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披堅執銳K

    時勢造就傳奇,太平天國運動給他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曾國藩組建湘軍開始,一直到他死亡的二十多年內,在曾國藩幕僚中,有名有姓的就達一百多人。曾國藩也是各盡其才,將這些人才的本領發揮到了極致。治軍嚴格,輕財聚義。他本人特別能忍,將豐寵臣肅順對有能力的漢臣的積極提攜重用。總得來說,太平天國運動提供機會,組建湘軍作戰是政治籌碼,有貴人提攜重用。

  • 2 # 一品天下知性人生

    主要還是因為咸豐皇帝的維新派沒有慈禧太后的頑固派勢力大,薑還是老的辣。

    況且曾國藩一直能看得清形勢,自然會受到重用。

  • 3 # 天外3769

    咸豐對曾國藩的感情比較複雜。一是其將曾國藩視為國之棟樑,將太平天國交給他;另一方面,又不喜歡曾國藩,曾國藩寫過《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當面噴擊過咸豐。

  • 4 # 滿清遺史

    曾國藩在歷史上的評價頗高,位列“中興四大名臣”之首,但是,曾國藩剛開始根本沒有受到咸豐帝的重視,後來在肅順的幫助下才逐漸取得咸豐的信任,或者說,後來咸豐除了相信曾國藩別無選擇

    在我看來,曾國藩的一生可以分為四個時期來解讀,

    一,組建“民團”時期

    當時太平軍勢如破竹,攻城掠地,勇不可擋,八旗軍和綠營軍雖然也進行了殊死抵抗,怎奈將領中貪生怕死、平庸無能之輩眾多,所以太平軍才能一路長驅直入。無奈之下,咸豐令各地組建“民團”進行抵抗,這一步棋,本來是“死馬當作活馬醫”,根本就沒抱什麼希望,誰知橫空殺出個曾國藩

    當時曾國藩丁憂在家,對於朝廷讓組建“民團”一事,他興致全無,後來,在他的好友、也就是後來肅順身邊的“紅人”郭嵩燾的誠懇勸說下,才同意“棄筆從戎”,組建“民團”,在湖南巡撫張亮基的支援下,曾國藩的“民團”越發壯大

    二,湘軍出湘

    在曾國藩的帶領下,湘軍取得了不少勝利,把太平軍從湖南境內驅逐,這又取得了新任巡撫駱秉章的信賴。

    然而,除了湖南,清廷在其他地方的用兵卻屢屢遭挫,不得已,咸豐命令曾國藩率領湘軍出湘,攻打太平軍,於是,湘軍就開啟了嶄新的一頁。

    可是此時的曾國藩也已經引起咸豐的猜疑,不但在湘軍裡安插了不少“暗線”,而且,對於湘軍也沒有特殊的支援,甚至在後來做出“湘軍出力、八旗分功”的打算,可惜,那些不爭氣的八旗軍組建的江南、江北大營被李秀成給攪和的翻天覆地、受損嚴重。對於這些,曾國藩心知肚明,況且,曾國藩心裡也只有“忠君愛國”,所以,他並沒有過分在意

    三:鼎盛時期

    湘軍的鼎盛時期應該就是在攻破太平軍的首都天京後,這時的湘軍達到40萬之重,而且,全國十八省的督撫要員中,湘軍出身的佔據了一大半。這時咸豐已經去世,慈禧掌權,她對曾國藩和湘軍的戒備更深,僧格林沁、馮子材等人也已經針對湘軍做出相應的佈置

    四,解散湘軍

    曾國藩審時度勢,在攻陷天京後迅速向朝廷提出解散和分化湘軍的提議,得到慈禧的允准;同時,曾國藩還多次拒絕了朝廷的嘉獎,還替弟弟曾國荃寫了辭呈,這才打消了慈禧的“殺心”

