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校長名家

    我家孩子也是這樣,今年三年級了。

    孩子老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動不動就發脾氣,生悶氣,哭哭啼啼,令家人非常無奈,受其感染,其他人的心情更好不到哪裡去,家裡美好的風水就這樣被破掉了。

    但是在外邊,孩子總是那麼興高采烈的,你怎麼逗他他也不哭。後來我開始注意這個問題,原來是孩子缺乏安全感造成的,缺少存在感,沒有價值感,都會讓孩子情緒低落,而傷心不已。

    怎麼解決呢?

    有幾點意見跟大家碰撞:

    1. 儘量多陪陪孩子,做好親子關係,讓孩子有一股安全感在裡面。但是平時很多家長一是時間緊張,再一個是不善於陪伴孩子,不知道陪伴孩子最高效的方法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從適合孩子興趣的事情入手,比如一起遊戲,下棋,體育運動,爬山,做手工,畫畫,拍照,小講師等等,都可以讓孩子樂不思蜀。

    2. 儘量多到室外參加活動,大多數孩子都是喜歡玩出室外的效果。

    3. 讓孩子接觸一些勵志的電影,鼓勵孩子獨立,剛強。

    4. 讓孩子多結交小朋友,學會社交,自己就不再孤獨,更加自信,家長就會輕鬆好多。

    5. 愛孩子,要能夠包容和理解孩子,不能謾罵孩子,更不能打孩子。有時候,親密性的接觸動作就可以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比如撫摸,拍拍肩膀,......

    6. 孩子的爸爸更要多陪陪孩子,因為孩子的Sunny,自信,勇敢,很多品格媽媽身上是給予不了的。

    總之,好孩子都是愛的陪伴的結果,其他方面,就是適當的把家裡的氛圍和環境適當的調整好,太壓抑了更不行。

    隨著時間的流淌,孩子慢慢的就釋放不滿,具備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我就是這麼做的,孩子經過了一年多的歷練,目前非常獨立,自信,樂觀,我也很開心,我和愛人都很欣慰。

  • 2 # 戰旗界上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的事都是大事,愛哭也不例外。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愛哭沒什麼大不了,不太在意,聽之任之。有的一聽到孩子哭就煩躁,發怒,甚至喝斥孩子。其實這些做法對孩子的成長和性格養成是不利的,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小時候的習慣和性格以及對待事物的看法、態度、行為對一生對非常重要,作為家長,對這一點不能不察。

    作為一個十歲的孩子,正是獨立人格將要形成的關鍵時期。遇事愛哭,其實是很多孩子身上存在的現象。但如果經常遇到一點點事就哭,家長就不能聽之任之,漠然視之了,一定要引起注意,認真對待。一是要仔細弄清原因。孩子哭固然是一種情緒的發洩,但要弄清引起這種情緒的由來,是因為委屈?遇到困難?和小夥伴鬧矛盾?還是其他原因。二要加強疏導。弄清原因後,和孩子共同分析探討,淡化問題帶給孩子的壓力,再和孩子一起分享些快樂的話題,或共同參加些運動,舒解情緒,轉移關注點。三是引導孩子形成堅強、Sunny的性格。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遊戲,學習一些運動勞動技能,提高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鼓勵孩子和同齡人交往。小夥伴中有各種性格的孩子,讓孩子在這個時候就接觸不同的人和事,學習和他人交往的能力,因為在對外交往中會碰到更多的問題。最後,平常加強和孩子的交流。讓孩子學會傾訴和傾聽,同時也讓孩子在交流中感受到家庭的愛和溫暖。每一個孩子都是上蒼帶給每一對父母最好的禮物,希望這些建議能給你以幫助。

  • 3 # 英語提分李老師

    孩子哭可能是受到委屈了、遇到挫折或出現錯誤了,家長一定要平靜地做出反應,要以肯定鼓勵的方式引導孩子,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他著急你更不能著急,他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失敗,表現得出退卻成想要逃避,這時家長要以這個作為教育的契機,教給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讓孩子鼓足勇氣大膽進行嘗試。

  • 4 # 皓玥媽咪

    你好,我是皓月媽咪,我的兒子也是十歲,性格也差不多,聽我來支招。 第一點,孩子的抗壓能力和受挫敗能力不太好,首先要讓孩子自信起來,這一點我跟兒子溝通後,從三週歲練習,一定要讓他學感興趣的,幾年的學習字寫得很好,老師和同學都對他另眼相看,。這樣的話,他會心裡感覺非常有自信。 第二點強大起來,運動專案和孩子溝通下,對什麼感興趣?建議跑步和游泳,這也是育兒專家建議的跑步,跑步可以在跑步機上,游泳,可以暑假,身體強壯了,心裡自然也會強大起來。 第三點對,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全部放開手,寫作業,檢查作業,洗衣服,洗漱包括去外邊跟小夥伴們一起玩兒,你不要插手,即使你擔心的話。回來可以透過聊天的方式來了解,孩子在外面玩的開不開心呀?有沒有被欺負呀?嗯,交了什麼樣的朋友? 第四點,孩子做任何事情多鼓勵,多多溝通,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並且有自己的優點,善於發現的孩子的優點,多表揚,建議您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喜歡什麼看什麼,這樣孩子出去可以和小夥伴們講解下,這樣他非常的有成就感。 最後告訴您的是所有孩子身上的東西,有時候是家長不經意的灌輸,為了孩子檢討一下您自己。和孩子說說您自己的缺點,溝通後,和孩子約定,我們一起努力。 我的回答完畢

