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丘比
-
2 # 使用者109016488870
SBD載彈量大,但是飛得慢啊!99艦爆裝的少,於是飛的快。這是一個有利有弊的問題。拿產量最高的SBD-5來說,它裝備的旋風發動機馬力強大,但是因為機身太重,掛上炸彈更重,比99艦爆多出一噸多,所以速度反而不高,勉強達到400公里的極速,巡航速度更是差,遠遠比不上日軍當家轟炸機99式。
自始至終,速度慢是SBD的最大詬病,但是它擁有的巨大威力卻是海軍非常看重的。美軍自己也形容它:Slow But Deadly,緩慢但是致命,一架SBD標準裝載是一枚千磅炸彈,外加兩枚一百磅炸彈,掛載質量幾乎是日軍99式的兩倍。
而且無畏式的結構能夠安裝沉重的裝甲,並且能承載大炸彈。反觀追求輕便靈活,和超長航程的日軍艦爆,身板太小太柔弱,也就扛不動太重的炸彈了。
-
3 # 每日曆史百科
日本在二戰中生產了65000架左右的飛機,但損失也同樣巨大,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每個月損失大概500架飛機,到了1944年,變成了每個月2000架。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共損失飛機5萬多架。其中不到40%是戰鬥損失,剩餘的是在訓練或運送過程中損失掉的。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約27000架飛機也一樣,戰鬥損失40%,非戰鬥損失60%,不過美軍的戰鬥損失裡一大半是被地面炮火擊落的。
五六萬架飛機都打不贏的原因也很簡單,日本造了不到3萬架戰鬥機,美國造了9萬多架。小型轟炸機日本1萬架,美國2萬多架。中型轟炸機日本不到8000架,美國造了24000多架。看上去1:3的數量比還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但是重型轟炸機日本幾乎沒有,一共兩種水上飛機不到400架,美國B17、B24、B29合計造了32000多架。有這個數量優勢保證,即使兩線作戰仍然贏得很輕鬆。
除了生產力的原因,補充一些軍制。
日本沒有空軍,只有陸軍和海軍。他們有各自的航空部隊。而當時南洋是由海軍負責守衛的,在海軍航空隊被打殘的時候,陸軍手上還有大批的航空部隊,但是因為兩軍扯皮,所以陸軍航空部隊在一開始沒有派去。
陸航與艦航基本可以算得上是兩個國家的航空部隊,它們的生產體系、人員訓練體系完全不同。就飛機而言,各自的機型不一樣、零件不一樣、工廠不一樣甚至連研發也是分開的。而飛行員來說,艦航要優於陸航,因為陸航飛行員只會用地形導航所以經常迷路,而艦航會看六分儀判斷方位。但是艦航飛行員死得比較快,當時甚至有去了拉包活不過十天的說法。而到了戰中,陸航也掉去了南洋,但是它們基本只能打島嶼防禦戰和轟炸地面目標,因為海面沒有參照物所以比較殘念而且他們的訓練沒有轟炸移動目標的專案。而且因為雙方處體系和戰爭情況,導致在南洋陸航有飛機海航有可以用的飛行員,但是海航的飛行員也無法駕駛陸航的飛機,因為操縱方法也不一樣。
