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方說歷史1990
-
2 # 有譯思
感謝提問!
《山海經》雖是先秦時產生的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奇書,但涉及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等各個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山海經》裡那些被證實真實存在的人、事、物。
奇珍異獸《山海經·東山二經》: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餘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荊杞。雜餘之水出焉,東流注於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
關於犰狳(下圖一)的描述很符合現實中土豚(下圖二)的樣貌。
《西山經》中關於文鰩魚的描述:
“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長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
這完全就是現實中的飛魚嘛。
《南山經》中記載的狌狌:
“其狀如禺而白耳”
應該就是長毛猿的一種。
除此之外,書裡記載的很多動物與現在所有的動物驚人地相似。
人文民俗首先是巫師文化。
《大荒西經》中記載:
“有靈山,巫成、巫即、巫勝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愛在。”
這也是古老的靈山十巫的傳說。如今出現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巫儺文化就是典型代表。
其次,黑齒習俗。
《大荒東經》中記載:
“有黑齒之國。帝俊生黑齒,姜姓,黍食,使四鳥。”
又有《海外東經》中記載:
“黑齒國在其北,為人黑齒,食稻啖蛇,一赤一黑,在其旁。”
黑齒, 黑齒習俗在東南亞地區自古就有,屬日本、泰國及中國雲南邊疆傣族較為突出。
自然知識(下圖所示:根據本書繪製的地圖)《山海經》中有許多關於山川河流的記載,也有學者考證這些地理在現實中的方位。在《山海經》的記錄中,有些河流會“潛行於下”,即伏流河。山海經中記載著東方“扶桑”、中央“建木”和西方“若木”等神樹,扶桑樹上有十個太陽,九個在下,一個在上面,十個太陽輪流給世界帶來光明,後來十個太陽的母親生病後,一起跑到天上搗蛋,給人間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傷害,直到后羿出現後,才射掉九個太陽,使得人間重新恢復和平。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群中,出現了八棵青銅鑄造的神樹,這些樹分三層,每層有三枝,三枝各結了一個豐碩的果實,而在樹梢則有一隻雄視四方的太陽鳥,這種參照瞬間就讓人想到了扶桑樹的比例參照。總之,《山海經》有非常大的研究價值,記載著一段遺失的歷史。
-
3 # 半份天空
真的。只是時間久遠,滄海桑田,大海陸地變化太大,不好鑑別。很多地方現代人去不了,也看不見。只有透過修行才能看見。
-
4 # 能量平衡德行天下
山海經裡面描述的所有事情都是介於真假之間,說真是因為這都是根據古代中國所發生過的事情而寫出來的神話記載。就如同《西遊記》寫的是神話取經故事,但是是根據唐朝玄奘大師印度取經的真實故事編寫的。同理,山海經也是古代中華祖先根據當年所發生的歷史事件編寫的一種記載文體,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就是因為它是為了講述這些歷史故事裡面所蘊含的道理而寫成的。所以從這一點上看山海經一定是真的。