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土情愫

    春天,是一年之始,是一個充滿幻想和浪漫的季節,她象徵著新生的開始,朝氣蓬勃,生機盎然,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所以,每個都極具感性的詩人,無不對春天滿含著希望,渴望著她永駐人間,春暖花開。秋天,總會使人聯想到蕭瑟的落葉和使人憂傷卻又無奈的別離,她象徵著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將失去它原有的風華,漸漸地將走向衰敗的終點。所以,詩人總是以含帶著無限的哀愁之意,感懷悲嘆。

    真正詩人,都是一個感情飽滿,古道熱腸的人。他那顆充滿幻想的詩心,能從一朵花看到奼紫嫣紅的春天的景象;會為春天的一樹繁花而足之蹈之;能為暮春的一片落花而唏噓感嘆,含滿惜別之情;會為秋天的蕭蕭落木(葉)含淚悲書。

    一個真正的詩人,他重於情而疏於理,執於理而輕於利,否則,創作不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詩歌。如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他不但有政治家的氣魄和胸懷,而且兼具詩人悲天憫人的家國情懷,他一生光明磊落,愛民如子,為祖國,為民族,他舍小家為大家,最後給後代不留片瓦寸土,工資稿費全部充公。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先例,從而闡釋了什麼是民族精神,什麼是家國情懷。文如其人,所以,他的詩歌豪情縱橫,氣吞山河。

    如屈原,李白,杜甫,蘇東坡……一個真正的“詩人都有一顆八十歲也不衰老的童心”,質樸,純真而又向善向美。他們的命運總是和祖國的命運緊緊地聯在一起,在惜春悲秋的感悟中書寫著自己的人生。

  • 2 # 方立新

    春來情萌秋風涼

    春來情萌動,

    秋至葉落重。

    惜春因情心,

    悲秋染涼風。

  • 3 # 劉彥魁

    春天確實是最美好的時光,萬物復甦,楊柳青青,桃梨花開,百花爭豔,鶯歌燕舞的美麗景色。每看一處,總覺得心情舒暢,激情盪漾,處處有詩意,點點蘊詩情。而走進秋色,其實也很美,但酷霜一場,悽風刺骨,葉落花謝,隨風而去,只剩下孤枝殘葉,心中不由得嘆息深長,悲傷失意。吟詩有點悲傷之感。真乃是:春來花爭豔,秋到葉落殘。雪中梅報春,冬去又新年。謝謝邀請!

  • 4 # 伯樂不司馬

    套用趙忠祥老師一句話,春天來了,又到了動物發情的季節。 因此容易傷春。

    至於悲秋,大約是春天的影子到此徹底要覺滅了吧。

  • 5 # 天天向上的頑童

    因為生命短暫,韶華易逝。詩人多愁善感,最易觸景生情。

    春光明媚,春風和煦,萬物勃發。詩人觸景生情,寵辱偕忘,盡情享受生命和生活的美好,並對未來有無限憧憬。美好的時光,總是覺得短暫,所以有很多惜春詩句流傳於世,並且有很多詩句富有人生哲理:三春花事好,為學須及早,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

    秋風蕭瑟,黃葉飛舞,萬物凋零。詩人觸景傷情,想起生命短暫,人生坎坷,秋之憂愁油然而生。“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詩人感慨:人生一世 ,草木一秋。詩人悲秋,其實是在悲人生。

    因為人生與自然有諸多的相似性,所以,詩人作為最敏感的一個群體,自然免不了惜春悲秋。

  • 6 # 痛點歷史

    春天為一年之始,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充滿希望,可以用詩來寄託希望。

    秋天,代表收貨,代表結果,代表結束,一年的辛勞都即將劃個圓滿的句號!

