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ilysports

    跑馬拉松當然要堅持訓練,跑步幾天不練水平就看得見下降,再要恢復,得用兩倍、三倍的時間來訓練,一個夏天好幾十天都不練,等於功力全廢。

    參加馬拉松比賽,想從入門的5公里晉級到10公里,甚至挑戰21公里的半馬、42公里的全馬,單憑衝勁是不夠的!

    其實,不論3公里的短跑,或10公里以上的長跑,都要量力而為,訓練過度或不足,都可能引發運動傷害,恰如其分是最好的。而提升訓練量的原則應依循10%漸進式法則,也就是每週的訓練量,比上週多10%。

    新手可這樣安排,一週3次、每次15-30分鐘;假設第一週每次訓練15分鐘,第二週每次訓練17分鐘,第三週再加10%變成20分鐘… …,以此類推,讓身體慢慢適應增加的訓練量,逐步提升體力。每次練習時,快走跟跑步的比例也要採漸進式原則,建議第一次可從快走5分鐘、跑步1分鐘,到第二次的快走4分鐘、跑步2分鐘,第三次的各3分鐘,最後進展到先走路1分鐘,再跑步5分鐘。這樣每次迴圈都是6分鐘,但跑步的比例逐漸增加。

    一般來講新手入門至少要訓練6-8周,再評估是否有能力參加3-10公里的短距離路跑。

    能進行10公里以上長跑的人,除了使用10%法則以外,還可考量更多樣化的訓練法。原則上訓練內容要肌耐力、有氧並進;但愈長距離的路跑,心肺攝氧功能愈顯重要,所以從3或5公里的入門級,進階到10公里以上的長跑時,必須提高有氧的能力。

    1、慢慢跑:強度不用太高,把距離與時間拉長,距離至少要達到比賽長度的60%。這種訓練的目的在增加心肺能力與耐力。

    2、控制心率:儘量將心跳強度維持在最大心跳率的80%,達20-40分鐘以上;目的是讓身體適應有點累但不至於不能運動的狀態,且過程中儘量讓速度維持平均,不要忽快忽慢(每分鐘最大心跳率:220-年齡;例如:30歲的每分鐘最大心跳為190下)。

    想挑戰半馬的人,在半年到1年前就可開始準備,每週規律3或4次的跑步訓練,加起來共跑21-30公里(或是3-4小時)。跑前最後一週開始減少訓練量。

  • 2 # 山水之墨白

    跑二休一,每次跑10㎞,配速5′30″左右,週末拉拉長距離,大部分跑者1~2個月半馬就能跑進2小時了。

    每天10㎞,月跑量就是200㎞,這個月跑量是足夠的。而半馬跑進2小時要求配速達到5′41″,平時跑10㎞有5′30″左右的配速再加上200㎞的月跑量,部分天賦高的新手跑者可以直接跑進2小時。

    而大部分跑者是不容易跑進2小時的,因為跑到14㎞左右會掉速,15~17㎞時會出現“極點”。他們還得利用週末的時間拉拉長距離,提高自己的有氧耐力,才能跑進2小時。

    可以在週末抽出時間來跑16㎞的慢跑,平時還是保持10㎞的距離,這樣連續跑1~2個月。

    在臨近比賽前最後一個週末跑一個配速為5′40″的馬拉松配速跑,距離為半馬的里程21.0975㎞。

    這樣,大部分人都能跑進2小時了。

  • 3 # 重慶—W愛好者

    530配速,跑10公里,平時訓練是沒有問題的,偶爾週末再跑下15公里,530-600配速積累有氧對成績提升很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已婚男人假裝愛你的表現有哪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