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峰峰說史

    顧愷之字長康,是晉陵無錫人。顧愷之博學有才氣。人們問他會稽山水的狀貌。顧愷之說道:“千山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好像雲興霞蔚。”顧愷之每次吃甘蔗,總是從頂部先吃直到根部。有人感到奇怪,他說:“漸入佳境。”

      顧愷之特別擅長繪畫,畫得特別神妙,謝安非常器重他,認為是自古以來還沒有人像他這樣。顧愷之每每畫出人像,在當時都是極好的,曾經繪出裴楷肖像,在臉頰上加上三根毛,觀看的人覺得神情特別美。

      因此世上傳說顧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痴絕!

    天才嘛,肯定有與眾不同的地方!所以說天才都是孤獨的!因為常人理解不了!

  • 2 # 宣齋藝術館

    顧愷之何止三絕,單單《洛神賦圖》真跡便有眾多神乎其神的絕技。

    此卷《洛神賦圖》乾隆視之為顧愷之神品中的神品,實物視覺極度震撼。其工筆細膩、筆法精妙、用筆如神、行雲流水,用筆古法,極具古代神韻,人物栩栩如生,動物唯妙唯肖。全卷採用了“九種天然礦物顏料”繪製而成,如“青、綠、紅、赤、黃、橙、紫、黑、白”設色、著色。各種人物、動物、植物、山、水、船、車等繪畫設色著色之細膩嚴謹,達到“一絲不苟”之工筆,驚為神筆矣!這就是1700多年前顧愷之的神品之作。

    乾隆御筆題“妙入毫顛”,落四方大印“乾隆閱覽之寶”此題跋材質為“絹佈設色繪畫”,是題跋中的“頂級絹布”。

    董誥跋文 (絹本設色) 此卷《洛神賦圖》錄入《石渠寶笈》,定為第一卷,入乾隆御書房。

    顧愷之開創了史上“九種繪畫技法先河”始祖

    1,全卷採用了九種天然礦物顏料“青、綠、紅、赤、黃、橙、紫、黑、白”設色、著色繪製,如人物、異獸、山、樹、船等運用。2,“人物”(點睛之筆) 工筆細描技法。3,“馬”工筆細描技法。4,“龍”工筆細描技法。5,“鳳”工筆細描技法。6,“異獸”工筆細描技法。7,“船”工筆細描技法。8,“白描”工筆細描技法。9,所畫的樹葉有強烈立體衝擊視覺,是為“一絕”,閱覽此卷繪畫沒有半點“越線著色”,工筆之細膩著實驚歎。

    顧愷之是釆用青綠礦物顏料山水繪畫始祖、礦物顏料人物作於書畫上始祖、礦物顏料馬畫於書畫上始祖、礦物顏料龍畫於書畫上始祖、礦物顏料鳳畫於書畫上始祖、礦物顏料異獸畫於書畫上始祖、礦物顏料船畫於書畫上始祖、白描繪畫始祖,(《列女仁智圖》為白描本)。其每項繪畫技法都唯妙唯肖,古韻十足,對於顧愷之的讚賞,就算用盡所有人間讚美之詞都不為過。

    畫內鈐印有項子京“項子京家珍藏”“神品”“項墨林秘笈之印”,“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鑑賞““古希天子”“八旬天命”“御書房精鑑璽”“養心殿鑑藏寶”“鑑古”“石渠寶笈”“石渠定鑑”“寶笈重編”“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林衡閱覽之寶”“林衡鑑賞”“無上神品林衡”“上善若水”“清風明月”“林衡定鑑”,顧愷之落款“顧愷之制”落印“愷之”等眾多鈐印。

    此卷《洛神賦圖》藏家有“元代書畫家“趙孟頫舊藏”、元代詩人“虞集舊藏”、明代書法家“沈度舊藏”、明代禮部尚書“吳寬舊藏”、明代最大收藏“項子京舊藏”、乾隆“清宮內府舊藏”、溥儀“小白樓頂級名畫舊藏”、“林衡現藏”,此卷一直都為歷代名家所藏,“流傳有序、傳承有序”。