  • 7 # 深谷幽篁

    古代詩人騷客多惜春悲秋之作,緣於作者豐富細膩的情感世界與時代背景的交匯,出自對青春韶華的依戀,對淒涼晚景的嘆惋。

  • 8 # 逸雲讓愛重生

    詩人?古代詩人吧,大多古詩惜春悲秋,想想是有多方面原因。

    1,古人一生相對短暫,文人更惜命,而一年之季在於春,不負韻華,惜春贊春其實也是對生命的尊重和不捨。

    2,古時戰亂頻仍,像漢代的匈奴之害,唐朝的安史之亂,宋時的金遼之禍,詩歌又特別注重象徵手法,以景喻情,蕭瑟寂寥的秋天,恰好可以寄託落寞淒涼的心境。

    4,中土一年氣候分明,萬物生長皆遵循規律,百花多在春天開放,這是事實,對於隱者而言,自然之趣在於還原本真,贊春悲秋也並非嬌柔造作,而是內心真實寫照。

  • 9 # 使用者1978708978840382

    惜春悲秋人之常情,春之萬物復甦,欣欣向榮,秋之樹木調零,一片肅殺。然而詩人氣魄不同,風格各一,惜春悲秋多婉約,唱北國風光者更豪放。關於秋日最具格調的便是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 10 # PLH紅塵幽蘭

    花開花落瞬間,

    惜春悲秋難免。

    莫說詩人如此,

    誰又何嘗不是。

  • 11 # Aaron基金投資顧問

    為什麼古詩裡面的女人一到春天就悲傷呢?春天難道不是一個生長的季節,生機勃勃的季節嗎?

    我看最近上海世紀公園人非常多,大家去看花、去攝影,不亦樂乎!古人為什麼跟我們是相反的?

    其原理類似於《詩經·君子于役》中的“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因為古人的時間觀是跟著大自然來的,到了春天,突然發現一年又過去啦,離人還未歸來,一年又一年……細思極恐啊!

    表現傷春題材比較簡潔明瞭的詩有王昌齡的《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還有王維的《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當然,還有許多著名的傷春詞,比如:

    清平樂·別來春半

    【南唐】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菩薩蠻·憶郎還上層樓曲》

    【宋】張先

    憶郎還上層樓曲。樓前芳草年年綠。綠似去時袍。回頭風袖飄。

    郎袍應已舊。顏色非長久。惜恐鏡中春。不如花草新。

    我們可以看到傷春詩詞最重要的一個意象是“春草”。因為思念就像“離離原上草”一樣瘋長,“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相比之下,今天的媽媽們都是對各種物品“長草”,而且還很難“拔草”,這也是一種幸福。畢竟隨著科技的發達,時空的距離都不是問題,不需要像古代婦女那樣,丈夫一旦出門服役或者宦遊,自己就得過著“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日子。

    歸到源頭上,傷春傳統的濫觴還是屈原《招魂》(作者一說是宋玉)的末句“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

    那麼士為什麼到秋天才悲傷?反應遲鈍嗎?源頭還是在屈原這裡,難怪人家是偉大詩人!他在《九歌·湘夫人》裡面首段就寫道:“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眇,音秒,就是極目遠望,看不清楚,眼神迷離的樣子。

    翻譯過來是:湘夫人降臨在北渚上,極目遠眺,使我惆悵。蕭瑟的秋風啊,徐徐吹拂著,洞庭湖揚起微波啊,落葉飄零。

    正是這兩句詩,被贊為:“千古言秋之祖”。

  • 12 # 真誠的朋友

    因為春天是個浪漫,花開,萬物復甦的季節,而秋季,是花落,葉落萬物凋榭的季節,就像人類的夢一樣,春天做好夢,秋天夢已醒。

  • 13 # 碌碌無為791

    @為什麼很多詩人喜歡惜春悲秋?