然後是陸海軍扯皮問題,問題嚴重到海軍有陸戰隊,路軍也有海戰隊。甚至聯合艦隊團滅以後,陸軍還有海戰隊(有27萬人),海戰隊裡除了「武裝登陸艦」還有「兩棲登陸艦」,可以給登陸部隊提供艦炮和航空隊部的支援。而且陸軍一直比海軍有實力,他們控制著所有的鋼材資源。日本分配軍需不是按今年生產了多少,再來勻一勻。因為兩邊生產體系不同,所以只能今年有兩萬噸鋼材,陸軍海軍分好,再自己送到各自的廠子生產。而除了最後兩年對半分,陸軍都是大頭。因為地方基本是陸軍打下的,鋼材也控制在陸軍手裡,海軍想要額外多拿一些要看陸軍臉色。就這種情況日本海軍就是想製造重型轟炸機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最後是指揮原則問題。日本海軍是英制,講究見敵必戰。但是這種話只有當年的大英帝國才能講,因為有錢有船有人。在日本海軍這裡就是自己作死,日本本來生產力就比不上美國,而海航又得打個折扣。南洋諸島的航空隊是五航艦和六航艦,後來又加上三航四航(因為三航四航的航母被擊沉了,而五航六航本來就沒航母),本來就是殘兵弱於美軍,而美軍平常就是日常轟炸,但是海航是見敵必戰啊,沒有時間也沒能力來積累重型轟炸機。
-
4 # DDG的老船塢
這個問題其實真的不太好回答,99艦爆只能掛25番炸彈(D3A2是25番+2×6番)而SBD卻能掛1000磅+2×100磅,如果仔細考究一下兩者的基本引數就會發現這是個挺費解的問題。
其實從各項基礎效能來說,SBD和D3A之間,差距並不大,兩者原型機都是用850馬力左右的發動機(D3A早期是780馬力,但是很快換掉了),早期量產型(D3A1和SBD1-SBD4基本都是1000馬力級別的發動機),後期量產型D3A2和SBD5都是1200馬力級別,只有SBD6是1350級別的,差距並不大,而兩者極速D3A各型在209-232節,而SBD各型在212-229節,基本也沒差距,而且D3A空重更輕,翼展和翼面積更大,翼載更低,而且99艦爆的航程也不比SBD更遠(甚至還要低一點),99艦爆唯一比較明顯的優勢是巡航速度(經濟航速),160節對130節上下,然而經濟航速這玩意,更多是結果不是源頭……說實話……怎麼看99艦爆都應該有掛50番炸彈的潛力……實際上更早的SB2U用800馬力級別的發動機都扛著1000磅炸彈到處跑,雖然航程略微寒酸了點……
掛彈的SBD,可以看到小部分埋入機身的炸彈和翻轉投彈掛架
99艦爆,可以看到依稀看到機身下的翻轉式投彈架
說實話,既然發動機功率,翼面積,航速,航程都看不出多大問題,那麼能猜的就只有結構,尤其是掛架結構了,SBD和99艦爆都是純血俯衝轟炸機,為了防止大角度俯衝時炸彈打到自家螺旋槳,都採用了翻轉式掛架,投彈時可以把炸彈翻轉到螺旋槳旋轉面之外投彈,這個掛架是固定安裝在飛機上,如果要更換需要對機身做較大的修改,由此大概可以推斷日本海軍在99艦爆設計之初只要求掛載25番炸彈,所以99艦爆的掛載系統也是按25番炸彈設計的(實際上D4Y彗星艦爆最初設計要求也是掛載25番炸彈,設計過程中才修訂為50番炸彈),至於為什麼不能掛50番炸彈則可以產生兩個猜測,一個可能性是99艦爆的掛架較低(SBD掛彈是半埋式的,機身下方掛彈部位有一個淺槽,炸彈半埋在機體內,99艦爆炸彈則是完全懸掛在機身下方,那麼一個猜測是99艦爆在設計時只考慮掛載25番炸彈,而50番炸彈尺寸太大,掛載後無法與地面保持安全距離,另一個猜測,是設計時翻轉式掛架的承重或尺寸只考慮了25番炸彈,50番炸彈重量或者尺寸超出了99艦爆掛架的承受範圍,不論是哪個猜測,要掛載50番炸彈都涉及到機體設計的修改(翻轉掛架是固定在機體結構上的),而開戰前日本海軍可能是認為彗星馬上就能量產服役,所以對於改進99艦爆可能並不在意,只是沒想到液冷彗星因為發動機可靠性問題長期難產,原本打算停產的99艦爆不得不繼續生產和服役相當長時間……
按照計劃掛載50番炸彈的D4Y1彗星將在開戰後開始替換D3A99艦爆,然而發動機可靠性不過關導致液冷彗星長期難產,不得不長期依靠99艦爆繼續打天下
-
5 # 崎峻戰史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九九艦爆是二戰初期最具代表性的艦載俯衝轟炸機,而在世界範圍內與之相當的機型僅有美國海軍在1940年列裝的道格拉斯SBD“無畏者”式俯衝轟炸機,兩者的研發、裝備時間相近,是太平洋戰場上的主要對手,所以兩者很有對比性。
