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帥氣的狼
-
2 # 南方丙丁火
首先,你買房籤合同的面積是銷售面積也就是合同面積。國家規定,房子交付使用後,允許建築差比在±3%。超出或者不足原面積的,可以根據實際最終測量面積,也就是住建局的確權面積和開發商履行約定。原則上是多退少補,按照原來的購買價格。所以,你最終的面積是74平米是非常正常的。
-
3 # 徐伯的買房講座
購買房子是每個家庭很重要的事情,在房屋支付後辦出房產證的建築面積會比同開發商簽訂的購房合同會有誤差的情況。下面我來分析下辦出房產證產權面積同購房合同上有誤差,這誤差如果計算,究竟應該怎麼解決?
一、先了解計算誤差面積的方法:
面積誤差比=(實測計價面積-合同約定計價面積)*100%/合同約定計價面積
你提問的面積誤差是:
(74-72.97)*100/72.97=1.41
二、面積出現誤差的解決辦法:
1、看下你購房合同是否有關於面積誤差的相關約定,如有,就按約定辦理。
2.如果合同沒有約定,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則按下列方法處理:
(1)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的根據結果進行多退少補。
(2)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購房者有權退房。購房者不退房的,產權登記面大於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補足,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開發商承擔,產權歸購房人。產權登記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部分的房價款由開發商返還購房人,絕對值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開發商雙倍返還購房者。
根據以上你看下你購房合同上購房面積是怎麼約定的,如果沒有具體約定,在3%以內,你要補1.03平方米的房價款給開發商。
-
4 # 1程前
合同上的面積嚴格來說預測面積都算不上。依據設計圖紙的面積資料得來的。合同會有特別說明,以實測面積為準。一般在建工程就有個預測繪,供預售許可,預告預抵押登記使用。在綜合驗收交房辦證會有個實測繪。房本上的面積就是實測面積。正負範圍內的誤差是允許的。因為在建工程中有可能對設計原圖紙有小的變更調整。這都是正常的。
-
5 # 老爺子HF
買房子辦產權證,都必須有交房時的驗房測量報告。買房與最後測量資料不一致的都要改,包括後期物業收費。因此,要十分注意那個測量資料,一般是一頁紙。
-
6 # 九哥說樓市
這種情況是一種正常現象,因為我們買房子的時候是開發商預算的的面積,而且房子還沒有建好,等到後面房產局驗收的時候專業測繪猜得出實際面積,這個面積的數值才是房產證的面積數值,後面就要多還少補啦,少的部分開發商退還,多出的部分要自己補足。
-
7 # 三根魚竿還是空兜
那你賺了啊!總比你買74個平方,房產證上72個平方強,一個平方上萬呢,累死累活不吃不喝一個月的收入了以後房屋拆遷、售賣都是以房產證面積為準的,沒人給你談實享面積,只有你買房的時候售樓部忽悠你,說送了多少面積,所以你不必太糾結這個問題
-
8 # 花開一半等風來
買過房子的人都知道,我們合同有一頁是這樣說的,房子面積存在誤差大概是±3%,我們買房子時的面積是開發商預估的面積,後期交房房管局會重新測量,這個面積就是房本上的面積,採取多退少補的原則。
-
9 # 大楊的地產生活圈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大賣期房的情況下,你買期房的時候你的房子還沒蓋好沒法實地測繪,售樓部給的面積是標準層的測繪面積,不是最終的面積,房子達到交房標準當地局還會對每戶做一個最終測繪就是您產權證的面積。
-
10 # 使用者3334922087
買房時面積是預測,因為沒有建好,只能預測量,只供參考,購房合同中一般有明確約定,面積誤差3%以內處置,超過處理等。因為交付前規劃局會對面積複測,複測與預測是有點誤差的。
回覆列表
從業房產以來,基本沒出現過這樣的問題。
房產面積分為:建築面積與套內面積, 中國售房均以建築面積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