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聯和品牌

    嬰兒:人初生。

      襁褓:泛指一歲以下。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擷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舞勺之年:十三歲至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歲至二十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男子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女子出嫁稱梅之年,摽梅之年。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杖朝之年:八十歲。

      鮐背之年:八十至九十歲合稱。

      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米壽”一詞是指人“八十八歲”,用的是“拆字法”。細心的讀者一定可以發現,“米”字拆開,不正是“八十八”嗎?中國古代對人的年齡有很多稱謂,“米壽”是其中之一,但並不常見,還有很多更為常見的稱謂,在此向有興趣的讀者做一個大致的介紹,以供參考。

      襁褓,原意是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借指不滿週歲的嬰兒;指幼年時期(大致二到七歲)的稱謂則有:孩提、總角、垂髫、黃口等等。孩提為“兒童、幼兒”的意思;“總角”表示“小孩子把頭髮紮成髻”,所以也用來指“幼年”;“垂髫”和“總角”的意思相仿;“黃口”的原意指“雛鳥的嘴”,借指“小孩子”,我們常用“黃口小兒”形容一個人的年幼無知。男子成年要“加冠”,女子成年要“戴上簪子”,所以“及冠”就指男子二十歲,“及笄”就指女子十五歲。另外,由於二十歲的男子還沒有達到壯年,所以又用“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左右”。

      孔老夫子在敘述自己生平時說了一句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 矩。”這句話實在是太有名了,所以就有了“志學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順之年”等一系列稱謂。同樣,“詩聖”杜甫的一句“人生七十古來稀”又把“古稀”和“七十歲”聯絡到了一起。以前的吹毛求疵還談到過“花甲”指“六十歲”,而超過七十的年齡,還有一些專用的稱謂,如鄭先生提到的“米壽”指“八十八歲”,“耄耋”指“八九十歲”,“期頤”則指“一百歲”,“壽登期頤”就是對老人長壽的美好祝願。

  • 2 # 拈花人

    古代年齡段劃分標準:

    (1).赤子:初生的嬰兒。孔穎達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亦作“襁保”、“強葆”,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如《後漢書·桓鬱傳》:“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後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3).孩提:指二三歲的幼兒。《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趙岐注:“孩提,二三歲之間,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4).齠齔:兒童換齒。《韓詩外傳》:“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齠齒;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齠齒。”即指七八歲的兒童。

    (5).垂髫:指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古時童子未冠者頭髮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兒童。陶潛《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6).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鄭玄注:“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後因稱十歲為“幼學之年”。

    10歲以下——黃口,即乃稚氣未脫的少兒代稱也;

    (7).總角:指八九歲至十三歲的少年兒童。《禮記·內則》:“拂髦,總角。”鄭玄注:“總角,收發結之。”後因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舞勺之年:13一15歲。

    舞象之年:15一20歲。

    (8).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歲的少女。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後因謂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

    (9).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0).束髮:男子十五歲。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因以為成童的代稱。《大戴禮記·保傅》:“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11).破瓜: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字以紀年,謂十六歲。詩文中多用於女子。

    (12).弱冠:男子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故用以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齡。

    (13).而立:三十歲。《論語·為政》:“三十而立。”後因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14).不惑:四十歲。《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後用作四十歲的代稱。

    (15).知命:五十歲。《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謂到五十歲才懂得天命。後人因以“知命”為五十歲的代稱。

    (16).耳順:六十歲。《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何晏集解引鄭玄曰:“耳聞其言,而知其微旨。”後以“耳順”為六十歲的代稱。

    (17).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因用“古稀”為七十歲的代稱。

    (18).耋:七十至八十歲。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左傳·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

    (19).耄:八十至九十歲。《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

    耄耋之年: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紀十分大的時候 語出《漢·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 3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中國的古代對不同年齡階段都是有代稱的。

    △垂髫:三、四歲至七八歲的兒童。髫,指古代兒童頭頂自然下垂的短髮。

    △總角:是古人對孩子幼年時的一種泛稱。一般八歲到十四歲的未成年朝均可被稱為…總角。

    源於古代小孩子沒有長大時,都喜歡把頭髮梳成兩個小羊角似的模樣。(許多影視作品可以看到)總角之稱即由此來。《詩經》中也有“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成童:十五歲以上。

    又有:豆蔻。指女孩子十三、四歲,文學作品中的豆蔻,常常用來比喻少女。

    也有:及笄。笄,指頭髮上的簪子。指少女年齡在十五歲左右,也就是可以梳頭插簪子的年齡了。

    △弱冠。二十歲左右。弱,指年少,冠指帽子。意為,二十歲時,可以戴成年人的帽子了。

    △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齡。

    △而立。三十而立。指三十歲。

    △怨女。指年齡大而仍未成婚的女子。(相當於現代的剩女)。

    △不惑。四十而不惑。指四十歲。

    △半百。即五十歲。

    △花甲。指六十歲。因六十年為一甲子。六十歲時人的頭髮已花白,故名。

    △古稀。人至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十、九十歲。!

