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塵舊客

    在戰亂中出生,在戰爭中成長,母親因戰亂被殺,父親因戰爭離世,民力民財皆為戰爭所用;阿斗厭倦戰爭,害怕戰爭,他嚮往富家翁無憂的生活,可以說他胸無大志,也可以說他活的窩囊,他的舉動使川蜀和中原百姓免遭戰火,未嘗不是一大善舉。當然,對蜀國來說,他讓百姓和官員極度失望,罪大於過也!

  • 2 # 不一樣的維強

    真不能這樣分析

    第一蜀漢後期,兵將匱乏,能帶兵之將已都老邁,跟隨劉備和諸葛丞相的大將沒有幾人了,一句話蜀漢無大將,廖化當先鋒

    兵力更不能說,大多數都被姜維帶去防衛劍閣,阻擋鍾會大軍,成都的兵力和戰鬥力應該不強,鄧艾兵臨城下,除非巴南和劍閣防衛軍來援,不然沒有解圍之軍,但是這些地方的兵力一旦分散,劍閣可能被破,巴南可能趁機反叛

    糧草問題,我認為成都糧草不多,因為屬於後方,原先沒考慮過誰能偷襲直達成都,我估計糧草大多都被帶走前線防備魏軍

    最後,後主沒有那種憑城死戰的決心,本身就是庸主,再加上朝中大臣背心離德,給誰打工都一樣,大多主張獻城投降魏國

  • 3 # 夜風颯颯Hupe

    沒有自信了吧,就算扛過這一次,可是眼見得魏國人才輩出,蜀國還是就那麼幾個人支撐局面,寄予厚望的諸葛瞻一戰就掛了,這讓他已經沒有信心再一次一次的跟魏國打下去了

  • 4 # 山野論史

    你的意思是明知最後結局是國破家亡,還要把戰火延續到最後?得到的是什麼呢?生靈塗炭、血流成河,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這樣才好嘛?

    要不要堅守,關鍵是堅守能得到什麼,如果國本沒有動搖,只要堅守,就可以迎來勤王之師,就有勝利的希望,那麼再苦也要堅持,哪怕到最後不得不人吃人也要堅持。但事實並非如此,大軍主力在姜維手裡,他在劍閣被被鍾會牽制,形式並不樂觀,自己都危在旦夕,根本抽不出手來回援,諸葛瞻已經戰死綿竹,剩下一些散兵遊勇,根本擋不住鄧艾大軍,蜀國實力遠弱於曹魏,失敗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看看當時的戰爭形式,三路大軍進攻蜀國,(細分是五路)姜維被困劍閣,諸葛瞻戰死綿陽以後,蜀國大勢已去,已經沒有了翻盤的機會。

    瞧周沒有意氣用事,分析了戰局之後,力主投降,劉禪採納了瞧周的建議,最後開城投降,保全了蜀國軍民免受戰火之災。

    劉禪此舉善莫大焉,雖然有點憋屈,但大勢所趨,在敗局無法挽回時,還要拉上全城百姓為自己殉葬,這樣的人或許會留下硬骨頭的好名聲,但蜀國軍民就遭殃了。我是百姓,所以我站在百姓的視角說話。必要的犧牲是為了將來勝利,造福子孫,犧牲的有意義,如果犧牲毫無意義,那就是荼毒生命。

    另外,歷史上的劉禪並非小說裡說的那麼無能,諸葛亮死後,實力遠遜於曹魏的蜀國又堅持了二十多年,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有人說劉禪有其大智若愚一面。最起碼在最後自己得以善終,又免去百姓戰火之災。

  • 5 # 霞滿天書屋

    蜀漢朝廷內已經沒有一個有用的人了。打,誰領兵?守,怎麼守?就剩下一個會投降的譙周了。蜀漢政權已經腐朽,不是劉備諸葛亮那個代表進步的政權了,有什麼可惜?

  • 6 # 時胖紙的神評論

    阿斗的投降實際上即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先說說意料之外,因為蜀漢還坐擁很大的領地,民力、兵力、財力還遠遠未到必須投降的程度,甚至在曹魏和蜀漢後期的對決中,蜀漢還佔了一些便宜,姜維當時還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如果說蜀漢軍民一心,誓死抗敵的話,還是可以拼一下的。在這種情況下劉禪卻選擇了投降,從理性上來說,是沒有必要的。

    但為什麼又說劉禪的投降又是情理之中呢?

