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孩子有自己的心裡活動,有自己的小情緒,父母一味地擺弄安排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真的都對孩子有好處嗎?
15
回覆列表
  • 1 # 幫我拿個主意

    應該是要尊重孩子。但是原則性的東西不能錯誤。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不超過原則性的東西,可以任由孩子。畢竟孩子也要有發洩的出口。

  • 2 # Avivi遨翔雲端

    孩子由我們而來, 但是卻並不屬於我們 。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我們應該尊重而不是總是命令或者要求孩子。

    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孩子 凡事都想自己做 ,但是又做不好, 所以常常會有抓狂的情緒 。他不是說不聽話而是不滿意自己的表現,有點自己跟自己較勁兒的樣子。

    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 ,我們需要正面的引導 而不是負面的批評。

    比如孩子吃飯的時候拿起筷子玩,你可以告訴孩子“寶寶把筷子放下, 筷子是吃飯用的,玩筷子很容易扎到,很危險啊!”

    這句話就告訴了孩子筷子的用途也就是正確的做法,也告訴了孩子玩筷子的危險性。

    而不是告訴孩子“這個小壞蛋怎麼又拿筷子了”!這樣責備的口氣除了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搗蛋鬼 ,他並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所以你會看到當你罵過之後 孩子依舊我行我素。當父母把孩子看成獨特的個體, 願意去觀察和了解孩子的時候 ,對孩子的誤解就少了很多;當父母願意傾聽孩子並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時候 ,你會發現孩子的很多行為是情有可原的, 你的負面情緒也會被釋放;

    當父母尊重孩子 ,不拿大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 ,並且理解年幼的孩子好動 、固執、健忘 等正常狀況就明白了孩子的成長狀況。

    孩子成長過程中做到不打罵的教育很難,但是這個成長過程也是我們做父母自我修行和提高涵養的過程,我們要給孩子樹立自己控制情緒的好榜樣 ,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 3 # 嘟嘟媽媽馬寶寶

    對於兩三歲的孩子,我認為有絕對被尊重的權利,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獨立的個人,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和意識,理所應當得到父母和他人的尊重。

    首先,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能夠獨立完成走路、吃飯、與他人交流等各項活動,孩子隨著獨立活動空間的變廣,自我意識已經形成。

    其次,隨著孩子思想和智力的發展,好奇心不斷增強,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探知慾望和自主的願意表現得越來越強烈。

    再次,隨著孩子活動能力的增強,活動範圍增廣,對周圍環境的認知逐漸豐富,生理和心理不斷髮生變化,導致孩子的需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別人干涉。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增強,加上孩子心理和思維的不成熟,思想和行為控制能力差,缺乏對與錯的判斷能力,我認為,家長在正確引導孩子時候,需從如下方面著手:

    1、不要過分干涉和限制孩子的行為。孩子在玩的時候,我們不要強迫孩子玩一樣玩具,也不要要求孩子一定要和誰玩,放縱孩子按照自己的思想意願,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

    2、給孩子選擇的權利。比如,下樓玩的時候問孩子選擇帶扭扭車還是腳踏車?讓孩子自己做主選擇,讓他明白自己的選擇得到了尊重和認可。

    3、適度規範孩子的行為,不嬌慣、溺愛孩子。對於孩子的語言行為,做得好的給與鼓勵和表揚,做得不對的地方一定要給與糾正。透過親身示範,平和地講道理告訴孩子不能做的原因和後果,引導孩子正確的行為。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對於一些非原則性問題,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任其嘗試,感知後果。但是在一些原則問題上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父母務必堅持自己的立場。

  • 4 # 全職寶媽育兒歷險

    無論多麼大的孩子,都應該被尊重,因為孩子懂得被愛和被尊重是幸福的。

    特別是兩三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主意識,他知道父母對待他的態度。我認為孩子被父母尊重,主要有以下幾點良好的表現。

    1⃣️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強。如果他能夠得到父母的尊重,他也會尊重父母及尊重他人。

    2⃣️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值得被愛。於是孩子就產生了愛自己及愛他人的能力。

    3⃣️被尊重的孩子,長大後特別會換位思考去想問題,這樣他就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

    4⃣️被尊重的孩子比較自信。因為他得到了父母的尊重,他就會認為他的選擇是被父母支援的,這樣孩子的創新能力也比較強。遇到問題不會太容易產生逃避的心理,而是積極的去面對。

    5⃣️被尊重的孩子獨立自主意識比較強。

    6⃣️被尊重的孩子一般不太會無理取鬧。因為他知道,如果他的要求是合理的,父母會答應他。

    總而言之,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更自信,樂觀和陽光。

  • 5 # 花間清露

    小孩子有他們正常的心理活動和情緒,父母應該尊重他們正常的活動和需求。比如,正在認真的聽兒歌或玩遊戲,不要去隨便打斷;心情不好,鬧情緒時,不要指責,讓他發洩。

    這裡所說尊重而不是寵溺,他們有正常的活動和需求,就是說有些過分的需求,是我們不能支援的,必須堅決改正。比如隨便扔東西、搶小朋友的玩具、看到喜歡的東西就耍賴必須要買等等。

