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子在五十九章明確指出:治人事天,莫過於嗇……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明確地提出了應急預案、防災減災、積德行善、富國強民、持續發展等科學思想,不知你怎麼看?
16
回覆列表
  • 1 # 回憶紅葉

    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群星璀璨,而老子首屈一指,當屬代表人物。

    道德經是曠古絕代的奇書,它偉大的哲學思想,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道出了治人事天,莫過於嗇,嗇冶人,民不勞,嗇治身,精不虧。厚積於德,則無往而不勝。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的一陰一陽,世間萬物和諧共生的理念,則為我們與自然的友好相處,找到了極好的範本。和氣則萬物生。

    我有三寶中,曰慈,曰儉,不敢為天下先。為我們總結謙讓慈愛節儉的思想,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中,告訴我們夫唯不爭而無尤。

    總之靜為動之本,人法於天,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此乃正是整個封建王朝不斷更迭的病因,可見封建統治者從未認真吸取道德經的智慧。

  • 2 # 閒雲一片之每文

    有幸共同學習探討。

    《道德經》第五十九章,講了治理國家,治理民眾與自然相處的一個原則是“早服”,辦法是“嗇”。“早服”,一是儘早服從天道,即自然之道,自然規律;二是應對事物變化,早做準備,用現在的話講叫不打無準備之仗。所以當下注重做好應對各種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這樣就可以把天災人禍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運用“嗇”的方法,人類要減少征服自然的慾望,順應自然,愛護自然,融入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感恩大自然的賜予,積累善德。如果人們不去侵害野生動物,不吃食野味,恐怕也不會有這次新冠病毒肆虐人類。運用“嗇”的方法,國家就要愛惜人民,反腐倡廉,造福人民。不僅用法律治理國家,還要用道德的力量治理國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小家大家都是這個道理。

  • 3 # 謙和68

    你讓所有人如意,你就能,度過隨時隨地的難關,滲至提前做好自該做的,到困難時,別人也不會難為你,打好基礎,一切都能過關

  • 4 # 歐楷愛好者武金

    老子《道德經》這章主要思想是節儉,修養道德,雖然我們生活富足也不能過奢侈的生活,雖然擁有但要剋制自己的慾望,透過滿足慾望的方式追求幸福永遠不可抵達,所以要剋制我們的慾望,在物質上崇尚節儉,知足常樂,修養道德,能治理好小家後,才能擔當治理國家的重任,一個國家有道德,有修養,節儉的人多了,不貧,不浪費,國家才富強,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富足對於自然災害,疫情來臨,才能很好的剋制風險,比如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果沒有強大的國家做後盾,精湛的醫療裝置和優秀的醫學專家,是很難戰勝疫情,積累財富,不浪費才能治理好國家。

    老子的觀點是深刻的,如果一個人要追求真理,就要內心平靜,擺脫慾望,有慾望就會浮躁不安,無法修身養性,所以老子提出修身養性,首先要節儉,從而引深到治理國家,一個人修養道德,沒有貧欲,生活節儉,就能很好的治理國家,帶領人民生活富足,國泰民安,能夠抵禦自然災害和疫情風險,這樣國家人民才會相信國家有信譽,有保障,這樣國家信譽才會象一棵大樹根深柢固枝繁葉茂,才能抵禦風雪。

    老子《道德經》思想是偉大的,到現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思想等都在享受,道德和節儉是治理小家和大家的根本。

  • 5 # 易茗易心經

    《道德經》核心是道,道包含萬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只要我們遵循道,就能無往而不利,應急消災避難只是道的千木一葉,滄海一粟。

    《 道德經》最高法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只有遵循天地法則制約,人類才能持續發展。“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深刻領悟這三寶內涵,並且以這三寶為修身之道,就沒有什麼災難會降臨到頭上。“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知道侵略的危害,知道破壞的損害,知道了欺詐的傷害,就不會去觸犯這些,這就是守道。唯有守道,才能證道,唯有證道,才能得道。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謹記於心,篤之於行,何有災乎?何有難乎?

