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視野新觀察

    教授,多指在大學或社群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與研究員,但教授與研究員是有區別的。教授有教課的任務,而研究員則沒有。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中文的教授兩字則源於‘傳教授業’的字義,是中國古代就已使用的學官名稱,在中國漢代、唐代的大學中都設此職位。與英文沒有關聯。日語中則與中文同用“教授”來稱呼大學中的老師。

  • 2 # 開森闢地

    教授級高階會計師 就是正高階職稱 現在全國統考的是高階會計師 也就是副教授級別

    正高階會計師是考評結合的 也是參加考試 然後在評審 相對應的每一項要求都會比高階會計師更嚴格一個檔 比如論文就要求的篇數多3篇左右

    現在踏實做學術的教授很少。

    我們學校的普通講師想要升教授,要求在XX期刊上發表論文,要求有成果,要求每年做的專案資金,這裡面很黑暗。。。具體哪個大學就不提了。

    剽竊成果或者花錢搞論文根本就不是什麼稀奇事,其實他們也挺不容易的,社會如此,都體諒體諒吧。

  • 3 # 你想看的都在這裡

    首先我認為成為一個教授,並不容易。

    再看看要想成為一個教授所需要的一些客觀條件:

    講師不能直接升教授,可以先評副教授,條件如下:學歷(學位)、資歷條件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博士後流動站期滿合格人員,從事教學、科研、實驗技術工作1年,經考核符合本資格條件,可認定副教授資格。

      (二)獲得博士學位,取得講師資格後,受聘講師職務2年以上。

      (三)獲得碩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或獲得雙學士學位,取得講師資格後,受聘講師職務5年以上。

      (四)大學本科畢業,並完成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四門以上的學習,經考試合格,取得講師資格後,受聘講師職務5年以上。

      (五)未具備上述學歷(學位),但取得講師資格後,受聘講師職務6年以上;或具備上述學歷(學位),取得講師資格後,受聘講師職務3年以上。任現職期間,並符合下列1或2的要求:

      1.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發明獎、星火獎或國家級的社會科學獎或其他專業獎項。

      (2)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或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前3名)。

      (3)獲得省(部)級自然學科獎、科技進步獎、社會科學獎或其他專業獎項一等獎(前3名)。

      2.具備下列條件之兩項:

      (1)獲得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或獲得省(部)級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社會科學獎或其他專業獎項二等獎1項或三等獎2項(前3名)。

      (2)主持開發新產品或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或直接解決生產建設中重大技術問題,或主持完成國家或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2項以上,並取得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3)在國內外公開發好的學術刊物上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或出版高水平的著作(教材)在第八條的基礎上增加2篇(部),或增加高水平的藝術作品2件(獨立完成或第一作者)。

      (4)培養的學生在省(部)級專業(專項)比賽上獲得前3名。

      (5)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師或省級勞動模範等稱號。

      第四條 外語條件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熟練掌握1門外國語,參加全國或全省外語統一考試,成績合格(外語專業人員須考第二外語)。

      (二)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免考外語:

      1.獲得博士學位。

      2.任現職期間公派出國留學或工作,出國前透過國家出國人員外語水平考試,並在國外學習或工作1年以上。

      第六條 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條件

      任現職期間,具備下列條件:

      (一)系統講授2門以上課程,專業課教師其中1門應是實訓或實驗等實踐性的課程,並按教學計劃安排,組織指導實習、社會調查、畢業論文、設計。

      (二)專業課教師累計有半年以上在工廠、企業或實習(實訓)基地的工作實踐(如實習、實操、實訓、設計、調查等),技能操作達到高階工水平。主持和指導過實驗室(實訓車間)建設或新產品的開發、研製和生產,具有處理、解決複雜、關鍵性技術問題的能力。公共課、基礎課教師工作實踐或社會調查時間不少於專業課教師的二分之一。

