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飛翔的動漫小雞

    眾所周知,手冢治虫是日本的漫畫之神、動畫之父,所以在1989年他逝世後,日本的所有媒體都在頌揚、緬懷這位對日本動漫產業有著深遠影響的大神。但是同樣是日本動漫傳奇人物宮崎駿卻冒天下之大不韙地評論說:"手冢治虫的作品我很不喜歡,不僅不喜歡而且很不以為然,他迄今的所有言論和主張都是錯誤的!"

    說起來,宮崎駿還是手冢治虫的後輩,先後都在東映映畫上過班。並且宮崎駿自幼就對手冢治虫的漫畫作品愛不釋手,並因此立志成為一名漫畫家。然而為什麼當初那麼憧憬偶像、前輩,在宮崎駿口中會落得如此評價呢?

    這還得從手冢治虫對日本動漫界的影響說起,手冢治虫作為漫畫界的開山祖師爺,創作了電影式的鏡頭語言來表現漫畫畫面,現如今這種表現方式已經成為主流的漫畫表現形式;最先提出創立不同風格流派的動漫,少女漫畫的第一人等等,不僅如此他還是動畫界產業模式的締造者。

    日本第一部少女漫畫《藍寶石王子》

    手冢治虫開創了動畫界沿用至今的"輪替制",即由團隊裡和核心人物輪流擔任每集的負責人,不僅大大減少了動作的製作時間,更是極大地壓縮了動畫的製作經費,使得動畫這個行業在日本成為一個支柱產業有了基礎。應該說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夠想出這樣的點子的是個天才,但是這種制度的建立,從長遠來看, 比迪士尼創立的流水線制度還要惡劣,是對動畫的藝術性以及獨立性造成了極大的摧殘,以及更大的貽害。

    總而言之,正是由於手冢治虫創立的這種制度,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日本卡通缺少了類似美式卡通的那種千變萬化的強烈個人風格,而且總是表現得驚人的一致性。

    除此之外,作為漫畫大神的手冢治虫還影響了一大批後來日本的元老級畫家,當時他在東京居住的公寓被後來的日本人稱為"漫畫聖地",因為這裡除了手冢治虫之外,還有其餘十幾位元老級畫家也曾居住過這裡。而他們全都是衝著可以向手冢治虫請教,才搬來這裡的。可想而知,這十幾位同門師兄妹日後的創作風格彼此之間又能夠有多大的變化。

    除此之外,日本動畫產業鏈同樣是手冢治虫一手打造的,尋找贊助商投資;將動畫播放權賣給電視臺;以及授權玩具和周邊產品的開發。於是就造成了現在一個傳奇的景象,無論是日本的卡通漫畫還是動畫產業,他們的美術風格、製作工藝、商業模式和推廣模式,創始人竟然都是手冢治虫一個人!所以手冢治虫的地位可以一斑。於是乎在其他地方只是用來哄小孩的動畫產業,在日本成為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然而手冢治虫有多偉大,宮崎駿就有多反感他。在1971年,因為不滿東映映畫開始跟隨手冢治虫的創作模式,宮崎駿和高畑勳毅然辭職,在1984年兩人合作的風之谷一炮而紅,並因此創立了吉卜力工作室,兩人以此為陣地,展開了"去手冢化"的運動,幾乎把手冢治虫創立的商業動畫模式全盤否定。

    如果說宮崎駿的作品是藝術品的話,那麼以手冢治虫為代表的作品只能稱為是商品。或許在宮崎駿心中,正是因為手冢治虫一手創造的這個日本動漫的超級模式,最終限制甚至是扼殺了日本人在動畫領域的創造力,一切都是為了商業,將動畫創作降格為了商業行為。

    所以能夠在手冢治虫去世之時,發表那樣的言論,實際上不僅是對手冢治虫的憤慨,更是對當時日本動漫界的風氣的一種爆發,而手冢治虫的死不過是導火索,雖然在宮崎駿心中這個炸彈就是手冢治虫埋下的。

  • 2 # 步凡影視

    論宮崎駿為什麼討厭手冢治虫?

