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分鐘騎驢看視界

    孟姜女哭倒長城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故事之一,講的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知名度非常高,故事發生在秦朝時期,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之後,開始徵集全國之內的壯年一起來修築長城,徵集勞動力是強制性的,如果不去就會被抓走,於是有很多的青年都不得已開始了自己的逃亡之路,範喜良就是其中之一。

    在躲避官府抓捕的途中,範喜良躲進了一戶人家的後院裡面遇到了孟姜女,兩個人一見鍾情,開始生活在了一起並且準備完婚。誰知道在新婚當夜,官府開始來抓勞動力,範喜良直接被抓走去修長城了,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留下孟姜女一個人在家中苦苦等待。

    孟姜女日日夜夜都在思念著丈夫,終於鼓足了勇氣開始了自己的尋親之路,一路跌跌撞撞終於走到了長城之下,但是她卻沒有見到自己的丈夫,反而聽工人說範喜良由於過度勞累已經累死了,被埋葬於長城之內。得知了這個訊息之後的孟姜女淚如雨下,內心更是悲痛萬分,在長城之下更是連續哭了三天三夜。

    孟姜女在長城下面哭泣的同時,忽然天空中烏雲密佈,天氣瞬間陰了下來,並且長城其中的一段忽然坍塌了下來,正好露出了範喜良的屍首。在場的人都被這一幕給震撼到了,紛紛說道這是孟姜女的愛情感動了上天,這個故事便漸漸地流傳了起來,直到如今被眾人所知。

    其實關於孟姜女哭倒長城的版本,有很多說法也都不一樣,既然是民間故事,真假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有很多細節也不需要太過在意,這個故事反映的也是當時時代的背景,秦始皇暴政當道,全國多少勞動人民都痛不欲生,所以有很多人都經歷了生離死別的場面,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樣一個故事呢?

  • 2 # 一點微言

    “孟姜女哭倒長城”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佳話或傳奇,那麼,孟姜女真的哭倒過長城嗎?有人說,孟姜女其實根本就不是秦朝的人,怎麼可能哭得倒長城?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其實,作為明白人,單從字眼上就可以看出來真假,一凡夫俗女,怎麼可能哭得倒如此堅固的長城呢?當然是假的了,但不管真與假,其本身的意義並不是孟姜女能否哭倒長城,而是從這件事中寄託了人們的某些想法。

    據傳,秦始皇為了抵禦外敵而大興土木,修築長城,在全國各地強行徵集民夫,孟姜女的丈夫範杞梁也被抓去服了勞役。秋去冬來,眼看天氣漸冷,孟姜女不遠千里為丈夫送來寒衣。當她歷經艱辛來到長城腳下時,聽說其夫已埋在長城之下。得知此訊息後,孟姜女放聲痛哭,在她哭聲中,長城竟然崩塌了八百餘里……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由此而產生並流傳開來。

    後來,這一典故就一直被世人口口相傳,後來還曾出現在教科書中。當然,在這個故事中,秦始皇被塑造成為一個暴君的形象,而孟姜女自然成了弱勢群體中的一員,二人形成鮮明對比,對學生進行教育。

    古話說,“三人成虎”,這句話用在這裡也是恰當不過,所謂地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孟姜女這事說的人多了,假的也就成了真,沒有人去探索其真偽,也沒必要去追查個真相。

    作為所謂磚家,我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吃瓜群眾,我想探究下孟姜女哭長城的真假。經查相關史料,發現其實孟姜女與秦始皇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據查,“孟姜女哭夫”的故事出自《左傳》,孟姜女又被稱為杞梁妻,姓姜,字孟,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孟姜,是齊國將軍杞梁的妻子。公元前550年,諸侯征戰,齊莊公為報早年之仇,親率大軍偷襲晉國(也有說莒國的),杞梁擔任大軍的先鋒。不曾想出師不利,大敗而歸,杞梁戰死。齊莊公一行人到郊外去迎喪,並準備到郊外去憑弔。孟姜認為不合禮儀,要求進行家祭,於是齊莊公只得親自到她家中去憑弔。

