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不榮
-
2 # 讀書閒話
咖啡是由茜草科的一種常綠灌術所結的果實經過加工製作而成。咖啡素有“黑色金子”的美稱。從消費量來講,咖啡在全球年消費量為茶葉的3 倍多。
咖啡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其原產地一般認為是在非洲的衣索比亞。據載,早在公元前200O 年左右,衣索比亞的阿交族人就已在咖法省的熱帶高原種植和採摘咖啡了,之後,咖啡就逐漸成了人們所喜愛的飲料。
提到咖啡,衣索比亞人總是自豪地說:“咖啡是我們送給全世界的一件禮物。”
如今,南美洲的巴西是目前咖啡的最大生產國,其咖啡產量約佔世界的三分之一。
咖啡是一種結果早、可連續收穫幾十年、經濟價值高的特種經濟植物。
乾燥的咖啡種子中一般含有咖啡鹼,咖啡的香味主要來自咖啡種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
茶葉一般是由山茶科的一種灌木的嫩葉經過發酵或烘烤焙制而成,茶葉是華人民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
茶作飲料在中國歷史悠久,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約成書於公元前300 年的《爾稚》 一書中,就已有了關於茶葉的記載。
被譽為茶聖的唐代陸羽,撰寫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世界各地的種茶技藝、製茶技術、飲茶習慣等主要都是源於中國。現在,茶被稱為綠色保健飲料,全世界飲茶的人數約佔世界總人口的一半。
-
3 # 雲海文史苑
茶起源和流行與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5世紀)飲茶盛行;而咖啡的傳說確實在公元6世紀。相比較而言,茶的歷史會更悠久
茶的歷史“中國茶史”的起源,截至目前還未定論,眾說紛紜,有先秦說、西漢說、三國說。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雅仕最喜茶。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瀰漫朝野,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茶聖陸羽有著《茶經》一書。《神農本草經》亦有記載關於茶這方面的知識。
咖啡的歷史其中較為人熟知的是牧羊人的故事:根據羅馬一位語言學家羅士德.奈洛伊(1613-1707)的記載:大約紀元六世紀時,有位阿拉伯牧羊人卡爾代某日趕羊到伊索比亞草原放牧時,看到每隻山羊都顯得無比興奮,雀躍不已。他覺得很奇怪,後來經過細心觀察發現,這些羊群是吃了某種紅色果實才會興奮不已,卡爾代好奇地嚐了一些,發覺這些果實非常香甜美味,食後自己也覺得神清氣爽,從此他就時常趕著羊群一同去吃這種美味果實。後來,一位回教徒經過這裡,便順手將這種不可思議的紅色果實摘些帶回家,並分給其他的教友們吃,所以其神奇效力也就因此流傳開來了。
在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開始廣泛飲咖啡,將其當做酒和藥品使用。
-
4 # 疼痛科侯大夫
茶與咖啡是中西方極具代表性的飲品,它們被視為是中西方文化的代表之一,茶的清新淡雅與咖啡的濃香醇厚使它們各有著自己的特色和韻調。下面精心為你整理的咖啡與茶文化的傳播歷史,一起來看看。
咖啡與茶文化的傳播歷史
中國茶葉的外傳經歷了兩個不同時期和不同的路徑。早期在公元475年時,由陸路從土耳其進入中國西北,進行以貨易貨的留易,將茶葉引進土耳其,把漢語的“茶言譯
為chiy";接著經由土耳其傳到阿拉伯,以後再傳到俄羅斯。後期,在17世紀初後,中國和歐洲的海路貿易快速發展起來,最初由英華人從廈門購買茶葉最後傳入歐洲。
-
5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一、茶的起源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
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華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華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
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
