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S學習社
-
2 # 平方反比定律
物極必反,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事實上,感光元件越大越好。
相機的核心部分,相當於眼睛的視網膜—感光元件。感光元件主要有兩種:CCD(電荷耦合)、CMOS(互補金氧半導體)。大多數手機中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基本上都是CMOS的。感光元件又叫影象感測器。
影響因素最大的首先是感光元件的尺寸大小及其品質,一般情況下,尺寸越大畫質越好,即全畫幅>APS-C畫幅>4/3畫幅>一英寸畫幅>手機殘幅。手機目前使用的最大感光元件為索尼IMX378,1/2.3英寸,Google pixel、htc 10小米5s均採用了這一晶片,在國外測評中,pixel手機拍照排名第一。尺寸相同的感光元件的材質,構造也有差異。比如現在智慧手機上的感光元件採用了背照式或積層式設計。
其次是鏡頭,相當於眼角膜。比如色彩還原度,光圈大小,中心和邊緣解析度高低,畸變、色散、像場平整度、是否防抖等。
再次是影像處理器(相當於視神經)的質量。
那麼畫素有什麼用?畫素數量代表瞭解析力。高畫素的照片有利於放大觀看。但是畫素越高,單個畫素點接受的光線就越少,噪點就會增高,影響畫質。假設有兩塊感光元件,尺寸、構造一模一樣,白天拍照、放大觀看,畫素高的清晰;夜間拍照,畫素低的畫質更好。所以對於每一塊感光元件,畫素的多少有一個合適的值,太多不好,太少也不合適。而且畫素越高,照片佔用空間就越大,所以高畫素不見得是件好事,就目前來看,1200萬—1600萬畫素最合適。
買手機怎麼看攝像頭的好壞呢?這裡提供一個方法:首先看感測器尺寸,然後看鏡頭是否有光學防抖,再次是否雙攝像頭,至於畫素,1200萬足夠了,太高了反而不好。
求贊(. ❛ ᴗ ❛.)
———————分割線———————
“這個手機畫素怎麼怎麼樣”,這如句話等價於指著一張海報說”這幅照片的釐米怎麼怎麼樣”,畫素僅僅是數碼照片尺寸大小的一個單位,因為在電腦顯示屏上照片的大小是無法用釐米等單位來表示的,只能用畫素(px)表示,因為顯示屏都是由一個個畫素點組成的,而數碼照片也是由一個個畫素點拼起來的,照片的長度乘以寬度就是該照片的畫素總數,畫素只決定照片的尺寸大小,就好比釐米只決定海報的尺寸大小,還tm需要解釋多少遍怎麼還這麼多小白不開竅呢,還在那為哪個手機畫素好爭的面紅耳赤的,秀下限呢?此外,目前只要懂攝影的人普遍公認的一個定理就是,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相機的有效畫素越高,成像效果越差,注意前提是其它條件一樣,包括感光元件的尺寸。大家只要記住,不管是手機還是相機,感光元件上的畫素密度越大,畫質越爛,指甲蓋那麼點面積的感光元件上面卻密密麻麻的有800萬甚至上千萬畫素,拍的效果能好嗎?但是相機火柴盒那麼大的感光元件,上面卻只有一兩千萬個畫素誤區一:畫素的選擇,是不是越高越好?很多人都對畫素要求很高,認為畫素越高越好,越高拍的越清晰,其實這是錯誤的,現在很多手機廠商已經沒有什麼新玩意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了,於是“超高畫素,媲美相機”等各種噱頭就冒出來了我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吧,windows7系統自帶的很多高畫質桌布也是相機拍出來的,畫質非常好,非常清晰,但是這張照片有多少畫素呢?很簡單,右鍵檢視這張照片,用它的長度乘以寬度(畫素為單位),得到的就是這張照片的畫素,如果是1366*768解析度的螢幕,那這張照片目前的畫素就大概是100萬個也就是說100萬畫素足以拼出一張非常清晰的照片了,照片是否清晰,可以說和畫素一點關係都沒有,畫素只是組成照片的一個單位,它只決定一張照片的尺寸大小,所以理論上來說,如果你拍的照片只在電腦上瀏覽一下,兩三百萬綽綽有餘了(有的人電腦螢幕解析度大)說到這,肯定又會有人要問了,既然畫素和畫質沒關係,那為什麼幾年前那些100多萬畫素的手機的和現在800萬畫素的手機拍的照片相差那麼大?這不是因為畫素數量的差距造成的,而是感光元件的質量、鏡頭、影象處理演算法等等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你想想,你就算一億畫素,在電腦或手機上瀏覽時,螢幕也就100萬多個畫素點供你照片顯示,你還想放大到100%看細節?