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影的光陰社

    攝影人不可不知道的攝影師,我從兩個角度為大家介紹,一是國外的,對攝影發展起著極大地推動作用的大師。二是國內的,在中國的攝影發展中,起著中流砥柱乃至開宗立派的攝影師們。

    達蓋爾,這個相信所有的攝影人都知道的和要感謝的攝影師。1839年達蓋爾在他所處的法蘭西學院公佈了他的發明技術。一般在攝影史上都會把這一年作為攝影史的元年。至於代表作,當然是家喻戶曉的《坦普爾大街街景》了。可以從作品中看到十分清楚的畫像,街道的走向,路旁的樹以及建築等,成像都十分清晰。仔細觀察的話,還能看到街上有一個為擦鞋匠在位身旁的一個路人擦鞋。時光流轉百餘年,這張照片上的無論是人還是建築都淪為風沙,不過幸好有了攝影技術的發明,能夠讓他們當時的影像得以留存。

    佈列松,入門時聽得最多的攝影師,也是在攝影史上最廣為熟知的攝影師。出生於法國,在攝影理論界提出了“決定性瞬間”一說,其後的新聞攝影廣受他的理論影響,被後世尊稱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佈列松一生中代表作太多了,個人推薦《男孩》。一個買酒回家的男孩,左右手都提著碩大的酒瓶,滿足感和欣喜感從畫面中油然而生。這張作品能夠十分有力的證明佈列松自身的抓拍能力。

    亞當斯,美國十分優秀的風光攝影師。其實亞當斯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遠遠沒有在中國的知名度高。分析原因的話,相信出生於六七十年代的攝影師應該都知道原因。亞當斯是中美關係正常化後,第一個來華做影展的美國風光攝影師。在當時攝影水平還十分落後的中國,見到亞當斯的作品時大家都驚為天人。第一次知道風光片還可以這麼拍,自那次攝影展後,亞當斯被封上了神壇,也是他促使中國攝影人開眼看世界。同時亞當斯開創的分割槽調整法,打開了眾多攝影者的認知。現在500PX上的很多如出一轍的風光大片,追根究底的話,後期思路都出自亞當斯。下圖為代表作揖,《冰峰冷月》。圓月高懸,下方山峰巍峨,一個攝影師的胸懷從他的攝影作品就能看出。

    篇幅所限,為大家介紹中國的攝影第一人,郎靜山。郎靜山,中國攝影學會的創辦者,中國最早的攝影記者。1892年生於浙江,一生酷愛攝影。曾被美國紐約攝影學院譽為1980年世界十大攝影師稱號。郎靜山早在12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攝影,攝影功底十分紮實,將攝影與中國的水墨山水相結合,開創了一代先河。這從他的代表作之一《春樹奇峰》中就能領略的到。畫面留白的處理,樹林的風韻等躍然而出,宛如一幅大氣的山河水墨畫。

    篇幅所限,太多攝影師沒介紹,像曼雷,羅伯特卡帕,馬格南,肖全,孫郡等等。

  • 2 # 每圖

    攝影藝術和攝影技術的高速發展,在影象大眾化傳播普及的同時,對攝影藝術創作者和欣賞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如何從攝影審美的角度提高自身的修養,顯得尤為重要。透過例舉解析世界一流攝影師及他們的經典之作,從一定的深度展開攝影鑑賞的深層次意義。從不同角度介紹攝影的演變和攝影創作的一些規律,從而拓寬攝影創作的思路。提升大家對攝影作品的鑑賞能力與瞭解攝影藝術及視覺造型藝術的發展規律有著重要的意義。

    1、荒木經惟荒木經惟,攝影師、當代藝術家。1940年出生於東京平民區。1959年進入國立千葉大學主修攝影與電影。1963年,從工學系攝影專業畢業,進入日本著名的電通廣告公司任廣告攝影師。荒木經惟曾舉辦過難以計數的攝影展,作品被很多國內、國際美術館和博物館收藏。1994年獲日本室內設計論壇大獎;1991年獲第7屆東川町獎;1990年獲得日本攝影學會Shashin-no-kai獎;1964年因作品《山池》獲首屆太陽獎。