說它假是因為我們按照現代的科技觀點來論證這些描述,得出的結論是不太可能的,起碼就各種神人的造型或說長相就不太符合自然進化原理,植物動物的遺傳一定是按照一定的模式進行的,違背這種自然選擇模式一定不會產生的。但是為什麼山海經裡面描述故事裡的人物都不太符合當代人類的認知標準,這是因為在古時人類的認知能力還沒有達到現在的水平,或者說當時的技術水平還比較低下,不宜描述當時為什麼會有人做出很特別的事情,具備很特別的能力。因為不能解釋或比較崇拜,所以人們按照自己的想象賦予這些人物事件以神話中才有的能力,或按照人類(作者)想象中的思想描述出來的。這也就是它假的一面。我們閱讀山海經要用正確的思維看待山海經裡面的故事,要懂得山海經要描述的道理。這個道理就是人是自然大地上的一部分,我們不能超越自然賦予的能力,只有自然才是最強大的力量所在。人類要服從自然的執行機制,才能獲得自然賦予的力量。這個原則應該是永遠有效的法則。順應自然力量,不要逆自然力量而動。只有這樣人類才能很好的生存下去。謝謝閱讀,山海執行為經,遵循山海執行才是道理。
-
5 # 手機使用者5534444811
我實讀小學不到五年級,《山海經》學校不課老師不教是真的!不知何假?長大後見有巜山海經》圖,:兩個赤身裸體蛇曲人頭象覺得是真的《周易上下辭》"陰多於陽,陽多於陰,陰陽相多而生筮,陽陰構體而生易"大家說這點是不是真的?其它不知所假。兒時聽說初中教生理衛生!老年人聽了直搖頭不以為然。巜易》日"觀其象而卜其佔,覌其佔而玩其辭""直"以為不"真"要不️,蒙童焉知《悟空》?巜問》巜答》完了。
《山海經異獸圖大全》我看這個"問題"應該由教育部大家來答題:我娃娃讀初中時,回來擺課堂龍門陣"課本️宇宙,乾坤!!!我們不知,️同學問語文老師,老師說:我不知道,我不是天文學家!去問天文學會!"我們的學校文化教育進步了!!!我說"你們到問天文學聯合會了嗎?"啞然失笑嫣然!我高興了才說兒時我就知什麼是"宇宙,乾坤"我爸爸教的"宇幹冠天,宙由蓋地,乾為父,坤為母。"泰,否。久數,就是這樣簡單,深淵學問等你到科學院院士時自然知道!
-
6 # 財神麼麼噠
關於山海經的說法眾口不一,甚至成書時間也難以確定,但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地理志這一說法,從《山經》和《海經》這樣的命名就可以看出來。
從地理方位逐漸拓展,有條理繼續凸顯自然特徵,然後是每個地方的人文,其中記載了許許多多的山,和豐富的水文,並沿著這兩個方向記載各地神怪,比較有條理。
山海經被歸為先秦著作,先秦以前,由於人類受交通工具的影響,因而活動範圍較小,所有描述均有較大限制。
第一:作者本人也不可能到達很遠的地方,這本書被作者加以想象或者聽說,甚至可能根據他所處地方的向遠處依次推斷也有可能,所以,我判斷,作者本人,從身邊的真實事情,真實地理向遠逐步推想,形成了《山海經》,所以書中有些人物是真實的。
第二:由於成書時間成謎,連作者也不知道,導致我們對山海經的理解或許有些只停留在了神怪的表象,或許用方言所述,或許記載有誤,或許古地名稱呼發生變化等等,我們均不得而知。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說他記載的就完全是荒誕的。
《山海經》記載了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神人怪事,這個和當時的社會生產力落後有很大的關係,每個人的認知不同,作者或許見到過,只是無法理解,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所描述或許不定。
舉個例子:《山海經·海外南經》:“有神人二八,連臂,為帝司夜於此野,在羽民東,其為人皆小頰赤肩,盡十六人。”
這個事情個人認為,很可能是先秦時期某個部落或者某個民族的祭祀活動,古人重祭祀大禮,祭拜天地,所作舞蹈,以十六人為舞蹈。
因此可以推斷其中描寫的大量的動物,或者魚類,除了真實的以外,其他還真有那些沒有聽說過的也不一定,作者或親眼所見,或聽人描述,按照自己的理解記載了下來。
再舉個例子:狀如鮷魚,四足,音如嬰兒,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娃娃魚嗎?
