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鍾銘聊科學

    人類是從猿演化而來的嗎?

    雖然達爾文的進化論已經面世了兩百多年,然而一直有人質疑達爾文的演化論,認為人並不是從猿演化而來的。那麼科學家是怎麼確定人是從猿演化而來的呢?

    其實最重要的證據,是化石。

    我們知道,最早人類基於對世界的認識,認為世界上的生物是不會變化的,今天是什麼樣子,明天也是什麼樣子,比如:獅子、孔雀,這些生物從天地誕生之初就存在了。為了解釋這套理論,當時的人們提出了上帝假說,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

    然而科學家們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化石,此時一些古生物專家發現,這個世界上曾經還存在著大量的生物,只不過現在都滅絕了。由於當時很多科學家都信奉上帝,所以一些科學家甚至發出這樣的感嘆:上帝為什麼如此殘忍,創造了生命然後又毀滅了它。

    而且根據當時的生物化石來看,上帝毀滅生物不止一兩次。也就是說生物滅絕這件事在地球歷史上並不稀奇。

    後來,當時還是博物學家的達爾文由於航海科研的經歷,再加上考古發掘,他發現地球上目前生存的物種和已經滅絕的物種有些連續性聯絡,於是他花了5年時間科考,做記錄,最終寫成了《物種起源》這本鉅著。

    雖然在這本書中,達爾文由於宗教原因,沒有寫人類是怎樣演化的,但讀者在讀完這本書後,能夠根據書中的知識點推演出,人類一定也是從某種生物演化而來的。

    再後來,隨著人猿化石的出土,以及越來越多的古人類化石,科學家們終於瞭解了,人類大約從800-1000萬年前和猿類祖先分家,之後由於各種原因,生活在非洲東部地區的猿人擁有了直立行走、褪去體毛、大腦增大、使用語言等各種技能,直到成為了今天的人類。

    為什麼現在的猿類沒有繼續演化?

    實際上,無論是現在的猿類,還是人類,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演化的道路。

    這是因為,地球的環境一直在變,比如:溫度、土壤微量元素、大氣氧氣含量、大氣成分以及地球的其他因素,如果人類停止演化的話,那麼當下一次地球環境發生重大改變時,可能人類會無法抵禦風險,在這次風險中滅絕。

    我們知道,演化雖然是沒有方向的,但卻可以試錯,比如:人類人口基數這麼大,總會有一兩個人對流行疾病免疫,當某一種流行疾病爆發時,即使沒有醫療手段,人類也不至於全部滅絕。

    其他生物也是一樣,雖然大家整體基因都相似,但每個個體總有極個別的基因與其他個體完全不同,而這種不同,其實就是演化。

    為什麼現在的猿類不會演化成人?

    透過化石,我們知道了,人類是從類人猿一步步演化成智人。那麼為什麼猿類卻不能按照人類的演化路線,演化成人類呢?

    實際上是因為:演化並沒有固定的路線,演化成什麼樣誰也說不準。

    我們知道,基因是由一個個鹼基對的有序排列組成的,而我們並不知道那一段基因的鹼基會發生剪下錯誤時,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錯誤。

    再加上DNA是雙螺旋結構,這導致基因在複製的過程中,很難發生錯誤。再者染色體上的基因許多是無用的,甚至是不起眼的作用,比如:控制手上多一個痣。所以一般情況下,生物很難發生基因變異,即使發生基因變異也是沒有規律的。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猿並不能按照人類的演化路線重新演化一次。事實上,如果時間倒流一次,即使同樣的時間、同樣的環境,人類都有可能演化出與今天完全不同的模樣,這也說明了演化的方向是多麼的沒有規律。

    而且,演化並不一定都是朝著有利方向,也有一些演化會導致人類生病,比如:鐮刀型貧血病。

    總結

    根據出土的化石,分子生物學的證據,以及其他輔助資料證明,人類卻是是從猿演化成今天的模樣。而動物園的猿之所以沒有演化成人類,是因為演化是沒有方向的,只要適應環境,無論以什麼形式存在,都是符合規律的。

  • 2 # 中承明

    ”人類是由猿猴進化來的”是達爾文進化論的觀念,是錯誤的。人類是地球上的自然物質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自然演化出來的。

  • 3 # FUN知識點

    是演化而不是進化,關於演化和進化的區別,不是這個問題的重點,簡單說就是演化沒有方向性,而進化則暗含著向更強、更好發展。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如果說人類是猿演化而來的,那麼如今的猿為什麼就不繼續演化了呢?

