看待,他們在母羊產房棚圈裡的地面整理的很乾燥,並且墊有清潔褥草,還就圈取幹羊糞保留10釐米厚以利於取暖,再鋪上褥草。

    以上必須要有消毒手續。

  • 7 # 平民小波

    羊正常體溫為:38℃~39.5℃,母羊在產前體溫高出約0.5℃~1℃都屬於正常的範圍,母羊產前的體溫波動不會太大。

    1.準確掌握母羊生產日期及準備好產房

    在產前3 天留在舍內,進行飼餵,不外出放牧。以防意外。如果羊的生產期記不清楚,就得觀察外陰,如果紅腫發亮無皺,用手一摸尾根下凹,最多2 天就要生產。這時飼料不能急著增加,以免傷胃,消化不良,產後癱瘓,產房要冬暖夏涼,四壁、地面、用具、母羊外陰和乳房都需嚴格消毒,防止生殖器官患病。

    2.母羊生產前後的各項準備工作

    母羊生產前需自由運動,使羊產仔時能夠找著最佳著力點,同時使羊安靜,無需人多和大聲喧譁,防止羊不安,產羔不利。母羊產羔時要專人護理,可用木棒由前向後推摸母羊腹部,協同母羊用力,使母羊順利產生羔來,破水後 1~2 小時不能產羔,這時需催產素 150 單位,如果無效,請專門獸醫助產。用熱毛巾按摸乳房,啟用乳腺活力,增加奶量,產仔下來後,立即用千淨舊布擦乾體表粘液和髒物,用手摳掉口內粘液和髒物,去四個軟皮蹄,扶助羊羔早站起,早吃上初乳,增強羔抗病能力,破水後,用乾淨器皿接著胎水 200 毫升及時給母羊灌服,對預防胎衣不下,產後無乳有著良好作用。

    3.母羊產後的防疫及其營養的補充。

    母羊產後2 小時注射青黴素100 萬單位和鏈黴素1 克。對預防產科病有著積極作用,隔 24 小時同樣劑量再注射1 次。要給母羊1 天測2 次體溫,如果體溫異常,及時採取措施,及時治療,能夠達到事半功倍作用。母羊當天不要增加更多飼疆料,最多不得超過 0.5 千克,應分4 次餵給。飼餵過多傷胃不食,奶量下降。母羊產後,給一些帶有麥麩的豆餅水,帶碘食鹽,水不能1次飲得太多,分幾次給,冬天給溫水,夏天給涼水。母羊夜間給1次草料,對恢復母羊體力,縮短母羊發情週期都有很好的作用。

  • 8 # 西北郭郭

    母羊產前溫度是多少,注意什麼?

    母羊產前溫度一般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基本維持在38℃~40℃,並不會因為產羔而體溫降低或者升高。母羊產前需要注意的事項也有很多,我們來做個詳解。

    母羊產前的具體表現

    母羊在臨產前乳房腫大,乳頭直立,外生殖道腫脹潮紅,有時流出濃稠粘液。行動困難,排尿次數增多,兩前蹄會不斷刨地,還會經常回頭看自己的腹部,尤其在產前的2到3小時內,最為明顯。

    飼養員做好接羔工作

    母羊在產羔時必須要有飼養人員在現場。母羊正常分娩的時候,一般不需要飼養人員特意幫助,我們所擔心的是母羊發生難產。母羊一旦發生難產就需要人工助產,人工助產的具體方法為:飼養員站在母羊體軀後側,用膝蓋輕壓母羊的肷部,等羔羊嘴露出後,用一隻手向前推動母羊外生殖器,羔羊頭部露出後,再用手托住羔羊頭部,一手握住前肢,隨著母羊努責的動作,然後朝下方慢慢拉出胎兒。

    假死羔羊的處理方法

    有些剛出生的羔羊,生命特徵表現正常,心臟跳動,體溫正常,但就是不能呼吸,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羔羊假死。羔羊假死的原因一般是因為母羊分娩時間過長,缺氧或者羔羊過早吸入羊水所致,如果搶救及時,假死羔羊可以有很大程度的存活率。搶救方法為:將羔羊兩後肢提起,讓它懸空,並不斷拍打羔羊的胸背部;或者兩手分別握住羔羊的前後肢,向前向後慢慢活動,假死羔羊就會漸漸甦醒。

    最後總結:母羊產前溫度和正常體溫基本沒啥區別。需要注意的事項就是防止母羊發生難產。母羊一旦發生難產,必須要及時進行人工助產。至於假死羔羊的搶救,我們可以用上面兩種方法進行嘗試,但並不能保證100%存活。

  • 9 # 山丘生活會

    母羊生產時注意事項:

    懷孕後期的母羊要及時轉入產房待產,產房使用之前應進行三次消毒,使用期間要每週消毒一次,母羊生產完轉出產房後也要對產房進行兩次消毒。

    母羊產羔前須備好產房,保持溫度在5℃以上,並用2%―4%的來蘇水或15%―20%草木灰水消毒。產房地面鋪上乾草或沙土以保持乾燥。同時還要適當地準備些消毒藥品(如酒精、碘酊等)和其他工具。

    待產母羊的飼餵原則是少喂勤添,定時飼餵,觀察羊群;水槽每天清理一次,保證羊只清潔,充足的飲水。圈舍要通風良好,環境乾燥衛生,給母羊提供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

    對於分娩母羊,原則是使其自然生產,待羔羊產出後進行護理。(如果羊水破後20min左右仍未產出,且母羊無力怒責時,必須助產)自然生產的羔羊護理步驟:

    露出前蹄和嘴,擠出口鼻中的粘液,順勢拉出羔羊,自然斷臍,倒提,擠出口鼻耳中的粘液,讓母羊舔舐。

    當羔羊出現假死時,應拉尾,有節奏的拍打背部,按壓胸部,注射尼可剎米。

    羔羊產出後15分鐘內要吃足初乳,對於有些不會吃的羔羊要進行助奶:將羔羊輕推向母羊的乳房,一隻手輕拍羔羊的尾根,另一隻手將乳房輕輕的挑起,把奶頭送到羔羊嘴邊,羔羊慢慢能吃上初乳,反覆幾次羔羊就能自己吃母乳。

    下奶慢的母羊要特殊對待,給母羊飲用溫豆粕水,按摩乳房,用溫毛巾熱敷,降低應激。

    羔羊產出後12小時內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羔羊產後3日內,必須每天讀臍帶浸泡消毒兩次,同時檢查有無臍疝;務必在7日內做到肺炎疫苗的首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是怎麼寫出這麼好的文章的哪裡找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