    說起日本動畫,每個人都會想到宮崎駿,這位日漫大師,擁有"動畫的黑澤明的稱號,曾憑藉《哈爾的移動城堡》《千與千尋》《幽靈公主》《龍貓》《天空之城》等優秀作品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獅獎。

    動畫作品是給觀影者們看的,也是大師自己的作品。大部分粉絲會覺得手冢治虫老師的作品就劇情來說已經足夠吸引人了,完全不需要增加額外的成本為畫面增添倉彩。而手冢治虫老師也認為這樣低成本的表現式已經足夠可以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了。他覺得這就是可拿得出手的作品。

    就是說白了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們這些做黃蓋的真沒覺得有啥好抱怨的。至於宮崎駿對動畫場景和細節的認真也是一樣的道理,但他用自己的世界觀和標準去評判別人的標準其實是不太好。就這事情,其實也沒有對錯之分。兩個人都是很有愛的畫家。

  • 3 # 貓花家的小書蟲

    因為手冢治虫開創了一個新的畫師工資計費方式,按頁給錢,然後導致大量畫師玩命畫,最後只有一小部分合格,大幅度的壓榨了日本漫畫畫師的生存空間。

  • 4 # yuyongxi

    應該有多方面原因

    1.手冢是上世紀中後期日本動漫的標杆,神級大師,也是一座很難逾越的大山,手冢的畫風 想法影響了太多的動漫人,同時在後期也一定程度束縛了動漫上的創新,當時很多漫畫動畫人都極力模仿手冢而失去自我風格。

    2.手冢是工作狂,往往同時承接多部漫畫連載,同時還以極低的價格製作動畫影片,手冢的動畫製作模式是走低製作低成本路線,加上他的產量和影響力,極大壓低了日本動畫的製作報價和成本,低成本模式使得行業不健康發展。宮崎駿追求的是大製作高質量動畫,對動畫的理解與手冢完全不同,認識到手冢給動畫行業的負面影響下,自然對其做法極為反感

    3.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節,手冢是日本動漫早期的代表人物,而宮崎駿作為後起之秀也被譽為動畫界黑澤明,兩人經常被拿來做比較,同為大師,自然誰也不服誰

    4.手冢作品思想是現實主義,其有很多限制級題材作品,表現人性黑暗和倫理問題;而宮崎駿作為左翼文人更加傾向於浪漫主義 理想主義,其作品以表現人性光輝為主,道不同不相為謀

    5. 兩人應該只是在理念上存在衝突,不存在私人恩怨。對於日本動漫,都有著巨大貢獻

  • 5 # 誠實的蜜獾

    說起來宮崎駿還是手冢治虫的後輩,兩人先後都在東映映畫上過班。並且宮崎駿自幼就對手冢治虫的漫畫作品愛不釋手,並因此立志成為一名漫畫家。然而為什麼當初那麼憧憬偶像前輩,在去世時在宮崎駿口中會落得如此評價呢?

    其實這要從手冢治虫對日本動漫界的影響說起,手冢治虫作為漫畫界的開山祖師爺,創作了電影式的鏡頭語言來表現漫畫的畫面,現如今這種表現方式已經成為主流的漫畫表現形式;他還是動畫全產業模式每一環節的締造者。

    手冢治虫開創了動畫界沿用至今的"輪替制",即由團隊裡和核心人物輪流擔任每集的負責人,不僅大大減少了動作的製作時間,更是極大地壓縮了動畫的製作經費,使得動畫這個行業在日本成為一個支柱產業有了基礎。應該說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夠想出這樣的點子的是個天才,但是這種制度的建立,從長遠來看, 比迪士尼創立的流水線制度還要惡劣,是對動畫的藝術性以及獨立性造成了極大的摧殘,以及更大的貽害,比如:

    -低畫質、人物簡單粗糙。

    -大量場景人物只有嘴在動,人物肢體動嘴和背景都靜態。

    -手冢很勤奮,壓制從業者們必須一樣勤奮,導致動畫從業者頻頻過勞死。

    -使得畫師們收入只相當於現在人民幣2800元,遠低於普通工薪族。

    總而言之,正是由於手冢治虫創立的這種制度,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日本卡通缺少了類似美式卡通的那種千變萬化的強烈個人風格,而且總是表現得驚人的一致性,日本當時的動漫產業成了“勤奮的生產低質作品的血汗工廠流水線”,這很顯然和宮崎駿追求的“精美”大相徑庭。

    除此之外,作為漫畫大神的手冢治虫還影響了一大批後來日本的元老級畫家,當時他在東京居住的公寓被後來的日本人稱為"漫畫聖地",因為這裡除了手冢治虫之外,還有其餘十幾位元老級畫家也曾居住過這裡。而他們全都是衝著可以向手冢治虫請教,才搬來這裡的。可想而知,這十幾位同門師兄妹日後的創作風格彼此之間又能夠有多大的變化?可以參看附圖,不熟悉日本動漫的還以為是一個漫畫家作品。

    在1971年,因為不滿東映映畫開始跟隨手冢治虫的創作模式,宮崎駿和高畑勳毅然辭職,在1984年兩人合作的《風之谷》一炮而紅,並因此創立了吉卜力工作室,兩人以此為陣地,展開了"去手冢化"的運動,幾乎把手冢治虫創立的商業動畫模式全盤否定。

    如果說宮崎駿的動畫作品是藝術品的話,那麼以手冢治虫為代表的各動畫作品更像是商品,創作進行時,贊助、周邊、播放版權買賣就已經開始了。或許在宮崎駿心中,正是因為手冢治虫一手創造的這個日本動漫的超級模式,最終限制甚至是扼殺了日本人在動畫領域的創造力,一切都是為了商業,將動畫創作越來越固化降格為了商業行為,所以才旗幟鮮明的反對他。

    所以在手冢治虫去世之時,宮崎駿發表那樣的言論,實際上大部分並非是對手冢治虫個人的不滿,更多是對以他為絕對旗幟的當時日本動漫界的純商業導向動畫風氣的憤慨情緒的一種爆發罷了。

  • 6 # 一隻迷茫貓

    宮崎駿討厭手冢治虫 應該有兩個大方面

    第一方面:

    我認為大概是理念的不同,宮崎駿的所有作品都是細膩的畫質,每一幀都是可以成為桌布的存在,而手冢治虫的作品就不是這種風格,可以說兩個人的風格差異很大。

    手冢治虫使用的是輪替制,就是由核心人物輪流擔任負責人,不僅減少了製作時間,同時也壓縮了製作經費,但是這也造成了動漫人物沒有個性,這也是對動畫的藝術性以及獨立性造成了極大的摧殘。

    而宮崎駿的動畫製作可以說是精益求精了,他會因為幾秒鐘的動畫而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去花手稿。

    所以宮崎駿對冢治蟲的不滿,應該是對當時日本動漫界風氣的一種爆發,而手冢治虫不過是導火索。

    第二方面:

    這兩個人都是日本漫畫界的大佬,也都是互相羨慕互相嫉妒,導致了一方開始和另一方冷戰了。不過好像是手冢一直保持中立,但是宮崎的不滿卻層出不窮。手冢使動漫業界黑化了吧,手冢太勞模了,引領了動漫業界過勞死的風潮。有人覺得手冢做壞了行規,讓動畫師們只能拿很低的工資,但真正的原因還是因為有像下面這樣的動畫公司的存在。因為手冢在漫畫界一直拿著很廉價的薪水,自己卻又是一代大神。

    宮崎駿批評手冢治虫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轉變只有嘴巴上的動作,還有宮崎駿說過手冢治虫以5萬日元的低廉成本,製成了《鐵臂阿童木》,我是極力反對這樣子的。

