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成國學堂

    中國書法的各種書體其實有著各自的靈魂,這種靈魂就是自古以來傳承下來的由這種書體形成的書寫傳統、筆法、氣質以及相應形成的氣韻。

    甲骨、金文、這一類中華文字尚處於初期階段,靈魂在“像”。可以理解為圖解式描繪的生動和樸拙之趣。大量篆隸之間的簡書也基本歸入此類。

    小篆靈魂在“齊”,無論你用什麼筆法,都在追求勻整之美。至於清篆的本質其實是將隸書的靈魂灌注入篆書,使其超越小篆本身的實用壓倒美學的狀態轉向藝術審美。

    確切說,真正夠得上藝術性追求的書體是隸書,也可以認為隸書就是中華書法藝術審美走向自覺之始的書體。無論是廟堂隸書還是民間隸書還是篆隸之間的秦漢簡,都是在端莊強厚與變化飛揚之間尋找一個書者認為的臨界點,所以,隸書的靈魂在“變”。

    行書的靈魂在節奏即“調”。以各種抑揚頓挫強化點畫之間的關聯,給文字注入節奏變化,用節奏去改變點畫形質卻不偏離辨識度原則,對書者的精神是一個極大的放鬆和享受。

    楷書的靈魂在“法”,辨識度是第一要義,任何點畫和結字變化都要服從“所見即解”的要求。

    草書的靈魂在本質上是融合以上所有書體的一次最高意義上的自我創造。既要遵守嚴格的草書書寫法度,又要以沉鬱和飛揚為兩端形成陰陽關係,還要強化節奏,以使並不豐富的線條隨著節奏的匯入變得具有“移情作用”,也要以“沉而實”的線條體現勻整之美。

    不同於前面的所有書體的是:草書不僅具有空間特徵,更具有強烈的時間特徵。空間體現在單字到整幅的布白與陰陽轉換草書,所以說看草書與其說是看白底黑字的黑,高明的欣賞者感受更多的其實是“白”。時間特質體現在強烈的節奏轉換、頓挫起伏,而這些就是打動欣賞者,讓觀者與書者形成欣賞過程的情感共鳴的關竅所在。

    所以,草書是中華各書體CROWN上的明珠,既在於其難度,也在於好的作品能夠具備的多維特質。

    當下時代對發言權的開放環境下,罵沈鵬的人多了。(其實罵他的人多了,你算老幾?)罵不要緊,要罵出道道兒來,而且帶著善意。

    沈鵬先生其他書體基本上可以置之不論,不是因為他寫不了別的書體,事實上僅就我們能夠看到的他的隸書、篆書,我們基本上可以將其歸入高手之列。沈鵬書法的強主要在草書,他的草書從祝允明、傅山、林散之、李可染諸名家前輩中得道最多。祝允明的重視單字筆法、傅山的大氣圓渾,林散之的屋漏痕線質,李可染的“積點成線”筆法等等。

    強調單字法度弱化線條變化顯然來自祝允明、圓渾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筆法顯然來自傅山,結字虛空、平正中追求適度的軸線曲度顯然來自林散之先生,追求蒼茫大氣的個性化顯然承繼李可染先生。

    但顯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祝允明大草的單字講究章法不太講究、傅山的書寫質量不穩定、林散之先生的線條疲弱、李可染先生的頓挫習氣甚至叫積弊,也都在沈鵬先生各個時期作品上有所反映。

    其中期,草書線條有時一筆之中頓挫、注力太多、雕琢意太多,影響了整幅氣脈的流貫。這種頓挫習氣假如能夠強化大草的節奏,也自具有一種動人的力量,但問題在於,沈鵬先生草書恰恰是屬於節奏比較貧弱的“冷靜型”草書,而這種冷靜大草、逐字雕琢的始祖就是黃庭堅。當頓挫習氣以一種快速和節奏明快的方式呈現,線條會呈現出老辣蒼茫,而當慢寫成為常態的時候,就會呈現沈鵬之雕琢型筆線、虛弱型體質,欲求一些激盪、振迅之氣格時,作品不足就很明顯了。

    其書總有欲向左右兩側開拓,求“空間”雕琢,而又不捨“時間”上的節奏變化,往往顧此失彼,氣脈時有聲嘶力竭之態。所以沈鵬先生草書不宜於大氣勢作品,只宜於空間塑造為主、時間為輔的草書。這就是為什麼他的多字作品、長卷作品要遠好於他的大字、大幅作品的原因。

    整體上對於一些細枝末節的用筆理應刪去些雕琢氣。創作中沒有必要每字每筆都刻意經營點綴。草書中,適當對一些字進行“弱化”處理一可增筆速,二可暢氣,三可突顯其它雕琢之筆。清人劉熙載雲:“書非使人愛之為難,而不求人愛之為難。”引申一下,對於刻意表現之書無不反映出書家“求人愛”之心:沈書其病在“太認真”、“不簡”。

