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遠傲粵領鮮雞

    這是我去年頭腦一發熱轉行進入養雞行業就遇到的類似問題,不同的是,我養的是肉雞(65天必須出欄),這個問題裡養的是土雞。對於這個問題,結合我當時的經驗,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1、面對訂單遭毀,其實沒必要這麼急

    首先,看看市場行情怎麼樣。訂單遭毀,不免有點著急,這點可以理解;但愁的一夜白了頭還是大可不必。如果行情還可以,也可以賣給其他雞販,訂單雞和其他雞販的價差也不會太大。

    其次,如果短期內價格很不好,經濟上可以支撐的話,可以再養一段時間,真正養土雞的人都知道,土雞是越老越值錢,所以,這時候可以靜觀其變。如果經濟上支撐不了的話,長期來看價格又可期待,可以適當折價出售一部分,比如說一千或兩千,這一千或兩千雖然虧損了一點,但是把剩下的雞透過增加飼養時間從而賣出高價賺回來是完全可能的。

    再次,發現未來行情沒保障,那麼就應該果斷出手,認栽了,然後趕緊抓下一批雞苗。畢竟成雞價格低迷的時候,雞苗的價格也是最低的(這就是市場規律),雖然這批虧損了,但是透過下批又可能會賺回來。我就是這麼處理的,一批雞下來虧損20萬,但是在低價行情的時候又抓了10000多苗回來,估計這批雞可以趕上好行情,一批雞就可以賺回來一大半。

    至於是否拿起法律武器維權,這就看老闆個人了,如果有合同保障能夠挽回一點損失固然好,如果沒有合同,那隻能是吃力不討好,我個人的意見是沒必要。

    2、痛定思痛,要找到可持續盈利的經驗教訓

    (1)訂單養殖必須要簽訂合同,並收取必要的保證金。合同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不可或缺;同時,為確保合同的有效履行,可以向下遊商家收取10-30%的保證金,這對於小品種雞的養殖尤為重要。

    (2)多方位建立銷售渠道,不被下游“綁架”。現在養雞人最大的痛點就是銷售不暢,往往被雞販“卡住脖子”,為了變被動為主動,養雞人在平時養雞過程中要多聯絡雞販,大雞販固然好,可以一次性走量幾千到上萬;小老闆也不錯,可以賣價高一點。如果能夠掌握十多二十個收雞佬的資訊,相信幾千萬把雞的銷售一點也沒有問題。

    (3)好雞永遠不愁賣,養好雞才是根本。行情好的時候,靚雞、差雞都好賣,但是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好雞的優勢就完全不一樣了,不僅成本低,同時可以比別人賣得貴一點,這樣還經得住市場行情的考驗。

    (4)開展線上、線下直供渠道是根本。不依賴傳統流通雞販,把雞直接賣給終端消費者或者商超渠道,這是實現養雞恆久無憂的根本途徑,銷售掌握在自己手裡,同時減少了一層中間商,賣價又有保障,這才是解決養雞容易但賺不到錢的根本方法。這就是我目前在做的。

    (5)打造獨特品牌,讓土雞自己賣自己。這是未來養雞最有競爭力的方法,也是可以收穫更高溢價的方法。雞有了品牌,很容易收穫回頭客,雞的銷售自然就不再是難事了。

  • 2 # 獸醫小韜

    肉雞一旦成長夠天數,料肉比很低,多養一天賠一天。新冠疫情的背景下造成土雞滯銷,會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目前最要緊的是找準銷路,我個人建議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找當地政府幫忙,6000只土雞是個不小的數目,目前新冠疫情下國家和政府對養殖戶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可通過當地政府解決銷路。

    2. 新媒體營銷,新冠疫情下大家紛紛足不出戶,手機成為人們日常打發時間的必備工具。新媒體的熱度居高不下,透過新媒體宣傳土雞的優點再加上帶貨可以加快土雞的銷售。

    3. 網際網路營銷,儘管新冠疫情物流受到了影響,但是目前仍有物流在運輸,透過網店可以有效的增加土雞的銷售。

    5. 冷凍或者加工,捨得土雞易儲存,等到疫情過去後再進行銷售。

  • 3 # 農村胡老3

    訂單養殖需要找到靠譜的公司,就目前養殖戶的養殖模式主要有合約肉雞養殖和個人養殖肉雞或土雞這兩種,因為他們都知道養殖土雞風險大,幾乎沒人會和公司簽訂合約養殖土雞,如果有哪個公司需要和養殖戶簽訂大量養殖土雞,那麼基本上都是騙人的。下面,我們來詳細羅列哪些情況下會出現訂單公司毀約。

