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迦葉的拼圖
-
2 # 寞客凡心
讀書改變的都是一個人的內心氣質,不會真的以為改變一個人的外在容顏吧,無論男女書讀得多了都會改變。
讀書是一個人快速獲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如果一個人去認識這個世界的話需要很多時間去準備,而且需要很長時間,另外那些都是自己的見解和認知,但是讀書可以接觸很多人的思想,讓你在裡面去分析,去總結,然後得到自己想要的。
讀書要認真,喜歡讀書的人就像喜歡一種美食,會上癮,慢慢地一個人的氣質由內而外的就改變了,變得更加美好,變得更加通透
-
3 # 白駒過錫
讓我想起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外在的容顏是父母給的,變化不會很大。讀書多了更多的是讓一個人感覺非常有內涵,有氣質。這種氣質是由內而外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男士也是希望有一個美麗的容顏。
首先,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的奧義,其實不在於“容顏”本身,而是透過讀書,改變了一個女子的內在修為,使其更加典雅、莊重,更加通情而達理,也更加身心愉悅,這些作用在容貌上自然容顏更加具有魅力!相由心生(此處成語不恰當,相不僅僅指容貌,暫且用著)怎能不美呢?
讀書對於男子的好處很多,古人留下很多名句,讓我們結合現今來聊聊吧。
首先,“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西漢)劉向”。一個男子從懵懂浮躁到成熟穩健,透過讀書是最好的方式。讀書可以讓人心智清明,當一個男性懂得的知識和道理越多,自然愚昧和彷徨越少。人的成長,無外乎經歷的豐富、經驗的積累,而讀書是遠比自己去經歷、去切身感知更為有效的方法,畢竟好書是前人智慧的結晶。
其次,“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 蜀)諸葛亮”。讀書是獲得能力的方法。對於一個男性,無論安身立命還是承載家庭,甚至匡扶社稷,都需要才能。不讀書怎麼會有知識的積累,從而獲得各種能力呢?沒有獲得必需的能力而想去做出一番事業,猶如水中望月,空想罷了。
再次,“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北宋)歐陽修”,讀書可以“立身、立志”! 古往今來、東西海外,但凡獲得成就、受人尊敬、甚至造福人類的人,無一不是透過讀書學習獲得成功。這裡可能有人會丟擲“讀書無用論”,會說你看那某某,不讀書不也一樣收穫財富和地位......一般聽到這些,不屑於爭辯,因為說這樣話的人肯定不愛讀書啦。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的成功者很多,但人們往往忽略了他們透過不斷學習所獲得的修為和進步。讀書可以使男子眼界開闊,不拘泥於環境,從而樹立遠大的志向抱負,並透過讀書改造自身去實現。
此外,“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魏晉)傅玄”,讀書可以養德。立德之根本在於正心、正見。也就是明是非、正德行。讀書可以使人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明白事情的對錯、建立並完善屬於自己的道德標準。曾國藩說:讀書即是立德!有了德,自然正氣浩然、氣場非凡。
讀書是一件重要的事,對於男子或是女子都很重要。時至今日,科技不斷進步,知識結構也更加複雜,如果不讀書,將更加舉步維艱。作為男子,雖不會刻意於自己的容顏,但讀書從表象上至少可以改變一個男子的氣場、身姿、神態、談吐,獲得更具內涵的魅力!
最後分享一些關於讀書的古語:
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北齊)顏之推
世上幾百歲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清)姚文田
讀書已過五千卷,此墨足支三十年。——(清)袁枚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北宋)蘇軾
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清)石韞玉
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東漢)王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