    荒木經惟 《天使祭》1991

    2、羅伯特·弗蘭克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1924-)可說是20世紀攝影史上的一個特殊現象。他以自己的第一本攝影集《美華人》一舉改變了現代攝影的方向,奠定了自己在攝影史上無可爭議的大師地位。而這一切距他離開自己的祖國瑞士才只有11年。提出了"非決定性瞬間"。弗蘭克的攝影信條是,"比(捕捉)照片表面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在一瞬間將某個事物捕捉並將其以更為自由的形式加以表現"。他不但要拍攝事物,更要透過自己的拍攝來解放事物,使事物獲得一種獨立的品格,使之成為一種攝影家觀看的自由的證明。從這個意義上說,攝影家在本質上是一個解放者,他在解放物件的同時也解放了他自己與他的心靈。

    弗蘭克 《美華人》弗羅裡達

    3、羅伯特·卡帕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年10月22日-1954年5月25日)是匈牙利裔美籍攝影記者,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戰地攝影記者之一。生於奧匈帝國時期的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家庭,原名安德魯·弗裡德曼(André Friedmann),移居法國期間為了便於別人記憶,開始採用羅伯特·卡帕的名字。1947年,他和"決定性瞬間"的倡導者佈列松一同創立了著名的瑪格南圖片社,成為了全球第一家自由攝影師的合作組織。1954年5月25日,卡帕在越南採訪第一次印支戰爭時,誤入雷區踩中地雷被炸身亡。

    卡帕《畢加索和兒子》 法國 1948

    4、馬丁·帕爾馬丁·帕爾出生於1952年,童年時代在祖父的啟發下對攝影產生興趣,後來在曼徹斯特大學專攻攝影,馬丁·帕爾的作品劍走偏鋒,不走常規老路,實際上引領了近年來興起的"概念攝影"的先潮。馬丁·帕爾一路拍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這個日益庸俗的世界使善於諷刺的英國藝術家如魚得水,世界就像是為他預備好的一盤笑料。在他的作品中到處都是窘迫、尷尬的英華人,竭力紳士也紳士不起來。使用彩色攝影之後他的世界更真實,但還不夠,還要加閃光燈讓細節更分明、色彩更飽和,揭示出那個更喧鬧的真實。這些閃光燈下的人間百態跟美國早期紀實攝影大師維基的赤裸裸揭示、諷刺相像。

    馬丁·帕爾 西班牙 1997

    5、薩爾加多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Sebastiao Salgado)1944年2月8日生於巴西文革摩里斯。1969年,25歲的薩爾加多在聖保羅經濟學碩士學位後,移居歐洲。1970年,開始接觸攝影,跟這門瞬間藝術一見鍾情。1973年,在非洲咖啡貿易組織中任職時,他發現自己對攝影的愛好遠遠超過填寫枯燥乏味的表格,於是辭去了這份工作,一門心思地搞起了攝影。他很快成為世界基督教協進會的專職記者,處女作是對撒哈拉沙漠地區旱災的攝影報道。第二年(1974),30歲的薩爾加多被法國西格瑪圖片社吸收,任攝影記者,開始了到世界各地拍攝照片的生涯。1975年起,他先後認為法國伽瑪圖片社和瑪格納圖片社的記者。 薩爾加多說,從事紀實攝影的記者就是記者,不是藝術工作者,尊重現實和尊重歷史是從事紀實攝影的首要條件。他說他在拍攝照片時從不考慮藝術創作的問題。如果有人認為他的某些照片有藝術性,那是他們自己的事。

    薩爾加多 衣索比亞 1984

    6、尤金·史密斯

    尤金·史密斯(1918-1978)被認為是當代新聞攝影的大師。他創作了戰爭史上最讓人震動的照片。史密斯的照片中對社會的不公平的寫照深深地影響了美國民眾。他在日本拍攝的關於汞中毒的駭人聽聞後果的照片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史密斯的攝影生涯起步於《新聞週刊》,進入《生活》雜誌時年僅19歲。後來,他因趣味方向的不同幾次同《生活》雜誌鬧翻。自1946年重返《生活》直至1954年辭職期間,他大約完成了58個攝影專題。紐約的國際攝影中心設立了"尤金·史密斯獎",表彰他對人性的信念,並將掖為同樣的換負而取得突出成就的後來者。

    史密斯 水俁病之一 洗浴的智子 1972

    7、南·戈丁南·戈丁(Nan Goldin),攝影師、女藝術家,1953年生於美國華盛頓,現在紐約生活工作。早期有引起轟動的幻燈展出和一本出版物-《性領地的歌謠》,記錄了自己在文化邊緣的生活。她在廉價旅館中拍攝自己的性戲劇和愛情生活的記錄,並描繪了她的一些朋友的生活,還用一架Hi-8攝像機記錄了一切-靜止的和動感的畫面,被稱為她那一代人"無與倫比的精神紀實"。南·戈丁用鏡頭記載了她生活中所愛的這些人的全部歡樂與痛苦,他(她)們奇異的美卜。與特殊年代下的生命形式。同時,也構成了南·戈丁20多年的攝影生涯以及她生命中的全部歷程。