你受得了那密密麻麻的噪點嗎?也就是說,畫素再高,也是浪費,沒有任何用處畫素太高在光線較暗的環境拍攝時反而會壞事,因為單位面積內畫素越高密度就越大,控噪能力也就越差,加上手機的感光元件本來就小的可憐,所以目前的高畫素手機拍的夜景,那些多餘的畫素記錄的只是那影響畫質的噪點罷了目前很多專業級別的高階全畫幅單反相機,有效畫素也只不過2000萬左右,佳能的1D系列有幾款新機型為了畫質更好甚至降低畫素誤區二:照片拍的越亮越好?光圈越大越好?前段時間看過一個帖子,是iphone5和諾基亞920夜景拍攝的對比,iphone5拍的漆黑一片,諾基亞920拍的非常明亮,但是這就證明920比iphone5強嗎?如果當時的環境,拿一臺1DX用全自動檔拍一張照片,絕對和iphone5拍出來的一樣漆黑一片,這是曝光控制問題,和相機的質量沒有任何關係,920之所以能拍那麼亮,是因為它可以手機曝光,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曝光量很簡單的例子,晚上在房間內把燈關掉,正常情況下任何相機手機拍的都是漆黑一片,但是我如果開大光圈,曝光1分鐘,可以把房間拍的比白天還亮,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試,只要支援手動曝光的相機或手機都可以做到現在光圈大小也被很多手機廠商當做噱頭來吆喝了,什麼2.0大光圈啦之類的,很多人以為光小,只會影響畫面的景深和進光量景深就是畫面清晰的範圍,比如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主體清晰背景模糊的照片,這就是小景深的效果,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即背景虛化的越強另外,快門,iso感光度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大,光進來的越多,照片也就越明亮那到底是大光圈好還是小光圈好呢?一般來說日常拍攝都要使用中等大笑的光圈,即不大不小,因為一般鏡頭光圈開太大畫質都很肉,稍微收一點就很銳了,光圈開太大景深太小,稍微不注意就跑焦了(即焦點不在主體上了),收小光圈景深就大了,稍微動一下也不會造成脫焦,但是光圈太小進來的光又太少,這樣就不得不縮短快門速度,快門太慢了手持容易抖動造成畫面模糊,所以不大不小正好,但是如果有三腳架或其他物體固定,我們可以把光圈縮到很小,這樣景深就非常大了,不管是近處還是遠處的物體都是清晰的,所以一般拍風景都用小光圈相機的光圈是可以調大調小的,但是手機不一樣,是固定無法調節的,2.0就永遠只能2.02.0在135相機裡已經算是超大光圈了,比如我用85mm焦距的鏡頭調到光圈2.0去拍一個2米外的人,我把焦點對在他鼻子上,他的眼睛都是模糊的,但是手機不一樣,因為感光元件太小了(這個後面再講)那手機追求這麼大的光圈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拍攝小景深(背景虛化)的照片?顯然不可能,唯一的優點就是拍夜景有點用了,光圈大進光量就大,這樣iso就可以放低一點了,對畫質也有點幫助,但是我想說的是,沒幾個人專門拿手機去拍夜景吧?
-
3 # 視覺黔東南
沒有一點關係。
畫素高,只是拍的照片尺寸大。
照片清晰與否,與鏡頭素質有關,與感測器大小有關。
你用手機2000萬畫素,或者哪怕4000萬畫素,拍出來的照片,還沒有單反500萬的照片清晰。
-
4 # Interesting60602608
我認為,畫素固然重要,但是還有個關鍵性的問題,演算法最佳化,這就是為什麼千元機的1300萬不如iPhone 的800萬,就是後期演算法最佳化問題,但是演算法再好,也不可能把300萬畫素拍的照片最佳化的跟1300萬的一樣,所以畫素大小和演算法的最佳化都是必不可少的
-
5 # 村頭張大娘
先表明觀點,手機拍照和畫素有關,但是不是絕對的。甚至可以說關係不大
眾所周知,關乎到手機拍照質量的除了畫素還有手機相機採用的演算法,以及相機模組,感光元器件等軟體和硬體上的各種搭配。
之前某些國產手機在釋出時一直宣傳自己畫素是幾千萬,互相追趕。但是也有使用者問為什麼iPhone一直是800萬畫素,但是拍出來的照片卻很好,吊打那些動輒上千萬畫素的手機呢?
