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當下疫情發展越來越嚴重,有人擔心會出現的金融危機,系統性風險。
5
回覆列表
  • 1 # 金牌整蠱蝦

    面對疫情的衝擊,很多人都在擔心會不會發生金融危機,我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些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

    首先,我們要分清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的區別。

    理論上而言,“金融”與“經濟”本身就存在較大差別。“金融”是以貨幣和資本為核心的系列活動總稱,後者則主要是圍繞商品和服務展開。所謂金融危機,就是指與貨幣、資本相關的活動執行出現了某種持續性的矛盾,比如,票據兌現中出現的信用危機、買賣脫節造成的貨幣危機等。就美國次貸危機而言,其根本原因在於資本市場的貨幣信用透過金融衍生工具被無限放大,在較長的時期內帶來了貨幣信用供給與支付能力間的巨大缺口。

    簡而言之,經濟危機,是指在一段時間裡價值和福利的增加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比如,供需脫節帶來的大量生產過剩(東西太多,錢太少),比如,信用擴張帶來的過度需求(錢太多了,東西太少了),而金融危機現在已經發生了。

    “經濟”的內涵顯然比“金融”更廣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費”、“生產”和“金融”等一切與人們的需求和供給相關的活動。透過比較可以發現,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對社會福利造成的影響程度和範圍不同。金融危機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過程危機,而經濟危機則是一種結果危機。

    從歷史上發生的幾次大規模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來看,大部分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都是相伴隨的。也就是說,在發生經濟危機之前,往往會先出現一波金融危機,其主要緣由在於,隨著貨幣和資本被引入消費和生產過程,消費、生產與貨幣、資本的結合越來越緊密,相互之間的影響也變得更大。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也不能排除金融危機獨立於經濟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尤其是當政府在金融危機之初便採取強有力的應對政策措施,比如,透過大規模的“輸血”政策,有效阻斷貨幣信用危機與生產過程的聯絡,此時就有可能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或深入,這個就好比開國庫、發消費券等等舉措。

    在全球金融風暴中,處於風口浪尖的進出口行業受到的衝擊最直接也最嚴重。美國消費支出佔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國國內消費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同期中國消費者支出約為1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的消費對我們來說是舉足輕重的。據測算,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同時,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中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程序,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反觀現在其實沒有區別,美元的短期增長是由於流動性缺乏導致,從長期來看,歷史怕是要重演。

    次貸危機影響具體到行業,紡織行業等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汽車行業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總體表現低迷,世界船舶融資的形勢也日益嚴峻,一些船東被迫取消船舶訂單,就出口國家來看,中國對美國出口金額增速下降較為明顯,對歐盟和大洋洲的出口並未受到明顯影響,而對拉美和非洲等發展中地區的出口金額則出現了強勁增長態勢。

    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現在適合採取保守策略,發掘中國內需存在的價值、軍工和基建的價值,但是不要急於出手,我要警示的一點是現在大規模的經濟危機還沒有爆發,到底會不會爆發,還要看G20的作用如何,與世界各國的政策等等,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總是沒有錯的。

  • 2 # 鹹吃蘿蔔xxx

    系統風險分為人為與非人為造成。

    先說非認為系統風險

    今年的疫情,當年日本大地震,這些自然因素造成的市場恐慌,出現系統風險無法預測和預判。

    無論哪種天災一旦大面積出現,首先造成的就是停產停工,直接讓國家經濟停滯,各行業大蕭條。人們沒錢沒收入,貨幣不流通,自然讓整個國家甚至世界陷入危機。

    面對非人為造成的系統性風險,唯一的預防方式就是在發生風險後迅速做出應對,以止損為目的。別無他法。

    而人為系統風險,主要是因為操盤者對局勢判斷失誤盲目樂觀;或者只顧眼前利益為了彌補小問題引發更大問題造成的。

    典型案例:

    1 2008世界金融危機,起因次貸危機。次貸危機又是因為經濟蕭條美國要以房地產推動經濟,給本無條件購房者創造條件,增加負債購房。最終一個問題的掩蓋帶來了世界金融危機。

    2 希臘債務危機,為了登上歐盟大船,本不符合要求的希臘財務資料造假,貸款抹平一些不良資料,如願以償上了大船。結果卻讓整個歐盟差點都沉了。

    3 09年迪拜危機,是因為對於旅遊市場預期過高,政府大肆借款瘋狂蓋房,希望透過旅遊拉動地產,結果也是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上述系統風險都是因為操盤者或團隊的失誤決策引發的巨大危機。

    應對認為造成系統風險,需要個人對經濟形式有獨到客觀的判斷,這個很少有人做到。

    往往國家層面就會從大形勢上去帶動整個社會,能看清本質比較困難。

    有時不防用最簡單的方法做判斷。15年股災之前大盤猛長。有一隻股票中國中車,停盤前一路飆升,覆盤後連續兩個漲停,當時看了一下行業資料,依照他的價格,如果全世界都和中車訂單交易才可以支撐35的價格,而覆盤後長到進50,顯然價格虛高,媒體炒作造成。後來看了幾個同樣被大肆宣傳的國企股票,情況都差不多。

    如此判斷股市泡沫過大,不知能撐多久,迅速退出,逃過一劫。

    所以面對認為造成的風險就要對人性有充分了解和認知,再加上資料客觀分析,應該可以避免。

    系統性風險就只能去面對。

    鹹吃蘿蔔發言完畢,不喜勿噴

  • 3 # 愛財經的小劉同志

    首先,系統性風險也可稱為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基金投資行為受到宏觀政治、經濟、社會等環境因素對證券價格所造成的影響而面對的風險。