    首先,在諸葛亮隕落之後,蜀漢的軍政大權被分成成了幾個部分,要知道,只有集權制下,一個強大的核心才能夠集中資源辦大事,一旦權力分散,之後面對的就是相互制約和平衡。從這個角度來說,蜀漢很難形成合力對敵。諸葛亮一直致力於在自己有生之年打下天下,交給劉禪,而忽略了這是一場持久戰,對於人才的培養和政權內部人員的梳理是不足的,這也造成了他去世之後,北伐受阻,軍民都不願意再奮發圖強,只想過太平日子。

    其次,諸葛亮隕落之後,成都幫大多是一些文士,在諸葛亮生前就反對北伐,要求休養生息,而過慣了太平日子的大臣,你讓他忠烈殉國,和敵人死拼,這口氣是提不上來的。

    最後就是劉禪自己的問題,劉禪是活在劉備和諸葛亮光環下的,幾十年來實際上他並沒有實際的執政經驗,大多是爸爸說去哪就去哪,丞相說幹啥就幹啥,那麼在劉備和諸葛亮先後去世之後,一個毫無執政經驗,也沒親自做過大決斷的劉禪,又怎麼能扛住帶領國民抵抗強大曹魏的壓力呢?

  • 7 # 歷史之旅

    其實世人對劉禪一直都是持鄙夷的態度,"扶不起的阿斗"已經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但是,我想說的是人們對劉禪有太多的誤解,他還沒有掌權時期 基本都活在父親劉備,諸葛亮的陰影之下,即使在劉備死後,諸葛亮也一直在北伐,導致蜀國國內民不聊生,加之諸葛亮死後又有姜維的數次北伐,就算是天府之國糧草充足也被打仗打的差不多了。

    因此,劉禪深知如果繼續抵抗,滅亡只是遲早的事,而且蜀國的人民也不願意打仗,就這樣蜀國在劉禪的帶領下投降了。這其實是劉禪的明哲保身。

  • 8 # 煮酒話青史

    關於這個問題,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過解釋。就如易中天所說:劉禪不太行,但也不是那麼不行,太平年做個守城皇帝還行,開疆拓土是不行的。

    從他投降之後做了“安樂公”說出“此間樂不思蜀”就能看出來劉禪是個胸無大志,安於現狀的現實主義者。大概就像現在人常說的,只要我不死,哪管他洪水滔天。早知道當時姜維還在把守劍閣,使鍾會不能南下一步。而鄧艾連成都還沒有到,且只有寥寥幾千人,這邊諸葛瞻一死,劉禪立馬就寫了降書,皇帝說啥都不能幹了,還是保命要緊。

    姜維告訴他要忍辱負重,伺機光復漢室。他既不告密也沒放在心上,安樂公做的那叫一個快樂。後世評價劉禪聞風投降,說他順應天命,說他識時務者為俊傑,說他投資保全了成都的百姓,保住了自己的家人兒女。但忠於蜀國的諸葛瞻,張遵,黃崇等人全部戰死綿竹,姜維苦守劍閣無奈大勢已去,死的實在憋屈。

    和他們相比,劉禪的投降決定令人不齒。在三國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裡,劉禪一個資質普通的二代做了皇帝,確實難為他了,相對於他的那些光輝燦爛的父輩兄弟,他懦弱平庸的影子被無限拉大了。

  • 9 # 高廣銀

    益州的叛亂使劉備終於明白,雖然漢獻帝已經禪位,但只要強調這是曹魏篡權造成的,是被賊一時奪去,就能證明漢室仍是天命所歸,道義仍在漢室這一邊。那麼由他這個宗室建立的蜀漢政權,作為唯一的劉氏餘脈,就有資格代表漢室去討回天下,併合理地存在下去。反之,放棄討伐曹魏、貿然稱帝,就是對自己這種資格的否定。所以,蜀漢必須堅持討伐曹魏,才能證明自己的政治正確,壓制人們對其政權合法性的質疑,阻止內憂外患的發生。於是,劉備把這個思路作為遺囑,託付給了諸葛亮,讓他不惜一切代價去實現。甚至告訴他,如果你覺得我兒子會拖你後腿,你就自己取代他。這一下就把伐魏上升到了誰也不能否定的高度。