原因之一就是IOS系統的演算法問題,其二就是iPhone採用的相機模組,感光元器件都是最優秀的。但是很多使用者說,iPhone確實貴,並且不太習慣iOS系統,那麼假如您說的是預算一千五左右,那也可以考慮入手小米5s吧。
為什麼這樣說?手機中感光元器件的面積關乎到進光量,從而關於到相機的成像。說直白點就是手機中相機用的感光元器件越大,拍照就越好。當然,其中還有相機演算法等其他因素。小米5s採用的是IMX378感光元器件,這在市面上的手機中已經是很大的了。當然成本也更高。
同時,小米5s是除了小米5以外,綜合配置最均衡的一款手機。拍照,效能,以及MIUI的功能體驗都是非常均衡,強悍的手機。
綜合來看,可以直接入手。況且現在官方有貨,可以買深灰色的。你懂得
-
6 # sheeo99
我的老單反只有800萬畫素和sony最好的387比較,手機小螢幕看不出區別,在60寸電視觀看,那簡直是天壤之別。
如果列印6寸照片,手機更是慘不忍睹。
因此畫素只是讓你可以拍出更大的照片,和清晰度無關。更大的感光元件,更好的鏡頭才是決定清晰度的。
目前手機鏡頭走向極大的誤區,實際上如果不是廣告公司出大畫幅宣傳畫,手機400萬畫素都綽綽有餘。反正手機電視電腦列印6寸照片用不到400萬畫素。
-
7 # 手機使用者6668054750
嚴格地說二者之間既有聯絡,又有區別。綜合衡量一張照片的好壞,有色彩的豐富程度,涉及演算法和感光元件的質量;有畫質的精細程度即解析力,反映為對照片放大後的清晰程度,即同視角對應感光元件畫素的多少?
在相同拍攝位置不變的前提下,當感光元件畫素一定時,要想提高照片的解析力,可透過調節鏡頭的放大倍數來提高,或者直接選用畫素高的感光元件來實現。
-
8 # 超能網
手機的拍照能力不僅跟畫素有關係,跟感測器、光圈、ISP晶片和軟體演算法有關係,而且缺一不可。
單單畫素高,只能表示我們拍出來的照片具有更大的尺寸, 跟其他攝像頭畫素較低的手機比起來,前者拍攝同一個畫面時能拍到更多的細節,也就是說其清晰度和畫面細節會更豐富。但是,不能就這麼說攝畫素越高拍出來的照片效果就越好,因為還有其他因素決定著它的照片效果。
感測器手機攝像頭的感測器尺寸決定著其感光效能的好壞,尺寸越大,手機攝像頭拍出來的照片信噪比越低,成像效果也會越好。
因為感測器中的感光元件跟畫素是一一對應的關係,所以在同個尺寸的感測器中,畫素相同,但單個像素面積越大的話,單個感光元件的面積也就越大,感光效能越好,拍出來的照片效果也越好。
光圈在弱光環境下, 手機攝像頭的進光量如果越多,畫面亮度會更高,拍出來的照片效果也就越好,而決定這個進光量有多少的就是光圈。
軟體演算法手機攝像頭在拍攝時需要軟體演算法來調教,讓其拍出的照片能達到某種手機廠商想達到的效果。以iPhone為例,iPhone 4S之前的機型,拍出來的照片色彩明顯偏暖色,而之後的機型並不會有這樣的情況,這是因為蘋果一直在改進攝像頭的軟體演算法導致的。
此外,我們要透過手機上的各種拍照模式來拍攝不同場景下的景色,也需要軟體演算法來實現。 但,因為各個手機廠商對軟體演算法的最佳化有著各自的實力和風格,優化出來的影象效果也會有所差異。
回覆列表
畫素和清晰度有關係,但是不是畫素越高,清晰度就越高。
很多人都有這個誤區,買手機的時候認為畫素越高,拍照越清晰,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也是為什麼一些比較低端的山寨手機1300萬畫素遠不如iphone800萬畫素的原因。
記住:畫素≠清晰度
先來了解下手機攝像頭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手機攝像頭的構成。需要注意的是,手機攝像頭的構成元件和工作原理與傳統數碼相機無異,只是體積縮小了而已,所以“手機的數碼相機”的稱謂才是完整、正規的。
再來了解下什麼叫做畫素畫素是我們最熟悉的相機引數,畫素指的是相機感測器上的最小感光單位,而我們通常所說的“XXX萬畫素”實際是指相機的解析度,其數值大小主要由相機感測器中的畫素點(即最小感光單位)數量決定,例如800萬畫素就意味著感測器中有800萬個畫素點。
畫素決定照片質量嗎?人們通常會以為相機畫素越高,拍的照片就越清晰,實際上這是很片面的。相機的畫素唯一能決定的是其所拍圖片的解析度,而圖片的解析度越高,只代表了圖片的尺寸越大,並不能說明圖片越清晰。
刨除其它因素,1300萬畫素攝像頭和800萬畫素攝像頭所拍的圖片,在電腦螢幕上呈現的只是尺寸不同,而清晰度幾乎是沒有區別的。
不同的是,手機上檢視圖片時,螢幕一般會將兩張圖片縮放至同一尺寸,此時1300萬畫素攝像頭所拍圖片會擁有更高的畫素密度(每英寸螢幕所擁有的畫素數),理論上來講,清晰度更高、畫面細節更豐富。
但是當前主流的手機螢幕為1080p級別(1920×1080畫素),無論是1300萬畫素相機所得的4208×3120畫素照片,還是800萬畫素攝像頭的3200×2400畫素照片,都超出了1080p屏的解讀範圍,最終都會以1920×1080畫素顯示,所以肉眼所看到的清晰度也是沒有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