    首先,“人類是猿演化而來的”這句話,不是如果,而是經多學科研究的合理推斷。

    其次,如今的猿並沒有停止演化,而且“如今的猿”從分類上說,也包含著人類。

    第三,演化出人和猿的那種“猿”和如今的“猿”不是一回事,如今的猿成不了人。

    人類是古猿演化而來的

    現生的與智人共同被歸在“人科動物”下的有猩猩、大猩猩以及黑猩猩三個屬,其中猩猩生活在亞洲,分為蘇門答臘猩猩和婆羅洲猩猩,大猩猩生活在非洲,分為東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黑猩猩同樣生活在非洲,有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兩種。人科動物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大約160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中部的某種古猿,這並不是信口開河,而是在進化論基礎上,基於化石和DNA證據的合理推斷。

    其中,根據化石資料構建生物發展演化史的研究方法比較傳統,它是在明確化石的年代和出土地點的基礎上,依據化石之間的相似性、遺傳特徵等構建出演化樹。由於僅依靠化石證據很難將生物的整個演化脈絡勾勒出來,所以DNA就是另一個重要證據,也就是根據現有物種的基因資訊,判斷與之類似的物種何時與祖先發生了分化。

    具體到古猿的演化,1859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謹慎地提到“類人猿接近於人類”,一年後赫胥黎在這一基礎上,最先提出“人猿同祖論”。但是由於化石資料和研究手段有限,這個學說一經提出就飽受爭議。

    後來,古人類學家和靈長類動物學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化石資料,比如原康修爾猿、非洲猿、西瓦古猿、森林古猿、臘瑪古猿、巨猿、查德人、圖根原人、地猿、南方古猿、湯恩小孩、能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等化石,人類學家將眾多化石進行對比後,根據是否直立行走、軀幹和下肢的形態變化、腦容量的擴大等得出結論:1000萬年前到700萬年前的某個時候,人從人-猿這個血脈中分化了出來。

    1969年,人類學家·文森特·薩里奇和生物化學家艾倫·威爾比,透過比較人類、黑猩猩、大猩猩、獼猴的攜氧紅細胞血紅蛋白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順序,發現不同物種的基因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累積,由此提出了“分子鐘”的概念,並以此來推算人類從猿類中分化出來的時間,這也被稱為“威爾遜-薩里奇模型”。

    許多研究者根據“威爾遜-薩里奇模型”進行推算認為,最先從祖先古猿中分化出來的是長臂猿,它在大約1600萬年前走上了自己獨特的演化道路,隨後大約1300萬年前,猩猩分化了出來,接著大猩猩在1000萬年前也分化了出來。人與黑猩猩的親緣關係最為相近,人類大約是在500萬年到700萬年時,人類從猿類中分離出來,並與黑猩猩走上了不同的演化道路,這一結論與化石證據大致吻合。

    如今的猿類都還在演化

    前面提到了,人科動物包括如今的猿類和人類,但是還有更多成員在演化過程中已經滅絕了,比如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等。其餘包括人類在內的、現存的猿類,都還在演化中,停止演化只是人們的一種錯覺。

    之所以有這種錯覺,一方面與演化的速度;另一方面與對演化的理解有關。

    先說第一點,演化的速度。演化的快慢並不是絕對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基因突變、環境穩定程度、生存競爭大小,都會決定演化是快是慢。總的來說,演化是非常緩慢的,所以人難以感受到。

    其次第二點,怎樣算演化。由於人們會把演化當作線性度、有目的性的,或者定向的,因此會產生“如今的猿沒有進化成人類就等於沒有進化”的錯誤想法。事實上,演化沒有明確的方向,比如洞穴生物喪失了視力是演化,鯨魚雖是哺乳動物但沒有四肢也是演化。如今的猿類在演化,只是它們演化的方向不是人類,猿類和人類都有各自不同的演化路徑,而且演化過程中充滿了偶然性和必然性。

    對於人類來說,從南方古猿算起,已經經歷了直立行走、腦容量擴大、雙手靈巧、牙齒變小、體毛消退、身短腿長、使用語言等等演化,往近了說,對高海拔的適應性、犬齒的退化和智齒的消失等,都是適應環境而進行的演化。

    對於猿類來說,臂行/短暫的直立行走就足以讓它們在所處的環境中獲取足夠的食物,它們還具備了下河撈藻類補碘、用樹枝釣螞蟻補充蛋白質、用石塊砸堅果、用肢體和叫喊聲表達情感的能力,它們同樣有其社會組織、“猿”際交往、家庭結構,並完美地適應了森林環境。像人類一樣,他們都處在穩定的環境中,進行著看似不怎麼明顯的演化。

    綜上,

    ①人和猿有共同的古猿祖先,但是這種古猿早已經滅絕了。

    ②人、猿自從走上各自的演化道路至今,都在不斷地演化中,各有各的路,誰也不會成為誰。

  • 4 # 宇宙探索

    我們通常所說的“人類是由猿進化來的”,這裡的猿指的是古猿或者類人猿,也就是“靈長類物種”,如今的猿和人類都是古猿進化來的,擁有共同的祖先而已,除以之外,人類如今的猿沒有任何關係!

