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小向哥
-
2 # 洞庭清水塘
螺和蚌,我們這邊一般分別叫做田螺和河蚌。它們主要分佈在稻田的河溝裡、池塘中還有河流中。而螺與蚌又是味道非常美的兩種野味。螺與蚌什麼時候吃最肥美最乾淨呢?很多人不知道。
正月的螺二月的蚌指的是什麼螺,就是田螺,陀螺形,裡面的一坨硬肉非常的好叫,特別是用韭菜來爆炒,又鮮又美。自己在小時候也多次到溝裡捉田螺用來炒著吃,而在那個時候炒田螺也是一盤很不錯的葷菜。
蚌,就是河蚌。河蚌個頭較大,大的有一斤多一年,小的也有幾兩重。河蚌個頭雖大,但是裡面可食用的肉並不多,主要就是那一坨用來行走的斧足。河蚌切開後將裡面的斧足切下來,開水滾過之後用來爆炒,絕對就是一美味。如果將其曬乾後再吃,就如同吃豬腸子一樣。吃新鮮的或者是曬乾的,都令人讚不絕口。
螺和蚌都是卵生的,它們最佳的食用時間就是在正月和二月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的螺蚌經歷了一個冬天的休眠,開春後從泥土中出來,腸胃中也沒有什麼雜物,非常的乾淨,而這時候也沒有到繁殖的時候,不會有小螺出現。所以這個時候吃螺蚌是最佳的時候。等進入農曆三月後,一般也就是陽曆四月後了,這時候螺蚌也都開始要繁殖了,已經不是最佳的食用時間了。而“正月的螺,二月的蚌”就很形象的說明了這一點。
三月四月種螞蝗又是什麼意思螺蚌的最佳食用時間是在正月二月的時間,而這個時候天氣都是比較寒冷的,所以一般人要吃這個東西還是要費點力氣的。就像現在這個時候,要吃到河蚌,就得去買,而買的話也不便宜。
到了農曆三四月的時候,天氣氣溫已經回升了,上面也說到螺已經開始繁殖了,這時候再吃的話很容易就會發現螺的體內有很多小螺螄。這是不適宜吃螺蚌的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就是到了農曆三四月份的時候,河溝稻田裡面的螞蝗也都已經活躍起來了。我們在這個時候摸到的河蚌一開啟就有可能會發現裡面有螞蝗。螞蝗很多人看到了都怕,也感到噁心。
而螞蝗到河蚌裡面幹什麼呢?這些螞蝗到河蚌體內是寄生的,而且還會在裡面產卵。也就是說到了農曆三四月的時候,螺蚌就會成為螞蝗的寄主,到了螞蝗產卵的時候就會在裡面產卵了。這時候更是不適合再吃螺蚌了。
所以,正月的螺二月的蚌,三月四月種螞蝗這句話說的就是螺蚌的食用時間就是集中在正二月這段時間,過了這段時間就不要再吃了。
-
3 # xJq喬
正月的螺二月的蚌,三月四月種螞蝗
我相信大多數湖北人都懂這句話,開春了,天氣暖和了,萬物復甦!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冬天的時候,螺絲和河蚌,都在深水淤泥中冬眠。
正月和二月,是螺絲和河蚌慢慢活動的時候,氣溫上升螺絲和河蚌,從深水慢慢的爬到淺水的地方曬太陽覓食!這個時候的螺絲和河蚌,體內是最乾淨的!味道也是最美的!但一定要搞熟,裡面有寄生蟲!熟透了再吃,不然你會被寄生蟲感染的!