    在這個故事裡,杞梁妻並沒有記載孟姜的哭,更沒有任何關於長城的內容。一直到西漢後期,才有了牆倒的初版,杞梁妻面對著丈夫的死,她的怨恨和悲傷竟然讓城牆也倒塌了。漢代劉向在《烈女傳》“貞順”條下較為詳細地記載了孟姜的事蹟:“齊杞梁妻也。莊公襲莒,殖戰 死……杞梁之妻無子,內外皆無五屬之親,既無所歸,乃枕其夫之屍於其城下而哭,內誠動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到這時就基本上較為完備地記載了“哭城”這一關鍵情節,但仍沒有與秦始皇聯絡在一起。到了唐代末年,隨著《杞梁妻》詩的面世,便將這個故事與秦始皇放在了一起,說當時秦始皇暴政,修築萬里長城,人土混埋,杞梁妻父親丈夫都死在長城上,她失聲痛哭,最後哭倒了長城,她最終見到了丈夫屍體。

    這就是“孟姜女哭長城”故事的由來,當然有不同的版本,但內容大同小異。總之,如要追究其真相的話,秦始皇與孟姜女是沒有任何關係的,都是後來文人的加工而已,最後才演變成為現在的流行版本。

  • 3 # 江胖S

    emmm就是孟姜女的丈夫範喜良在他們新婚三天後被抓去修長城,然而飢寒交迫之下,範喜良死了,孟姜女千里迢迢來見丈夫,但得知的是丈夫死去的噩耗,最後在長城上哭了三天三夜,把長城哭到了,露出了範喜良的屍骸,然後孟姜女把範喜良埋了後,跳海自盡,歷史上應該卻有其事,但不至於哭到長城。

  • 4 # 風古月明

    下面讓我們以史為鑑,探古覺今,一起來探究下此典故的可信度吧!

    據史料記載,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各地區版本不盡相同,

    其中一種流傳較廣的版本是:孟姜女為陝西人,年十六,

    一天在家後園洗澡,被逃進園中躲避抓夫修長城的範杞看到,

    於是孟姜女就嫁給了範杞,

    在他們成婚之際被官府發現,

    於是將範杞抓到山海關修長城,這一去就是三年,杳無音信。

    北方冬天寒冷,孟姜女就做好棉衣,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山海關尋夫。可是她的丈夫已經因修長城累死,埋在長城下面。

    孟姜女悲痛至極,哭聲震天動地,終於將修到海邊的長城哭倒,

    孟姜女尋到丈夫的屍骨埋葬地,自己投海自盡。

    於是在浩瀚無邊的大海中出現了孟姜女墳——即今綏中縣西南四塊露出海面的黑色礁石。

    然而,在歷史上孟姜女和秦始皇毫無關係。

    據學者考證,

    孟姜女實為春秋時的齊華人,

    比傳說中早幾百年。

    公元前549年,齊莊公攻打莒國,杞梁為先鋒,不幸戰死沙場,

    杞梁有妻,善哭,在齊國十分有名。

    她哭杞梁極為哀婉動人,以致把城哭倒,把山哭崩,真的是驚天地,泣鬼神。

    整個齊國也都效仿,風氣為之改變,齊國成了一個善哭的國家。

    故事一直流傳了幾百年,到了秦時也和長城沒有什麼瓜葛。

    一直到了唐五代時期,

    人們才把長城牆倒塌的事蹟附會成了孟姜女哭城,

    這樣一傳就是一千多年,傳到了現在。

  • 5 # cm風雲

    孟姜女是真有其人,但哭倒長城只是坊間傳說。故事大概是這樣:秦王嬴政要修築長城防禦匈奴,需要大量勞動力,不願意花錢請工人,只有四處抓壯丁,孟姜女的丈夫也被抓了去,在家裡苦苦盼望丈夫回家的孟姜女覺得不能等下去了,要去沿路尋找自己的丈夫。她獨自一人拔山涉水,來到長城邊,聽說自己的丈夫修長城時累死了,頓時心灰意冷,失聲痛哭,那哭聲驚天地泣鬼神,長城都被哭倒了。 故事大概是這樣,詳細的我也不會說了,嘿嘿。