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說法。今人不少人認定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
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載。其實到底在哪裡現在對我們飲茶者來說並不重要。也許具有文化意義。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學術界的一些說法: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裡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
說起咖啡,首先就要說咖啡樹,咖啡樹很可能就是在衣索比亞的卡發省(KAFFA)被發現的。後來,一批批的奴隸從非洲被販賣到葉門和阿拉伯半島,咖啡也就被帶到了沿途的各地。可以肯定,葉門在15世紀或是更早既已開始種植咖啡了。
阿拉伯雖然有著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港口城市摩卡,但卻禁止任何種子出口!這道障礙最終被荷蘭人突破了,1616年,他們終於將成活的咖啡樹和種子偷運到了荷蘭,開始在溫室中培植。
有關於咖啡由來的傳說有好幾種,其中較為人熟知的是牧羊人的故事:根據羅馬一位語言學家羅士德.奈洛伊(1613-1707)的記載:大約紀元六世紀時,有位阿拉伯牧羊人卡爾代某日趕羊到伊索比亞草原放牧時,看到每隻山羊都顯得無比興奮,雀躍不已,他覺得很奇怪,後來經過細心觀察發現,這些羊群是吃了某種紅色果實才會興奮不已,卡爾代好奇地嚐了一些,發覺這些果實非常香甜美味,食後自己也覺得精神非常爽快,從此他就時常趕著羊群一同去吃這種美味果實。後來,一位回教徒經過這裡,便順手將這種不可思議的紅色果實摘些帶回家,並分給其他的教友們吃,所以其神奇效力也就因此流傳開來了。
-
6 # 秦國尉
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時期就有茶了。
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咖啡出現的最早且最確切的時間是公元前8世紀,但是早在荷馬的作品和許多古老的阿拉伯傳奇裡,就已記述了一種神奇的,色黑,味苦澀,且具有強烈刺激力量的飲料。
茶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咖啡是2700多年前出現的。茶的歷史久一些。
-
7 # 墨城影視剪輯MC
茶的年代至少應追述到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而咖啡則是在十五世紀(公元1400年-公元1499年)。很顯然,茶的歷史比較悠久。
-
8 # 我是大大欣
今天,我們把咖啡和茶的視角再拉遠一些。不只從中國的角度,而是從全球化的角度來看。
茶和咖啡都是含有咖啡因的東西。也正是咖啡因的作用,使得人們會對這兩樣東西上癮。全世界的咖啡因消耗量大約是每人每天70毫克,有些國家(如瑞典、英國)每天的平均消耗量還超過400毫克,相當於4杯咖啡。
然而,咖啡的發祥地卻是在埃塞爾比亞高地,當地人習慣以嚼咖啡豆而不是沖泡方式來提神。
埃塞爾比亞以外最早出現咖啡飲料的地方是阿拉伯半島南部的葉門,時間大約在15世紀,也就是1470年以前。到了15世紀末葉,已傳入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和麥地納,16世紀初再傳入開羅,16世紀中葉進入伊斯坦布林,下一站則是與奧斯曼帝國有戰爭與貿易關係的伊朗。
出口商人也將咖啡豆運往南歐,早在1615年,就把咖啡豆當作異國癮品賣到威尼斯,直到17世紀40年代才變成比較普遍的商品。
除了茶以外,咖啡是唯一在歐洲展開貿易擴張以前,就已遠播至原產地以外的提神飲料。
歐洲咖啡消耗量在18世紀出現暴增現象,大約從900多噸增加到將近5.5萬噸。同一時期歐洲進口的茶葉也從450多噸增長為1.8萬多噸。
歐洲人也有計劃地在殖民地生產咖啡。咖啡開始在歐洲風行之處,荷屬東印度公司就在摩卡港大批採購葉門咖啡,再以一兩倍的差價轉賣到阿姆斯特丹,這樣的暴力吸引了英國和法國的競爭者,並進一步抬高摩卡咖啡的價格。
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們於是轉移陣地,到西爪哇發展,在1707年試驗性的將咖啡引進到當地。到了1726年,全世界50%~75%的咖啡豆貿易都掌握在他們手中,咖啡也逐漸成為國際性的經濟作物。
茶葉茶葉的消費情形與咖啡如出一轍,也是在價格下跌以後逐漸普及的。茶葉原產於印度與中國接壤的地區,一部成書於公元350年的中國古籍指出,茶是一種藥引,到了8世紀晚期,華人已經普遍具有喝茶的習慣,這點可以從課稅制度看出來。
