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巴山易人
-
2 # 海中生物
孔子生活的時代,用他老人家自己的話說“禮壞樂崩”強國忙著吞併,弱國忙著守土,誰還管什麼仁義禮智信啊。到哪都不受待見,惶惶如喪家之犬了。閒話少說,到了漢武帝時代,漢武帝透過封建革命實踐,發現只有孔老夫子的儒家思想可以光大大漢朝,於是乎斷然下詔罷戳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所有皇帝皆以為然!因此,孔子被後世莘莘學子從喪家犬奉為至聖先師了。
-
3 # y村夫
孔子思想在奴隸制走向封建制時期是代表進步的思想。作為封建思想的孔子,到了現在當然又成了落後的思想了,成了一些人的敲門磚,用得著就拿來,用不著就隨手扔了。
不管怎麼說,孔孟之道作為傳統文化,有其精華的成分,我們應該傳承,不能全盤否定。
孔夫子的儒家學說,在中國封建歷史上為封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關鍵作用,大凡是王朝建立之後,必然要以孔孟之道治理國家,但是一旦社會矛盾激化,就必然要先“砸爛孔家店”——改變利益分配關係首先要打破“秩序”才行,等到新的利益分配關係穩定後,必然又要磕頭作揖的把孔夫子的牌位再放回那個永遠的“至聖先師”的祭壇。這是中國封建大一統社會的鐵律。喪家之犬,也算是孔夫子的光榮歷史吧!孔子最高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大同社會。其主要標誌是:"天下為公。""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人們不僅僅是把自己的親人當親人,不僅僅是把自己的孩子當孩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矝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陰謀欺詐不興,盜竊禍亂不起。"歸結起來還是八個字:天下一家,人民安樂。有詩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一直以來,有太多的理論家試圖代替乃至掩沒孔子,理學、佛學、心學等一度還覆蓋了儒學,但最終依然迴歸了孔子。今天,中華民族找到了更為先進的思想,依然沒有忘記孔子是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瞭解孔子的人都知道,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是什麼樣的處境。他所宣揚的仁愛和禮教,有時候被拋在一邊,可有時候,又搞得登峰造極。不是嗎?直到今天,幾乎是全世界都有研究儒學的人,可研究什麼?我想:不過是為我所用罷了。可是,無論如何,孔子是偉大的。是的,絕對是偉大的。他的經典的論述,是人性,是人倫。有人說:地球上的萬物是共生的,是平等的。所有的報應,是因為人類打破了生態平衡,不顧一切地滿足人類自己的慾望。所以,人類呼喚人性,呼喚平等。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在呼喚人性。是的,封建的歷代王朝,都在以儒學治國還是以法治國上,顯現一個天子的抉擇的。是的,直到今日,孔子的倫理道德觀念仍不過時。道德淪喪,必然是四面楚歌:理智的時候,就會向孔子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