從尺度上說,九九艦爆在翼展、全長、翼面面積上都要略大於SBD,但重量較輕,以SBD初期量產的SBD-3為例,自重2878公斤,比九九艦爆11型多出近500公斤。SBD-3安裝一臺萊特R-1820-52型空冷發動機,輸出功率1000馬力,在動力方面與九九艦爆11型相當,由於採用收放式起落架,最大速度略高,達402公里/小時,實用升限8200米,武裝狀態下的續航距離超過2100公里,均勝過九九艦爆,尤其在航程方面本是日本海軍飛機一直佔有優勢的專案,這讓人頗有些意外。SBD採用多孔式減速襟翼,俯衝速度為250節,也優於九九艦爆11型的265節,唯有在爬升率方面以3000米/8.2分的成績略遜於九九艦爆。經過改良後的九九艦爆22型在最高速度上勝過了後期量產的SBD-5型(410公里/小時),重新獲得了速度優勢,並且保持了相當的爬升能力,但其他各方面仍存在差距,SBD-5安裝了1200馬力的萊特R-1820-60型引擎,航程達到1795公里。SBD的標準武器配置是機腹掛載454公斤炸彈1枚加翼下45公斤炸彈2枚,射擊武器包括2挺12.7毫米機首固定機槍和1座雙聯裝7.62毫米後部活動機槍,無論攻擊威力還是自衛火力均勝過九九艦爆,更為重要的是SBD延續了美國軍機設計重視生存能力的特點,配備了自封油箱和防彈裝甲,在防禦能力上完爆九九艦爆。就作戰效能而言,九九艦爆略遜於SBD,但差距並不大,基本上仍處在一個水準上,但考慮到SBD在防禦上的優勢,在實戰環境中顯然比九九艦爆更易於存活。
關於九九艦爆的載彈量問題,筆者以為主要源於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日本海軍在設計之初就為九九艦爆的載彈量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以攜帶一枚250公斤炸彈為標準,後續的研發工作也都是圍繞這一載彈量指標進行的,日本海軍賦予九九艦爆的主要任務是破壞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摧毀其飛機起降能力,從而癱瘓其航空作戰能力,而當時在世界範圍內,航空母艦還普遍採用木製飛行甲板,裝甲飛行甲板尚不普遍,所以日本海軍認為250公斤炸彈的威力已經足夠了。
其次,日本愛知公司在機體結構設計上的水準相比美國同行尚有差距。需要指出的是,愛知公司雖然號稱日本海軍艦爆專業戶,其實是設計水上飛機起家的,而之前設計的九四式艦爆、九六式艦爆都是鋼骨布蒙皮雙翼機,九九艦爆是愛知設計的第一種全金屬結構單翼機,為此愛知技術團隊還特意派人去德國亨克爾公司取經。同時,日本海軍要求九九艦爆要儘量減輕重量,並具備一定的機動能力,而俯衝轟炸又要求機身結構堅固,能夠承受俯衝和拉昇的巨大應力,所以,設計團隊只能在機體重量、結構強度、機動性和載彈量等幾個方面進行權衡取捨。相比之下,美國航空界在相關技術的發展上更加成熟,能夠在確保大載彈量的情況下保證機身結構強度和俯衝效能的要求。透過對比可以注意到,九九艦爆在尺度、翼面面積均大於SBD的情況下,重量卻更輕,由此可見兩者的機身強度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另外,有資料表明,九九艦爆的機腹掛架可以攜帶500公斤炸彈,但僅限於單人駕駛狀態,而且對飛行效能影響較大,所以在實戰中並不常用。
-
6 # 北風1999東風