    “傷春悲秋”似乎是中國古代文學中一個亙古不變且源遠流長的主題,不管是唐詩宋詞還是元曲都不外乎出現這一主題。“傷春悲秋”本就形容多愁善感,是古代文人宣洩內心頹廢感情的一種,“綺靡濃豔,傷春悲秋,至於‘春蠶到死"、"蠟燭成灰",深情罕譬,可以涸愛河而幹慾火 ”,而正是這一種特殊的情結影響著所有的古代文人,他們為這種情感賦予了生命力,傾注在筆尖上。

    可“傷春悲秋”又不是文人墨客的專利,其實這是每個人都有的情感,春天本就是一個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季節,現代人在面對春天的來臨更多的是喜悅的,很少會有傷感的,而悲秋顯然是常見的,秋天百花凋零總會有悲涼的感覺,但秋天又是豐收的季節,又該是喜悅的,只不過是那些讀書人更加懂得如何深刻去表達它罷了。如果你一個人孤獨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並感受著瑟瑟的秋風,相信你的內心也會有一種莫名的情愫,你的心情是鬱悶且傷感的,何況是那些本就感情豐富古代文人墨客呢?

    “傷春”是古人的一種特殊的情結,春天本就是四季中最充滿生機的時節,可那些詩人和詞人他們卻看見這繁華的春天總有一日會消逝,尤其是那些美好的東西,他們認為美好的東西總是轉眼即逝的。古人其實也不是一開始就傷春的,隨著時間啊的流逝,在文人創作實踐慢慢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感情,那便是傷春。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集,裡面就有不少記載著對春日的喜愛和歡喜的,如“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其實在唐以前,人們對春日的描繪更多的還是喜悅的,儘管是在兵荒馬亂的南北朝時期,文人筆下的春天也也依舊是充滿了希望和生機的,可到了唐朝,文人內心慢慢有了一種特殊的情感,文人不再是單純讚歎春天的美好和生機而是暗喻內心傷感的情愫,如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總所周知,《春曉》是一首為春天所作之詩,前兩春天美好景象,“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而後兩句卻不泛傳來詩人的傷感,“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宋代的李清照可以說是將傷春描繪得淋漓盡致的一位詞人了,初嫁人婦雖生活悠閒,但丈夫又不能經常在家中陪伴自己,看到春天美景不禁傷感,筆尖下作出了不少的閨怨之作表達對丈夫無限的思念,“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悲秋”也是古人的一種特殊的情結,秋天因其蕭瑟而讓人感到傷感,而古代文人想要表達悲傷的情感似乎也都與“秋”息息相關。《楚辭·九辯》中說道:“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這是戰國後期著名的楚辭作家宋玉所言的,他將秋天之景與自己的悲慘命運緊密結合一起,向我們傳達出他的內心的感情,既抑鬱又悲憤。宋玉筆下的作品大多都寄託了悲秋的情懷,而他也是開創了文人悲秋情懷的先驅者。秋天的蕭瑟和飄零喚醒了宋玉心中的哀怨情懷,而這種情懷也是秋天所給的,他悲嘆自己老而無成,又因失職而被流放,只見秋天裡落葉紛飛,所見所景更是加劇了內心的孤寂,自己就如同那落下的落葉,不知何處安身。

    或許正是這種悲秋情懷讓很多文人感同身受,慢慢地有了這種文化的沉澱和積累,怪不得唐代詩人劉禹錫會發出這樣的感慨,“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文人雅士正是親眼目睹了秋草秋木,而又加上前人的詩作,最後縱觀自己的人生經歷,內心也不由引發了悲秋情懷。詩聖杜甫一生坎坷,憂又國勢,憂於民生,憂於仕途,又憂於疾病,獨自一人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所見所景,百感交集,秋江景色確實很美,看那有蕭蕭的“無邊落木”,不由想起自己身世悲涼,感慨道“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悲秋”情懷也似乎成為不少文人墨客的傳遞失意感情的一種手段,仕途不順、去國懷鄉、感嘆時光、情感落寞等等,似乎都與“悲秋”情懷離不開了。

    有人說,古人太矯情了,動不動就要悲傷一回。可我覺得,“傷春悲秋”不是文人墨客矯情,而是他們所處時代賦予他們的所思所感,是一種文化的沉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卷腹的頻率越快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