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志86758703

    因為一個已經接受了囚牢內部體制的人想融入外部環境,需要很強的適應能力,老布在監獄呆的時間太長了,已經習慣了監獄裡的種種制度,並且他年齡已經很老了,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不行,最後發現自己竟完全無法在當今社會生存下去,所以選擇了自殺。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跪久了,就站不起來了”,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吧。

  • 2 # 75236099粉絲

    個人認為,肖申克的救贖並不止是一部講越獄的電影,理解布魯斯自殺的原因,就必須要明白電影本身在講什麼。

    這並不是一部“一個人蒙受了冤獄,依靠自強不息的精神最終逃出牢籠”的片子,電影顯然是想借助監獄這種外衣,講述一個“體制如何改變人生”的故事。

    體制,就是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必須嵌入的環境,要在體制內遵守一定的規則,並同時獲得安穩,平和,最終消磨掉自己的一生。

    簡單來說,體制可以理解為你的工作,婚姻,個人覺得主要影射的就是一個人的工作。

    其中有幾點比較明確的暗示,比如剛剛走進監獄的人,跟剛剛走入職場的人一樣,“你赤條條的進來,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牢門關上的一刻你才真正意識到,一切都是真的……”

    是不是像你第一天工作的感覺?

    還有,就是肖申克里的罪犯都不像罪犯,除了兩個主角之外,電影沒有講到其他人進監獄的罪名和理由。

    就好像生活中你周遭工作的那些同事一樣,每個人做著一樣的工作,但卻出自於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得已的理由,他們並不熱愛工作,也不得不被工作這個牢籠困住,許多人在工作中變得麻木不仁,變成了熟悉的老油條,敷衍了事,不求上進。

    工作的目的,彷彿變成了隔一段時間去接受審查,看你是否具備了“升職”(或者是假釋)的資格,而同樣相似的就是,大部分情況下,你會被拒絕,失望,然後繼續渾渾噩噩,你要抱著這微妙的希望,又不敢過多的期待,妄圖用時間的積累來換去某種資格,只能像監獄裡那胖子說的一樣“下個星期該輪到我了……”,語氣之中沒有悲喜,只有無奈。

    後來新進來的犯人,那個年輕人,是不是也像職場新人?換過幾家監獄,不停的進進出出,安定不下來,在新的工作環境中帶有衝勁兒和活力,一如當初每個人剛剛走進職場準備大幹一場那樣,他身後有家庭和孩子給予的壓力,一方面又想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於是註定會在某個固定的體制內安穩下來,但無論你多麼努力,付出多大的辛苦去工作,一旦因為自己的正直惹了老奸巨猾的老闆,斃了你,否定你也就是一個眼神兒的事兒。

    或許工作的安穩就是不要冒尖兒,學會夾著尾巴做人,像布魯斯那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體制內的工作,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布魯斯,代表的就是那些耗盡了自己一生的時間,貢獻給某個工作的人,他們的工作毫無新意,且不斷地重複,就像他自己描述的一樣:每天推著車在監獄裡轉一圈,把借書者的姓名記下來,工作輕鬆不費勁兒。

    這就是重複性勞動者的囧況,一方面他們以自己能輕鬆駕馭工作而驕傲,一方面又隱隱然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玩,沒動力和激情。

    這樣消耗掉的一生,到最後是完全找不到成就感的,布魯斯的死,就是對於成就感的喪失,他付出一生努力換來的養老的期待忽然不能滿足自己了,沒有地位,沒有金錢,在孤獨的床上輾轉難眠,監獄外的生活其實和監獄裡面一樣,同樣的是在浪費時間而已,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提供安全感的環境,和能夠陪伴他一起浪費生命的朋友,逼得他清醒過來,認清自己,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就像布魯斯自己說的,每天晚上都會做噩夢,從恐懼中醒來,有些時候需要很久才知道自己在哪裡。

    他在哪裡?不是床不合適。不是屋子不好,而是他忽然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在生命的盡頭,這是他最害怕面對的事,最大的恐懼在於你經歷了一生,卻發現自己其實只活在重複一天的世界裡。

    很多人只能在工作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這也是監獄裡的那些人身陷囹圄卻表現得如此安然自得的原因,肖申克似乎告訴我們,只要你願意稍微用點心,離開它並不難,然而大多數人是真的沒有機會離開,還是自己不願意離開呢?

    最後,老red在布魯斯死後的那段話可以作為整部電影的點題之筆:你看看那些高牆,它們很奇怪,一開始你恨它,後來你慢慢的適應它,到最後,你會離不開它……

    或許這也是許多忽然退休了的人,猛然離開工作了幾十年的單位會變得無所適從,坐在公園的凳子上一發呆就是一下午的原因吧……

    故事很幽默地從布魯斯的角度黑了我們一把,當你離開自己的職位,還想過去的夥伴能想起你,看望你?抱歉,它不會再出現,連一隻鳥都不鳥你了,活著還有什麼勁?