    此卷和宣齋所藏另一卷顧愷之《洛神賦圖》筆法、技法、神韻相同,也是顧愷之原作落款印。此卷是顧愷之後期“終極繪製”,其人物、動物、樹、設色、顏料、絹布等有質的提升,兩卷工筆、筆法相同 。若想畫好一幅曠世神畫,必畫無數次和改進才能終得完美之作,這就是1700多年前畫聖顧愷之的神品之作,美到令人窒息,令後人望塵莫及歎為觀止之工筆和筆法,唯顧愷之此卷《洛神賦圖》原作真跡。

    此卷眾多書法大師精美書法跋文齊集一卷,也是一種罕有視覺盛宴。

    此卷《洛神賦圖》正是“清宮舊藏”、溥儀“小白樓”散失、失佚的頂級名畫、精中取精的頂級神品、顧愷之原作真跡、畫聖中的畫聖、神品中的極品顧愷之《洛神賦圖》!你沒有聽錯,你也絕對不會看錯,它需要你的支援,它需要你的點贊,它需要你的呵護,它需要你的關注,但它更需要人人都是它的“守護神”能傳承萬代,福澤子孫,為我們能有這些歷代頂級藝術大師而自豪!

    此卷1700多年的《洛神賦圖》可稱為“中華第一神品”“世界第一極品”之作。

    頂級鑑賞鑑定鑑藏大家 林衡敬啟

  • 3 # 塗之人995

    顧愷之,晉人。著《畫雲臺山記》,開中國山水新聲。倡“以形寫神”,“傳神阿堵”說,影響華人物畫至今。有《女史箴》、《洛神賦圖》等圖畫傳世。號才、畫、痴三絕。

  • 4 # 文華軒

    顧愷之,東晉傑出的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他別號虎頭,世人稱他其為“顧虎頭”。除此之外,由於他博學多才,在文學和繪畫方面取得了絕高成就,世人又送了顧愷之一個“虎頭三絕”的稱號。

    “三絕”為畫絕、文絕和痴絕。那麼,這“三絕”又是絕在哪兒呢?

    1、“才絕”是說顧愷之才思敏捷,多才多藝。

    顧愷之知識淵博而有才氣,詩、文、賦、書無一不通。其文學造詣頗深,現流傳於世的有《雷電賦》、《觀濤賦》、《冰賦》、《湘中賦》等。儘管作品傳世數量有限,但從中我們還是可窺知其具備的深厚文學修為。

    2、“畫絕”指的是顧愷之的精湛畫技。

    顧惜之師從當時的著名畫師法衛協,盡得其真傳。他畫功深厚,在認真觀察事物的基礎上,開拓新領域,創出了自己獨特的畫風,成為繪畫界的一代宗師。

    顧愷之筆下的工人像、佛像、禽獸、山水非常出彩。他尤善畫人物,特別是人物的眼睛,極具神韻。

    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典故。

    據說東晉時,有一座寺院修建,因為資金籌措不足,一度停工擱置。顧愷之聽說了,便在寺院一面牆上畫了幅維摩詰居士像。畫作完成之時,栩栩如生的人物,唯獨少了雙眼睛。顧愷之放出話去:“觀點睛,頭天十萬,第二天減半,第三天隨意佈施。”想一睹顧愷之點睛的人蜂擁而至,不長時間便收到一百萬錢。就這樣,顧愷之幫助寺院籌足了修建所需的銀子。

    顧愷之作畫擅長利用各種繪畫技巧遮掩缺陷,擴大美感。史上有名的殷仲堪畫像,便是顧愷之運用飛白畫法的傑作。此舉不僅掩蓋了殷仲堪的眼疾,還突出了他的神韻。

    顧愷之的傳世畫作眾多,珍品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斫琴圖》等。其中《洛神賦圖》,在中國繪畫界地位崇高,是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3、“痴絕”是指他淡泊名利的處世之道。

    “痴絕”是指顧愷之淡泊名利和地位,奉行“痴黠參半”,“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這一點從他藝術作品具有的獨特風格可見一斑。