    地球上物種的進化過程就像是一顆大樹上不斷長出新的分支,人類和如今的猿類,猴子,猩猩等物種只是不同的分支罷了,在幾百萬年前就開始走向不同的分支了,而從走向不同分支的那一刻就註定瞭如今的猿類猴子等靈長類物種已經不可能進化成人類了!就像下圖那樣:

    為何這樣說?

    如今的進化論已經遠不是假說的理論了,有相當的證據來支撐進化論,比如說考古學,胚胎學,基因和化石研究等都是進化論有力證據!

    對於進化論,很多人有一個誤解,認為進化的方向就是智慧,生物總是會朝著智慧的方向進化!這種思維是片面的!

    進化只有一個目的和方向:適應環境!而適應環境的方式絕不僅僅只有智慧,還有其他很多種方式!而智慧僅僅是近乎過程中非常偶然隨機出現的,並不是必然,而是偶然!如果讓地球生命再重演一遍,人類再次出現的機率幾乎為零!

    另外,猿類不能進化為人類並不是說猿類就不進化了,事實上任何物種都一直在進化,猿類當然也不例外,它們有自己的進化之路,這與“蟑螂有自己的進化之路”是一樣的!

    進化是漫長的,也是非常偶然無法預測的,我們不知道一個物種會朝著什麼方向去進化,因為長期性環境的改變是很難預測的!

  • 5 # 穿插游擊隊

    你可能聽說過達爾文的進化論,進化論說,地球上的生物都在進化,比如人類就是由遠古時期的猿進化成的。可是,你想過沒有,今天地球上也有猿,比如黑猩猩就是一類猿。

    如果達爾文說的是對的,生物都在進化,那為什麼今天的猿就不會進化成人呢?今天這條問答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進化)

    其實,進化論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達爾文雖然說了生物在進化,但他沒有說猿一定會變人。達爾文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找到了生物進化的真正原因——自然選擇。自然選擇是什麼意思呢?

    自然選擇的意思是說,只有適應自然環境的生物才能活下來,才能繁殖下一代,不適應環境的生物會因為環境的原因而被淘汰掉。

    比如,在南極,有厚厚的羽毛保暖的企鵝,就能活下來,如果沒有那麼多的羽毛,就會凍死,這個過程就是自然選擇。久而久之,活下來的企鵝,就都是穿著“厚厚的羽絨服”的企鵝。這就是企鵝的進化。

    (企鵝)

    那麼,怎樣才算是“適應環境”呢?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的答案,因為我們並沒有一個萬能的適應環境的辦法。

    比如說,企鵝有“羽絨服”,可是我們人身上是光溜溜的,這是因為,人的祖先生活在非洲的熱帶草原上,經常跑來跑去,光溜溜的更好散熱,要是企鵝到那裡就要熱死了。

    那麼,是“羽絨服”好,還是光溜溜好呢?答案是,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應和不適應的區別。甚至有些時候,我們都以為有好處的東西,在一定的環境下,還會成為壞處。

    比如說聰明。聰明是好事吧?但是發達的大腦要消耗很多的能量。在缺少食物的時候,發達的大腦就是不適應環境的。

    那適應環境和自然選擇,跟猿變不變人,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正是因為達爾文發現了自然選擇,我們才知道,進化這個過程,除了適應環境以外,並沒有一定的方向。

    以前你可能以為,進化一定是生物從簡單到複雜,從笨到聰明,其實不是。如果簡單的生物也能適應環境,那它就沒必要進化得複雜。你看,地球上有許多細菌,它們都沒有變複雜。

    所以,現在的動物,也不是非得往“進化成人”這條道兒上跑。進化不是一條大路,而是一棵樹,有許許多多的分枝,人、黑猩猩、企鵝、細菌,還有其他的生物,都是這棵樹上的小樹枝。

    我們以為人類適應環境的方法是最好的,比如人很聰明,不長毛,還能用兩隻腳走路。如果這樣想的話,當我們看著黑猩猩的時候,有些人就會覺得“人是最好、最高階的,黑猩猩怎麼不變成人呢?”