  • 5 # 洋洋手寫

    無論是男孩女孩,哭都真情的流露,也是情感的宣洩,更有可能是尋求關注與幫助的訊號。

    哭不一定都是由痛苦、悲傷引起的,有時候情緒激動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時也會哭。特別是孩子在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階段,比如我兒子在敘述一件事情時,說到令他感動或傷心的時候就會哭。

    愛哭的孩子,還與他的情緒控制能力較低有關係,也未必是脆弱的表現。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看到大人要求孩子停止哭泣,孩子卻想止也止不住,這往往會讓孩子感到自責,以至於變得膽小或偏執。

    父母在對於男孩教養方式與態度上也不要像對女孩一樣過度寵溺和撫慰,這樣才會讓男孩的性格不嬌氣和多愁善感。

    對於孩子愛哭的家長朋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關注孩子。

    1.和孩子共情,認同孩子的情緒。

    瞭解哭泣的原委,梳理分析原因,用簡潔的話概括原因,並分析解決。

    2.時常反思自己,不妨做到像孩子真誠檢討自己之前的不當言行,請孩子監督,並且以“慢慢說”的方式來代替哭泣。

    3.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意願和想法,和孩子多說話,讓孩樂於和家長溝通。

  • 6 # 情趣帶班

    非常感謝你的提問,發現小問題就可以避免大問題出現。建議你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扔掉寶貝好哭的煩惱:

    1.觀察發現癥結——觀察發現寶貝的內心需求,做好心理疏導,以免小情緒累積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寶貝遇事就哭,說明哭泣成為了他處事的一種應對模式。這種模式,讓父母煩不甚煩,讓周圍的同學嘲笑,會產生新的心理問題。

    為什麼他會用這樣特別的方式來與我們溝通呢?找到原因,才能知道寶貝的內心需求,才能方便做好心理疏導。

    建議你觀察:他一哭會發生什麼?探究他哭以後發生的結果:是逃避了當前被要求做的事兒?是被家長強烈關注了?是把家長惹怒了?是害怕…

    還觀察他哭了多久。探究:不休止地、倔強地哭,還是有點小脆弱哭那麼一下?

    當你發現了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如果是正當的需求,就引導孩子用正當的表達,然後滿足他的心理需求。如果是不正當的需求,一定要溫柔的堅定的堅守你的原則,讓他知道哭是不能改變一切的。

    2.積極的暗示,燃起改變自己的激情。

    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最不好就是消極的反覆的強化暗示。比如說,事情一來,家長就跟孩子說:你不哭我就…滿足你。又比如說,孩子一哭,你就答應他。這樣讓孩子更習慣於演練以哭來處理問題。

    可以藉著10歲生日,新學期的願望,來和孩子談一談:小時候的他好哭(正確認識自己),就像嬰兒,因為不懂得怎麼交流,今年他長大了,越來越像個大孩子,慢慢的哭的次數會越來越少,就像爸爸媽媽,10來歲就不好哭了,因為懂得跟大人用語言交流了。

    積極暗示:凡是沒以哭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時候,哪怕是片刻,都要開心的擁抱他或者是你們親膩的方式,告訴他媽媽很開心,他長大了,,會用…方式跟媽媽溝通。

    ——戰勝自己,其實孩子會有一種內心的成就感,會很快樂的。

    戰勝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孩子壞毛病不改,就是因為他失去了信心。所以父母一定要堅信孩子能夠改掉這個毛病,適時鼓勵他。

    3.忽視它,讓它自然的流逝在成長的時間裡。

    我記得我小時候就挺好哭的,即便是長大了,看電視劇、或者聽身邊人說話,時不時也會熱淚盈眶。但這不影響什麼。

    就像說話結巴一樣,你越關注越痛苦,越痛苦就越結巴。

    孩子遇事就哭,你可以瞭解他的情緒,理解他,去教他正確的表達方式。

    你該怎樣對待就怎樣對待,不要純粹因為他哭而改變什麼。

    也不要因為他哭而指責哭給你帶來的煩惱。

    要知道有些男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走路還會有扭來扭去女人樣,看上去十分別扭,可是過了那個時期,他又會變正常。