雖然沒有人知道日本人是於何時開始學會喝茶的,但是有證據顯示,茶葉在公元815年出現於日本,茶樹種子則是佛教僧侶從中國帶來之後種在寺廟庭院裡的。
1610年時,荷蘭人首度將茶葉輸入歐洲,但是價格居高不下,直到1713年英屬東印度公司開始與廣州直接通商,情形才改觀,此後合法與不合法的茶葉貿易也漸次增加。1784年間,英國政府不再徵收大部分茶葉關稅,茶稅降低也使得走私者無利可圖,茶葉消費量亦隨之增加,例如18世紀末英格蘭與威爾士每人每年消耗將近1公斤茶葉(相當於400杯茶),而且所付價錢只有1720年的¼。
英屬東印度公司及其競爭對手持續擴大對中國的貿易,是製茶事業邁向全球發展的第一個階段,第二階段發生於19世紀中葉歐洲殖民列強紛紛壟斷茶葉栽培之後。當時荷蘭人把茶樹帶到爪哇,種在不堪栽植咖啡的土地。英華人也把茶樹引進印度和錫蘭。
1887年4月,茶葉貿易發展出現了一個轉折點,當時歐洲最大茶葉消費國-英國-自印度與錫蘭進口的茶葉首度超越了中國茶,這主要是基於成本考慮。華人對出口茶葉課徵的關稅較重,生產效率又比不上印度大茶園,為了維持高價,他們乾脆減少茶葉供應量,結果無功而返,因為產茶事業不再由華人獨佔,而是被印度和錫蘭的生產者取代了。
像立頓這樣積極的零售商,就是直接採購印度及錫蘭茶葉,而且採取薄利多銷的手段,連最窮的人都買得起。
第三階段是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這是茶葉栽培已從亞洲遠播至非洲東、南、中部。1952年,非洲種植茶樹的土地已達3.9萬公頃,茶葉產量則超過2.1萬噸。同一時期亞洲南部貿易茶的生產量也大為增加,茶園分佈範圍極廣,東起臺灣島,西至伊朗和俄羅斯高加索地區。茶樹栽培也傳到了巴西、阿根廷、秘魯。
-
9 # 精品咖啡文化
為什麼咖啡感覺比茶苦?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一下:
一,植物成份中的“苦味基因”:咖啡和茶都自帶“殺蟲劑”,咖啡中有咖啡因、綠原酸等;茶有咖啡因、可可鹼等。這些“苦味基因”實際上是驅逐害蟲的利器,所以,如果咖啡和茶自身的生長環境利於害蟲存活(比如低海拔、氣溫高),咖啡和茶的苦味就會越重。這也是為什麼春茶比夏茶好喝,高海拔的阿拉比卡咖啡比低海拔的羅布斯塔豆好喝的原因。
二,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苦味:咖啡豆在烘焙中,產生化學反應,其中的綠原酸先是分解成了綠原酸內酯,苦感加大,繼而分解成了苯基林丹,產生出濃烈的苦味。這股苦味,大概是咖啡比茶苦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衝煮過程中產生的苦味:無論是咖啡還是茶,如果萃取過度,都會加重不愉悅的苦感,為了避免萃取過度,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水溫是否過高、衝煮時間是否過長,也要注重水和咖啡粉或茶的比例。咖啡在衝煮時,是先將豆研磨成粉,加大了咖啡物質與水的接觸面積,萃取出的物質就多,咖啡中的苦感釋放得更充分,依我拙見,這也是咖啡比茶苦感更強烈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喝過日本抹茶(不加糖、奶,僅以抹茶粉沖泡而成),你大概能明白我的意思。
咖啡和茶的歷史哪個更久一些?
這個真不好說。
咖啡原產於衣索比亞。最早關於咖啡的文字記錄,出自公元九世紀波斯名醫拉齊之手,他在《醫學全集》中提到了咖啡的藥效。但是非洲遊牧部族蓋拉族早有用咖啡果實做大力丸的傳統(有人說這一傳統至少在六世紀就有了),更有些非洲部落用咖啡占卜、祭祀,源於何時不得而知。
茶原產於中國。關於何時茶為人所用,唐朝陸羽《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而《詩經》中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採荼、薪樗,食我農夫”等句子,那麼,至少在三千年前,華人已經開始以茶入食。
而遠古時期的生活實踐,總是在文字記載之前,所以,想知道茶和咖啡的歷史淵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回覆列表
咖啡飲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15世紀中期的文字記載,而茶飲用的歷史更早,華人飲茶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陸羽所寫的《茶經》。所以,茶的歷史更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