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知道每個人想法不同,思維不同,經歷不同,思考的結果也不同,所以我很在意我的思考是否正確。我的這種在意正確答案的行為是好的嗎?追求正確的思考結果,但是沒人能告訴你什麼是正確又該怎麼辦?
3
回覆列表
  • 1 # 劉子善博約心理

    你提的這個問題也是許多人感到很困惑的問題,因此很有意義。

    首先要肯定,養成思考的習慣是好習慣,特別是在社會快速發展、新生事物不斷推陳出新的今天,許多事情不是靠經歷能解決的,因此,凡事三思而後行就顯的特別重要,若不然,吃虧上當、或錯失良機就在所難免。

    問題是,怎麼知道自己的思考是正確的呢?有沒有標準?有沒有參照系?在這方面,許多哲學家、心理學家都做過大量的思考,有許多經驗性的成果,在此我介紹兩個:

    一是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三大理論體系之一,是對《大學》“致知在格物”的充分發揮。王陽明認為,致知就是內心的良知,是道德意識,是人人都有的一種內在力量。比如說,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時,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不好的感覺,這就是良知的作用。

    有時候我們心裡總有種不好的感覺,也是良知的感覺能力。孟子說過: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就是沒有私心雜念的知覺。我認為,人的預感也是良知的範疇。

    二是“我好、你好、大家好”三贏原則。我們在做出一個決定時,如果符合我好、你好、大家好的三贏原則,那麼,這個決定一般是沒有問題的,思考結果也是正確的。

    三贏中的我好,我們做什麼事情,要考慮自己的利益,不符合自己利益的犧牲往往沒有心理動力的,因此,無論做什麼事情首先是對自己有好處。

    三贏中的你好,是我們所做的事,既符合自己的個人利益,也對別人有好處,起碼沒害處,這種既符合集體利益又符合個人利益思的考問題方式,一般是沒問題的。

    三贏中的大家好是說,我們的思考和採取的行動,不僅符合個人的利益,也要符合集體的利益,還要從更大的範圍考慮整體的利益,這樣的人才是大格局。舉個例子說: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的許多行業是不符合三贏原則的,比如單位排汙,沒有處理的汙水直接排到河流中,這雖然對本單位降低了汙水處理的費用,職工可能是不反對的,因為降低成本就能發放獎金,可是對大自然卻是破壞行為,因此這種行為一定會引起公憤。

  • 2 # 風煙俱淨w

    我曾也像你這樣。

    現在才明白這是因為不知道自己內心要什麼導致的,所以需要外界給你答案。渴望得到外界認可。

  • 3 # 郝跳舞

    坦白的說,你不是在意正確答案的行為,而是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

    不要給自己設限

    你擔心自己思考的成果在別人眼裡看來太淺,怕被人嘲笑或取笑,或在優秀人群中抬不起頭,所以你老是給自己設限。

    人都是在從不知道到知道過程中一點一滴的成長進步的,而這個過程,凝聚著三個關鍵東西:

    見識、知識、技能。

    在劉慈欣小說《超新星紀元》裡,講到一個概念,說:

    大人與小孩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答案就是這三個。

    小孩沒有太多經歷,所以沒見識;不懂如何工作,所以沒技能;年齡還小,學的東西不多,所以知識匱乏。所以小孩。

    學會深度思考

    請你不要擔心自己的思考表達會有什麼差錯、遺漏、低層次、幼稚,你只需要考慮,你要如何學會更加深度的思考,如何說服自己嘗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思考成果和各種想法,就好。

    多增加自己的見識,能橫向拓寬自己的思考寬度;學多一些知識,能縱向挖深自己的思考深度;至於技能,如果你能將書裡的道理和信條拿出來做實踐,這就是最好的技能訓練了。

    不斷重複這些動作,你的思考肯定能越來越深刻,你的見解一定會與眾不同。

    明白所謂的“對與錯”是怎麼來的

    不需要有人告訴你對與錯,但你如果不願意和別人分享你的觀點、講出你的想法,誰會跟你探討“所謂的對與錯”呢?

    也別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別人怎麼看你,是他們的事情,你怎麼看待自己,是你自己的事。

    就像看書,你怎麼看書,需要別人看著你教你嗎?

    答案很明顯,你說當然不需要啦。

    核心:不要太過擔心,只要你願意深度思考,並講出來就好。

  • 4 # 誠心開始

    太在意自己思考的正確,和發展出愛思考的習慣,是因為你內心安全感不足,總想要一個明確的、確定的、絕對正確的結果讓自己心安,似乎內心如果有了明確的答案就可以依傍這個答案來應對多變的外在世界。(但是,世界本來就是多變的,這種願望只是追求自我安慰的自欺欺人罷了。)

    另一方面,這也是逃避事實本身,如果你願意面對真相,那何必急於要結果呢?就好比你特別喜歡一部電視劇,你不會只想看到大結局,你會享受劇情,隨著劇情的發展自然而然的欣賞到最後。

    當然,我說的思考不是指必要的工具性的,如果是數理化,是蓋樓、造車、設計機器,那當然是越明確、越精細、越正確越好。

    而是指這種泛化的,雜念叢生,頭腦喋喋不休的習慣性思維。

  • 5 # 從心做起

    首先你這樣在乎思考的結果就是不對的,為什麼要思考,思考是對自己的一種自省,他過在意自省的結果,就會給人一種做作的想法,也就是你做的都是要給別人看的,也就是透過這樣來滿足你自己內心想要得到別人認可你的渴望,這樣是不對的。

  • 6 # 潘思哲

    思考本身並沒有錯,想要得到正確的結果也沒有錯,但是過度思考,不敢表達就是一種退縮,對失敗的畏懼而難以實踐,也是一種貪婪,只想著萬事如意順心。能夠發現正確的結果這是一種運氣,來自於經驗的積累 ,或者他人的總結,你可能一直在經歷,但是沒有思考總結也就難以判別其正確性,真正的思考來自於大量的實踐,不斷的摸索,反覆經歷著痛苦著,思考著,有時候你可能會突然發現其中的奧秘,但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明白的,頓悟或者徹底明白一件事是要經過大量的實踐的,人只能自救。

    想要得到正確的思考結果需要的是實事求是的實踐,不斷的摸索,反覆的思考,更需要有敢於正視自己,正視困難的決心,倘若連自己都接受不了,又怎麼有接受真實答案的勇氣呢,因此我們需要善與否定自己的勇氣,不能因為一時的好而忽略重要部分,欺騙自己去接受當下的好。

    其實正確答案與否真的重要嗎,更多的人是不願意去面對最真實的答案的,最真實的正確答案往往冰冷無趣的,相反的是人更希望在好奇心與滿足感之間徘徊,達到人們普遍認可的那個答案來獲得滿足。倘若你足夠的貪婪,只想要得到最真實的答案,以填補自己內心的不安,但這往往難以得到啊,自然與他人格格不入。所以凡事也並沒有最準確的正確與否,關鍵在於你真正想要的。

  • 7 # 寡人OK

    誰都會遇到這個問題,確實有時沒把握。你可以用探討,試著的態度或許好一些。也就是虛心。沒把握的事太多了,不是每一件事都有把握。可以說出自己的觀點,中性的就行,聽取別人的觀點,然後對比分析,哪些對哪些有問題,所謂切磋指得就是這個。不要過早下結論,思考是永遠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有哪些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