    歷史學家田餘慶先生認為,此前劉備一直沒把諸葛亮當作貼身智囊對待。比如劉備入蜀佔領益州,是法正和龐統起主要的謀劃作用。向東吳復仇時,諸葛亮也勸阻不了劉備。所以直到劉備死後,諸葛亮才真正成為蜀漢核心,並制定了北伐戰略。他也深刻意識到北伐是最大的政治,遠不止軍事問題那麼簡單。比如我們來看他對出兵時機的選擇。

    劉備死後不到四年,諸葛亮就著手第一次北伐。從國力的恢復來看顯得有點著急,但此時曹魏政權已經交到了第三代手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原人對它的認同度會越來越高,對漢室的懷念會越來越少。長此以往,恢復漢室就不再有民心基礎,所以諸葛亮不能再等,哪怕國力未復,也要出兵。

    為了保障頭等政治大事,諸葛亮採取了嚴刑峻法的模式。第一次北伐中,馬謖失了街亭,諸葛亮不但斬了馬謖,重罰了老將趙雲,還把自己降了三級。因為他深知北伐一旦有失,政權都可能被顛覆,因此哪怕是他自己,也不能影響北伐的戰果。他使蜀漢之人意識到,北伐的堅定性,是一種信念,代表的是道義和天命,誰都不能與之相違背。人心的認同會折射到行為上,為政治提供助力。所以儘管諸葛亮秉承嚴刑峻法,但在以天命為基礎的觀念感召下,蜀漢從劉備兵敗的危機中走了出來,重新認可了這個政權的合法性,使之延續了數年生存。期間政治清明,國力雖然最弱小卻最有進取心,不能不說得益於北伐這個準確的政治路線。

    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北伐沒能取得成功呢?這還是由劉備早期的政治失誤造成的,因為《隆中對》最初提出的設想,畢竟是在“跨有荊益”的基礎上實現兩路出兵,夾擊曹魏。但荊州已經失去,從那裡出兵的通道沒有了,蜀軍就只能從地勢不好的秦川一帶進軍。補給線長,糧草總是出問題,很難持續和曹魏作戰,更談不上威脅中原。不好打,還必須要打,所以說北伐是一個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選擇,是諸葛亮面對的一個困局。

    而另一個困局,就是益州的內憂。儘管諸葛亮很快平定了益州的叛亂,可是反抗的潛流始終存在。這仍然與劉備的失誤有關。當初劉備取得益州以後,手下包括了兩股力量,一股是原來益州劉璋的部屬,一股是劉備從荊州帶來的部屬。前者是“舊部”,是原來益州的主人,後者則是所謂的新人,也叫客籍,這就形成了歷史學家所說的“新舊”之分,或“主客”之分。我們說過,益州舊部對劉備政權的態度很消極,這就造成了人心不穩。更何況從東漢末年開始,讖語的影響,也不利於姓劉的人當皇帝。什麼是讖語呢?就是一種帶有迷信色彩的預言。這些預言的核心觀點,就是“劉祚將盡”。祚,就是皇帝之位,劉祚將盡,就是說姓劉的皇帝位子做不長。

    由於對劉備不滿,“劉祚將盡”這種論調在益州舊人中很流行,並在劉備死的時候催生了叛亂行為。諸葛亮在世時還能靠鐵腕與北伐邏輯壓制這個論調,當他去世後,益州舊部的力量抬頭,這個論調就像火星遇到了鼓風機一樣,瘋狂燃燒起來了。

    當時影響最大的聲音,是擔任光祿大夫的譙周寫的一篇《仇國論》。仇國指的就是兩個互為仇敵的國家,一個叫因餘是小國,一個叫肇建是大國,其實就指現實中的蜀漢和曹魏。這篇文章的基調,就是力量弱小的國家打不過強敵,應該學周文王那樣休養生息,不要窮兵黷武,實際上就是反對諸葛亮的北伐戰略。這個論調有現實依託。公元249年,司馬懿趁著魏國皇帝去高平陵掃墓的時候,發動政變控制了魏國的軍政大權,史稱“高平陵事件”。曹家自己都要被司馬氏篡位了,那麼當年所謂的曹賊篡漢,就將成為歷史。既然這件事都成了過去,那麼以聲討曹賊為口號的北伐,還有存在的意義嗎?失去了意義,不就成了為打仗而打仗,那不是窮兵黷武是什麼呢?所以譙周的《仇國論》寫出後,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頗為認同,甚至連張翼、廖化這樣跟著諸葛亮數度北伐的將軍,都以此為依據,反對繼續北伐。民間更是出現了大量逃避兵役的情況,這就看出當時的人心了。