  • 6 # 退休築夢者

    兩三歲的孩子正是性格開始形成的時候,俗活說:三歲看大。父母怎麼對他,他也就學會怎麼面對其他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經常對他打罵,孩子就會暴躁地對待他周圍的人,因為他認為這是正常的交流方式,父母給的土壤是這樣,他定會結出這樣的果。兩三歲孩對周圍事物的認識都來自父母的引導,以尊重孩子為前提進行溝通教育為主。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小,根本聽不進道理,其實那是你講的時機不對,當他哭鬧時你講再多,他聽不進去,這時找個空間讓他發洩平復心情後進行溝通,讓他知道什麼行為是對,什麼是錯,什麼堅絕不允許,經常這樣引導,孩子也是能懂的。總之,為人父母耐心些吧!

  • 7 # 小太陽52416

    兩三的孩子應該得到父母的尊重。小孩子能得到父母的尊重,從孩子近期的發展來看,父母尊重孩子,也給別人做出的表率,周圍的人也會尊重孩子,孩子會更加自信,會表現的更突出。

    從孩子以後的發展出發,孩子可以很好的被潛移默化,他們從內在懂得被尊重,也懂得尊重別人,在以後的發展大到事業,能尊敬工作夥伴不論職位高低,可以讓自己的工作更愉快。小到婚姻,男孩懂得尊敬妻子,女孩有被尊敬的意識,婚姻生活會更加美滿。換而言之,對兩三的孩子的尊重,可以理解為是更加理性的愛。為了寶寶更好的發展,即刻啟程吧。

  • 8 # violet0221

    謝謝您的邀請。我覺得孩子不管是兩三歲還是十一二歲,還是二三十歲,以至於我們老了孩子成人了,他們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個體,而不是屬於我們,作為父母,都應該去尊重自己的孩子,讓她感受到自身價值所在,讓他感受到父母是愛他,尊重他,讓他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讓他明白,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價值,他不管是作為大人還是孩子他都應該是被人理解與尊重的。我們總覺得孩子還小,我們可以去控制它,去掌管他,實際上我們應該是錯了,孩子雖小,但是他有自己的思維。真心的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夠尊重自己的孩子。正確的引導自己的孩子。

  • 9 # cici的月光

    尊重且引導。

    肯定很多人一上來就會說要尊重孩子。尊重是相互的,這個才是要教給孩子的。並且,尊重不等於盲目順從。如果無論大事小情都聽孩子的,結果也往往不會順著良好的方向去發展。我也發現很多家長都掌握不了這個度。

    尊重孩子什麼?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身心的發展規律 。

    孩子的天性是什麼?天性是一個孩子最寶貴的品質,與生俱來的不摻雜質的,隨著孩子成長變成深入骨髓的良好品質,並讓他受用一生!愛玩、情緒化、好奇心、想象力、善良等等都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只有瞭解並且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適時引導孩子,順從成長的發展規律,贏得更明朗的未來。

    兩三歲的孩子正處在天性發展中的初級階段,他們在玩樂中發展自我,開發自我,完善自我。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所有能力並未達到絕對成熟,所以支配不起作用的時候,孩子會非常有挫敗感、無助感,說哭就哭非常情緒化,這不是孩子變得不聽話了,而是成長路上必會出現的階段。

    父母所要做的無非就是付出更多的耐心,並且多用智慧去引導孩子去做出選擇,並且尊重孩子執拗的的堅持。所以讓孩子做選擇,是真的讓他做選擇,而不是給孩子挖坑。例如你和孩子說你可以看電視,只能再看十分鐘,可是十分鐘結束了,正好動畫片演到精彩的地方,你讓孩子怎麼關電視?

    夏天的時候,女兒每次洗澡都非要整個躺在浴室的地板上滑來滑去,說了多少次都沒用,我靜下心來摸了摸地板,並沒有想的那麼涼,如果怕髒,我提前擦乾淨就可以。我告訴女兒,你可以爬在地上玩,但是我有一個條件,一旦打了沐浴露之後就不可以繼續爬了,她高興的同意了。可我知道如果孩子玩的特別開心,父母打斷她的興致,依然會讓她嚎啕大哭。我讓她痛痛快快的在地板上滑來滑去,然後她開心的告訴我說自己好像海洋館的海豹,看到她興致漸漸安靜了,我提議塗抹沐浴露吹泡泡結束洗澡好不好,她立刻開心的同意並配合接下來的安排。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她突然覺得特別沒意思,從此再也沒在地上爬了。小孩子天性如此,強迫沒用,尊重並疏導,自然而然隨著成長做出自己的選擇。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你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就知道應該怎麼去做了。很多人覺得自己孩子變得小氣了,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試問有個人看中了你的手機,提議拿走好好玩一玩,你會同意嗎?外出吃飯,有人走過來提議品嚐一下你的美食,你願意嗎?孩子的玩具或食物在我們成人眼中算不得什麼,可在一個小孩子眼裡那就是他的寶貝!你讓他分享他的寶貝,就像有人要來分享你的iPhone X !所以,讓孩子去分享他的東西,要用智慧,讓他知道他的寶貝還會完好無損的回來,讓他知道分享可以收穫什麼,如果實在引導不過來也不必強求。

    總之,尊重不是空口說白話,是需要日積月累,在言傳身教中讓孩子得到的最好的教導!祝寶寶健康成長!