    以下因素會出現訂單公司毀約及避免方法

    第一,大批次養殖肉雞有可能會遭到訂單公司毀約

    如果公司要求籤訂幾萬肉雞養殖合約,提供雞苗並且前期的雞苗錢需要在肉雞出欄回收前結清,中途不包教授雞病防治方法或者教授方法時前期很熱情越到後期出現怠慢現象,遇到這種情況那就是有可能被騙了。

    避免方法:結合自己實際把養殖數量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內。

    第二,公司要求養殖土雞,且數量很大。

    養過雞的人都知道,個人養殖土雞的風險很大,就更不用說是給公司養殖合約雞了,如果不是知根知底的公司,根本不會有養殖戶會願意與這個公司簽訂養殖合同。大家都知道,土雞養殖一般都要養殖5個月以上才可以出欄,這樣飼養成本增大不說,還會加大養殖過程中雞隻死亡損耗,還因為土雞售價比肉雞高,市場受眾不是很廣,大量養殖很容易供過於求。

    解決方法:可以與可靠的公司進行分批次養殖,每一批飼養數量不超500只,隔月分批次養殖。亦或者直接拒絕公司的要求,只飼養風險較小的肉雞。

    第三,對簽約公司瞭解不夠

    不管是肉雞養殖還是土雞養殖,只要對簽約公司瞭解不夠深入,就有被騙的風險。

    解決方法:對簽約公司進行深入瞭解,檢視該公司相關資質還有法人代表和管理都是哪些人,查詢公司的口碑怎麼樣,多查查與這個公司簽約的養殖戶都有哪些,多向他們瞭解。除此之外,還可以向相關部門查證這家公司有沒有違規或民事糾紛等等。

    總之,搞養殖是要依據市場行情來控制養殖量,就算是再厲害的公司也不可能超越市場行情談養殖數量,一旦市場出現供大於求時,以前看起來很講誠信的簽約公司很多都會跑路,因為這風險它承擔不起。

  • 4 # 程正興

    重點我相信是你們把土雞變成了肉雞吧!做生意誠信要放在第一,賺錢要放在第二,要不然生意最多隻能做一次,你們還是趕緊的降價處理吧,要不然就虧錢了

  • 5 # 廚哥阿謝

    訂單養殖這麼不靠譜的事,首先你得跟訂貨商儘量多收訂些金,不然不要做這不靠譜的事,等訂金到手了才開始養殖,現在就算他跑路了毀約了,就不用那麼愁了。

    現在想想解決的辦法就是透過社交媒體,應該還可以賣去的,祝你好運吧!

  • 6 # 終歸農村

    訂單養殖遭毀約,農戶6000只土雞沒銷路,愁的一夜白了頭,面對這種情況如何避免?

    訂單毀約,6000只土雞沒有著落,這對於養殖戶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也是需要面臨的風險之一。我們這裡不去指責毀約的老闆,而是商討如何處理這6000只土雞,把養殖戶的損失降到最低。

    6000只土雞的成本很高

    土雞養殖在成本投入方面,要比飼料雞高出很多。從雛雞引進到土雞出欄,至少都要6個月的時間。當然,如果是以散養為主,土雞自由覓食,每日只補喂一些粗飼料,養殖的週期會更多,至少都要1年的時間。以養殖週期6個月為例,一隻土雞的養殖成本,包括雞舍建設投入、飼料支出、雞苗購買以及藥品防疫等,至少都需要30元。那麼,6000只土雞,成本是180000元。

    這個計算出來的成本,還是最為保守的估計,真實的投入應該不會低於20萬元。所以,6000只土雞出售不了,養殖戶的損失不下20萬元。難怪愁到一夜白頭,養殖行業不容易,風險也很大啊。還是那句話,“入行需謹慎!”