除了動物以外,還有不少的植物,這些都不一一舉例,其實好好讀讀,覺得有些東西似曾相識,只是名詞稱謂不一樣罷了了,隨著國家的建立,稱謂的統一,山海經裡面記敘的動物和植物也就成了假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科學認知落後,神話傳說就是文化的傳遞,經過無數代人的傳說,神話和真實混淆一體,《山海經》可為包羅永珍,看似荒誕,真實之處可謂多也。
《山海經》一書,歷代說法不盡相同,有的說地理,有的說小說,有的說他就是胡扯,例如:司馬遷認為其荒誕,不可言也,而《漢書·藝文志》把它列入形法類,劉歆則認為《山海經》是一部地理博物著作。西晉郭璞很推崇《山海經》,認為它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獻,到了額明代,到了清朝把他說成小說。
隨便別人怎麼說去吧,《山海經》還是山海經,或許只是民間一位普通人所著的見聞,或許是前秦時期專門記載以地理為基,描寫各地的風俗也未必。
-
7 # 可月
研究、解讀《山海經》的人不計其數。論述內容、性質、結果,古今學者眾說紛紜。司馬遷直言其內容過於荒誕無稽,所以作史豈敢以此為參考。魯迅認為巫覡見方士之書。他也驚訝於哪些人面之獸、九頭之蛇、三腳之鳥、生翅膀之人和無頭而以雙乳當眼睛的怪物。……這些古怪之物,超出了人類的認識理解能力,的確有些晦澀難懂。而現代多數學者認為它是一部有歷史價值的著作……
《山海經》記錄了上古山川、神祗、異物、地理、氣候、動植物、礦藏、經濟、文化、民族、風俗、宗教、神話和醫學等經緯交織的內容。有學者認為,傳統學術,即經史子集是主流學術,還有一類知識散佈於民間,這種民間口口相傳的知識,紛繁複雜,包羅永珍,內涵難以傾盡。《山海經》就屬於這類民間學術,所以才有人研究它,釋疑解惑。此類民間學術,假如人們從“民眾知識”角度去理解它,則像異類奇書,所以才有趣味。書中光怪陸離稀奇古怪的記載,怪物由何兒來?是想象或捏造的產物?現時存在嗎?毫無疑問,古人的眼界是有限的,見識面相對較狹窄,對異域異類,知之甚少,充滿了遐想。……而天之大,無奇不有。故神話,想象都寫進了《山海經》裡。誠然,書中的一些神奇的人、事、物記載,有的被現今找到”印證”所證實。……而夸父追日,追得上嗎?女媧補天,能補得了嗎?精衛填海,能填得平嗎?決然是不可能的。但寓意著精神力量,大於勝於蒼穹和大海。給《山海經》定性歸類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把它稱為中國第一部山嶽地輿專著和神話淵府也可以。其內容無奇不有,蘊藏著豐厚的地與學、神話學、習俗學、科學和醫學等浩瀚的資料。仔細縝密地研究,定會有更多新發現的。
-
8 # 國風圖鑑
“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西海,即今青海湖。
“又東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滷比”:浮玉山,即今浙江天目山。具區,即今太湖。
“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鳥獸莫居”:太華山,華山主峰。
“有鳥焉,其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鸚母”:鸚母,即今鸚鵡。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我舉這些例子不是想說《山海經》一定是全部可考的,而是想表達《山海經》並不是全部天馬行空摸不著邊際,也是依據某些事實所創作。
但是書中的某些“三頭,六足”是怎麼來的?
我們首先要思考神話故事是怎麼來的?
是古人對於自然的敬畏,對於一些無法解釋的事情的合理想象而來。
《山海經》也是這樣。
比如當你看到下面這隻蝴蝶的時候,你會不會形容它背後長著一隻眼睛?
如果你也是那個時候的人,還不懂一些知識的時候。
你也一定會形容它,“人面”,“善飛”,為什麼?長得像罷了。
所以,《山海經》這部書,是古人依據所聞所見並加以想象而創作,並非全部是天馬行空不著邊際。
再者,說不定某些物種那個時候就真的會有,畢竟那是千年前,這千年間,無論是進化還是滅絕,誰又說的準呢。
-
9 # 民俗村冬至水餃夏至面
《山海經也許是久遠古代的斷層文明》山海經那些描述和神獸,我們之所以認為是神話,那是因為我們人類自己的認知有問題。
比如,對於莽荒之地,尚未開化的某些原始部落的人來說,我們現在的飛船,網路,電腦,手機……就是神話一樣的存在。如果他們當中的某個人,來過我們所在的城市,見識過我們的文明。後來,我們的文明被天災毀滅。那麼,在他回到部落,多少年後,他的後代那裡,也許就有一部描寫我們現代文明的《山海經》。
浩渺星空,我們地球都是微塵,何況人類,我們的認知更是有限。也許我們是另外高階生物的寄生蟲呢。比如我們腸子裡的微生物,它們是不是也在探索人類身體奧秘呢,就如我們探索太空。
還有,我們的認知,來源於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身意,我們的眼睛,根據光的反射折射等來認識物體的顏色,我們能看到的波段有限啊。紅色的物體,只是因為它在我們的眼睛那裡,反射紅色。在狗眼裡,哪來什麼紅色?紅花綠葉配,可是在色盲患者眼睛裡,哪來紅色綠色之分?色盲患者,他們覺得自己看到的也是事實啊。究竟誰看到的是真實?