  • 10 # 安康大媽

    肯定的啊。

    孩子從小感受到被尊重,才會更容易學會尊重別人。

    但是,對於孩子的尊重絕不等同於嬌縱,溺愛,無條件順從。

    而是共情的方式,尊重他的感受開始,給他平等的家庭一員的身份,慢慢的,尊重他的想法。

  • 11 # 熊孩子背後的熊大大

    任何年齡,任何合法的人,都應該被人尊重,哪怕是兩三歲的孩子。孩子雖然小,但是他有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人最基本的尊嚴,人和人之間的尊重,也是人之所以為人最起碼的評判標準,所以,孩子不管大小,都應該得到父母的尊重,反之也一樣。

  • 12 # 時尚育兒圈子

    一次,我們參加一個美國人在家裡舉辦的盛大宴會,男主人是一所大學的副校長兼一個大系的系主任,那天學校裡有頭有臉的人物來了好幾位。宴會開始之前,在客廳裡男主人和幾個教授端著酒杯站在那兒高談闊論著政治經濟等問題,這時主人家三歲多的小兒子跑過來喊爸爸,他馬上對其他人說聲失陪,然後當著大家的面蹲在兒子面前,問道:“嘿,夥計,有什麼事兒?”孩子把手上的玩具遞給爸爸,原來是蓋子打不開了,讓爸爸幫忙給開啟。爸爸幫他打開了蓋子,孩子高興地說了聲“謝謝爸爸”,然後跑走了。

    在高朋滿座的場合,當年幼的孩子要和爸爸講話、為件無關緊要的小事讓爸爸幫忙的時候,爸爸立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事當做頭等大事來辦,那個場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國人對孩子的尊重,還體現在細微具體的生活小事上。比如,大人和孩子說話時都要蹲下來和孩子平視,避免孩子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主人常常會拿些零食出來給小孩吃。這個時候,中國孩子一般都要看一下父母的眼色,等父母發話了才動手,而美國父母不表態,拿不拿,吃不吃,都是孩子的事,自己決定好了。中國父母把孩子看大人的臉色行事當成孩子懂事的指標,而美國人則認為孩子從小就應當學著為自己的事情做決定,為自己負責,父母不應加以干涉。

    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兩種文化對待孩子的態度,很多中國父母不覺得孩子有什麼個人意志:小孩懂什麼,當然要聽父母的;而美國人卻認為孩子再小也是個獨立的個體,要尊重他的想法。

    因為尊重,所以美國人不會劈頭蓋臉地訓斥孩子,遇到問題會和孩子和顏悅色地溝通,瞭解孩子的真實感受,和他們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因為尊重,孩子懂事以後,父母進入孩子的房間要敲門,不會偷偷翻孩子的書包,偷看孩子的日記。

    想讓孩子幫忙,美國父母一定會先說“請”字,孩子幫了忙,一定會說“謝謝”;父母誤會了孩子,說錯了話,也一定會向孩子道歉,說聲“對不起”。心理學家羅達·鄧尼曾經說過:“父母錯了,或違背自己許下的諾言時,如果能向孩子說一聲對不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時能培養孩子尊重人。

  • 13 # 壹父母

    尊重孩子,與年齡無關。事實上,我還想說的是,尊重每一個人,與年齡無關,與性別無關,與地位無關。

    在我們的家庭結構裡,孩子經常因為小,被認為什麼都不懂,所以總是需要父母或者其他長輩為他們做決定。但事實上,孩子無論多大,都應該被視為家庭裡的重要一 原,享有和父母一樣的平等地位而被尊重。

    記得我兒子很小的時候,我每次出門前都要跟他認真地說我要去幹什麼,什麼時候回來,他要和誰呆在家,家裡阿姨跟我說,你跟他說他也聽不懂,我說不是,他雖然不能說話,也不一定知道我到底在說什麼,但是他一定能感受到媽媽在認真跟他說話,感受到媽媽給他的尊重,他會因此有足夠的安全感。

    事實證明,雖然我兒子是一個內向和慢熱型的孩子,但他幼兒園的分離焦慮期和很多需要安全感支撐的環境裡都很快能夠較快適應。後來慢慢長大,我們家裡很多決策都開始慢慢徵求他的意見,他現在很清楚,在我們家裡,不是大人說的話就必須聽,而他的建議只要合理也可以被採納。也正因此,跟孩子的溝通就很順暢,幾乎很少出現大吵大鬧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

    而且,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把孩子當成一個有思想、有意識的獨立的人,在這樣的價值觀下,我們怎麼對待孩子,他們就會怎麼對待我們以及他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材店怎麼去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