    土雞銷售問題的解決建議

    6000只土雞,到了出欄時間,如果不及時出售,損失是會與日增長的。就單從飼料方面來說,一隻土雞每天需要補喂1斤粗飼料,比如玉米粒、稻穀等,均價1.2元/斤。那麼,一隻土雞平均每日消耗飼料成本為1.2元,6000只就是7200元。所以,情勢有點兒迫在眉睫。故而,建議如下:

    讓利出售土雞。就是把土雞的價格降低下來。比如從15元/斤,下降到13元/斤。或者論只出售,30元的養殖成本,以50元/只出售,平均每隻還能夠擁有20元的利潤。實在不行,繼續降低,最低每隻售價40元。透過降價能夠對一些收購商形成一定的誘惑力,吸引他們收購。主動出擊,到活禽市場或者當地肉類加工廠尋找機會。堅持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 7 # 福筱航

    有合同嗎?

    如果有

    先彆著急

    剩下的

    只有在法庭上要求

    按合同法執行

    只有起訴一條路!

  • 8 # 小農莊

    沒有過這種痛苦經歷的人,是無法想像那種滋味的,失眠、焦慮、坐立不安、情緒激動,一肚的火,一點就著。

    還清晰的記得2016年,我們農莊的生態放養野香豬,接了一個固定的單子,也就是所謂的定單農業,合同也簽了,對方的實力也很雄厚,∴按照對方的要求開始擴欄生產,母豬數量從100頭一下子擴充套件到了300頭,正當雄心勃勃,滿懷激情的時候,沒想到突如其來的事情發生了。對方的老總身患癌症,且是後期,整個公司的20多家門店也隨之癱瘓,接手的人對經營豬肉不感興趣,合同無法履行。

    結合我的經歷和體會談一點建議吧,僅供參考。

    一、主動找銷路。

    1、利用平臺釋出資訊,以便讓更多的人知道你的雞。

    2、主動聯絡禽類商販,小批次逐步消化。

    3、去酒店聯絡,當然這個來的慢一些,也需要銷售的技巧。

    二、忍痛賤賣。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也只有採取這條路了,價格放低一些,還不至於賣不出去。

    三、穩住自己,別亂了方寸。

    每個人可能都會或多或少的越到挫折與失意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定要穩住自己,有的人可能會說,事不在你身上,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但話又說過來,事情發生了,你愁也沒有用,還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平息下來,想對策,並馬上付諸實施。

    關於如何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前幾天我曾在“如果有一群人設局害你,你該怎麼辦?”作過問答。

  • 9 # 瀑鄉小馬哥

    農業種養殖陷阱特別多!特別是所謂訂單種養殖或負責供種苗包回收的廣告99%都是陷阱!

    從事農業產業,不管是種植還是養殖,在進行之前必須摸清市場行情、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同時挖掘出自己產品的賣點,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為消費者解決市場上存在的問題!只有在這幾個方面做好準備工作後再進行種植或養殖,才能儘可能避免出現滯銷的現象發生!

    就題主所說的情況,如今已經滯銷(是無故毀約還是產品達不到要求還未可知),那就只能自己多方面尋找銷路,多跑跑市場!另外還可以透過網路及尋求媒體幫助(例如CCTV7農業頻道有免費廣告支援),銷路是能找到的!只要是好產品,就不會沒有銷路!

  • 10 # 宜昌恰恰鄉食生態農業

    我的土雞養殖場和別人的合作方式是:1,簽訂養殖合同,2,從我處購進土雞苗,並計數。3,按我規定養殖方法養殖,4,到達規定養殖期限一次性收夠。以上全部現金結賬!養殖戶都是附近縣鎮的,已經合作8年了,沒有任何糾紛,眼前我與合作的有100戶左右,每戶最最高1000只,土雞專賣店3個,合作的5個!下面是我自己培育的雞種,外觀優美,肉質細膩!所以說選對合作物件和餵養暢銷雞種才是關鍵,不怕別人毀約,自己就能銷出去!