    系統性風險也是不可分散的風險。其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經濟週期性波動風險、購買力風險(通貨膨脹風險)、政策風險等。

    從系統性風險的定義就可以看出為什麼會出現系統性風險。

    那麼,如何應對系統性風險呢。以下有幾種市場風險管理的措施:1、密切關注重大市場行動、宏觀經濟指標和趨勢、重大經濟政策動向,評估宏觀因素變化可能給投資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定期監測投資組合的風險控制指標,提出應對策略。2、分析各投資組合市場風險的來源和暴露,找出影響投資組合收益的關鍵因素,評估投資組合對大幅和極端市場波動的承受能力。3、加強對場外交易的監控。4、加強對重大投資的監測。

    伴隨著疫情的發生,系統性風險不免會出現,並且會對投資組合進行影響。由於系統性風險不可分散,我認為可以選擇調整不同的投資組合儘可能最大化的分散非系統性風險來避免受到更大的影響。

  • 4 # 一陰一陽之謂道也

    為什麼系統風險性難以避免?

    我來答有獎勵共1條回答

    小女子行江湖LV.22010-12-11

    系統風險是全域性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資收益變動。而在現實生活中,所有企業都會受到全域性性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一般來自社會環境,政治方面,經濟方面等。

    這些風險是來自於整個宏觀環境,單一的企業是無法抗拒和迴避的,並且這些風險會對所有企業產生不同的影響,不能透過多樣化投資而分散。

    恩,具體而言它包括政策風險、經濟週期波動風險、利率風險和購買力風險等方面。

    就像2008年的金融危機不僅金融行業受到重創,就連有些實體行業都每況愈下,不僅在美國引起經濟蕭條,全世界都被他牽連,就咱們國家的沿海地區出口產業鏈也必須轉型。

  • 5 # 思考的蝸牛哥

    由於現在世界的經濟越來越緊密,還有人性中的貪慾,系統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是什麼時候發生及導火索是什麼。

    首先,世界的經濟聯絡非常緊密,舉例說,中國需要美國和南韓的晶片,中國購買了日本和美國的汽車,中國購買了俄羅斯的石油,美國購買了中國的生活用品,美國的金融企業購買了中國的企業債務……全世界的製造業,金融業都相互合作,相互依賴,而這個緊密的關係就像一個巨大的全球系統。

    其次說說人的貪慾,90年代的日本金融崩盤前一片繁榮,房價不斷上漲,日本國民認為房價不可能下跌,大部分人都舉債投入房產,認為只要買房,不勞動就能獲得很好的生活,最後日本經濟減速房價一路下跌;08年的次貸危機和日本房價崩盤如出一轍,小布什提出居者有其屋計劃,格林斯潘降低利率配合政府的經濟計劃,而美國銀行們看到有國家背景的房利美高槓杆貸款給百姓們買房,認為給老百姓放房貸是一個風險較小有穩定收益的業務,也參與到了這個高槓槓房貸業務當中,最終在問題爆發前花旗的槓槓率達到了瘋狂的25倍,最終部分人還不起房貸這麼一個不大的問題成為了最後一根稻草,導致美國大量銀行處於破產邊緣。

    世界經濟系統緊密合作維持著世界的運轉,而有部分人激進的行為得到了甜頭,越發貪婪,將系統的潛力挖掘到極限,最終在最後一根稻草到來時,系統的部分參與者破產,使得全球經濟系統發生災難。

    這一次,是美聯儲持續的低利息,大部分企業發現用低利息貸款回購股票就能推高股價,很划算,就不停的貸款回購,而對沖基金們也發現,加槓槓買股票可以賺到更多的錢,達里奧甚至說現金就是垃圾,而這次疫情就是導火索,讓那些捉襟見肘的美國企業陷入流動性危機,而高槓杆對沖基金也損失慘重。

  • 6 # 圖言說財

    系統性風險:也可稱之為分散性風險或宏觀風險。

    老圖所理解的系統性風險,雖然目前全球疫情對於各國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影響很大。各國都清楚當下的影響。但未來會不會由其它比如全球失業率、商品供求關係失衡、各國物資停止正常進出口。還存在著很多無法預估事件發生。但就目前各國積極措施來看,刺激消費、降息、回購資產等等措施。

    當下情況:

    1、當下像資本市場已經經歷了一輪急跌,像國內資本市場PE均在歷史相對低位,有部分行業完全在低窪價值區。

    2、能源化工、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等原材料都在歷史低位,有部分原材料都已經跌破成本價。

    3、各國都在採取積極措施應對疫情。

    應對措施:

    1、儘量迴避一些質地較差的資產,實際上市場也有反應,近期國內貨基頻頻出現在2%以下。很多資金迴歸至類現金類。

    2、如投資國內權益,建議還是以優質標的為基礎,即使出現下跌,從長遠來看,價值迴歸是必然。

    3、做好組合配置,不可過於的集中於一類,包括完全現金或完全某一類老圖並不十會贊成。我們可以看到一點,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

    4、危中有機,保持平和的心態,當下我們國家對疫情防控到位,經濟恢復有序加速,近期公佈的PMI都回歸疫情前水平。全球疫情蔓延,中國這邊風景獨好。中國資產也是國外爭相配置的首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企業進行公益營銷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