    在這四個時期,曾國藩都表現出傑出的軍事才能和政治頭腦,但是,說到他被咸豐重用,就不得不提到被很多人痛罵的“奸臣”肅順

    肅順在咸豐帝在位時十分得寵,可他的得寵完全是憑藉能力。肅順在擔任戶部尚書後,看到朝廷對曾國藩的猜疑和不支援,所以,他多次勸說咸豐皇帝;在國庫空虛的情況下,哪怕暫停八旗軍的軍餉,也會盡力將湘軍軍餉分發到位。在肅順的影響下,咸豐帝晚期,曾國藩逐步得到了咸豐的重用和信任。

    肅順為什麼這麼做?大方面講,肅順也是個梟雄,目光長遠;小方面講,在郭嵩燾的保舉下,曾國藩的人品和才華得到肅順的肯定,正所謂“英雄惜英雄”!而且,肅順還多方運籌搭救了左宗棠的性命,這些都是肅順不拘一格、唯才是用的表現。在肅順的一生裡,他只佩服了兩個人,一個是曾國藩,一個是胡林翼

    而肅順被慈禧除去之時,曾國藩也深感痛心,只不過礙於慈禧,不敢表露

  • 5 # 慧讀明史

    大臣要得到“領導”皇帝的青睞並提攜,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靠家世走人脈,二則是靠實力憑政績上位。 顯然,曾國藩作為一個從普通的耕讀家庭出身,借科舉入仕的眾多學子之一,只有發揮自身的實力才能平步青雲。當然在封建官場中如若沒有貴人引薦相助,縱然再有實力,能大有作為者僅為少數。曾國藩能有其不凡的成就,離不開兩個貴人的相助。這兩人便是道光時期權傾朝野的軍機大臣穆彰阿和咸豐時期炙手可熱的大臣肅順。 正是得益於此二人的幫助,曾國藩方才能大有作為。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參加會試,終於成功登第,殿試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併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有了這層身份加之曾國藩自身的堅韌不拔,勤勞能幹,僅十年間便七次遷升,連躍十級。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穆彰阿的強勢光環庇護下,曾國藩成為朝堂炙手可熱的一顆新星,但正當曾國藩要平步青雲的時候,咸豐帝繼位,曾國藩彷彿被新領導嫌棄了一般,停滯不前。 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條便是穆彰阿的倒臺,咸豐帝上臺後銳意改革,第一步便是清洗軍機處,首當其衝被清洗的便是穆彰阿。為此,咸豐帝羅列了一大堆罪名給穆彰阿。“咸豐帝:穆彰阿身任大學士,受累朝知遇之恩,保位貪榮,妨賢病國。小忠小信,陰柔以售其奸;偽學偽才,揣摩以逢主意。從前夷務之興,傾排異己,深堪痛恨!”於是曾國藩作為穆彰阿得得意門生也不得重用,仕途停滯不前。 第二條原因便是曾國藩在咸豐元年上書《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直指咸豐帝的過失,咸豐帝“怒擲其折於地”引得皇帝大怒。不過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也正因為此,曾國藩開始進入咸豐帝的視線中。曾國藩開始走出冷板凳。曾國藩可以說處在了一個極為有利的時期,使得他大有作為。 此時太平天國運動正值高潮,清朝先後派出欽差大臣琦善、向榮來對抗太平天國,後又以勝保為欽差大臣,後又任命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將軍、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為參贊大臣,會同勝保“進剿”。等到他們都失敗後,曾國藩便進入了皇帝的視野中,尤其是其組建的湘軍,作戰更為驍勇。 當時的滿清八旗與綠營兵由於種種原因作戰能力極差。而曾國藩利用舊禮教作為基礎,輔以宗族觀念和鄉土觀念加強團結力,更引進西洋兵器鍛造出一支戰力強勁的湘軍。於是曾國藩被重用成為兩江總督,節制江浙皖贛四省軍事,開始了其大作為。所以近代史學家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中說到“曾國藩能做成大事並不是清廷和官僚願意把權交出去,而是他們的失敗迫使他們求曾國藩出來仕事,被迫給了曾國藩一個做事的權利和機會。” 曾國藩與善打硬仗的弟弟曾國荃,門生李鴻章朋友左宗棠對洪秀全得太平天國採取了大包圍戰略最終獲得成功,隨著曾國荃打進天京,太平天國宣告滅亡,曾國藩強勢崛起。 而且當時朝堂內咸豐帝和大臣肅順都主張重用漢臣,尤其肅順對有能力的曾國藩多次引薦。曾國藩開始高升掌權之路,也開始了對晚清的拯救之路。曾國藩走出冷板凳有一定的機遇,更有曾國藩自身的強勁實力,最重要的是時勢造英雄。太平天國運動,中國不太平的近代,註定曾國藩不會平凡。而不平凡的曾國藩也隨之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