如果一個地區,除了一個人,其他人都是色盲,那麼這個人,會不會被認為是不正常的呢?
還有,我們的耳朵聽力,聽不到超聲波和次聲波。在同樣的環境裡,蝙蝠感知到的振動和我們人類,是不一樣的。問題來了,蝙蝠感知的聲音和我們人類,哪個是真實的?或者說,都是侷限於器官的認知。
類推,我們的嗅覺也是如此。舌頭的味覺,這更能說明問題了。有些人天生不吃某些東西,那是因為他們感覺不到舒服,美味。憑什麼你說羊肉好吃,而我聞到的是那麼羶氣?
既然我們的認知侷限於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類器官,那麼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是侷限片面的。因為我們呼吸,覺得其他生物或者意識體也要呼吸;因為我們吃飯,理所當然的認為其他生靈也需要食物;因為我們有胳膊有腿,覺得一切高階生物也是需要有實體的胳膊,腿?……
可不可以開腦洞,發散思維,大膽假設:有高階生物曾經活躍在地球,由於流星雨,隕石等,瞬間幾乎毀滅了地球文明,只留下了少數生命,片面記錄了當時的文明。可是倖存者因為條件所限制,再也沒能恢復當時的文明水平。
或者還有一個可能,山海經裡的那些神獸,就如我們今天的物種滅絕一樣,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漸漸消失滅絕,那些古人,一部分逃離地球。很不幸,留下我們這些人類的祖先,流浪地球?看看這些美麗的動物,擱在今天,它們能逃出人類的殺戮麼?
我們覺得夏蟬生命很短,可是時間究竟是什麼?在某些烏龜等長壽動物看來,人類的壽命也很短啊。這麼短的一個週期裡,學習探索地球宇宙,本身就是侷限。
只要我們開始思考,就會有立場,角度,座標的侷限。古老的《山海經》,留給我們無限猜測和迷茫。
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司馬遷當年寫《史記》的時候,如此評價了《山海經》中出現的異獸。據傳,《山海經》所記載的是大禹、伯益的所見所聞。也就是說,書中所描述的動物,應該是上古時期存在過的。
回覆列表
這個關於《山海經》的類似問題曾經進行過不少探討。現在很多答案已經確定,《山海經》中有不少被描述的神乎其神的動物或怪物,其實就是現在地球上的物種。有些已經滅絕,有些還存在。由於《山海經》的文字描述頗有誇張,與現代人的語言有些接受上的出入,對動物形態的理解經過千年演變差距很大也是很正常的。《山海經》中除了描述動物,還描述過很多在當時人們看來是神仙奇蹟而今天看來就是常見或罕見的自然現象,比如極光等。某些真實存在的動物、植物還包括:1.野生韭菜“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飢。”——《南山一經》2.小熊貓“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南山一經》關於九尾狐大家想象的都是這個形象:而九尾狐指的是“九節尾狐”,即尾巴上有九道……3.埃及法老:“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西山經》從世界地理上看,埃及屬於中國大陸的西邊,屬泰西之國。戴勝則是一種羽毛長得很像埃及法老面具的鳥。揚雄《方言》卷八載:“尸鳩,燕之東北、北韓冽水之間,謂之鶝丕鳥;自關而東,謂之戴鵀;東齊海岱之間,謂之戴南。南猶鵀也……或謂之戴勝。”又《禮記·月令》載:季春之月,“命野虞無伐桑柘;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具曲植籧筐;后妃齋戒,親東向躬桑……”在這兩處記載裡,“戴勝”為一種春天來臨的鳥。大家想象的西王母:而她有可能是:4.犀牛:“兕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海內南經》5.雪豹:“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鄒吾,乘之日行千里。”——《海內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