  • 6 # 白雪黃芽

    《道德經》第五十九章,主旨是要人守道,積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自然大道就是一,就是自然規律,不論是科技發展,法律法規等都是二、三。道德經的本意是讓人治心,靜默虛無,順其自然。凡順應自然規律的就是守道,就是積德。國家倡導的應急預案、防災減災、積德行善、富國強民、持續發展等科學思想,都是在失一的基礎上的補救。真正的大道,要治人之神,減少人慾,學會知足,順應天地而行。而不是人定勝天,人要改造大自然為我所用。要知道,人就算本事再大,也是包含在大自然的一中。

    治理這個社會,就是要降低人的貪慾,減少思慮,消滅焦慮,讓人人內心安定,心純慮靜,自然身心平和、和諧。一個和諧的身心,自然也就有和諧的行為,順應自然,與天地相合。社會自然安定和諧,疾病、災荒、戰爭等也就遠離。人治好了,社會、自然也就好了。這才是根本。

    能守此道,必積其德。有德的國家必然富強,社會和諧,人民生活安定。世界各國嚮往與朝拜,如此才能常立世界之林,悠悠中華文明才能傳承與光大。

  • 7 # 觀v風

    一曰慈 對別人好點

    二日儉 不要浪費

    三曰不為天下先 不要作 不過頭

  • 8 # 龍門天成

    《道德經》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是謂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深其根固其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這章大概的意思是說:治理人民要順應天理莫過於節儉、節制。只有節儉節制才能早得道。早得道就不斷的積德,不斷的積德就沒什麼事克服不了的,沒什麼克服不了就不知道它的力量有多強大,不知道其力有多大。就可以掌管國家,掌握了治國的根本,就可以長久存在。這就是可以把根本扎深、扎牢固,長久存在的道。

    這一章講了兩種生活的態度,一種是做加法,不斷的疊加,不斷的累積。有了還想更有,多了還想更多。另外一種是,要懂得做減法,要節制節儉。有的時候,我們的慾望減少一分,其實我們的幸福也就多了一分。這兩種人生態度,也是相輔相成的,可是大家更注重的是第一種。

    所以,這一章就強調了,我們這種做減法態度的重要性。其實這一章,核心就是講四個字,“節儉節制”,強調節儉節制對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乃至對社會的重要意義。

    懂得節儉節制的道理就可以找得到重積德。德重就是積累自己的品德。

    我們就像一條船,我們積的德就像水,水積得越多,我們的船才能自由的航行得越遠。否則,不管你船有多大,如果沒有水,就只能在那兒擱淺發揮不了船的重要作用。

    這一章老子告訴我們用節儉節制的方式去做事,那就沒有什麼困難克服不了的,因為在節儉節制裡磨鍊的就是人的思想品德,磨鍊的就是人的意志,磨鍊的就是人面對困難無所謂的態度。

    老子在這一章強調的是做減法的人生態度。這個方面在世界哲學裡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我們華人有一個優良的文化傳統,講勤儉持家,講勤儉治國。所以這個是我們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很少在哪一本著作裡強調得這樣的一個高度。

    所以這章的核心就是在於堅定的按照這個道去做做,叫做積德,不斷積德,那就使我們能夠根深蒂固長久存在,長久發展。人如此國家亦是如此,道理皆是相同的。

    有此智慧必定能消災、應急、避難。

  • 9 # 草草3

    我沒看過巜道德經》這部古人與近代人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的至理名言。但從字面上講,"道德"二字是人與人之間的處事善良,寬宏大量,積德積善,以及人與自然的和協相處,尊重自然,善待和我們在同一個地球上的物種。

    例如,新冠肺炎,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消滅疫情的傳播,不管在家呆的,以及奮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大家的心都是往一處走,讓疫情早日消失,工廠早日復工,學校早日復課,市場早日恢復往日的生機……希望經過這次災難的洗禮,懂得互尊善待才能消災避難!

    願人人都充滿愛與善,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 10 # 假裝外行看門道

    有人問孔子說,災難發生了,你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孔子回答說, 我也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我只能儘量避免災難的發生。孔子師承老子,或者說他們的思想都是同一個來源——來自老百姓的生活經驗。所以,老子在第五十九章中要表達的思想與孔子是一樣的。解決災難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災難的發生。

    治人事天(按照普遍規律治理人身,使人類充滿生命活力),無外乎就是愛惜生命(嗇者,有餘不盡用之意。),愛惜生命,無外乎就是早做準備(服:用也,拉車的頭馬。又治也,事也,行也,所以,我把早服,理解為早做準備),準備的重點就是積德。

    老子用了“積德”而不用“致德”,就是告訴我們,平時那些不起眼的善行,一定要做,時間長了,就是玄德,到關鍵時候能救命。那麼平時有哪些善行是積德呢。

    一、勤儉持家。記得既有年吃康粑,有吃的不浪撒。中國老百姓愛存錢,就是為了救急用,有個病,有個災時能保命,不是指望發家致富。一些專家自以為很聰明,動不動就說中國老百姓小農經濟意識,不懂得理財。其實,中國老百姓比誰都懂,還有一句老話講,積積攢,積積攢,攢個銅錢買把傘,風兒一吹,吹得個光桿杆。就是告訴人們,攢錢富不了家,想發財就要把握好時運。時運就是時機和運勢,這需要能力。但錢要攢,誰也保不齊災難降臨到自己的頭上。比如這次新冠病毒流行,要不是老百姓手裡都有幾個餘錢,能有現在這麼從容?