“種螞蝗”:普通話應該是就是抓螞蝗,螞蝗可以吃,藥用價值很高,學名水蛭!三月四月在秧田裡,螞蟥最多,經常爬到腿的上面吸血!我們用一個塑膠碗,放點化肥或鹽,捉住丟在上面,一會兒就玩完了!現在螞蝗也少了,可能跟環境有關吧!農藥化肥太厲害!這是我個人認為!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裡,再見✋✋
-
4 # 抱負青年
排湖岸邊長大的我,童年艱難的歲月,曾經撿過田螺,挖過河蚌,摸過蚶子,如今當我回憶起那段往事,總是感慨萬千。身居異地,雙腳走遍天涯海角,品嚐過不少地方的美味佳餚,回味母親做的田螺茼蒿蒸菜、河蚌豆渣粉條湯、青椒炒蚶子這些一道農家美味來,令人望梅生津,更多的則是一份鄉愁。
記得那時,沔陽麻鴨是家家都養,我家也養了幾隻鴨子。為了讓鴨子多下蛋,星期天,我會搬著“蝦搭子”到通順河裡去搭螺螄餵鴨子。一是可以節約些穀物,二是可以提高鴨子的產蛋率。那時,通順河裡的螺螄也多,不大一會功夫就可以搭起半籃子。用磚頭將螺螄砸碎後,叫喚幾聲,鴨就衝過來搶著吃,吃飽後嘎嘎而去。我家的每一隻鴨子每年生蛋都在二百多個,母親除了醃些鴨蛋招待客便,大多是賣了換回油鹽。
撿田螺,多在早晨到蘆葦林、水田裡去撿。淺水的地方,青苔覆蓋的下面,總會摸起一些田螺。清明節前後,同村裡的小夥伴一起,一邊放著牛,提個袋子,一邊到處尋田螺。三五個都撿回家,用水餵養,積攢多了,就用水將田螺煮死,用紡花用的梃子挑出田螺肉,清水漂著,第二天早晨,母親再提到街上去賣,給我換回來幾個本子,換斤把煤油。
菜園裡的茼蒿起了葑(feng),母親會割回一大籃子茼蒿回來,蒸上一堆甑田螺茼蒿蒸菜,茼蒿的異香,葷素的搭配,米粉和木甑的氣味,拌點豬油,全家人當頓吃。
生產隊年底清魚塘,這每年的“趕湖腳”少不了我。別人是拿著捕魚的工具去撈社員撿漏的魚蝦,我則不同,我是拿把鐮刀去“趕湖”。魚塘裡淤泥漫過褲襠,會有魚藏在裡面。用鐮刀去“涮”淤泥,有時會涮出一大條黑魚,還有團魚,賴蛤蟆什麼的,當然也少不了那些淤在泥中一動不動的河蚌來。如“趕湖”撈不到魚的話,這河蚌大小還是葷,也撿了回來。
把撿回答河蚌放在盆子裡,喂到翻年,直至河蚌體內的髒物排盡後,再去剖開河蚌。左手拿著一隻蚌,右手持刀,瞄準蚌口,插了進去,往下一劃;隨著轉向蚌的另一端,又是往下一劃,用手一扳,兩塊蚌片向外張開,順手用刀沿蚌殼輕輕地旋一圈,橙色的蚌肉就出來了。蚌殼也有它的用處,洗淨曬乾後,可以用來敷豆餅、合葉子。蚌殼含鈣高,也是做動物飼料的配料。雞下軟蛋,搗碎後餵雞,很是奏效。
每年正月十五,我家總會燒一大鍋蚌肉豆渣粑子粉湯,也少量的交幾片臘肉,放些蔥姜,湯鮮味美。一家人邊吃著糰子,邊喝著湯,燃放起一架五百響的“螃蟹鞭”,這“年小月半大”的正月十五團年飯就算過去了。
夏天的中午,蚶子爬上水邊覓食,村裡的孩子們,每人頭頂一個木盆,來到通順河裡摸蚶子。為了不讓木盆流走,我用一根繩子繫上木盆,繩子的另一頭綁在腰間,頭上頂一條毛巾,整個身體潛在水中,摸一個就往盆子裡丟一個。河底的那些小蛤蜊可以用手抓,一抓一大捧,但沒有人會要。
蚶子摸回後,用熱水去把蚶子“井”(煮)開,取出蚶子肉。到菜園裡摘幾個辣椒,放些醬油、醋、生薑、大蒜、胡椒粉去幹炒,但不能炒老,炒老了肉不鮮美。蚶子肉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是一盤待客下酒的好菜。
滴呀沲(duo)、滴呀沲,你媽是個螺螄殼(kuo)……
兒時的童謠遠去,如今也很少有人會憶起這撿螺螄、摸蚶子的事來,也難怪,生態的惡化,田裡也無螺螄可撿,水裡再也無蚶子可摸。寫下這些歷經過生活的點點滴滴,也只是作為一段美好回憶,永恆記錄僅此。
回覆列表
正月的螺,二月的蚌,意思是說人們根據季節來吃螺和蚌。春天,水回暖。草也長出。剛從泥土裡爬出來的螺絲還沒繁殖,肚裡還沒小螺絲,螞蟥也還沒有跑進去。河蚌的殼裡也還沒有土腥味。是吃螺絲河蚌的最高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