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茶君—普文
-
2 # 山東日照山沃椿綠茶
我是山東日照山沃椿茶廠,我認為“露天”春茶分早春,中春,晚春,早春茶是蘊藏了一個冬天,茶芽“精細”,營養豐富,口感“碗豆鮮”香,價格偏貴,中春茶是在早春茶後,茶芽“細緻”,多含維生素,口感“碗豆鮮”香,價挌偏中,,後春茶是隨著溫度上升,茶芽“稍大”,口感“碗豆”香,價挌持平。
春茶都好喝,消費水平高當然喝早春,中春
-
3 # 日照王三哥手揉茶
我是日照王三哥,我在日照綠茶核心產區。
你這兩個問題,咱一個一個來看哈。
春茶開始採摘,每個地區的價格不一樣。同一地區,不同原料差別也挺大。我去年一百多畝地,4.10日第一次採,茶青11斤,炒了2.4斤幹茶,這是我的無公害茶園,市場上老百姓的鮮料150元一斤,你說多錢合適?關鍵是沒有原料,物以稀為貴,這個就是看客戶的需求了。
因為氣溫回升,茶芽很快萌發,所以,早春的價格回落的也快。你問多錢是好茶,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用途也不一樣,不好定論。若是送禮,肯定是越早,越有份量,那樣的標準就是,越早越好。若是自飲,可能覺著沒有必要喝太早的,那就等等到適合自己消費水平,再選擇合適等級,那就是好茶。所以,好茶沒有標準,名優茶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這個網上都有,也是各茶企的參考標準。至於價格,不一而論,品牌、地域、渠道都會有差別。
第二個問題,茶的價格是如何構成的?最基礎的茶園土地費用一般日照800---1500元一畝,每畝管理費用1200--1500元,還有肥料,肥料區別挺大,做有機或者名優茶的會用有機肥,這個300--500元,不用化肥,採工100--120元一天,現在採工都是老年人,一個採工一天採8--12斤鮮料。鮮料4.5---5.5斤炒一斤幹茶,這還不包括優選,幹茶一斤的加工費最低30元,好了,這就是最原始的費用。
是不是,不好明白,但是日照茶農一看就知道。
如果覺著不好算,那就按照市場算,鮮料5斤炒一斤,加工費30元一斤幹茶,優選能去10%的末和黃片,這就是最原始費用。至於後來的運輸、合理利潤,這個不同地區不一樣。
不知明白不明白哈。
我是王三哥,喝茶儘管說。
-
4 # 一起種地
在生物化學、生理上一芽二葉維納香濃指數和辛普森指數最高。不以原料等級、人工費時,生化意義、喝意義上好茶莫要盲目追求單芽。
取樣標準:不是同一新枝取單芽,第一葉,第二葉測。而是有且僅有單芽時單芽;有且僅有一芽一葉時取一芽一葉全部;有且僅有一芽二葉時取一芽二葉。
-
5 # 翠娘娘
好與不好是一個相對的價值判斷,基於這個基礎就更難評判多少錢一斤的茶才是好茶,因此無法給您這方面的答案。
茶葉的價格構成與經營成本關係密切,不如一家高階會所和超市茶葉的定價方式就有著很大的區別,這裡分享一種毛茶到成品茶的出廠價格定價思路:
一、價格公式:
(一)普通單品茶每斤出廠價=(毛茶總價+調配茶總價)*損耗率/成品茶斤數+攤銷成本
(二)精品茶每斤出廠價=(毛茶總價+攤銷成本)/成品茶斤數
二、攤銷成本包括了包裝、推廣費、人工費、稅費、生產費用等。由於不同茶品經營目的不同,因此茶品的攤銷成本構成方式不同,普通單品茶的攤銷成本主要是機率攤銷,精品茶是獨立核算成本。
三、注意點:
(二)精品茶是打品牌價值的,因此定價要結合企業戰略考慮。
定價是一種實際經營能力,不是上述幾點能說明的,因此只能僅供參考。
-
6 # 綜觀系統論創始人
春茶不僅僅是因口感質量好與差來決定價格,也因為做工成本和釆摘時段和市場的量來決定價格。
我們家以做清明綠茶為主,穀雨後做紅茶。清明前採摘葉蕾或一葉一芯量較少,清明後穀雨前茶葉盛開兩葉一芯。
野山茶葉草長在林地比多光照的茶園茶草顏色更油綠、水份更多、嫩枝杆尺寸要長得多,口感要柔和,如果做細的綠茶非常浪費,加上跑山路更辛苦、採摘量相對很少,所以真正的野生茶葉成本最高。如果做紅茶相比成本要低些,因為紅茶可採摘的茶草枝要長。另外施化肥農藥、有機肥與不施肥的茶葉一般人是分辨不出口感的好與差的。
農戶手工綠茶賣相差些,但炭火烘焙的比普通綠茶要香,口感更好。
所以價格高不一定是好茶,價格低不一定茶不好。關鍵是知道茶葉的三個方面:茶草的源頭、採摘的成本、茶葉製作工藝。
-