      (三)指導過青年教師或進修教師。

      (四)擔任班主任(輔導員)或從事學生管理工作2年以上。

      第七條 業績成果條件

      任現職期間,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超額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教學效果好,有2次以上學年度教學質量評估被評為優秀。

      (二)教學研究有較高的造詣,獲得省(部)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或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獎,或教壇新秀獎。

      (三)獲得市(廳)級科技進步獎、社會科學獎或其他專業獎項二等獎以上,或獲得市(廳)級上述獎項三等獎(前2名)。

      (四)完成1項以上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或在社會諮詢方面有較大的影響,參與大、中型企業的生產管理和經營活動,提出創見性建議被採納,透過市(廳)級鑑定或認可,取得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五)主持過中型以上專案的設計或培養的學生在省級以上的專業(專項)比賽中獲得三等獎以上。

      (六)被評為市(廳)級以上勞動模範或優秀教師。

      第八條 論文、著作條件

      任現職期間,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高水平的論文、出版高水平的著作(教材)4篇(部)以上。

      (二)藝術類教師提交高水平的藝術作品2件(公開發表或參加省級以上展覽會,或被工廠、企業等採用),有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另加公開發表的論文、出版的著作(教材)2篇(部)以上。

      (三)透過處理重要技術問題或解決疑難技術問題而撰寫的有較大價值的專項技術分析或重要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2篇以上(經市級以上部門鑑定或被採納實施),另加公開發表的論文、出版的著作(教材)2篇(部)以上。

    具體要看所在學校的要求。僅供參考

  • 4 # 高校人才真經

    根據評上教授所花的時間,我可以把教授分為3種類型。

    第一種是熬出頭的。高校教師應該算是中國社會中知識層次和智力水平最高的群體之一了,在這樣一個群體裡想要出人頭地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高校教師們也並沒有三頭六臂,除了教學科研工作,也要食人間煙火,有家庭有娛樂,更重要的是,大多數還未評上教授的普通教師,處於沒有獨立實驗室、沒有自己團隊、資金缺乏的狀態,想做事,基本是靠自己單打獨鬥。在這種情況下,想評教授,基本只有靠熬。把前面更優秀的熬上去了,就排上自己了。

    當然,這個熬絕不是混,而且一點一點積累,等有一天抓住一個機會,實現量變到質變。像我們學校有個老師,年輕的時候基本沒什麼專案,等到40歲左右,他的同學在企業已經混出些名堂了,他就從同學那裡那到一些橫向專案,進而養團隊,做科研,很快就評上教授,到快50的時候,就發展專業帶頭人了。所以說,這部分人,並不是沒有能力,只不過沒有合適的機遇和合適的平臺,只有靠堅持不懈的努力。這類人是高校教師中的大多數。

    第二種是卡著點上的。這類人,到評副教授的年齡,呱唧一下評上副教授,然後到教授的任職年限了,呱唧一下又評上教授了。這部分人好像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但不可否認他們運氣比較好,有的是趕上一個好平臺,有的則是遇到一個好導師,像我們學校一個長江加傑青,剛工作的時候沒有人看好,但他有一個不要名不要利的好導師,所有成果都往他身上堆,後來年紀輕輕就實現國家級人才大滿貫。

    不過除了運氣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努力,否則導師這麼多學生,為何偏偏挑中你。就是上面那個長江加傑青,長年保持凌晨1點睡覺,家庭也是基本顧不上。這就是我上面說的,要想在高知人群中出類拔萃,不下血本是不可能的。

    第三種是破格晉升的。所謂破格,基本上就是針對年輕人才的,我這裡特指那些年紀輕輕就產出高水平成果的人,有的可能博士剛畢業,有的則是在博士,甚至本科期間就光彩奪目。他們工作後,甚至剛畢業,就能在其他老同志的羨慕嫉妒恨中直接榮升教授。比如電子科大90後女院長劉明偵、施一公的兩個得意弟子顏寧和萬蕊雪、中南大學本科就攻克西塔潘猜想的劉路等等。這些人的成功,天分肯定是要佔一定因素的,另外,名校的創新性教育,本科就進科研團隊,這種特殊的培養模式也起到了很大作用。當然,同樣離不開他們自己的努力。