  • 6 # 雨沐青峰

    咸豐不待見曾國藩是有原因的。

    咸豐稱帝伊始,為了展示出新的氣象,登基沒幾天就連發諭令求言求賢。而作為宗聖曾子七十世孫,飽讀聖賢書的曾國藩自然是當仁不讓,連上數道奏摺推賢進士,豈料卻久無迴響。書生脾氣上來的曾國藩展現出了諍臣的作風,上了一道《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其間對咸豐有所指責。咸豐見後並沒有顯現出納諫明主的風範,而是憤怒的把摺子摔在地上,並要召見軍機大臣治曾國藩的罪。還好有祁雋藻、季芝昌等苦勸稱“主聖臣直”,應恕其愚直。咸豐這才消了氣,並表示很讚賞曾國藩的敢言,命屬刑部右侍郎。不過究竟咸豐是不是真的不計前嫌,還是做樣子給旁人看,就不好說了。

    有道是“時勢造英雄”,咸豐元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清軍節節敗退。正規軍不中用,咸豐便把希望放在了地方武裝上。雖然咸豐不待見曾國藩,可形勢比人強,國勢危急,是人才就得用啊,便在咸豐二年命令曾國藩幫同湖南巡撫辦理團練。曾國藩則趁勢組建了湘軍。

    第二年,湘軍走上了對抗太平軍的戰場。曾國藩更是釋出了《討粵匪檄文》,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攻擊太平天國運動荼毒生靈,號召天下的讀書人站出來參與到對抗太平軍的鬥爭中。

    湘軍雖然初戰出師不利,連敗與太平軍,曾國藩甚至投水自殺,幸被其左右救起。但此後他重整旗鼓,連戰連捷,湘軍實力也越來越強。此後朝廷害怕地方勢力太大,將其解任,一度只以虛銜領兵,但隨著1860年清軍江南大營徹底潰敗,咸豐只得再次重用曾國藩,對其加兵部尚書銜,授兩江總督,以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從此,曾國藩不僅有兵權,還掌握了地方大權。

    此後,戰場上節節勝利,直到1864年攻破天京,曾國藩完成了對太平天國起義的鎮壓。朝廷褒功,封曾國藩為一等毅勇侯,世襲罔替,加太子太傅,賞戴雙眼花翎。

    總結:要說不受待見的曾國藩是怎麼成就這麼大的功名的?那就是真才實學,雖說時勢造英雄,讓他趕上了太平天國運動這個建功立業的機會,但如果他沒有真本事,那也成不了中流砥柱,只怕早就被時代大潮吞沒,沉入水底了。

  • 7 # 龔柳輝

    咸豐皇帝在繼位初期,確實比較“嫌棄”曾國藩,那麼曾國藩是如何把“冷凳板”坐熱的呢?