7 # 洗心1969
碧螺春為例,三月初收購鮮(青)葉基本兩百多一斤(圖一是3月20後幾天的),四五斤鮮(青)葉炒一斤茶,成本都一千出頭。產地批發1200-1500元一斤,流通到上海基本1500-2000一斤。當然有更高階有3000以上,便宜的800以內。微信朋友圈這幾天已經有各種東山西山碧螺春了,按照經驗,都不是正經玩意。東西山都未開採,正常應該3月10日以後。現在出現的一種四川的,一種江浙早春茶烏牛早……做扁就是龍你井,換種手法就是碧螺春,滋味淡,香氣弱
-
8 # 鴨屎香單叢茶
春茶多少錢一斤?沒有準確的答案。因為茶葉價格主要跟以下因素有關:
1,茶樹的品種,是否名貴品種;
2,種植的海拔高度,氣候,朝向,天氣等自然環境。海拔低,一年可釆摘幾次,高山上只釆摘一次春茶。天氣睛朗三天的午後釆摘的茶,遠比下雨陰天製作的茶好。
3,是機械採摘,還是人工採摘?因為機械釆摘節約大量的人工成本,但茶葉生長高低不同,平面機械釆摘一刀切,將影響葉片的完整性,在製作過程中,茶裡的雜質排除受阻,影響成茶品級。
4,製作工藝,是傳統制作工藝還是機械製作,目前,大部分釆用傳統工藝配合機械操作。
5,茶樹齡,剛種植幾年的茶,與幾十年,幾百年的老茶樹的內質不同,價格也不同。
-
9 # 老范家信陽毛尖種植
大家好,我是信陽毛尖茶農老範,首先我們來說說茶葉成本構成:茶葉的成本包括前期的茶園管理費用;採茶工的工資和生活費用;炒茶裝置損耗、炒茶師傅工資等。這僅僅是茶區源頭上的費用。如果是茶葉店,還要加上採購費用和店鋪運營費用包括員工工資等。
我們平時買茶葉的價格,商家或者是茶農,會在這些費用的基礎上加一些利潤。當然這些利潤可高可低,根據你的銷售環境來決定的,形成最終的銷售價格。
多少錢一斤算是好茶呢!這個好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種是好喝質量好的;一種是好看成本貴,等級高的。
什麼樣的茶才是好茶呢?當你喝了第一口,還有繼續喝下去的慾望,並且能給你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這種茶就是好茶,她不一定是高階,也不一定是很貴。一種好茶的質量,除了他的鮮葉本身質量好以外,包括好的產地,還需要炒茶師傅有很好的製作技術。好的原材料,加好的工藝才能生產出一杯好茶。
貴的茶不一定是好茶。但也不是說貴的茶就一定是一般般的茶,有一種質量好,成本高點兒茶貴一點很正常,如果是一般般的茶靠商家炒作出來的高價,這種貴就不一定是好茶。
從我們這些線上賣茶的經驗來看,300到500塊錢一斤的茶,是最受消費者青睞的茶。
-
10 # 做茶葉的吳名山
春茶的價格並非有個統一的標準
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決定著春茶價格
①產地: 一般情況下產區茶葉種植面積越大,價格相對便宜(個別名茶核心產區除外如:梅家塢龍井,峨眉山竹葉青等)
②時間:因中國南北跨度大,基本遵循自南往北的春茶上市時間,假如你在山東日照當地綠茶上市時購買,這時廣西春茶已進入尾期,如不謹慎就機率花了頭春茶的價格買了春尾茶。
④人工: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關,發達一點的地方原料銷售價格略貴,相反則便宜些
⑤原料:這個放在最後就是因為這個標準全國都是統一的,單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芽越飽滿價Grand SantaFe高
綜上,您如果是選購春茶,如非指定產區購買,選購時候看泡開後的茶底便能分曉,(市場零售價僅供參考)
一、頭春茶,泡開後芽頭根部帶包殼(約佔芽頭1/5,顏色略深),這就是頭春茶,包殼是冬天氣溫低,茶樹為保護芽頭生長出來獨有的,市場參考價1000+
二、早春茶,泡開後芽頭小且飽滿緊實,略帶小一至兩片小嫩葉,市場參考價800+
三、春茶,泡開後芽頭實心,略帶一葉。市場參考價600+
四、明前茶,泡開後芽葉明顯為春中期,市場參考價300+,泡開後略有芽頭,為春尾期,市場參考價150+
-
11 # 我就是個賣茶葉的
多少錢一斤的茶才是好茶,這個沒有標準答案,一千個哈姆雷特。
構成茶葉價格的主要因素是青葉成本、加工成本和品牌溢價。每個環節的成本相差巨大,不能一概而論,有機會多到茶商或茶市蹭茶才是快速學習的唯一方法