    二、互忠互信!孔子講,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顧,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重,就是穩重,忠信就是穩重的基礎。威,就是威嚴。威嚴不是說別人都害怕你,而是讓人信賴放心。這個嚴,是指全面細緻。比如鍾南山。不管疫情有多嚴重,只要鍾南山來了,全華人民心裡就踏實了,這就是威嚴。學則不固,就是你學東西抓不住重點,用也用不到對的地方。忠,就是忠於職守。信,就是信用。無友不如己者。就是當你發現別人做得不對的,該做而不做的事,你要當面嚴肅的指出來,不要藏著掖 , 怕得罪人,怕惹禍上身不敢說,背後對別人指指點點。但是也不要苛責,你自己都做不到的,就不要要求別人了。比如這次疫情中,武漢居民的“漢罵”和對中央調查組大聲喊“假的、假的”。就是忠,就是信。如果發現對方做的不到位,或有過失,你藏著不說,還一個勁的恭維,就是缺德。正所謂“匿願而友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你我也因此而恥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自己有過失的時候,那就改,錯了就是錯了,怕什麼,改!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名聲找各種藉口推脫。

    三、愛!《道德經》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國家管理者如果像愛護自己身體一樣,愛護人民,那麼,人民將寄希望於管理者,無論遭受多大的災難,都會齊心協力去應對。譬如這次疫情,只要喊一聲“加油”,人們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但是,無論多麼優秀的領導層,無論多麼小心謹慎,免不了有決策失誤的時候,只要人民也像愛護自己身體一樣愛護人民,那麼,不管決策有多大失誤,管理層就能對錯誤決策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修正。

    四、遵紀守法,有恥且格。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這個不用多說了。

    五、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知識、技術和實踐精神,沒有這一點,上面四點都是空談。

    重積德,無所不克,無不克則莫之其極。讓這些德行融入到每個人的骨髓裡去,成為日常自覺行為規範,讓每個人對災難都有所預判,避免大的災禍發生。這樣的國家才能蘊育能量,養育黎民,穩固而長久。

  • 11 # 漢唐之音

    讀了呂洞賓的一首詩,人生豁然開朗

    仙人呂洞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姓呂名巖,出生於唐代,傳說他四十六歲時去長安應考,在酒肆中遇見了仙人鍾離權。經過了南柯一夢,呂岩看破了人生,後隨鍾離權去終南山學道,終於得道成仙,成了著名的八仙之一。

    傳說呂洞賓為人瀟灑飄逸,寫出來的詩也是文采飛揚,清麗絕塵。在他流傳下來的詩集裡面,除了一些丹道修煉的詩之外,還有許多寫景和說理的詩篇。他的許多詩篇不僅有很高的藝術性,而且有的還非常具有哲理性。即使在當今社會,一些詩篇也能對我們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便是仙人呂洞賓寫給我們芸芸眾生的一首詩。這首詩選自於《呂祖全書》,詩的名字叫做《訓人》。

    你沒有看錯,就是訓人。身為仙人的他,逍遙世外,遊戲人間,對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又是如何訓示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訓人

    何事勞勞死不休,為名為利在心頭。

    要知造化皆前定,莫逞機心啟後憂。

    大地有緣能自遇,憑天付與莫他求。

    廣行方便存陰德,何事區區作馬牛。

    整首詩只有四句話分別闡述這幾句話的含義。

    我們這些凡人整天把金錢,地位等等放在心上,為了這些累死累活操勞一生,甚至到死都不肯休息。殊不知,人生中的貧富貴賤,生老病死,得失成敗,這些往往並不是人力所能掌控的,而是由天地因果自然造化所決定。換句話說,一切得失都是有定數的。他告訴我們,不要為了得到名和利,苦苦鑽營,費盡心機,甚至不擇手段。假如以不正當的手段得到了名和利,恐怕會給自己留下日後的憂患。與你有緣的事和物,你會自然而然的遇到,就像是上天賜給你的一樣,不需要向誰去祈求。換句話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要去求,求也沒用。修心修德修行可以改變命運,我們做人只需要廣行方便,樂於助人,多做善事,積功累德。那些福報自然而然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哪裡需要把地位和財富整天放在心上,一輩子為了這些做牛做馬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只要心中沒有絕望,生活就沒有絕路,充滿希望,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