    或者說,曾國藩是如何走出“冷凳板”的,其實也沒有特別管用的妙招,君臣之間無非就是書面交流,一個上摺子,一個批摺子,一往一來,不是志同道合,就是分道揚鑣。

    咸豐皇帝即位後,還是比較勤於政事,也想大手筆地對朝政進行改革。

    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有除弊求治的心思。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朝廷綱紀。

    “老領導”道光皇帝,對曾國藩確實不錯,10年7遷,連躍10級,可謂步步高昇

    道光29年,也就是1849年,曾國藩授禮部右侍郎。之後,又被任命為兵部左侍郎。

    次年,又被任命為工部左侍郎。曾國藩在京10多年間,他就是這樣順利地沿著這條仕途之道,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

    10年7遷,連躍10級,可以說他深得道光皇帝的器重。

    “新領導”咸豐皇帝,開始確實有些嫌棄曾國藩,畢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咸豐元年,也就是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組織起義。

    咸豐帝要群臣說說朝政的得失,書生氣十足的曾國藩居然進言“今日急務,首在用人”,又推薦李棠階、吳廷棟、王慶雲、嚴正基、江忠源五人,這樣就夠可以了,一口氣推薦了五個人。

    這還不夠,曾國藩再此上書《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這個摺子就是專門講咸豐皇帝的過失,咸豐皇帝因此大怒,當時就“怒擲其折於地”。

    因此,曾國藩的“冷凳板”就這樣坐上去了。

    曾國藩的“冷凳板”沒有坐多久,因為咸豐皇帝要用漢臣去鎮壓太平天國

    不過,國亂思良將,數日後咸豐皇帝也息怒了,重新閱讀曾國藩的摺子,覺得他說的在理,才有心服而納諫的想法,並對其加以褒答。幾個月後,曾國藩重新被任命為刑部右侍郎,充順天武鄉試正考官。

    不久,曾國藩又被任命為吏部左侍郎。充江西鄉試正考官,途中因母喪而歸家。

    這時太平天國運動已席捲大半個中國,儘管清政府從全國各地調集大量八旗軍、綠營官兵來對付太平軍,可是這些武裝已經不堪一擊。

    因此,清政府屢次頒發鼓勵團練的命令,想利用各地的漢族地主武裝,來遏制太平軍勢力的迅猛發展,這就為曾國藩的湘軍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戰略機遇。

    不久,清政府就命令曾國藩,以及湖南巡撫張亮基辦理湖南的團練

    1853年初,又命令各省在籍官紳,舉辦團練,組織漢族的地主武裝。曾國藩所辦湘軍,就是這類武裝力量。

    他以羅澤南的湘勇為基礎,“別樹一幟,改弦更張”。由於太平軍沒有集中力量全力進行北伐,以及1856年太平天國內部的“天京事變”,使得清朝獲得了一口喘息的機會。

    咸豐皇帝就是依靠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來辦地方武裝。

    1853年,曾國藩藉著清政府急於尋求力量,來鎮壓太平天國的有利時機,他因勢在其家鄉湖南一帶,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各種鄉里關係,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被稱為湘勇。

    曾國藩還獲准可以在衡州練兵,他非常認真,據說“凡槍炮刀錨之模式,帆檣槳櫓之位置,無不躬自演試,殫竭思力”,並派人赴廣東購買西洋火炮,開始籌建水師。

    他比較重視軍紀,試圖建立新型軍隊,先後將5000人的湘勇分為塔、羅、王、李等十營,並將團練地點由長沙遷往湘潭地區,避免與長沙的綠營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從“冷凳板”到封疆大吏

    1854年,湘軍傾巢出動,曾國藩發表《討粵匪檄》。在這篇檄文裡,他聲稱太平天國運動是“荼毒生靈”,“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

    他似乎已經站在了傳統道德的制高點,故動員了當時很多的讀書人,參與到對太平軍的戰鬥,為日後的勝利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經過這樣的不懈努力,曾國藩終於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冷凳板”,坐成了“熱炕頭”,成為咸豐皇帝非常依賴的地方大員。

    總而言之,咸豐皇帝重用曾國藩,主要還是要依靠其訓練指揮漢族武裝,來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當然也是曾國藩走出“冷凳板”的一個時代背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再投醫藥股或醫藥相關基金,市場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