  • 6 # 聖伯納飯糰

    故事肯定是虛構的,但是當時的背景是真實的。修築長城是歷代封建王朝各種勞役中最為殘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項勞役,從春秋至明,近兩千年漫長的歲月中,長城屢修屢補,強徵了無數的民夫,任何時候都可能產生像孟姜女那樣的遭遇。因此,孟姜女是勞動人民在承受無限度的勞役中塑造出來的典型人物,集中表現了千百萬下層百姓被勞役逼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災難。

    故事的梗概是相傳秦朝時,秦始皇建長城時,勞役繁重,青年範喜良和女子孟姜女剛新婚三天,範喜良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為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穿寒衣,歷盡了千辛萬苦才終於來到了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在長城上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長城就此坍塌,露出了範喜良的屍骸,孟姜女安葬範喜良後於絕望之中投海而亡。

  • 7 # 懶小哥

    戰國時期的《左傳》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襄公二十三年,齊國有一個大夫,叫杞梁,他外出作戰戰死,杞梁妻子碰見齊國的國君齊莊公,齊莊公想在路邊祭奠一下杞梁,結果杞梁妻子不同意,說這不合禮數,如果要祭奠的話要去家裡,齊莊公沒有辦法,就到了杞梁家裡祭奠戰死的杞梁。這是最早的記錄孟姜女故事的原型。

    兩百年後,出現了另一部史書,叫《禮記》,《禮記·檀弓》篇再次記載了這個故事,但是在這個記載中故事發生了一點變化,故事中寫到了有一個人叫曾子,曾子在記述這件事情的時候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評價“其妻迎其柩與路,而哭之哀”,大意為他的妻子去迎靈柩,哭的很悲痛。在這個記載中多了一個字“哭”,後世孟姜女的故事中很重要的一個題眼就是哭。

    到了漢代,這個故事又出現了演變,漢代大學者劉向和他兒子劉歆在大規模整理圖書(因秦始皇焚書令將書都給燒了,漢初的時候皇帝讓民間老百姓獻書,獻了多了,就有劉向父子進行整理)的時候,編了兩部書,一部叫《說苑》,是個歷史故事集,另一部書叫《烈女傳》,這兩部書都提到了杞梁妻:

    “其妻聞之而哭,城為之阤,而隅為之崩。” ——《說苑·立節》

    意思是他的妻子聽說後就哭,哭的把城牆都哭塌了,這個故事中第一次出現了把牆給哭崩了,這為後世的故事增加了一些新的元素。在《烈女傳》中又增加了一個情節:杞梁的妻子在安葬杞梁之前先陳屍城下,然後開始哭,哭了十天,十天後齊城牆崩了,崩了之後杞梁妻帶著杞梁的屍體安葬了,安葬完之後自己投水自盡了。在劉向的故事中又添加了新的元素:哭夫崩城、殉情自殺。但是到這個時候為止,故事中的主人公還叫杞梁妻,不叫孟姜女。漢代也有學者批評哭崩城這種說法是假的,漢代學者王充在《論衡·感虛》中寫到

    “夫言向城而哭者,實也。城為之而崩者,虛也。”

    當然王充是站在歷史文獻、真實角度來說的。

    到了唐代(唐代是一個民間文藝非常發達的年代),故事再次發生變化,在現存的唐代敦煌曲子中出現了這麼幾句話:

    “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歸。” ——敦煌《搗練子》

    燕山指長城,這個曲子中說孟姜女和杞梁妻是一個人,這是孟姜女出現最早的記載。唐代有詩僧名叫貫休,寫了一首詩《杞梁妻》:

    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北胡。

    築人築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

    上無父兮中無夫,下無子兮孤復孤。

    一號城崩寒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

    疲魂飢魄相逐歸,陌上少年莫相非。

    這首詩是一首敘事詩,敘述了秦始皇修長城死了很多人,並且是一邊築城,一邊築人,把死了人都築到長城裡,結果杞梁妻子沒有孩子,父親,丈夫又死了,她就哭,哭的把長城哭崩了,再哭把杞梁的屍體從城牆裡崩了出來。到現在為止,孟姜女的故事就都有了,概括為“哭倒長城罵倒秦”,我們可以看出孟姜女的故事跟秦始皇掛鉤是唐朝開始有的。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歷史文獻中是沒有關於孟姜女的故事的,最早的是《左傳》中關於杞梁妻的故事。但是孟姜女這個故事本身就屬於民間故事,從唐代開始,代代相傳,老百姓都愛聽。我們應把民間故事看作一種民間輿論,從孟姜女的故事中可以反映出三個論點:秦始皇是暴君、修長城是暴政、老百姓對暴政及其反感。之所以出現這種民間故事是因為封建社會老百姓沒有話語權,沒有平臺,孟姜女的故事正好給了他們這樣一個平臺,我們應當把這個故事看作是一種文化現象,而故事中的人應當看作是文化符號,故事中的秦始皇不是歷史上的那個秦始皇,而是封建歷史上一切暴君的文化符號,長城是中國歷史上一切暴政的文化符號,而孟姜女是反暴政的文化符號,這樣就解釋得通了

  • 8 # 子魚侃球

    孟姜女哭長城是中國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傳說,秦始皇修建長城時,到處強抓壯丁,孟姜女新婚才三天的丈夫範喜良被抓去修長城,飢寒勞累致死。孟姜女千里尋夫,卻得到丈夫累死的噩耗。孟姜女在長城上哭了三天三夜,把附近的長城都哭倒了。孟姜女安葬好丈夫之後,選擇了投海殉情。這個故事流傳了千百年,也感動了無數人。

    至今,在山海關一帶還有一座“孟姜女廟”香火不斷,前來上香的人們常常禁不住灑下同情的淚水。這個故事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王朝的殘暴統治下,勞動人民被繁重的徭役逼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真實寫照。孟姜女哭長城,是對封建統治階級暴虐行為的控訴,也是對被奴役者不畏強權、堅貞不屈精神的歌頌。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還被編寫成了民歌《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是中國流傳很廣,影響非常深的傳統民歌之一。歌詞以“十二月體”為基礎,故事顯得詳實而細緻;全曲十二段詞,分別用時令、花名作序引,歌詞哀怨深情,曲調委婉細膩,完整地敘述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這個故事還有爭議之處,有的書籍記載故事發生在山海關一帶,但是,據《山東通志》、《濟南府志》俱稱:孟姜女哭的是齊長城,具體位置在濟南、淄博、泰安一帶。在這一帶至今有個村落叫“長城村”,村裡的老老少少都會講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 9 # 壹壹故事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相傳秦朝時期,秦始皇為抵禦外敵,修築萬里長城。

    那時候沒有現在的科技,只能用人力,於是朝廷就抓了很多壯丁修築長城。

    江蘇有位姓孟的人家,家裡只有一個女兒,喚孟姜女。孟老漢想著女兒大了,又沒有兒子,就考慮為女兒招個上門女婿。

    正巧一位落難的書生範喜良途經此地,孟姜女見了芳心暗許。孟老漢見範喜良溫文爾雅、相貌堂堂,很是滿意。孟老漢將招婿的事情一提,範喜良對孟姜女也早已動心,便欣然答應。

    雙方都很滿意,孟家便敲鑼打鼓的置辦喜事,拜天地入洞房。本來是非常歡喜的事兒,正趕上秦始皇抓壯丁修築長城。在孟姜女與範喜良洞房花燭夜當晚,範喜良被抓去修築長城。

    孟姜女日夜思君不見君,見天氣轉寒。範喜良被抓時並沒有帶上冬衣,她便連夜為範喜良趕製出一件冬衣,踏上了尋夫之路。

    孟姜女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不知飢渴、不知勞累、晝夜不停地往前趕,一日一日終於來到了長城腳下。她多方打聽,還沒有見到範喜良,後來一個工友看不下去,告訴孟姜女她的丈夫恐怕早已累死,就葬在這座長城的城牆裡。