    或許這就是肖申克的魅力,它借一部監獄題材電影告訴了我們,其實每個人都在監獄裡,你會等來什麼樣的結果,取決於你現在的決定……

  • 3 # 草根談娛樂

    《肖申克的救贖》中老布的自殺是被“體制化”後的結果,正如瑞德所說,“進入肖申克監獄的人起初恨它,隨後習慣它,最後離不開它”,老布在肖申克監獄待了50年,整個生命幾乎融入到了肖申克監獄,來到外面世界的老布根本無法適應外面的生活,同時老布也已經年老體衰,於是老布選擇了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宿命!

    對於老布來說,外面的世界可能更像監獄,《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的精髓在於“救贖”,所謂“救贖”並不只是簡單的逃離肖申克,“救贖”的含義也在於身處“體制化”的漩渦中還能保持自我,很顯然,除了男主安迪大多數人已經被肖申克“體制化”,而老布是被“體制化”最嚴重的一個角色,所以影片以老布自殺來反映這種“體制化”的副作用!

    這也是這部影片刺痛人心的一個點,刺痛我們的不只是老布的抉擇,還有那對映現實的劇情,反觀我們的世界,我們大多數人又何嘗不是被“體制化”的個體,瑞德說的那段話可以適用於很多事情,例如我們的工作,我們每一個人進入一個公司時,剛開始討厭我們的工作,總是在吵著要辭職,但是卻總未辭職,隨後慢慢地習慣我們從事的工作,最後到了一定年齡離不開這份工作,當公司有裁員的勢頭,內心無比地害怕自己會被裁掉!

    試想一下,我們人到中年被公司辭退,當我們再次努力找工作時我們才發現我們已經和社會脫節了,那一刻我們的心境是何等的落寞,而《肖申克的救贖》中的老布的落寞程度是我們的幾十倍!

    也正因為如此,在肖申克監獄待了20年的安迪能夠保持那顆初心才顯得難能可貴,這就好比我們身邊一個工作了20年的朋友跟你說他要重新參加高考一樣讓人欽佩!

    總之,《肖申克的救贖》中的老布被肖申克監獄“體制化”了,他的生命都和肖申克融為了一體,外面的世界對於他來說太過於陌生,而年事已高的他顯得力不從心,他也無法回到肖申克監獄,故而老布選擇了自殺!

  • 4 # 歷史開講

    他已經習慣了監獄的生活,

    出獄對他來說是一種更大的折磨。

    我在監獄當武警的時候

    監獄的周圍也有很多出獄後不回家的罪犯

    因為他們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了。

  • 5 # 神的電視機

    老布是肖申克中的一位老人,總共在這裡度過了50年,既是受犯人尊重的圖書管理員,又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他完全無法瞭解到高牆以外社會的變遷,自然也早已沒了還在等待他的親人或愛人,所以雖然老布已步入高領,面對著外面的世界卻是一位毫無積累的小白。

    所以正如瑞德所說的:“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它;慢慢的你便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著它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老布就是這樣一位被“體制化”了的犯人,所以當他得知自己被批准假釋的時候,絲毫沒有表現出一點喜悅,反而想要殺死一名犯人從而繼續留在這個牢籠,最後他哭了,那張滿是皺紋的臉上滿懷著對陌生世界的恐懼。

    當老布出獄之後,給瑞德和牢友的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們,世界變化的難以置信,小時候我只見過一輛汽車,如今則滿街都是世界忙成一團”,老布被安排在毫無人情味的孤獨小間中,並在一家超市當包裝員,不僅店主很不喜歡他,舊病關節炎也在耽誤著他的工作。

    下班之後的老布也沒有朋友,只好孤獨的在公園喂鳥,這格格不入的一切都是對老人的折磨,終於打垮了這位原本就脆弱的靈魂,他選擇了用一條繩索結束自己生命的旅程。

    雖然《肖申克的救贖》主要圍繞安迪的自我救贖展開,但老布的故事卻是打向觀眾心中紮紮實實的一拳,擲地有聲。

  • 6 # 影視成長筆記小刨手

    因為他感覺自己被時代和世界拋棄了,找不到活著的理由了。老布在監獄社會大概生活了五十年,囚犯是他的身份標籤,圖書管理員是他的職業標籤,監獄已成了老布人生的全部。

    (一)而他出獄後卻成了一座孤島,甚至找不到同類,找不到可以和他說話的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更是蕩然無存,而他在監獄形成的舉止習慣,卻不斷被人提示、嘲笑和歧視。

    (二)此時,老布在監獄的存在感完全消失了。在那個小天地裡,他的價值是獨特的,他甚至可以“為所欲為”。

    (三)他在給犯人送書時總是夾帶些私貨,如香菸、海報等,就連安迪逃跑的小鴨嘴錘都是他傳遞進來的。他還可以在口袋裡養個小伴侶消遣孤獨,他甚至可以不和那些犯人關在一起。