    他的作品,透著純真自然,總有一種大智若愚的憨傻之氣。

    綜上所述,顧愷之之所以被人稱為“三絕”,不僅是由於他在藝術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還因為他有著超凡脫俗的處世哲學。

  • 5 # 阮軍發

    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才子俊彥,名儒鉅公,彬彬輩出,可謂群星燦爛。有的深耕一個領域,獨領風騷,成為行業翹楚;有的才華橫溢,多領域耕耘,博採眾收,成為宗師大咖。尤其是後者,技藝等身,宣告卓著,令人高山仰止。如米芾,書法、繪畫、收藏,皆卓爾不群,號稱“書畫藏三絕”;如齊白石,詩、書、畫、印,樣樣精通,傲視同才,號稱“詩書畫印四絕”;如文徵明,詩、文、書、畫,赫然大成,是為四絕,而且文徵明人品上佳,為時人所折服,因此又被譽為“詩文書畫品五絕”。

    東晉時期,無錫人(今江蘇焦溪人)顧愷之,才情佳,擅長詩賦和書法,尤善繪畫,但為人專情感恩,居然浪得“痴”名,時人以其文才、畫藝、痴名譽之“三絕”——文絕、畫絕和痴絕。

    顧愷之出生於官宦之家,其父顧悅之歷任揚州別駕和尚書右丞,家風良好,家境優渥,從小聰慧過人,才氣外露,及長更是博覽群書、博採眾長,碩學通才,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並稱“六朝四大家”。顧愷之曾著有《啟蒙記》3卷,另有文集20卷,但遺憾的是,均已散佚。不過有則故事,可以管窺其出眾文才。有一次顧愷之去會稽(今浙江紹興)遊玩,有人想考他,請他形容一下會稽的山水狀貌,顧愷之脫口而出: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可見捷才無礙。

    在繪畫方面,顧愷之擅長肖像、人物、山水、道釋、禽獸等題材,其作畫意在傳神,並提出傳神論、以形寫神和遷想妙得等觀點,有《魏晉勝流畫贊》、《論畫》以及《畫雲臺山記》等3部畫論著作行世。顧愷之的繪畫及理論,為中國傳統繪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中國藝術史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並被譽為中國水墨畫的鼻祖。在顧愷之的諸多繪畫作品中,《洛神賦圖》、《女史箴圖》(隋代摹本,現藏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列女仁智圖》、《斫琴圖》藝術價值高,且以《洛神賦圖》為最。遺憾的是,這些作品均無真跡行世,留存的皆為唐宋摹本。從這點也可看出,畫絕絕不是浪得虛名。

    顧愷之智商高,情商也高,懂得做人、懂得感恩,是為痴。這痴又有3種類型,痴迷,痴黠,痴智。限於篇幅,這裡只說痴智。《世說新語》有個關於顧愷之吃甘蔗的故事:別人吃甘蔗,幾乎都從最甜的地方(根部)吃起,不甜了就扔掉,而顧愷之吃甘蔗從末梢吃起,越吃越甜,漸入佳境。其實,這個故事蘊含了深厚的生活哲理,顧愷之吃甘蔗節節甜的過程,不能不說他具有人生大智慧。因此,稱其“痴絕”就不為過了。

  • 6 # 牛仔故事

    這三絕即“才絕、畫絕、痴絕”。顧愷之一生中為人諧謔有雅趣,其軼事見著於《晉書·顧愷之傳》。

      顧愷之既博學而又能畫能作詩賦。據說他寫過一篇《箏賦》,文章作完後他很自信地對別人說:“吾賦之比嵇康琴,不賞者必以後出相遺,深識者亦當以高奇見貴。”意思是他的這篇文章就好比嵇康的那把琴,不懂的人必然認為它晚出而被遺棄,見識高的人一定會因為它的高妙奇特而加以珍貴。顧愷之的這篇《箏賦》究竟寫得如何,後人沒有多加評論,但顧愷之的才學之高,確實也沒人懷疑。

      顧愷之會寫詩也有記載。“桓溫引為大司馬參軍,甚見親暱。溫薨後,愷之拜溫墓,賦詩云:“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晉書·顧愷‘之傳》)這兩句詩寫得很有感情,亦可見其為人很重義氣。

