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數

    保持未受累椎體和關節的活動功能,維持正確的生理姿勢,防止脊柱、關節畸形的發生。加大脊柱及四肢關節的活動度和靈活性,促進術後康復。增強腰背肌、肩帶肌等肌肉的力量,發揮肌肉關節的代償功能,改善術後關節的活動。充分發揮膈肌和肋間肌對胸廓呼吸功能的代償作用,同時加強訓練胸式呼吸可防止和改善肋椎關節的活動功能。

    培養患者科學鍛鍊的意識,調動患者術後康復的積極性增強患者對疾病康復的信心。應做到持之以恆,根據各人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時間,堅持有規律的鍛鍊。做好運動前的準備,如先熱身做準備活動等。選擇鍛鍊方法,應根據各人情況著重某些方面的運動並注意循序漸進。避免運動過度,以免事與願違。

    胸廓活動度的運動

    目的:伸展肋間及胸部肌肉,減輕肩關節僵硬。

    脊柱運動

    目的:保持脊柱的正確姿勢和靈活性。

    肢體運動注意事項

    術後康復應以康復為主,強調主動運動和自身重力矯正,應避免被動強制性的力量,注意全身鍛鍊和區域性活動的相結合;

    術後康復要堅持循序漸進的鍛鍊原則,運動強度不可過大,關節活動應在其允許範圍內進行,防止過度疲勞預防意外發生;

    術後恢復前期患者大多須臥床休息,康復治療因此可在床上進行,但內容及方法必須徵得醫生的同意;

    由於該疾病的病程纏綿,術後康復往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而患者院外長期堅持自我康復鍛鍊十分關鍵;

    除體療外,必要的藥物治療、心理疏導干預、鼓勵生活自理也不可忽視,但均要有醫生的指導。

  • 2 # 婁志堃醫生

    要回答清楚強直性脊柱炎(AS)患者怎麼鍛鍊才能很好地矯正身姿的有幾個相關話題:

    問題一、強直性脊柱炎症狀相關問題

    強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關節和脊柱為主要病變部位的慢性疾病,有無脊柱駝背畸形,骶髂關節和椎旁肌肉壓痛、各個方向運動時脊柱是否受限等,結合家族史,HLA-B27是否陽性,是確定診斷的重要依據。

    AS可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屬風溼病範疇,但受累部位早期主要是運動系統肌肉、骨骼病變。絕大多數首先主要侵犯骶髂關節,以後上行發展脊柱(腰椎、胸椎至頸椎),骨突,脊柱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並可伴發關節外表現。 早期病變處關節有炎性疼痛,伴有關節周圍肌肉痙攣,有僵硬感,晨起明顯。隨著病情發展,各脊柱段及關節活動受限和畸形,晚期整個脊柱和下肢變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臨床主要表現為腰、背、頸、臀、髖部疼痛以及關節腫痛,嚴重者可發生脊柱畸形和關節強直。

    強直性脊柱炎病人主要受累部位:1、骶髂關節炎:約90%AS病人最先表現為骶髂關節炎。表現為反覆發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腰痛和兩側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2、腰椎病變:表現為下背部和腰部活動受限。腰部前屈、背伸、側彎和轉動均可受限。腰椎脊突壓痛,腰椎旁肌肉痙攣;後期可有腰肌萎縮。3、胸椎病變:表現為背痛、前胸和側胸痛,最常見為駝背畸形。如肋椎關節、胸骨柄體關節、胸鎖關節及肋軟骨間關節受累時,則呈束帶狀胸痛,胸廓擴張受限,吸氣咳嗽或打噴嚏時胸痛加重。嚴重者胸廓保持在呼氣狀態,胸廓擴張度較正常人降低。4、頸椎病變:先有頸椎部疼痛,頸部肌肉開始時痙攣,以後萎縮,病變進展可發展至頸胸椎後凸畸形。頭部活動明顯受限,常固定於前屈位,不能上仰、側彎或轉動。5、周圍關節病變:多發生於大關節,下肢多於上肢。關節活動受限。

    問題二、強直性脊柱炎病人為什麼會出現“駝背”?

    脊柱的活動度逐漸減少是強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現。由於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改變為脊柱韌帶的鈣化,脊柱逐漸變得僵硬,彈性消失。在病變進展過程中,椎旁肌明顯痙攣,由於屈肌力量強於伸肌力量,再加上重力的作用,使脊柱發生前屈的傾向。胸段脊柱後凸更加明顯。腰椎及頸椎的生理前凸也逐漸消失甚至變為後凸,從而使整個脊柱變為僵硬的圓形駝背,形成通常所說的“羅鍋”。

    問題三、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在生活當中應該特別注意自己姿態,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多的動作就是坐和臥,所以坐姿及睡姿尤其重要哦!睡姿以仰臥或俯臥為宜,不宜側臥,因為人體側臥自然放鬆狀態就是弓背(駝背)狀態,同時也避免軟床。枕頭不宜過高,睡覺時高枕仰臥位會使脊柱呈屈曲位;同時還應注意坐姿,坐位時,要挺胸抬頭,避免久坐。儘量避免坐矮椅子,以防發生脊柱前屈;另外,工作時避免長久彎腰及蹲位。

    問題四、強直性脊柱炎誤區?

    很多病人包括一些醫生在內,都過分的強調了藥物的治療作用。其實要想取得滿意的療效,最大限度地保持脊柱關節的活動功能,只有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適當的功能鍛鍊,才能最大程度地防止脊柱畸形的發生。

    問題五、強直性脊柱炎如何運動?

    合理鍛鍊是最關鍵的

    對於強直性脊柱炎病人主要針對以下問題進行運動:

    1、有效呼吸最大程度維持胸廓的活動度:正確的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吸氣時胸廓的上、下徑增大。可以有效擴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擴張。

    腹式呼吸同時擴胸運動,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擴張。

    2、 保持脊柱的靈活性:脊柱靈活性訓練,鍛鍊脊柱使其不再變形,並且減少區域性僵硬。

    3、堅持,不放棄

    以上建議供參考,相信長期堅持脊柱靈活性訓練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很好地矯正身姿並且緩解症狀都有一定幫助。

  • 3 # 廣東骨科專家團

    強制性脊柱炎以脊柱、韌帶鈣化為主要表現,患者的脊柱會逐漸出現結構改變,甚至會失去彈性。因此,很多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都會出現較為嚴重的駝背症狀。這不但是對形象的嚴重傷害,還會對強直性脊柱炎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矯正身體是非常有必要的。

    建議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一定強度的康復訓練。由於患者脊柱環境受到破壞,不建議進行強度過大的體育運動,否則容易導致運動損傷。

    患者可以嘗試幅度較小的運動,例如左右側彎運動、左右旋轉運動、旋肩呼吸運動,對矯正身材有很好的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減肥吃什麼主食瘦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