    這些話聽起來好像沒有帶著什麼惡意,不過背後的意思就是惡意嫉妒滿滿了。

  • 7 # VRSC

    愛迪生為什麼討厭特斯拉?其實也不是討厭,偉大的人物總是有點怕自己擅長的領域有一個和自己能平起平坐的人,而且對方的理論似乎在某種地方能超越自己。

  • 8 # 武天老師

    不存在“宮崎駿討厭手冢治虫”這個說法,宮崎駿還是比較尊重手冢的,我覺得更多的是理念不同。1989年手冢去世的時候,宮崎駿曾說過:我並不喜歡蟲製作的東西,並且我覺得手冢先生所有主張都是錯的!宮崎駿曾經跟手冢一起共事過,也一度受到手冢的影響,之後甚至為了擺脫手冢的影響而燒燬之前的手稿。

    關於技法的分歧

    這大概是宮崎駿最反對手冢的地方了。宮崎駿覺得手冢使用的一拍三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甚至可以說偷工減料的技術。這點不僅宮崎駿這樣認為,業內很多人都有這種觀點,比如押井守。

    簡單說下什麼是一拍三。動畫片播放中是人眼去識別圖片,一拍一表示一幀需要一張圖片,一拍二則是一張圖片停留2幀,一拍三則是停留3幀。於是很顯然對比1秒24張圖片,如果採用一拍三,那麼只需要8張圖,減少了大量成本。

    宮崎駿認為這是一種偷工減料的製作手法,於是他最終一直在製作全動畫。

    而手冢則認為一拍三這種東西是在尋求一個簡單的動畫片製作方式,並且可以讓很多外行人有機會製作動畫。

    關於團隊製作問題

    手冢開創了一種動畫界沿用至今的輪替制度。簡單的說就是團隊核心成員輪流擔任作品的負責人,這種方法的好處就是減少製作時間,極大壓縮製作經費。

    宮崎駿認為手冢的這種輪替制導致日漫缺少類似美漫千變萬化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藝術感(這也正是日漫難以匹敵美漫的最主要原因)而且這種風格現在對於日漫影響深遠,已經很多人開始反對這樣了。

    當然手冢當時想出這個方法其實還是很天才的,手冢的時代動漫其實還很不成熟,他利用這個輪替制度,直接讓動畫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雖然看似有些揠苗助長的成分,但是在當時也的確是不錯了。

    關於主題或者思想問題

    宮崎駿對於手冢的一些帶有悲觀主義的作品都有些不屑一顧的態度,他認為一些為煽情而煽情帶有催淚成分的悲情故事都沒有藝術價值。比如《某個街角的故事》《人魚》等等。所以我們能看到宮崎駿的絕大部分作品還是偏向喜劇,充滿童真和歡樂的。

    宮崎駿曾經親自說過一段話,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參加《西遊記》製作的時候,手冢主張插入一段,讓孫悟空戀人在孫悟空回去看她的時候死去的情節。不過她必須死的理由,根本沒有。知道手冢說出“這樣的話更讓人感動”的話的時候,我認為就是我和手冢告別的時刻了。

    這兩個人對於動畫的理解以及商業方面都有很大的分歧,這大概就是宮崎駿不認同手冢的原因了,至於誰對誰錯,我覺得沒什麼明確標準。需要明確的就是手冢絕對是功大於過,這個人幾乎是一己之力建立了日本動畫的產業支柱。

    宮崎駿即便多次說過自己不認同手冢的某些想法,但是他依然還是很尊重手冢這個前輩的。

    結果日本網友幾乎一邊倒的諷刺宮崎駿:比如說宮崎駿跟手冢在一起的時候太自卑了;手冢還活著的時候,宮崎駿像下等人;宮崎駿只是讓畫面更好,其實連個劇本都不會寫;手冢壞了行規,讓這群畫師只能拿微薄工資,他們又不樂意當勞模,於是詆譭手冢云云。說實話挺出乎我意料的,宮崎駿估計看見要氣個半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提問:人生這麼長,應不應該找你自己的理想型談戀愛。(前提你有一個還不錯比較合適的男/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