    南·戈丁 自拍像 1989—2004

    8、約瑟夫·寇德卡約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1938年出生於捷克摩拉維亞 ,代表作品《吉普賽人》專集、《布拉格系列》。20世紀的眾多攝影大師中,寇德卡一直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獨來獨往,從不與人交流,從不對自己的照片加以說明,從不談論自己的攝影觀;但他獨特的"寇德卡視覺節律"喚起的情緒令無數人膜拜。而正是這些流轉歐洲大陸時拍的"街頭人生"照片,使他作為本世紀第1流的攝影家而被銘記,20多年的飄泊,這位出生於捷克摩拉維亞的工程系畢業,與他的同胞,流亡作家米蘭·昆德拉一樣,他們一位用鏡頭一位用筆踏勘著存在,對人類進行調查。最終的真理不是透過大聲疾呼而是透過面對生活的自我獨白而獲得的。

    寇德卡 流放 法國 1973

    9、黃功吾黃功吾出生于越南隆安,他的哥哥是美聯社記者,1965年在戰場上陣亡,後由他的嫂子舉薦,黃功吾在16歲那年扛起相機,成為美聯社的一名戰地攝影師。他的名作《火從天降-- 戰火中的女孩》,熱愛攝影的人不會不知道。黃功吾在當年戰場上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證據,這幅照片獲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大獎和荷賽大獎,並且成為20世紀的一個重要歷史瞬間。《火從天降》甚至使越南戰爭至少提前半年畫上了句號。照片中的小姑娘潘金淑,當年9歲。照片成名之後,她成了新聞攝影跟蹤的人物。成年後,她移居美國,被聯合國任命為和平大使奔走世界各地,以自己的經歷講述和平的意義。1996年,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背部還留有當年燒傷的疤痕。
  • 3 # 一輪明月亙古今

    很多攝影愛好者每隔一段時間會覺得自己的水平停滯不前,這說明我們到了瓶頸期,它給你的提示就是,你該去補充知識啦。

    實踐永遠要與理論結合,如果你在實踐中碰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再橫衝直撞,最好的辦法就是停下腳步,去補充一下理論知識。

    那麼補充哪些知識呢?我覺得讀大師的作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提升自己水平的方法。因為我比較喜歡紀實攝影,所以我最喜歡的大師當然是馬克呂布啦。

    這裡說一下我為什麼喜歡他並挑幾張我最喜歡的作品與大家分享。

    01 馬克呂布與我

    馬克·呂布(Marc Riboud),1923年6月24日出生於法國里昂,法國著名攝影師。

    馬克·呂布是新中國成立後首位獲准進入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從1957年起多次訪問中國,留下很多經典照片。1957年發表了報道中的第一張圖片,觀察和記錄了在中國發生的若干歷史事件,以來自東方的延伸報道而著稱。

    我喜歡馬克呂布有三個原因

    第一 我佩服他的攝影精神。他是馬格南圖片社的社長,他是廣受讚譽的紀實攝影大師,他的很多作品足以跨越時代,永垂不朽。但接受採訪時,他都說我只是個拍照片的,如此謙虛的攝影精神,讓我十分敬佩。

    這張照片的名字是《槍炮與鮮花》,是1967年馬克呂布在美國華盛頓拍攝到反越戰遊行照片,據說這個小女孩最後被殺害了,但她卻因為這張照片永遠的活在人們的心中,因為對和平與美好的嚮往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第二 因為他曾多次遊歷中國,拍攝了很多六七十年代關於華人民生活的照片,填補了那段時間我們紀實攝影的空白。

    在他的鏡頭下,周總理,也可以這麼可愛~

    第三 因為我喜歡紀實。我喜歡拍關於人們日常生活的場景,拍他們最真實的情感流露,拍他們平凡的起居生活。

    這是1957年,馬克呂布在鞍鋼大食堂拍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中工程師帶的護目鏡,彷彿在穿越時代與我們交流,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到50年代的中國。

