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傾世之人
-
2 # 湯小圓的生活
有一個暴脾氣的爸爸,能怎麼辦呢,只能儘量遷就他咯。
話說我家可能是有基因遺傳。我爺爺我爸我叔以及我和我弟都是脾氣非常不好的人。我上大一大二的時候,和我爸在電話裡聯絡都是靠吼的,好像誰嗓門大誰有道理似的……
漸漸的我就覺得,父母養我們這麼大,我們憑什麼對他們大呼小叫的?老爹這樣暴躁的性格也是從小養起的,他其實也是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脾氣。他老都老了,幹嘛還要委屈他去改變自己?其他的沒什麼,我只要知道他是愛我的就行了。
我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人。別人懟我一句,我能懟他十句。但是我懟人分人啊,我就是辣麼護短!在我爸氣頭上的時候,他說話難聽的時候,我就躲著他。其實我們長大了,我爸也挺少對我們發脾氣的。他通常懟我媽比較多,那我們心疼我媽就會上去幫忙懟我爸,然後就經常形成三個人懟一個人的畫面。有時候想想我爸也挺可憐的哈哈哈。
其實我挺能理解那種心情的。就是在氣頭上的時候說了難聽的話,然後這一段氣過了以後,就會特別內疚,但是又拉不下臉來說好話。這憋著是真超級難受的。
小時候我爸發脾氣也是會砸東西打小孩兒。小時候沒有勇氣反駁;漸漸長大,就學會和他頂嘴,爭吵;再後來,人也更加成熟,學會和他講道理,和他撒撒嬌,他只是好面子而已,其實挺好擺平。
身為女兒,我很愛我的父母,我知道我的爸爸媽媽也是很愛我的,這就夠了。這份愛是我原諒他們所有一切的原因。
如果你脾氣暴躁的爸爸不到讓你很厭惡很厭惡的程度,請選擇包容他,哪個爸爸不希望孩子親近自己的?畢竟爸爸只有一個鴨,愛是相互噠!他肯定是愛你的,只是沒用對方法,且不知表達~
-
3 # 渡鶴350
一個專橫,暴戾而又自私的父親對子女的成長確實不利。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
然而我們沒有權利去選擇我們應當有個什麼樣的父母。
這就需要我們去適應,去忍耐,去包容,去和父親慢慢地溝通,說服,交流得到他的理解和認同,然後慢慢地讓他一點一點地去轉變。
一般父親有這樣的脾氣可能有很多原因造成的。
可能是家庭生活的壓力,可能是社會生活的不公,可能是夫妻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在社會交往中受到過打擊或者迫害等等。
作為子女如果能夠幫助到父親,盡力幫助他,緩解他內心的壓力。
在外面受到不公的待遇,回到家裡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得到家人的愛戴和尊重,對他在家裡的生活起居,飲食茶飯,儘可能多而細緻地為他著想,營造一個溫謦和睦的家庭環境。
作為兒女對父親確實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又無能為力,只有從精神上給於體貼和安慰。
有這樣的父親家庭關係一般都比較緊張,我們要同時勸導母親大家共同幫助,支援父親經營好這個家。
家和才能萬事興!
以上指的是已經長大懂事的孩子,如果是未成年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那就很不幸了。
我們村裡有一家子,倆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10歲,小兒子5歲,由於男子懷疑妻子出軌,家庭矛盾逐漸上升,男人除了經常打女人外,還經常教訓幾個孩子,性格脾氣越來越暴躁,老婆稍有不順就拳腳交加,兩個女兒也不敢勸阻,誰講打誰。如果午餐燒一樣好點的菜,比如燒一碗肉,或者燒一碗雞什麼的,首先放到自已跟前,任何人不給吃,倆個女兒大一點懂事一些就不去吃他的,可兒子還小看到盤裡的肉就饞,伸著匙子就去揀,那邊舉起筷子照手就打,孩子嚇得敢忙縮手,媽媽在一旁看著心裡難過。
就這樣不到兩年時間夫妻倆就離婚了,倆個女兒判給女方,一個兒子判給了他,但是誰也不願跟他過,就連兒子也沒在他跟前待過一天。離婚後,娘四個一道去了孩子外婆家。
-
4 # 安禾心理
多年諮詢師的經驗告訴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劃分清楚責任和界限!
初看起來有點無情,可是真的有用。
①知道你的責任是什麼——父母的情緒是他們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而不是你的問題
有的答案裡說要學會體諒、理解爸爸的辛苦,我想說,丟擲問題的人何嘗沒有體諒他們?!作為子女,很多人多少都會理解父母的辛苦,而問題中的爸爸,顯然給家人造成了情緒壓力,已經不只是簡單理解就可以解決的了。說到這裡,不得不說,如果父母不能恰當處理自己的情緒,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我見過太多的孩子在父母無來由地發火後,會自責,會覺得是自己的不對,有的會抑鬱,也有的學著父母的樣子,變得脾氣暴躁!所以,對於爸爸的“暴躁”,子女需要知道的是,這是爸爸自身的情緒處理出了問題,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可以輕易改變的。而子女的責任,只是在看透了爸爸的情緒問題之後,盡力做到自己能做的而已。
具體做什麼呢?這就要說到人與人之間的“界限”。
②不過度干涉——找到和爸爸之間的界限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找我諮詢說,父母控制慾很強,會過多幹預自己的生活,讓自己不知如何是好。還有很多年輕媽媽說,長輩不能理解自己帶孩子的方式,會指手畫腳,把他們那一輩的教育觀念強加到自己身上,倍感困擾。其實,不管是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年輕媽媽,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就是“人際邊界被打破”。
我們人與人互動、交流的過程中,一直有一條邊界,這個邊界告訴我們,每個人不能試圖控制別人、打壓別人,不能過度干涉別人的事情。
父母過度控制孩子,是“越界”。
同樣,孩子強求父母改變,也是“越界”!
這種情況在家庭中比比皆是。
我們會想要去改變父母,因為我們覺得那樣才是對她好。我們會試圖控制子女,因為不想讓他“走彎路”。
可是,這些突破了界限的嘗試,鮮少成功!
不信你讀,問題裡是不是帶著濃濃的“無奈”?
所以,不要試圖去改變別人,尤其是你身邊最親近的人!
我們能做的,真的不多。
最後,一旦放棄改變他,抱著尊重和尊敬面對他,你可能會更加心平氣和,可以靜下來和他聊天,可以發現他內心的苦悶。而他,也許會有些改變呢!
誰知道呢?!
-
5 # 使用者老徐手機攝影
不要想著試圖去改變父親而是要不斷改變自己,因為上年齡的人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思維和行為都有差距,如果不改變自己而要去改變父親那是不可能的
回覆列表
平常時候可以心平氣和的跟老爸。多交交心的聊聊天,也不要去封閉自己。一味的想著他的毛病。
記得人都是互相的,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認可。
只是有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去理解他人的痛苦跟想法。學會換位思考才能有著解決問題。
切勿用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家庭矛盾。不光傷害別人也會傷害自己。
我希望你不要被別人給影響。讓自己心靈受傷害,學會愛自己。保持一顆積極的心,坦然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