    (四)所以,老布已經適應了監獄的一切,那裡成了他的家,成了他的“世外桃源”。試想老布當初肯定像安迪一樣,花了漫長的時間,耗費了所有的精神和體力,與自己,與監獄,與其他囚犯,與警察做鬥爭,直至妥協,埋葬了人間的自己。

    (五)然後,他又以另外一種身份在監獄復活。時間很慢也很快,當他終於學會了在黑暗中生活,可他的服刑期限到了,所以,他在恐懼、憤怒和絕望中,想挾持獄友,重新犯錯,繼續待在監獄。

    (六)而此時的人間,對他來說,同樣屬於地獄,另一個自由的地獄。當他不情願地邁著年老的步伐,重新回到人間時,人間已經沒有他的位置。

    (七)這裡的景象和他進獄前是完全不同的,街上汽車很多、行人繁忙,這個世界對他來說是陌生的,他找不到自己,找不到存在感,他不知道所措,活著的動力完全沒有了。

    (八)試想一下,平常我們出去旅遊一趟回來,想進入工作狀態還要調整幾天;而有些離開職場多年的人,重新回到職場時同樣有諸多的不適應。而眼下快節奏的生活,更是跑起來才能停在原地。可老布呢,他離開世界已經五十年了。他如何找回自己呢?

    (九)此時可憐的老布,早已把所有的激情和生機埋葬在了監獄,他已經沒有力氣和時間再次和生活博鬥了。這就是為什麼男主角安迪在出獄後,同樣也給獄友瑞德找了一條出路的原因。

    (十)因為安迪深知,老布的結局同樣是瑞德的結局。所以,在他計劃越獄時,也給瑞德謀求了一條希望的出路。事後,他們離群索居,用友誼之光,相互取暖,共抗餘生。

    (十一)所以,老布只所以會自殺,是因為他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了,他覺得餘生已經失去了動力、希望和意義。監獄之外,對別人是一種自由,對他是另一種囚禁。

    因此,人生是一場永不停息的戰鬥,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對生活永遠保持戰鬥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像安迪一樣,在遇到低谷時,不但有力量給自己重鑄希望,還可以有機會學著去照亮老布。

  • 7 # 思悟影視

    .

    《肖申克的救贖》中,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很出彩,在這之中,有著一位讓人感傷和刺痛,那一位就是老布。

    .

    老布,在肖申克已經是幾十年了,一直都在幹著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在監獄裡面,他是過得很開心的,在裡面他有著他自己的朋友玩伴,一起聊聊天。

    但他的服刑期總是會滿,在他服刑期滿時,當他得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他並沒有因此而感到自由和開心,而是為此惶惶不可終日,在得知不可能再傷人而留下來時,無助的哭了。

    是的,老布在監獄裡待了幾十年,或許在他的心中,監獄早已不是囚困自己的牢籠,外面反而是變成了老布心中的“監獄”。

    你想象一下,一個與社會脫節幾十年的人,當他重新的回到社會上,眼前的一切事物對於他而言是何其陌生。

    所以,當老布出獄後,面對眼前的陌生,他不知道在做什麼了。

    在老布再次回到社會的時候,眼前的人和物都沒辦法進行適應,那時候你能想象到他的孤獨嗎?真正的內心的孤寂,彷彿是已經被這個世界所拋棄了。

    在瑞德得知老布自殺後,說了:老布已經是被體制化了。

    老布,在監獄的幾十年中,不僅僅是身體被囚禁了,思想也是被囚禁了。

    老布的釋放,卻是他再次走進“監獄”,自殺反倒成了他的解脫,真正的自由!

    每次回看《肖申克的救贖》時,當看到老布的這個情節,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心生壓抑。

    .

    .

  • 8 # 經典影視剪輯君

    一,老布已經被“體制化”了

    他習慣於肖申克監獄的體制了,新的社會,新的生活已經不適合他了。

    他出獄後發現自己無法融入社會要比在肖申克監獄痛苦的多。

    二是可能更深的意思,也更接近片名《肖申克的救贖》。老布可以選擇很多方式自盡,為什麼要上吊?按照史蒂芬金的風格和西方文化,這也許不是一個隨機的選擇。我們知道, 西方貴族多是砍頭、平民多為絞刑(我們似乎是反過來的……),主要因為猶大是上吊而死,因為猶大的自我救贖失敗了。因此回到電影中,雖然典獄長口口聲聲宣傳“救贖之道就在其中”,但在肖申克監獄裡,實際上是沒有辦法完成救贖的,當與社會碰撞,老布深感自己的救贖是失敗的,所以他選擇上吊自盡

    老布真的就是劇中最具有代表型的人物了

    他代表了所有在監獄中度過大半輩子後找到了可以在監獄中所寄託的事物,突然自己所有所有的寄託就把自己扔走了,人到老年還得一切從零開始,心和身都跟不上了。這是最可悲的一位人物。 詹姆斯惠特摩 老一輩的頂級演員 演技真的是深入人心 Brooks was here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娛樂圈裡有哪些明星可以被稱之為“老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