    總的來說,教授不是每個人都能當的,需要外在的支援,需要一些機遇,但一切都離不開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高校教師們也是如此。

  • 5 # 路橋高工

    提到大學教授,我們腦海裡可能就會浮現出民國時期清華大學鼎鼎有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趙元任、王國維和陳寅恪,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當年的他們似乎不需要太高的學歷,只要肚子裡有真才實學,就自有人賞識。可是現在的大學是這樣嗎?如今的大學教授似乎沒有那麼容易當,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目前要想成為教授,都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吧。

    申報大學教授需要的條件:

    (一)專業理論知識和工作經歷、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系統、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淵博的專業知識,在豐富的學術實踐基礎上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統的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能及時把握本學科領域前沿發展動態,具有主持和指導科學研究和學術創新的能力。

    2、系統擔任兩門以上主幹課程的講授工作,每學年至少講授一門課程,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科研等工作任務。

    4、具有主持本學科教育教學改革、教學法研究的能力,教學改革成績顯著。根據工作需要指導青年教師、訪問學者、進修教師或研究生,成績突出。

    (二)工作業績

    1、教學。本、專科院校專業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分別為180學時、200學時以上;公共課、基礎課教師以及成人院校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220學時以上;兼職教學的管理人員按專職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的1/2計算。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1)獲學校年度教學質量考評優秀1次以上,或年度考核優秀1次以上。 (2)在教育、教學技能競賽中,獲得廳級一等獎。(3)獲得省級以上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2、論文、著作。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被SCI、EI、ISTP或A&HCI、 CSSCI收錄,或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全文收錄論文5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以上,且被較多引用。

    (2)在省級以上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8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5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6篇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其中至少2篇有創見性的學術論文發表在國家一級學術刊物上或被上述檢索或刊物收錄)。

    (3)正式出版本專業學術著作(本人撰寫8萬字以上/部)或譯著(本人翻譯12萬字以上/部),或主持編寫(主編或副主編)省級以上統編、規劃教材(本人撰寫6萬字以上/部);同時在省級以上CN學術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6篇(限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文科均為獨著,理工科至少4篇為獨著或第一作者,其餘限前2名)以上,其中至少5篇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刊物上(其中至少2篇有創見性的學術論文發表在國家一級學術刊物上或被上述檢索或刊物收錄)。經專家鑑定,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著作、教材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達到教授水平。

    3、專案、獎勵。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級或省、部級二等以上科技獎、社會科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級二等以上教學成果獎的主要完成人(二等獎限前2名),或2項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的第一作者。

    (2)主持完成1項國家級或2項省、部級科研(教研、工程)專案(課題),並透過省、部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的鑑定或結項驗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產生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3)省級以上教學質量工程專案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

    (4)作為主要發明人(限前3名)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

    在上述條件中,有一項特別突出,有重大貢獻或突破,經專家論證,達到教授水平,可認為符合業績條件。

  • 6 # 逍遙論經

    我感覺現在的教授都變味了。他們不是因為在研究領域取得了什麼輝煌的成果,發表了多少學術論文,而是論資排輩,慢慢地熬上來的。這樣的教授再多也沒用。當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還是有一部分教授是有真才實學的,這些人稱之為教授才是名副其實的。

  • 7 # 邪雨浩

    《教授是怎樣煉成的》是201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奧斯丁等 Donald H. Wulff,Ann E. Aus。Donald H. Wulff 是華盛頓大學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長.Ann E. Austin 是密歇根州立大學教育學教授。

    教授的學術基本功源於其研究生期間所經歷的嚴格學術訓練。該書關心的是:研究生如果想在不久的將來成功地獲取教授職位,他們在讀期間應如何培養科研能力。 探討的是研究生教育中的典型問題,它對於高校領導、院系教師和研究生本人都具有借鑑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金近期的價格是會漲還是會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