-
12 # 古香閣1819
好茶的價格每年都不一樣,具體看當地的情況,一般春茶好點怎麼也得800/900百,1000左右,再好的就1000多了
-
13 # 認真的雪628073
這個問題要看你去哪裡買了。像我家是種植碧螺春的,像明前的一級碧螺春我們茶農賣出去的價格大概在一千塊錢一斤,各家相差都不會很大。但是像一般的茶葉店或是一些經銷商,他們賣出去的價格大概都要在一千六以上,二級碧螺春他們都要賣一千塊錢左右。所以你說多少錢一斤是好茶,這個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
至於茶葉價格構成,像我家種植的碧螺春,百分之九十都是人工成本。我今天和我爸媽三個人去採的,從早上五點出發到下午兩點回來,中間幾乎不休息,一直在採。回來後我們三個人再加上我老婆,我奶奶一起開始挑揀茶葉,到大概四點鐘左右我和我爸開始炒茶,其他人繼續挑揀,等到我們炒完最後一鍋茶葉,已經晚上七點了,這基本就是茶葉的全部成本。
-
14 # 茶茶小世界
茶並不是貴的最好,而是適合自己的最好。
你比如說西湖龍井,它本身就一直是從古至今的流量名氣“大品牌”了,知名的產茶地更可謂是“明前茶,貴如金。”有些人說是炒出來的價格。但是物以稀為貴,你不買,知道的人也搶著買。那是不是就是說,真是越貴越好?那不見得。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有些地方的春茶不那麼出名,但是品質也沒得說,由於曝光量和知名度不夠,自然也沒那麼貴,以口感說話。所以,春茶的價格就像寶石。茶商賦予它一個價格,你認為物有所值,就買。
-
15 # 閒逛之迷瞪僧
多少錢一斤算好茶,這個不好說。茶的價格構成應該是這個樣子的:6倍的三天前的鮮葉價錢,加上炒茶師的工錢,加上理茶選茶工錢,加上製作的錢。再加上某些應該就是茶的批發價錢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綠茶來講,清明前的茶就是綠茶的精華。茶的價格除了以上這些,有時候你得加上品牌的溢價才能說是茶葉的價格。
-
16 # 茶文化境界緣
多少錢一斤的春茶才算是好茶?這個還真不好說。要看地域,品種,知名度等。好茶這個概念在每個人心中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100元每斤的高山大葉茶,口感香濃,耐泡,喜歡喝的人可以認為是好茶,而七八百元的單芽茶他未必喜歡喝。適合自己口感的茶葉就是好茶,不要純粹看價格,茶葉最重要就是不能打農藥,農殘高影響健康,因為茶葉是天天喝的。茶葉的主要成本是鮮葉的價格和做茶的人工費。以我這裡為例:茶廠單芽茶鮮葉收150元每斤,4斤鮮葉製成1斤幹茶,鮮葉成本600元,手工製茶人工費80元每斤,幹茶成本約700元。大葉片鮮葉收15元每斤,約4斤半鮮做1斤幹茶,做工約10元每斤幹茶,幹茶成本約80元。我這裡海拔高,茶葉口感好,我們當地的茶葉公司去評獎,評綠色有機食品都是到我這個村莊定做的,因此我們的茶葉價格也偏高。
-
17 # 海—龍王
一般情況下,茶場出來的明前茶!不會低於300!至於零售各有千秋。。。。茶農出來的就相對於低一些!!!還有也就是品牌溢價有時候佔的比例比較大
回覆列表
感恩提問者,普文是原產地茶山經營者,對您的問題做個人解答,春茶上市,多少錢一斤的茶才是好茶呢?茶的價格是如何構成的?其實怎麼樣算好茶呢需要有幾個前提,一切茶品要以生態為第一的原則,購買渠道是決定價格品質都關鍵因素。
春茶上市多少錢一斤為好茶?我們首先來分析幾個構成好茶價格體系的關節點。
1.生態為第一的原則,地域性的市場規律。
2.茶品的採摘與製作的人工成本。
3.銷售渠道的不同,茶品流通的價值以金錢衡量的價值不同,不同渠道,同一原料茶品,價格不同。
茶的價格是如何構成的呢?普文分析以下原因,以個人經營這些的經驗總結之談供大家參考。
1.茶樹的維護成本(人工等)
2.茶青的採摘成本(人工、運輸等)
3.茶葉的製作成本(人工、場地、損耗等)
4.茶葉的包裝成本(包裝、人工、時間等)
5.茶葉的流通成本(這個成本比較大、渠道相關轉手率等,到消費者手上的附加成本。)
茶葉的成本中最重的是流通的附加成本,附加成本的高低決定什麼樣的價格來到品茶的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