    這樣想問題其實是因為我們太驕傲自大了。因為猿本來就不是非得要變成人的。

  • 6 # 老饅頭簸箕

    問題本身就是大錯特錯的。

    只能說:現存的靈長類,比如現代人和各種類人猿,都是從同一個祖先分化進化而來。那個作為祖先的古代猿類本身已經滅絕了。現代人跟其他類人猿在進化樹上是表親。

  • 7 # 寶樹白石

    為什麼猿不能變化成人類呢?

    今天的人類是猿進化而來,但是今天的猿並不是遠古那時候的猿,今天的猿比遠古時代的猿要高階多了。今天的猿有遠古時代的猿沒有的本領,它們能在樹上飛躍,有巨大的力量,和食物的消化功能。它們能夠在各種複雜的環境中生存,還能夠和猛獸搏鬥。它們適應了今天叢林裡面的生活。

    遠古時代的猿不是這樣,它們還沒有進化成成今天的猿這樣的強大。猿和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這就是遠古時代的猿,那時人類非常的弱小,為了躲避猛獸,它們爬上了樹林,在高大的樹木上生活,這時必須要有強大的身軀,和在樹林裡騰飛的本領,而且要在飢餓時吃任何可吃的食物,最主要的是,身軀必須強大。這時性選擇,選擇了今天的猿,而人類的祖先被驅趕進了更加貧脊的地方,今天的猿是性選擇的優勝者。它們霸佔了豐富食物的森林,在那裡繁衍下來。

    優勝的基因一旦被選擇,那麼擇偶交配就會朝著這個方面演化,雌的猿會選擇具有它們喜歡的雄性,而雄性也會選擇它們喜歡的雌性,選擇的方向就是兇狠,殘酷。一代一代的這麼選擇下去,它們的基因就這樣固化在這個位置上,而越走越遠。

    人類被驅趕到貧脊的,不利於生存的地方,要生存下來,必須要智慧,沒有強大的軀,沒有尖牙利爪,人類用前肢握住樹枝來向猛獸搏鬥,使用工具,是人類和其它動物的分水嶺,人類使用工具,前肢變化成了手,有了手,能夠製造石器,人類的武器代替了尖牙利爪,而且比尖牙利爪更加的利害,人類開始使用了火,使用弓箭,能夠遠距離的射殺野獸,人類食物的豐富,使人類大量的繁衍,而叢集的獵殺野獸。人類的性選擇也起了變化,雌性喜歡富有創造能力的雄性,而雄性喜歡能夠養兒育女的雌性。人類朝著創造生活,改造自然環境這條路進化。

    一代一代的進化,人類的基因朝這方面最佳化,而身體的結構也脫胎換骨的改變,人類開始用野獸的皮製做衣服,抵抗寒冷。

    人類和猿走入了兩條不同的路,人類和猿的基因基礎開始了天壤之別的區別,而猿的前肢還在地上爬行,不能長久的站立,而人類開始兩條腿走路了。手不再爬行,而是製造工具的器官。

    今天的猿已經沒有這個進化條件了,它們在野蠻生長的路上走的太遠了,無法回頭。

    在馬戲團裡面可以看見被人家馴化的猿,它們模仿人類的動作,但是它們永遠不會成為人,因為它們的性交配還是猿,沒有人會選擇和猿交配,而沒有優良基因的傳入,猿和猿交配永遠是猿。

    失去了迫使它們進化的環境,而今天在原始森林裡的猿每天躲避人類的追捕,而馬戲團裡面的猿在囚籠中為得到人類給它的食物而服從於人類。它們那裡能夠再有解放自已的機遇。

  • 8 # 生命探索

    首先,人和現存的猿猴有共同的祖先,即古猿(暫稱之為古猿),人類和現存的猿猴都是由古猿演化而來,本質上現存猿猴和古猿不是同一個物種。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個問題前提假設不成立,問題也就沒有意義。

    其次,在遠古時候,古猿在當時的環境條件下向幾個不同的方向演化,其中一個方向演化為人類,一個方向演化為猿,其他的方向演化為其他的靈長類動物。即使現在的猿有機會演化成人類,也需要非常特殊的環境才能朝著人類的方向演化,而這種特殊的環境條件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我們現在的人類有機會看到現在的猿再次演化成人類的機率是很小的,或者說不可能發生。

    最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時時刻刻都在演化,只是演化出現形態上的變化乃至形成新的物種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甚至多少個百萬年,千萬年,上億年),並且我們無法預料演化的方向,可能按照我們的預期演化也可能不按照我們的預期演化。所以,現在的猿一直在演化,只是很大程度上沒有按照一些人的預想(比如說繼續演化成人類)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約朋友吃飯,朋友帶來了幾個不認識的人,這時候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