    孟姜女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她辛辛苦苦、千里迢迢的到了長城,得到的卻是丈夫的死訊。死訊也就算了,連屍首都沒有看到。孟姜女越想越難過,越想越傷心,淚水就像洪水絕提一樣無法控制。她這一哭,直直哭了三天三夜,不知是長城不堅固的原因,還是她的悲傷感天動地,長城竟然塌陷了八百里,範喜良的屍骨終於露了出來。

    長城的塌陷引來了官兵,官兵將事情稟告給了秦始皇,秦始皇想看一下是什麼樣的人有這麼大能耐,能夠哭塌長城。當官兵領著孟姜女進了皇城,秦始皇見她貌比日月,色心起,欲封她為妃子,孟姜女不同意,被逼投入大海。

    後來後人為祭奠孟姜女,為其建了一座廟,廟上的對聯很有意思:海水朝 朝朝朝 朝朝朝落,浮雲長 長長長 長長長消。

    也有史書記載,孟姜女並不是秦華人,而是春秋時期人。她哭的也不是萬里長,而是齊長城。所以傳說只是傳說,並不能當歷史來考究。

  • 10 # 唯痴戒不得

    孟姜女哭長城 (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

      其實歷史故事的經過不斷的傳承,具體的真實性已經很難考證。常常會出現不同的版本。本人比較喜歡的是秦始皇時期的版本(對比戰國時期的版本)。一來時間認可度比較高,二來大家對於始皇帝時期的歷史認知也高一些,故事加工的也比較好。

    故事概要: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想把各國的長城連一連,規模搞的大一點方便防禦外敵。當時國家搞基建,靠的時民夫勞役(也就是常說的拉壯丁)。

    女子孟姜女和青年範喜良結婚剛三天,範喜良就被拉了壯丁,押解出發修築長城。在不久之後,孟姜女做好棉衣,千里迢迢,一路上跋山涉水,不知勞累,晝夜不停地來到了長城腳下,要找自己的愛人。

    可修長城的民夫數以萬計,到哪裡去找呢?她逢人便打聽,好心的民夫告訴她,範喜良早就勞累致死了,被埋在長城裡築城牆了。孟姜女一聽,心如刀絞,便求好心的民工引路來到了範喜良被埋葬的長城下。坐在城下,孟姜女悲憤交加:想自己千里尋夫送寒衣,盡歷千難萬險,到頭來連丈夫的屍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痛斷柔腸。愈想愈悲,便向著長城晝夜痛哭,不飲不食,如啼血杜鵑,望月子規。這一哭感天動地,白雲為之停步,百鳥為之噤聲。直哭了十天十夜,忽聽轟隆隆一陣山響,一時間地動山搖,飛沙走石,長城崩倒了八百里,這才露出範喜良的屍骨。

    長城傾倒八百里,驚動了官兵,官兵上報秦始皇。秦始皇大怒,下令把孟姜女抓來。等孟姜女被抓,秦始皇一見她生的貌美如花,便欲納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說:“要我作你的娘娘,得先依我三件事:一要造長橋一座,十里長,十里闊;二要十里方山造墳墩;三要萬歲披麻戴孝到我丈夫墳前親自祭奠。”秦始皇想了想便答應了。

    不幾日,長橋墳墩已全都造好,秦始皇身穿麻衣,排駕起行,過長城上長橋,過了長橋來到墳前祭奠。祭畢,秦始皇便要孟姜女隨他回宮。孟姜女冷笑一聲道:“你昏庸殘暴,害盡天下黎民,如今又害死我夫,我豈能作你的娘娘,休可妄想!”說完便懷抱丈夫遺骨,跳入了波濤洶湧的大海。一時間,浪潮滾滾,排空擊岸,好像在為孟姜女悲嘆。

    其實修長城是歷代封建王朝各種勞役中最為殘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項。從春秋至明朝,近兩千年漫長的歲月中,長城屢修屢補,強徵了無數的民夫,產生無數像孟姜女這樣遭遇的人。因此,孟姜女和萬喜良是勞動人民在承受無限度的勞役中塑造出來的兩個典型人物,表現了千百萬底層百姓被勞役逼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災難。