    還有一次,顧愷之和桓玄一起在刺史仲堪家做客,三個人以詩共作了語,顧愷之說:“火燒平原無遺燎,”桓玄說第二句:“白布纏根樹旒旒。”仲堪說第三句:“投魚深泉放飛鳥,”桓玄說第四句:“矛頭淅米劍頭炊。”仲堪做第五句:“百歲老翁攀枯枝,”旁邊有一參軍插語說:“盲人騎瞎馬臨深池。”那仲堪一隻眼是“眇目”,聽了這話吃驚說:“這話太逼人了!”於是都不再說了。

    後來顧愷之要為仲堪畫像,仲堪因眇目開始不肯答允,顧愷之說:“您的特點恰恰在眼上,若把眼球點得黑黑的,再用飛白筆輕抹,像薄雲蔽月,豈不是很美嗎?”仲堪聽他這一說,就同意畫了像。

      顧愷之為人處事的思路也似乎異於常人,他吃甘蔗都要從尖上慢慢嚼至根底,別人對此吃法感到奇怪,他卻說出一番道理,叫做“漸入佳境!”這大約就是他從繪畫藝術中體會出的奧妙吧!顧愷之作畫,每次人物畫完,還數年都不點眼神。人家問他為什麼不點?他回答說:“四體妍蚩,本無缺少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中。”這番話,看來也是作畫的經驗之談。

      顧愷之作畫精絕,甚至傳聞有神靈感應。比如他曾愛上一位少女,開始用言語挑逗,少女不從,顧愷之即把那少女的像畫在牆上,並用針紮在心臟部位,那少女就得了心痛病。顧愷之向對方再訴愛慕之情,少女答允了,他再偷偷拔掉針,少女的病就好了。顧愷之的呆痴也很有事例佐證,據說他喜愛詠詩,並自以為頗得古人風韻。

    有一次,他與謝瞻在月光下朗誦詩歌。顧愷之抑揚頓挫地不斷吟詠,謝瞻在遠處高聲讚揚,顧愷之越念越起勁,已忘記了疲倦。謝瞻要睡覺,他讓人代替了自己,顧愷之也沒察覺到,竟然直吟到天亮才停止。

    還有一次,顧愷之將一櫃子畫貼好封條寄給桓玄,這些畫都是他珍愛的精品。桓玄把櫃子背面開啟,偷偷將畫全部取出,而櫃前門的封條依舊。然後又將櫃子退還給顧愷之,並捉弄他說,櫃子沒有開啟。顧愷之見封條依舊,但畫卻沒有了,他竟也不見怪,只是說:“妙畫通靈,變化而去,正像人成仙上天一樣!”顧愷之甚至對邪道小術也很相信,桓玄有一次拿一片樹葉捉弄他說:“這是蟬來藉以藏身的樹葉,用它來遮蓋自己,別人就看不見你。”顧愷之高興地拿過樹葉,遮蓋了自己。桓玄就當面小便,顧愷之還以為桓玄真看不見自己,對那片樹葉竟真的很珍愛。

      顧愷之的“三絕”名冠於世,他一生活得輕鬆自在,在官場上,他曾任過大司馬參軍、散騎常侍等職。62歲時死於任所,並有文集和《啟朦記》流傳於後世。作為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畫家,顧愷之的大名亦將會永遠使後人所熟知。

  • 7 # 雲壑聽泉

    瞭解顧愷之的人都知道這位老先生乃"三絕"之人,畫絕,文絕,痴絕,或謂才絕,畫絕,痴絕。顧愷之是東晉人,是一位了不起的非常著名的傑出的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對文學和繪畫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有人把他稱為中國書畫之祖,對中國書畫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顧愷之的“三絕”,其"文絕"是指他博學多才,非常擅長寫詩作賦,在書法方面也非常精通。其“畫絕”就是指他在繪畫上面的造詣,讚譽他的繪畫功底十分了得。而“痴絕"就是指顧愷之的為人率真、幽默,並同時又有點痴呆、狡黠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的面試經歷中,有哪些線索可以讓你有效判斷面試官的真實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