    02 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琉璃廠大街》是馬克呂布所有照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張。馬克呂布透過古玩店的櫥窗為框架,將外面的街道分為六個獨立的世界,而他抓拍的時機又十分準確,使得每個世界中的人物恰好構成一個小世界,並且相互之間還用一定的交流。

    尤其是最右邊那個女孩,她是這張照片的興趣點。她意味深長地望著鏡頭,平靜的目光彷彿要透過螢幕,直接與我們對話。另外,她從左往右行動的姿態,也使整張照片有了動感。

    03 我與馬克呂布

    有一段時間,我的攝影也到了瓶頸期,總感覺自己拍的照片是在無病呻吟。十分幸運的是我在圖書館偶然邂逅了馬克呂布的攝影集《我見》。我立即被書中一張張精彩深刻的照片吸引了,透過欣賞大師的攝影集,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我知道了我真正應該拍什麼。於是我又自信的拿起了相機,拍攝了一些我比較喜歡的照片:

    比如這張在地鐵上拍的照片。五張不同年紀的面孔,不同的眼神,不同的情緒,彷彿這就是一個世界。

    04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分享一句馬克呂布的名言

    你知道的,當內心世界無法被表達時,到陌生的地方旅行和安靜地拍照便成了我可以應對人生的唯一方法。

    說完了我最喜歡的攝影大師和我最喜歡的照片,也來說一下你的吧,你最喜歡誰呢,又是為什麼喜歡他呢。

  • 4 # 秦伯樂Baron

    怎麼說呢,您這個問題太大了,因為攝影領域非常廣泛,不同領域都有非常有名的攝影師,比如時尚攝影領域,像安妮萊博維茨、斯蒂文梅塞、BrunoDayan而且不同時代的大師也有很多。紀實攝影領域,羅伯特卡帕、佈列松、馬克呂布、布拉塞等

  • 5 # 鮑元寶9852039649913

    現代攝影分為幾大類:新聞,紀實,商業,風光,旅遊。

    陳復禮大師的“血汗”,“漁家樂”,“餘暉”,“古松”,“千里共嬋娟”。

    中國風光攝影大師,李元“壩上風光好”“新疆風光”“壩上秋雪”。

    謝海龍作品“大眼睛”。

  • 6 # 老陳紀實

    攝影領域概念範圍太大,國外的不怎麼關注,就國內自己知道的或者喜歡的印象中有這麼幾位;

    郎靜山,這是祖師爺級別大師,把攝影和中國畫結合起來創作,非常獨特,深有意境,看了作品讓人愛不釋手,回味長久。代表作,松鶴圖。

    吳印鹹,是老一輩攝影家,現代戰爭時期的記錄者,我們現在看到一些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圖片,好多出此他手。

    解海龍,是現在比較活躍的攝影家,代表作‘大眼睛’。這張圖片成為華人關注教育的招牌作品,那眼睛透露出的渴望震撼每個人的心靈。

    大師很多,我們可學習的攝影家很多,上面三位只是三個時期的有代表性的簡單列舉,是一個掛一漏萬的回答。

  • 7 # 攝影家趙許生

    1、世界攝影大師

    1839年8月19日,法蘭西聯合科學院和藝術學院宣佈,法華人路易-雅克-芒代-達蓋爾,發明的“銀版攝影法”。由於銀版攝影法是直接正像,其影像品質優良,銀粒細膩、次層豐富。法國政府向全世宣佈:"攝影術的誕生"。由於達蓋爾開創牲貢獻被稱為“攝影之父”,每年的8月19日被命為:“世界攝影節”。

    達蓋爾的代表作《工作室一角》、《巴黎寺院街》。世界畫意攝影大師奧斯卡-雷蘭德,19世紀50年代的英國“用攝影來繪畫”,代表作《人生的兩條道路》,作品酷似古典繪畫,被稱為“畫意攝影的代表作”,雷蘭德因此贏得了“藝術攝影之父”的稱號。 自然主義攝影流派傑出攝影大師彼德-亨利-埃默森,代表作《收穫》。印象派攝影大師喬治-戴維森,代表作《蔥田》。純粹派攝影流派被稱為“現代攝影之父”的攝影大師艾爾弗雷-斯蒂格里茨。代表作《終點站》。他創辦了美國攝影分離派,並創辦攝影刊物,建立主持攝影畫廊。作品《終點站》是攝影成為獨立藝術標誌性作品,被稱為世界攝影史上“第一張現代攝影作品”,因此,他被譽為“現代攝影之父”。其中,比斯蒂格里茨年輕15歲的攝影大師愛德華-斯泰肯,也是純粹攝影流派另一個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克羅莉亞-斯旺泰》。新即物主義攝影大師保羅-斯特蘭德,代表作《盲婦》。f64小組攝影流派,是1932年在斯蒂格里茨,斯泰肯,斯特蘭德等人的影響下,安塞爾-亞當斯和愛德華-韋斯頓兩位巨匠式的攝影大師在美國西海岸舊金山成立的非正式的攝影團體。