  • 11 # 十年書屋

    有一天,孟姜女去尋找離家出走的丈夫,她走啊走,突然發現眼前出現高達百尺的牆壁。這牆太高了,也太長了。她爬不上去,也繞不開。無奈之下傷心地哭起來,她哭啊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淚彙集成河,奔流四野,最後聚集在一起,衝向城牆。一次、二次,百次、千次。城牆不堪衝擊,忽然倒坍。孟姜女見城牆倒了,忙收起淚水,竄過缺口。結果看到一個男人倒在缺口另一邊,她忙上前一看,正是自己的丈夫,不過已經死了。她丈夫肚子凸起,口中還有水流出,原來是被自己的淚水淹死。孟姜女的眼淚止不住又流出來……

  • 12 # 西瓜龍大叔

    我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家喻戶曉,講述的是秦朝時,一個叫範喜良的人在邊地修築長城,其妻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卻意外得知丈夫早已死去,孟姜女在長城腳下痛哭致使城牆崩倒,丈夫骸骨得以發現。其後孟姜女又當面與秦始皇作鬥爭,借秦始皇之力葬夫祭墳後跳海自殺。千百年來,孟姜女哭倒秦長城的故事,經歌謠、詩文、戲曲、說唱等多種形式廣泛傳播,成為了指責秦王朝暴政的鮮活案例。 然而事實真如傳說中的那樣嗎? 真相一:孟姜女原本是官太太 公元前550年,齊國攻打莒國(山東莒縣),有一個叫杞梁的齊國大夫在這次伐莒戰爭中不幸陣亡,齊國國君莊公在歸國途中碰巧遇到了杞梁的妻子,莊公本欲就地進行弔唁,但杞梁的妻子認為不合禮儀婉言相拒,莊公只得到杞梁家中舉行正式的弔唁。這段原本記述於《左傳》的故事比較簡略,但到後來經過儒家的不斷加工,故事便有了豐富和發展。 真相二:孟姜女原本“沒想哭” 儒家經典之一的《禮記·檀弓下》中說:“其妻迎柩於路而哭之哀。首次提到了杞梁的妻子在得知丈夫陣亡後“哭”,而且是哀慟的哭。到了西漢時,大概是覺得僅僅“哭”是不夠的,於是大儒劉向在《說苑·立節》中寫道:“其妻聞之而哭,城為之?,隅為之崩”,首次把哭倒城牆的內容加了進去。《列女傳·貞順》又給這個哭加了個時間,說是哭了整整10天。到西漢末期,杞梁妻哭夫城崩的故事基本成型。東漢至南北朝時期,故事情節未做增加,文人墨客詩文中多詠歎杞梁妻的悽慘,頌揚杞梁妻知禮節、重情義,這個時候孟姜女的故事還尚未跟秦朝扯上任何關係。 真相三:"孟姜女"是隋唐給起的名 到隋朝時,故事發生了重大轉折。杞梁妻哭夫城崩的時間地點,由春秋時的齊國變成了秦朝的北部邊境,由哭倒齊城牆變成了哭倒秦長城。女主人公由本無姓名記載的杞梁妻,改為姓孟名姜女(初名仲姿)。男主人公姓名倒沒有多大改變,只是由於地區口音差異,有了希良、喜良、範喜良等不同稱呼。大概是因為隋煬帝的暴政緣故,這個時候孟姜女的故事開始承擔起反暴政、反徭役的政治宣傳任務。 唐朝的《同賢記》,又對孟姜女的故事做了大幅補充。說是杞良在秦始皇時北築長城,因不堪其苦私下逃走。逃亡路上誤入孟家後園,看見了在池中洗澡的孟姜女,孟姜女以“女人之體不得再見丈夫”為由,便嫁給了杞良。婚後的杞良再次返回修築長城的地方,不料被官員打死。孟姜女得知這一訊息後,在城牆下啼哭,致使城牆崩塌。唐朝末期,文人墨客在詠歎這一故事時,未辨真偽,便直接開始指斥秦王朝的暴政。如貫休在《杞梁妻》一詩中寫道:“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原本跟杞梁妻哭倒長城沒有任何關係的秦王朝成了被指責的物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否推薦恐怖靈異類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