    唐張懷增所言“精魄超然,神采射人”,千年以來,一直被認為是草書的極則。當今書壇。草書作品大量面世,草書作者不斷湧現,待發之勢逐漸顯露,書家的表現欲、抒情慾和震撼欲日漸增強。

    時代在發展,王鐸那個追求以“大”為特徵的社會審美習慣和實用需求又來了。所以劉洪彪、胡抗美等以大字草書著稱的書法家遠比沈鵬先生捱罵要少,雖然沈鵬先生以書藝、資歷和德行都遠比大多數德不配位、書不配位的書壇大佬們要強了不少。

    不過,觀沈鵬先生近年作品,顯然還在孜孜追求,習氣有所改觀、取法視野也寬了不少,書寫更輕鬆自然,當然線條力度又進一步削弱。

    總之,祝老先生長壽有年、書學再進,更少一點藝商炒作的參與或者被參與,方不辜負這書道藝術的責任!書道傳遞,固然在“書”,更在德和文人風骨,這才是書藝不滅薪火相傳最重要的火種。

  • 2 # 有痣大叔品生活

    我對書法是不太懂的,我只知道沈鵬先生書法有人稱為醜書,與大眾的審美是不一樣的,所以比較小眾。

    只是我給孩子報了書法班,只是覺的中國傳統的東西不能丟,書法對於一個人的氣質,內在,耐心,都有很大幫助,也是讓他對中國文化了解的一個切入點。腹有詩書氣自華。一直是我的追求。

  • 3 # 風生水起127596368

    不喜歡,雖然用筆熟練,但書風不正,線條飄浮無力,脫離了書法的規矩,算是醜書一流,受其影響,中國的書法正在迅速墮落。

  • 4 # 陳獻春書法

    沈鵬的書法其根源於黃庭堅,風格與佛家密切相關。于右任、林散之皆有此意。書法藝術,與音樂、武術都有相通之處。太極柔能克剛,此與沈鵬書法同理。所以沈鵬書法之境界,無疑是肯定的。至於有些人評其為醜書,是無知之論。但正因為其境界之高,有不少人臨摹,而臨摹的功力和境界不到位,導致醜書。美與醜沒有明確的界限,差之毫釐,可能就是美與醜的天壤之別。

  • 5 # 地當紙

    老書協主席沈鵬自幼習書,從七十年開始就開始大量創作了,年齡也就是50歲左右,正是書法創新最佳階段。據他自己講,沒有在臨帖上下大功夫。沈鵬的字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還是深受書法愛好者喜歡的,這與當時媒體不夠發達,書法傳播的渠道少,正統書法還是深印在人們腦海裡的,沈鵬的字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沈鵬的從字型結構到用筆大膽創新,獨成一體,如濟南魏啟後的字一樣,符合當時人們的審美心理,字的風格不是高懸殿堂,而是接近大眾,理所當然受到人們的喜愛,從這一點說,書法創新是有無窮生命力的,按照傳統的字寫與練,沒有錯,有時一談創新,就有人反駁,你連傳統的字都沒有練好,何談創新,這話乍一聽沒錯,但看看沈鵬,啟功,魏啟後,他們的臨帖方法就很人們很大的啟示。

    個人拙見,沈鵬的字在用筆上突破了傳統書法行草快速,流暢,簡潔的特點,用筆多為遲緩,澀筆多,線條粗壯取其拙,在使轉上慢發力,緩發力,一筆多次不同發力,結構獨到,動中有靜,靜中含力。使行草有了楷書的穩健厚重,又有行草之連帶延綿之氣,應該說是很好的書法創新。當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也由此帶來的勢少一些,有點鬆散,在緊湊連貫,相互照應上有點牽強,個別字在結構上沒脫俗。

  • 6 # 鑑水漁翁

    若論書法泰斗沈鵬的字,還是啟老評價準確,不過大家都曲解了他的本意。請看啟老對泰斗的評價:所作行草,無一舊時窠臼。藝貴創新,先生得之。

    啟老真文士,說話比義山之詩隱晦。我現將啟老這話作解釋:你寫的行草,根本不臨貼,就自己造字。你的字就象一個剛拿筆寫字的小孩亂寫亂畫,毫無古意,毫無結體,毫無法度,毫無力度。我啟功都勤臨,羲之,醉素,子昂,其昌,王鐸無一不從古帖出來。論書法創新,你前無古人!所以,泰斗二字,非你莫屬。