    但對蜀漢而言,《仇國論》的論調其實非常危險。因為我們說過,北伐是蜀漢政權合法性的保證,《仇國論》否定北伐,實質就是否定劉氏政權的合法性,瓦解抵抗心理,一旦有魏軍來攻,就會促使人們去投降。

    那麼,客籍集團就眼睜睜地看著這種情況發生嗎?答案是無奈的。因為在諸葛亮去世後,其繼承者蔣琬、費禕等人,都沒有他那樣的影響力與掌控能力。而且蔣琬等人雖然還在喊著北伐,但在“窮兵黷武”理論的壓力下,採取了軍事收縮,把精力轉移到了保境安民。這使得北伐逐漸成為空談,人們越來越不想和曹魏爭鬥,只求得過且過。於是在公元263年,後主劉禪面對進攻的魏軍,在《仇國論》的影響下,在諸多大臣的勸說下,選擇了投降,蜀漢滅亡。而那時魏軍距離蜀漢的都城其實還很遠。劉備早年造成的政治痛苦,終於以悲劇的方式結束了。當然,歷史上對《仇國論》和譙周的爭議比較大,也有聲音認為譙周是幫助蜀漢避免了戰火,對百姓有益,這就是另外一種角度了。

  • 10 # 青藏蟲草哥在紹興

    巴蜀彈丸之地,不論前期諸葛亮還是姜維北伐都是有限的,戰爭就是人口和經濟的較量,明顯蜀國不佔優勢。劉禪雖然溫室花朵,當然也明白這些,再者膽小懦弱怕死,當鄧艾大軍從天而降的時候慌了,對自己力量的不自信(也是蜀國大臣的不自信)必然會選擇投降。姜維遠在劍閣,還是避禍的,這個時候他也不一定會信任姜維,所以投降是肯定的。

  • 11 # 樓蘭都護

    重山峻嶺之中,打北方閃出一哨人馬,盔明甲亮,為首一員大將,正是鄧艾,鄧士載。

    只見西南方向塵土飛揚,喊殺震天。

    鄧艾心中一愣。但見前方軍容整齊,為首一員大將,鄧艾心說:這是哪一位!他定一看,見來人,好相貌,威風凜凜九尺高。虎頭巾,頭上罩,一朵紅纓頂梁飄。身上披,箭袖袍,一條寶帶圍在腰。弓在囊,劍在鞘,上鑲珠寶放光豪。黃騾馬,透骨龍,四蹄蹬開快如風。面似火,眉如弓,兩隻鳳眼亮如燈。長得好,五官正,三結長髯飄前胸,手持鎮龍寶杖。此人正是前部正印先鋒官,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是也。

    諸葛瞻

    兩人話不投機,當場動手。大戰五十餘回,未分勝負,鄧艾心中暗想,罷了,諸葛亮計謀無雙,沒想到諸葛亮的兒子也是武藝了得,我合不用巧計贏他。

    想到這,鄧艾虛晃一招,拔馬跳出圈外,從懷中取出當年授業老恩師絕心一指定乾坤,千古奇人柳暮,柳老爺子親傳的走線錘,照著諸葛瞻的胸口砸了過去。

    可憐諸葛瞻武藝雖高,但並未久經戰陣,一時不曾提防,正中前心,當場砸死。

    鄧艾引大軍乘機掩殺,蜀軍見主將已死,心無鬥志,一鬨而散,只恨爹孃少生兩條腿。

    蜀主劉禪聞諸葛瞻已死,呆若木雞,不知如何是好。朝堂之上,吵作一團,當時共有三種意見。

    第一種,南遷國都,去找野人孟獲。

    第二種,再一次聯吳抗曹,學當年親爹劉備。

    第三種,投降。

    蜀主劉禪心想,投靠孟獲,寄人籬下,不可。聯吳搞曹,蜀國實力大損,名將只有姜維,尚在劍閣阻擋鍾會。吳主孫權老謀深算,弄不好,吳主亦有吞併西蜀之心。不如早降,免得生靈塗炭,百姓遭殃。

    劉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讀單身男博士(985師範)找女朋友是不是很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