  • 11 # 壞男人的農村觀

    訂單養殖遭毀約,農戶6000只土雞沒銷路,愁的一夜白了頭,面對這種情況如何避免?從上面所提供的資訊看,很像賣苗包回收,坑養殖戶那一套的老套路,所以農村創業還是要多謹慎。

    既然是訂單養殖,那麼你有沒有簽訂正式的收購合同,有沒有收取一定的壓金。如果人家只是口頭承諾的,基本上沒有什麼可信度,所以在進入養殖前,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其中的風險。而且你一下子邁了這麼大的步子,養了6000只,風險承受能力卻沒有,被人一下子就帶進了坑。

    我記得我父親曾經給我講過,我們當地最大的木材收購加工商,被人騙的傾家蕩產的例子。具體事情經過如下,木材收購加工商,一直和一個更大的加工商有十多年的生意交往,按說都是老客戶了,應該非常放心才對(他們每次都是一個星期結清貨款,持續了十年),可是就是這個老客戶,把他坑了。

    這個大的木材收購商,在準備跑路前,特地向我們當地最大的木材收購商訂了一大批優質的杉木,說是急用。我們當地收購商加班加點的給他加班準備好了,還是按規定送過去,七天以後結餘款。可是這次沒有那麼幸運,別人跑路了。而我們當地的木材收購商,被人追債追的房子賣了,地也賣了,都沒有補上這個窟窿。實在沒辦法了,全家又外出打工還債,家庭從此一厥不振。所以不管在農村做什麼生意或養殖,也是必須得小心防上當。

    總之,我們所有的養殖戶,都要清楚的認識養殖所帶來的風險,在自己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時,應該注意盲目的擴張。要不一旦出現某一產品,大批次滯銷時,就只有乾著急的份了。

  • 12 # 閩鄉樂樂

    訂單養殖遭毀約,農戶6000只土雞沒銷路,愁的一夜白了頭,面對這種情況如何避免?

    近些年在農村,訂單養殖遭毀約經常遇得到,很多人利用咱們農民的純樸來達到他們自己的目的。

    農民的收入本來就不高,6000只土雞,算了下成本大概需要30萬左右,對咱們農民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了。再加上農民本身交際不是很廣,靠自己一下子要把6000只土雞賣出去幾乎不可能,低價賣虧本,不賣天天還要那麼多雞食來喂。遇到訂單養殖遭毀約,可真應了“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這句話,那種焦心,不是當局者是體會不到的。

    訂單?定單?合同效益是不一樣的

    簽署養殖合同,訂單、定單兩個合同看著只差一個字,但是合同效益卻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前幾年,小蘭本地一個養殖兔子就因為這個合同,虧了一百多萬。

    定單:所謂定單合同,定單沒有準確的數字和時間限制,就是說你養殖的土雞,人家確定了要回收,但是沒有說回收多少數量、價格,和什麼時候回收。

    我現在養的兔子就籤的定單合同,到時候回收商價錢不如意,賣給他三、五隻就是了,所以農戶簽署養殖合同,一定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是訂單合同,農戶自己做好了合同規範,商戶毀約,可以追究其責任。

    訂單養殖土雞也要自備後路

    絕大多數訂單養殖戶遭毀約後焦頭爛額都是這個問題,想著土雞養大了商家會回收,一門心思都在想怎麼樣才能讓土雞長得快些,卻忽略了潛伏在自己身邊的客戶。

    在養殖土雞過程中可以自己做宣傳,至於方法,每個人,每個地方都不同,最簡單又不花錢的廣告就是利用親戚和朋友這層關係,畢竟他們也有他們的親戚朋友。前提是自己要先做到誠信,不要把飼料雞當土雞賣,不然就真的只能“呵呵……”了。

    在如今養殖回收廣告滿天飛的社會,農民朋友們一定要認真對待,出現了被毀約的情況也不要只顧著自己心裡難受,應該在痛苦中,微笑著尋找出路,不然就算愁的白了頭也無濟於事。

    簽署養殖合同時一定要看清楚合同內容,認真核實商家的身份。很多人說養殖業就是個坑,沒錯,養殖業是個水坑。掉下去的人不會游泳只有被淹死,而水性好的人在坑裡可以遊得很歡。

    所以小蘭覺得避免訂單養殖遭毀約,在養殖前農戶應該先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先想清楚除訂製戶以外的第二條銷路自己有沒有辦法走好,二是充分了解所簽署養殖的品種,只有這樣才能做好自己分銷。做好這兩點我想不至於等到產品出售時會手足無措,咱們農民真的擔不起多大風險,一定要防範那些無良商家。

  • 13 # 相思紅塵65

    因為六仟只雞沒銷路,養雞戶一夜頭髮就白去,這是不可能的事,目前沒銷路而不是發雞溫,虧損也沒會虧得幾多去。只是出問題的作者亂說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眾所周知NBA球星艾弗森會從右側過人,但絕少有人能防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