    如果從你的觀察看出孩子的問題不大,從內心深處忽視它,在你的“漠視”中,這毛病就會慢慢消逝。

  • 7 # 疚貓大王

    如果哭是他目前唯一發洩情緒的方式,作為家長,可以陪著一起哭。平視孩子的眼睛,讓他感受到來自成人的關心與尊重。耐心與他溝通,共同探討哭的原因尋找解決辦法。

  • 8 # 逆襲數學

    本人非常推薦情景教育!您的根本問題是想要培養孩子獨立堅強的性格!所以就要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情景入手來培養!甚至是可以創設情景去培養孩子的堅強獨立!只要能讓讓他體會到獨立給他帶來的好處,他自己就會喜歡上獨立的!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女兒都快4歲了_還非要讓我餵飯吃!有一週我就故意把飯弄灑到她漂亮的衣服上。或者弄到她臉上到處都是!然後她就開始自己吃飯了。其實她早會自己吃飯了!就是依賴大人!孩子對父母依賴也是天性!所以呢不要著急,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

  • 9 # 彭勃衛東

    小孩十歲了,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是小孩聰明的表現!一個方面,是家長平時太幫助孩子了,不給孩子思考,不給孩子做事,不給孩子教導,可以說是到了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的地步!另一個方面,由此導致的是孩子極度的依賴性,遇到事情,若沒有幫助,就會沒有辦法了,那麼,就以哭來求得解決!求得幫助!那麼此時的家長應該馬上警醒了,不能再放任了!立即改變自己,可以用如下方法:

    孩子哭也不要幫他,管他,然後,用提示和鼓勵的方式讓他自己想,自己做,即使錯了,也不能責怪!而耐心的幫他想辦法 養成孩子自己動腦動手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脫離依賴,獨立思考 ,自己動手的能力了!

    平時,放開手腳,相信孩子,改變家長的性格,多些耐心,關注孩子的每一個細節,變化,多給予鼓勵,提示,讓孩子在家庭中有自主的自信,可以適當放權,由孩子參與到家裡的一些決策中,這樣,孩子就會逐步脫離了依賴,不會遇到事情就哭了!

  • 10 # 彥蒙老師

    孩子愛哭,是一件令父母頭疼的事情,10歲的孩子遇到一點點小事就沒完沒了的哭泣,更是令人崩潰。但是,孩子也有快樂、悲傷、痛苦等各種情緒,哭泣是孩子發洩悲傷情緒的一種方式。

    孩子的悲傷在大人看起來很微不足道,但是,請不要忽略孩子的悲傷情緒,哭泣是兒童悲傷情緒的發洩口。作為父母,我們應該耐心的陪伴孩子,體會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悲痛,並給予孩子溫暖的懷抱。

    孩子哭泣的原因主要有三種,一是身體不舒服,二是心情不好,三是用哭鬧來達到某種目的。

    那麼,我們該怎麼解決呢?

    如果孩子是身體不舒服引起的哭泣,父母一定要理解並安撫,10歲的孩子已經有了清晰的表達能力,家長應該重視並安撫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心情不好愛哭泣,家長應該接納孩子的悲傷,不要指責孩子。家長應該教會孩子自我調節的方法,比如讓孩子大哭一場,給孩子一個擁抱,聽音樂,或者透過拍打抱枕等柔軟的物品來發洩情緒。父母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適合發洩悲傷情緒的生活空間,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如果孩子透過哭泣來達到某種目的,請家長不必過於在意,要善於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否則,孩子會變本加厲,要挾家長。

  • 11 # 小樊子育兒站

    你好,這麼大的孩子遇到事情就愛哭,可能是由於孩子怕自己做得不好,然後受責罵。

    這是父母長期對孩子高要求超嚴格引起的。

    引起孩子極度不自信,導致孩子快10歲了遇事就哭。

    舉個例子,楊爍帶他兒子參加節目,在自己外出完成任務時,他也交給兒子一個任務,結果孩子沒完成好,自己就急哭了。(心疼)

    看圖,楊爍卻來了句“你是男孩女孩?這麼愛哭。”

    家長應該反思自己平時是不是對孩子太過嚴厲與苛責,有的時候家長用力越猛,孩子成長路上會越不順暢。

    孩子沒自信,家長平時多給孩子自信:

    多多看到孩子的閃光點加以表揚。

    例如:今天數學算數只錯了兩個,考試考了95分,能夠大膽站在臺上最展示。

    總之,孩子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促成,因此家長也不要指望孩子的問題立馬得到解決。

    前期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以及調整自己的育兒方法,就靜待花開吧。

    我認識一位媽媽,孩子也是這個情況,經過指導寶媽也誠心反思自己,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恰當,於是決定改變,在家輕聲細語跟孩子說話,經常鼓勵孩子,給孩子建立自信,結果還沒出三天就裝不下去了(汗)。

    孩子長期適應媽媽“威武”的一面,媽媽突然變得溫柔,孩子也很聰明,肯定會看媽媽到底是不是真的會一直對自己溫柔,事實證明媽媽依舊是那個媽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學,學習不是自己喜歡的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