    安塞爾-亞當斯代表作《月升》,愛德華-韋斯頓代表作《青椒30號》。瑪格南圖片社世界攝影大師羅伯特-卡帕,代表作《喏漫底登陸》,《共和國戰士之死》。亨利-佈列松世界攝影大師,代表作《買啤酒的小男孩》。馬克-呂布世界攝影大師,代表作《老北京》等。世界攝影大師優素福-卡什,代表作《怒吼的獅子》被稱為“拍攝人類靈魂的攝影大師”。環境肖像攝影大師阿諾德-紐曼,代表作《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著名攝影大師歐文-佩恩,代表作《畢加索》。攝影大師赫布-瑞茨,代表作《麥當娜》。攝影大師尤金-史密斯,代表作《走向光明》。埃文斯-蘭格,代表作《逃難的移民母子》。堪的派攝影大師埃裡奇-薩洛蒙,代表作《德法部長會談》。寫實主義流派攝影大師安德烈-柯特茲,代表作《拉提琴的盲人》。攝影大師阿爾弗萊德-愛森斯塔特,被稱為“新聞攝影之父”,代表作《勝利之吻》。等等等世界攝影大師群星璀璨,流派迭起,世界攝影巨匠,傳世經典作品,穿越世界時空。

    2,中國攝影大師,也是世界攝影大師。郎靜山攝影大師,代表作《煙波江上》,攝影大師陳復禮,代表作《搏鬥》。攝影大師簡慶福,代表作《水波的旋律》。攝影大師吳印鹹,代表作《白求恩大夫》。攝影大師沙飛,代表作《聶司令員與日本小女孩》。攝影大師石少華,代表作《毛澤東主席和兩個小八路》。攝影大師鄭少康,代表作《揮手之間》。攝影大師侯波,代表作《開國大典》。徐肖冰攝影大師,代表作《路》。攝影大師呂厚民,代表作《毛澤東和周恩來》。攝影大師袁毅平,代表作《東方紅》。等等中國的世界攝影大師。

  • 8 # Snownan

    談論到攝影領域,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靜態攝影,許多人應該也對靜態攝影有一定的瞭解。

    在電影攝影這個特殊的領域,攝影作為主創核心之一,起著非常至關重要的作用。一部影片的背後是一個很大的團隊,但由於攝影所處的幕後性質,導致很多人對電影攝影並不是很瞭解。

    電影攝影和靜態攝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縱觀電影發展百年史,電影攝影師的才華為電影影像貢獻良多。

    你可能驚歎於斯皮爾伯格《拯救大兵瑞恩》中極度真實的戰爭場面,但你不知道他背後的一位著名電影攝影師——卡明斯基,正是因為卡明斯基與斯皮爾伯格幾十年的合作,才成就了斯皮爾伯格獨具風格的影像。

    《教父》被譽為是現代電影的開端,它的到來讓人們意識到,光影不再只是照明,光與影的結構中蘊藏了深刻的人性維度,戈登威利斯透過頂光陰影的鏡頭成功塑造了教父的神秘莫測。

    斯托拉羅被譽為色彩大師,其「用光寫作」的理念為電影攝影塑造了一座豐碑,最出名的作品《現代啟示錄》《末代皇帝》將人物、情緒刻畫的入木三分,直到現在,「用光寫作」仍舊是電影攝影的重要理念。

    艾曼努爾·盧貝茲基是最近頗受關注的電影攝影師,他是電影攝影史上第一位三次蟬聯奧斯卡最佳攝影的電影攝影師,其獨具風格的自然光效長鏡頭,將長鏡頭的美學發展到極致,代表作品《地心引力》《鳥人》。

    最後推薦的一位電影攝影師,羅傑迪金斯,奧斯卡提名十四次,被譽為奧斯卡的無冕之王,在《銀翼殺手2049》憑藉極具光影魅力的沉浸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攝影,代表作有《肖申克的救贖》《銀翼殺手2049》《革命之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面對電子螢幕每天的最佳時間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