日本在二戰中生產了65000架左右的飛機,但損失也同樣巨大,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每個月損失大概500架飛機,到了1944年,變成了每個月2000架。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共損失飛機5萬多架。其中不到40%是戰鬥損失,剩餘的是在訓練或運送過程中損失掉的。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約27000架飛機也一樣,戰鬥損失40%,非戰鬥損失60%,不過美軍的戰鬥損失裡一大半是被地面炮火擊落的。
五六萬架飛機都打不贏的原因也很簡單,日本造了不到3萬架戰鬥機,美國造了9萬多架。小型轟炸機日本1萬架,美國2萬多架。中型轟炸機日本不到8000架,美國造了24000多架。看上去1:3的數量比還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但是重型轟炸機日本幾乎沒有,一共兩種水上飛機不到400架,美國B17、B24、B29合計造了32000多架。有這個數量優勢保證,即使兩線作戰仍然贏得很輕鬆。
除了生產力的原因,補充一些軍制。
日本沒有空軍,只有陸軍和海軍。他們有各自的航空部隊。而當時南洋是由海軍負責守衛的,在海軍航空隊被打殘的時候,陸軍手上還有大批的航空部隊,但是因為兩軍扯皮,所以陸軍航空部隊在一開始沒有派去。
陸航與艦航基本可以算得上是兩個國家的航空部隊,它們的生產體系、人員訓練體系完全不同。就飛機而言,各自的機型不一樣、零件不一樣、工廠不一樣甚至連研發也是分開的。而飛行員來說,艦航要優於陸航,因為陸航飛行員只會用地形導航所以經常迷路,而艦航會看六分儀判斷方位。但是艦航飛行員死得比較快,當時甚至有去了拉包活不過十天的說法。而到了戰中,陸航也掉去了南洋,但是它們基本只能打島嶼防禦戰和轟炸地面目標,因為海面沒有參照物所以比較殘念而且他們的訓練沒有轟炸移動目標的專案。而且因為雙方處體系和戰爭情況,導致在南洋陸航有飛機海航有可以用的飛行員,但是海航的飛行員也無法駕駛陸航的飛機,因為操縱方法也不一樣。
然後是陸海軍扯皮問題,問題嚴重到海軍有陸戰隊,路軍也有海戰隊。甚至聯合艦隊團滅以後,陸軍還有海戰隊(有27萬人),海戰隊裡除了「武裝登陸艦」還有「兩棲登陸艦」,可以給登陸部隊提供艦炮和航空隊部的支援。而且陸軍一直比海軍有實力,他們控制著所有的鋼材資源。日本分配軍需不是按今年生產了多少,再來勻一勻。因為兩邊生產體系不同,所以只能今年有兩萬噸鋼材,陸軍海軍分好,再自己送到各自的廠子生產。而除了最後兩年對半分,陸軍都是大頭。因為地方基本是陸軍打下的,鋼材也控制在陸軍手裡,海軍想要額外多拿一些要看陸軍臉色。就這種情況日本海軍就是想製造重型轟炸機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最後是指揮原則問題。日本海軍是英制,講究見敵必戰。但是這種話只有當年的大英帝國才能講,因為有錢有船有人。在日本海軍這裡就是自己作死,日本本來生產力就比不上美國,而海航又得打個折扣。南洋諸島的航空隊是五航艦和六航艦,後來又加上三航四航(因為三航四航的航母被擊沉了,而五航六航本來就沒航母),本來就是殘兵弱於美軍,而美軍平常就是日常轟炸,但是海航是見敵必戰啊,沒有時間也沒能力來積累重型轟炸機。
回覆列表
首先看一組資料就這個工業底子高下立判!當時日本現代化軍工沒多久很多體質還都是學習西方列強的。工業底蘊跟美國比就像小學生跟大學生比一樣。如果沒有德國在工業上對日本的支援日本會更慘!
我們都知道日本坦克被美國人稱為迷你坦克,可見一斑,所以美國轟炸機比日本厲害再正常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