  • 7 # henyoudaoli

    謝邀!唉!說到書法就感到慚愧,腦子對書法知識的儲備量幾乎沒有,但聽說過沈老的書法,好像說是“醜”書,剛剛在網上查閱了沈老的作品,感覺是“白天不懂夜的黑,我們不懂沈老的字”,作為兩屆書法協會主席,現在的名譽主席,足以證明其實力,那也是得到社會的認可的,只能說我的知識水平有限。記得曾經也聯絡過一段時間的毛筆字(不能稱之為書法,書法在我心裡只有大家寫出的作品才能稱之為書法作品),後來荒廢了,主要是沒有濃厚的氛圍和心如止水的境界,現在也曾想過重拾毛筆,但實力不允許(自找藉口),要工作並加上從事的行業與這個行業沒有交集,所以一直沒有行動起來。個人覺得,在現在的快節奏時代,在處理一些事情上需要向書法一樣,沉著冷靜處理,讓自己慢下來思考,靜下來想辦法。

  • 8 # 讀書耕田人王七

    談談我的看法。

    剛開始喜歡看而且有書寫慾望的時候,就是中央十套大家欄目播放沈老作品的時候,一塊深黃色的背景,數行草字,忽左忽右,異常飄逸灑脫,感覺雲煙盈紙,縱橫遊戲。

    或許可以說這是十年或更多年前的認知,但後來又陸續看到了沈鵬老師其它的一些作品,風格名異,我們寶天曼的提字充滿天然童趣,還有的詩詞寫得豪邁霸氣,而那時候,主要就是喜歡其中霸氣而隨心所欲的一款。

    其實我們欣賞字的時候,往往容易被書法作品所映射出的人品所折服,儘管很多時候作品不一定能真實的反映人格,也還是會盡量去往好的方面去想,心想沒有豪放不羈的性格怎麼能寫出這種狀態,可同時又納了悶了,天真童趣的字又怎麼解釋,不過現在有點明白了,這就是沈老的隨心所欲吧!

    配一張十五六年前寫的與沈鵬有關的字,純屬剛開始的胡寫亂畫,沒有扔掉不過是想留個紀念,羞死人了

  • 9 # 陳天哲

    我是非常喜歡沈鵬先生的書法!

    如果是現場看先生的作品(特別強調,這裡指的是現場,原作品),簡直是一種享受:

    一種沉醉其中美侖美奐的旋律感受,

    一種錐畫沙般沉著痛快的線條所帶來的深度美感,

    一種流動在字裡行間的書卷氣所帶來的安謐和諧,

    一種自然而然、毫不做作且古意盎然的章法佈局,

    一種行運中間裹縮後不經意流淌而來的篆籀筆意,

    一種起、行、收筆習慣養成的似是而非的隸書味!

    我知道,這樣說,一定有人說我拍馬屁!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齊白石與鄭板橋兩人都自稱為“青藤門下走狗”的典故!藝術之魅力,其實遠非如此……

  • 10 # 冬波先生

    沈鵬先生是當代草書巨擎,他的作品有強烈的時代風貌和獨特的自家風格。我非常喜歡他的書法風格,理由如下:

    第一,沈鵬老的草書取法懷素大草千字文,融入時代特色,有強烈的時代風貌。沈鵬老充分挖掘了懷素大草千字文的豐厚營養,形成了用筆的枯溼濃淡,輕重緩急,提按頓挫,正側換鋒,粗細交替;結字大小參差,倚正互用,巧拙不拘;章法奇幻百出,出人意表,對比強烈。在墨法上先生也有所創新。

    第二,沈鵬老的草書融入了篆隸元素,古雅醇厚。習草者不學篆隸,終不能入品。沈鵬老深知此理,於篆隸用功極深,這在先生的篆隸作品中可得到證明。

    先生資質既好,眼界又高,身處高位,結交甚廣,又得勤奮,怎麼能不是當代的書法高手呢?

    我喜歡認可沈鵬老的書法風格。

  • 11 # 快樂書法

    沈鵬主席的字,實事求是的講,就是皇帝的新衣裳啊。

    三十年前成立中國書協,正是文化斷層期。寫字的人極少。沈主席得天時地利人和,坐上副主席,而後主席交椅。

    這一坐,從副到正,從主席到名譽主席,一坐就是幾十年,聲名赫赫,炸雷轟響。

    對一個人書法水平和貢獻的評判標準,有一條規則,就是承前啟後。

    往前看,主席的字沒有任何古代經典基因傳承的成份。他本人都說不臨古帖。歷史上的書法家,幾千年來都沒有見到任何一個人是閉門自創成家的。

    往後看,貢獻出了什麼?是理論嗎?至今未見過主席的專著,雖然號稱出書500多部,那隻能說明想拉大旗蹭熱度者,主席來者不拒,廣結善緣;在書法本體上,追隨者並無一人。也是的,誰都不敢讓自己的子弟學沈體。學了沈體,連書道上的朋友都看不起,連上個縣市區級展覽,參與一下團隊玩玩都沒資格。更不要說參加國家級,省級展覽耍一把了。

    那主席的字好不好,社會大眾的行為不是給出答案了嗎。

    明確的說,我是不喜歡主席的書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好大王碑》能學嗎?該怎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