    △遐齡。指老人長壽高齡。

  • 4 # 大學教師的尚品生活

    中國古代對不同年齡段的稱呼是多種多樣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不盡相同,很多都已經成為了俗語或成語,例如“三十而立”“年逾花甲”“耄耋老人”等等。現將常見的相關叫法整理如下(不常用的就不寫了),供您參考:

    【襁褓】襁褓的本義是包裹出生不久的孩子的小被子,一般指不滿一週歲的孩子。最早見於戰國時期道家人物列禦寇所著《列子·天瑞》一書:“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用法例句:他還是個襁褓之中的孩子。

    【孩提】孩提的本義是“提孩”,也就是可以用手提起孩子的年齡,一般是指幼兒時期(大概2-3歲)。用法例句:在孩提時代(或孩提時期),他就隨父母離開了家鄉。

    【始齔】始齔的本義是小孩開始換牙的意思,一般指七八歲的年齡。也有人說,是指女孩七歲、男孩八歲的年齡(男女開始換換牙的時間略有差異)。

    【髫年】髫年的本義是兒童(一般指女孩)在沒有扎頭髮的時候下垂的短髮,一般指女孩7歲的年齡。

    【齠年】讀音和意思與“髫年”基本相同,一般指男孩八歲的年齡。髫年和齠年,有時也合併稱作“垂髫”。這個說法最早出自東晉詩人陶淵明所作的《桃花源記》中的一句話:“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總角】總角的本義是未成年人把頭髮分成左右兩部分,然後每一部分紮成一個結,就像是一隻羊的兩個角,一般指10歲左右的少年(也一種說法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年齡)。用法例句:他們兩個是總角之交,到如今更是無話不談的朋友。

    【黃口】黃口的本義是指小鳥黃色的嘴巴,多用來指兒童。在古代,黃口的用法比較複雜,在隋朝及以前人們通常把3歲以下的嬰幼兒稱為黃口,隋朝以後(尤其是到了唐朝)人們把出生不久的小嬰兒成為黃口。再往後,人們把不到10歲小孩統稱為黃口。這個說法最早出自漢朝的劉安所著《淮南子》:“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

    【金釵之年】金釵的本義是女子梳妝用的釵子,通常指女子12歲的年齡。這是因為古代的女子一般從這個年齡開始頭戴金釵,梳妝打扮。有的地方,為了慶祝家中的女孩告別童年,在12歲的時候會送給女孩子一隻金釵作為禮物。

    【豆蔻年華】豆蔻的本義是一種可作為草藥的姜科植物,在花朵還沒有開放的時候就長得很豐滿,漸漸就成為了少女的象徵。一般指女孩13歲的年齡。

    【舞勺】舞勺的本義是中國古代男子練習的一種舞蹈,通常是皇家娛樂性質的文舞(與武舞是相對的概念),一般是指13-15歲的古代男子。這個說法最早出自孔子弟子所著《禮記·內則》(秦朝焚書坑儒後失傳)。

    【舞象】舞象的本義是中國古代男子練習的一種舞蹈,通常是男子在接近成年的年齡學習,一般指15-20歲的古代男子。

    【及笄之年】笄的本義是穿過頭髮的一種簪子,及笄是指到了結髮的年齡,也就是該出嫁的年齡,一般是指女子15歲。

    【破瓜年華】“瓜”字可以分解成“二八”,所以古代將用破瓜年華指代女子16歲的年齡。

    【桃李年華】桃李是指桃樹和李樹,比喻青春年少,一般用來指女子20歲左右的年齡。出處是明朝徐渭所作《又啟嚴公》:“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弱冠】弱是指年少,冠是指帽子。弱冠是指年輕時行成人禮所帶的帽子,用來指代男子20歲左右的年齡。

    【花信年華】花信是指花開的時節,一般指女孩24歲的年齡。

    【半老徐娘】典故出自唐代李延壽所著《南史·后妃傳下》,是指女子30歲左右、日漸衰老但仍有風韻的年齡。

    【而立】一般是指30歲左右的年齡。

    【不惑】一般是指40歲左右的年齡。

    【知天命】一般是指50歲左右的年齡。

    【耳順】一般是指60歲左右的年齡。

    【從心所欲】一般是指70歲左右的年齡。

    以上五個典故,均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我在15歲的時候立志學習,30歲的時候成就一份事業,40歲的時候不在困惑,50歲的時候知道天命,60歲的時候能聽進不同意見,70歲的時候可以隨心所欲。”

    【杖朝之年】本義是可拄杖出入朝廷,通常用來指80歲的年齡。典故出自唐代韓偓所著《乙丑歲九月在蕭灘鎮書四十字》詩:“若為將朽質猶擬杖於朝。”

    【耄耋之年】耄,是指約八、九十歲的年齡;耋,是指約七十歲的年齡。耄耋是指年齡很大,約七八十歲、八九十歲的人。

    【鮐背之年】鮐是一種魚,代指老人身上生斑的樣子,通常用來表示90歲的年齡。

    【期頤】期是期待,頤是供養,意思是人老到不能自理的程度,一般指百歲。典故出自漢代戴聖所著《禮記·曲禮篇》:“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傳。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突然意識到自己不會愛別人,不會分享愛,不會表達愛和人相處總會保持距離,要怎麼改變呢?